御宠医妃(且把年华赠天下)(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1012

  赵樽静静地坐着,视线落在面前的沙盘上,眉目间的冷厉神色,与他盔甲上的尘土混合着,在灯光下,散发着一种清冷又诡秘的光泽。蹙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他才揉着额头吩咐。
  “告诉定安侯,在开平合师,准备渡滦河,决战大宁。”
  “是!”
  传令兵得令,很快下去了。
  刘参将松了一口气,随口说道,“陛下果然没有看错,定安侯果然擅长打攻坚战。我们在蓟州打陶经武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跟捏嫩豆腐似的,他在开平与哈萨尔那一战,十万人对十五万人,那边儿还都是骑兵,不得不说,定安侯打得真漂亮。”
  有人起了头,就有人接下去。
  “是啊,这一场战打下来,定安侯成为一等一的大晏名将,无可争议啊。”
  几个人议论纷纷,元祐只听着,偶尔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赵樽更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点儿声音都没有。
  实际上,洪泰帝当初制定战略计划,派赵樽打东线,从蓟州直取永平的时候应该就已经想到了,陶经武的部队遇到赵樽就一个字——降。而真正难打的是开平的北狄太子哈萨尔。名义上虽叫着“包抄”,其实陈大牛的西线战场,哈萨尔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完美计划。
  赵樽轻易拿下陶经武,同时也牵制了哈萨尔。如果没有赵樽的牵制,陈大牛以十万之众要打哈萨尔的十五万骑兵,就算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也不可能会有那么顺利。有了赵樽,再加上陈大牛本身的优势就是进攻,这一场确实是赢得漂亮。刘参将也说得对,从这一战开始,在“大晏名将谱”上,陈大牛的排名可以直逼赵樽了。
  洪泰帝要栽培陈大牛,为赵绵泽拉拢势力,有目同睹。
  一步棋子接一步棋子,前方在流血,后方满满的全是算计。
  大家都明白,可有些事儿,却不方便在场面上说,只能隔靴搔痒的点拔几句。可见他们越说越多,赵樽却淡淡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都退下去。
  显然他并不想听这些,几位将军心里叹息,可看了他的脸色,也只能纷纷施礼退了下去。只有元祐一个人留了下来,脱了外面的盔甲,笑眯眯地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凳子上,与他一起陷入了安静之中。
  一阵夜风吹来,撩开了帐篷的帘子,卷起了桌案上的几张军函。可赵樽却像是没有感觉到,视线仍是一眨不眨地看着沙盘,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沙盘上那个波澜壮阔的北征战场上。
  元祐叹了一句,“陛下这一手玩得漂亮。”
  赵樽面色淡然,“乐得清闲还不好?”
  元祐笑了,“屁话,能清闲吗?大宁才是硬骨头,哈萨尔那人奸猾着呢,他在滦河之北,战争就远远没有结束,只有等到提了他的人头,恐怕才能真正清闲一段日子。”
  赵樽看了他一眼,“知道就好。”
  “报——”
  正在这时,外面又有人来了。那是赵樽派驻在各大营中的斥侯兵。斥侯大晚上的入营,自然是有紧急的军情奏报。赵樽没有迟疑,宣了人进来,那人身着盔甲,不便跪地,只拱手施礼。
  “殿下,辎重营出事了。”
  挑了下眉头,赵樽看向他,“说。”
  斥侯很快就将辎重营里夏衍想要奸淫妇女,有人敲锅请愿,然后夏常责罚了夏衍二十军棍,接着又将北狄女人送往益都,可是在路上碰见了北狄人劫持,有三名兵士吓得逃窜了,却有一名刚入行伍的火头兵英勇对敌,以一人之力生擒了北狄二十人,如今那些人全部扣押在青州大牢。
  “阿唷,很厉害啊。”
  听了“那个小兵”的光辉事迹,赵樽还没有做出反应,元祐却是惊叹地竖了一下大拇指,“天禄,这样的人才做伙头兵太浪费了,得重用。”
  赵樽表情没有变化,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迟疑了良久,眉头才微微一皱,“去查一下,那些人什么来头。还有,传令下去,逃兵务必抓回来。”
  “是。”
  “另外通知夏常,辎重营马上拔营,开平会合。”
  “是。”
  斥侯领命下去了,赵樽却是揉了一下额头,看向元祐。
  “京师一直有没有消息?”
  知道他问的是谁,元祐目光有些躲闪,本来不想说,可见赵樽目光越来越冷,心知瞒不下去了,又咳嗽了一下,才压着嗓子小意道:“天禄,这些天来你连日作战,我怕你承受不住,有个事儿就一直瞒着你。”
  赵樽目光一冷,“什么事?”
  元祐不太敢面对他的目光,摸了摸鼻子,从怀里掏出两封信来,慢腾腾从桌面上挪到他的面前,“京师传来的,那天……被我给扣下来了。说是我表妹她……得了痘疮。”
  
  ☆、第120章
  
  天花这样的病症意味着什么,元祐自然是知道的。所以先前他瞒着赵樽也是为了不让他分手。如今说出来,他也做好了挨一顿胖揍的准备。可他身子都绷紧了,赵樽仍是淡淡地看着那两封信,看完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动声色了良久,视线才倏地转到他的脸上,冷沉了声音。
  “叫他回来!”
  “谁?”冷不丁被吼,元祐吓得差点儿没从椅子上“蹦”起来。
  “斥侯。”
  “行,你等着。”
  看到他漆黑的面色和凉入骨髓的眼神儿,元祐太了解了,这个时候半分都不敢逆着他,转头就奔出了主帅营帐。不一会儿,那个先前才被赵樽叫走的斥侯兵又回来了,紧张地立在赵樽面前。
  “殿下还有何事吩咐?”
  “你把那个火头兵的事,再与本王说说。”赵樽面色冷硬,视线在烛火下摇曳着一种诡秘的光芒。只瞅一眼,在灯火“噼啪”的跳动声中,斥侯兵心里便生出了恐惧。
  他不知道晋王殿下到底要听什么样的,也不敢再多问一句。可实际上他了解的情况也并不多,仔细想了想之前禀报的有没有漏掉的,就能挑着“稀奇”的事说了。
  “属下想起来了,听说那个火头兵在抓到那北狄人的时候,让他们都脱光了衣服,是自己捆了自己,走道去的益都……”说到这里,那斥候兵自己也有些忍不住想笑,呵了一声,才接了下去。
  “听说那情况甚是怪异,一群赤条条的汉子反捆着手走在官道上,惹得那些为了避战的老百姓都纷纷出门来看,可那些北狄人还真就那样走入了青州府衙。”
  “那人长什么样?”
  “属下不知。”
  看着懵懂不解的斥候兵,赵樽眉头又是一皱,几乎下意识地就想起了一个人来。听了那个“火头兵”骂夏衍的话,还有他做的那些事儿。他实在想不出来除了阿七,还会有谁会这么干。
  冷厉的面色稍稍缓和了一点,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只沉默了一下,一双幽暗的眸光里又浮上了一层寒意,拳头紧捏了一下,才压着火气,淡淡地问,“如今他人在哪?”
  被他目光一剜,斥候兵肩膀颤了一下。
  “回殿下,那个小旗一共十个人,当场死掉了一个,逃跑了三个,还剩下六人,他们把北狄俘虏交给了青州知府就离开了。接下来的事属下还不知情,应该是去追辎重营的大军了。”
  赵樽沉思了片刻,摆了摆手,让他下去了。元祐坐在他边上,挑着眉头,看着他深沉如墨的脸,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要不然天禄也不会变得这样神神叨叨。
  “天禄,难不成……你是想要重用那火头兵?”
  冷冷扫了他一眼,赵樽斜斜倚回了椅子上,揉着额头考虑了良久,才低低叹了一口气,颇为无奈的说:“我怀疑,她是阿七。”
  “啊?!”元祐张大了嘴巴,都忘记了合拢。看了赵樽好一会儿,他回过神儿来,仔细一琢磨,又惊又喜地笑了开来。惊的是阿七竟然那么大的胆子,敢干出这等瞒天过海的事来,喜的是她没有得“痘疮”,那就是生命无忧了。
  “我这表妹,也真能啊。天禄你没有发现吗?她与旁的女子真是不一样。她似乎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皇权地位这些东西对于她来说就是个屁,她做事的目的,就一个,得看她姑奶奶高兴不高兴……”
  说着说着,他瞄了一眼赵樽黑沉沉的脸,又低笑了一声,“要不是你先看中了他,我非得把她弄到手不说。奶奶的,为了这样的姑娘,就算让我放弃一片森林也是值得的……”
  “滚蛋!”赵樽瞪他一眼,“你放弃了一片森林,可你的森林边上还栽有一片树林。”
  “哈哈,你太了解我了。小爷我还真就不是会为了一个女人放弃整片森林的男人,那是傻蛋干的事儿。”元祐哼哼唧唧的笑着,看着赵樽似有所思的表情,又疑惑的叹。
  “啧啧,你说我这表妹啊,怎就这么能折腾呢?哎!”
  赵樽没有回答,似是突然琢磨明白了什么,低低喊了一声。
  “陈景!”
  陈景总是跟在他的身边,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王府,只要喊上一声,保证数不到“五”,他就会出现。果然,他话音刚落,外头就响起一阵脚步声,营帐的帘子撩开了,陈景黑色的锦靴踏入帐中,身上的铠甲和铁丁发出清脆的响声来,一拱手抱拳,便是单膝一磕。
  “殿下!”
  拿起桌上的茶盏,赵樽喝了一口,又淡淡地搁在桌上,那阴郁冷闷的表情,像是生气又像是无奈。可卸去了身上的冷冽,在他向陈景说到那个女人的名字时,原本锐利的眸子里,生生牵出一抹柔和来。
  “找到她,你亲自送她回京师。”
  陈景抬头看了一眼尊贵冷傲的十九爷,正准备答应,却分明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叫着“想念”的情绪。顿了一下,他踌躇着说:“殿下,郡主她不会听属下的话……不如就让属下把她带过来吧。”
  “不行!”
  赵樽俊脸一沉,言辞间几乎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
  “此去开平,与北狄的战争刚刚打响,留一个女人在军中像什么话?再且,越往北,越是凶险,怎好让她涉险?”
  “是。”
  再一次拱手,陈景看着他缓缓别开的脸,终究是什么也没有在说,径直退了下去。心里却是又叹息又奇怪。多少年了,人人都说晋王殿下冷漠无情,包括陈景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可从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会为了一个女人考虑这许多了?
  不仅陈景搞不懂,元祐也有很多事不懂。
  坐在椅子上,他瞄着赵樽,修长的指节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敲在扶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10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