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宠医妃(且把年华赠天下)(校对)第8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9/1012

  赵樽接过鲤鱼哨子,在雪光的反射下仔细端详了一遍上头精细的纹路,唇角掠过一抹冷笑,“王老八,在你独单单挖到菩萨,兴奋地招呼人过去看时,本王便派人搜查了你的行囊,果然不出所料!”
  “我……”
  王老八腿一软,头重重垂下。
  “殿下,我无话可说……杀了我吧。”
  北风似是更大了,风雪也比先前烈了许多。
  一出由南军导演的戏码,似乎是落幕了。
  人群却安静了下来,等待着另外一出戏的落幕。
  赵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那胡老夫子说放便真的放了,对一个普通的私塾先生,他不愿意过多计较,惹人非议。而王老八说要处决,自然也得杀……在众人惊恐的沉默里,锋利的钢刀砍向了他的脖子,他高大的身子重重倒在地上,汩汩的鲜血流出,与洁白的雪花融在了一起……
  “抬下去,葬了吧!”
  一个放,一个杀,恩威并用,骇得人心里又感激,又泛凉。
  可事情并没有完,赵樽杀了鸡,自然还得儆猴。
  他看着王老八被抬下去的尸体,冷冷扫向晋军将士,轻轻一扬手上的鲤鱼哨子。
  “我不管你们加入晋军之前是什么人,是谁的人。但只要你们归属于晋军一天,就归我赵樽所管。一旦发现有人出卖军队,一律按军法处置,斩首不殆。”
  沉默了一瞬,突地水井边上一个兵士高呼。
  “殿下,王妃,找到了,找到埋的毒药了……”
  水井边上埋的毒被发现了,再一次证明了夏初七所言非虚。
  平白得了晋王和晋王妃好处的老百姓,也懂得感恩,加上他们喝了晋军的药,有了好转,更是打心眼儿里喜欢与尊崇,自然不会忘记为他们宣传事情的原委以及歌功讼德。
  于是乎,关于武邑瘟疫之事,另一个版本接踵传入了民间。
  而且事涉菩萨显灵,比之上一个版本,更加玄乎,也更加令人敬畏,不敢误传。
  ~
  夜幕再一次降临在晋军营地,风雪大盛,枯草纷飞。
  营里的炉火“噼啪”轻爆着,气候温暖如春,与外间的寒冷俨然两个不同的世界。
  夏初七懒洋洋地偎在赵樽的身边,拿着一本书,打着呵欠,似睡非睡。
  赵樽低头,指尖点了点她的鼻子,“阿七,石圭之事,你是怎样做到的?”
  “告诉了你,有啥好处?”
  “好处自然是有的。”赵樽揽过她的腰身,把她抱过来趴在自己身上,深邃的目光里有某种暖流划过,“比如你一直肖想的事儿,爷今晚便可以成全你。”
  肖想的事?夏初七脸一红,啐他,“你要不要脸?”
  赵樽握紧她的手,在自己脸上搓了搓。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呵,你改性子了?”
  “不”赵樽道,“是阿七你用行动向本王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以及它存在的必要性。”
  夏初七翻个大白眼,默了。
  “……”
  从北平府打到武邑县,差不多三个月了,两个人一直没有同房的机会,赵樽也一如既往的高冷“刻薄”,对她虽然多有额外的关照,但始终让她独自一人独自居住,平素也保持距离。
  可她冬天怕冷,晚上便时不时会来纠缠。他无奈推拒了一次又一次,只道营中男儿个个饥荒不饱,血气方刚,想妇人都快想疯了,哪里能做刺激他们的事儿?
  夏初七晓得他说得有理,但她偶尔也会有逗耍他一番的心思,会故意缠上去,看他着急无奈又挣扎的样子,极是得趣儿。没有想到,这耍猴的却被猴耍了,原来他一直误以为是她想要?
  恨恨一咬牙,她不由愤懑。
  “你想知道呀?”
  “嗯?说!”
  “混蛋!”夏初七哼哼,“休想从我嘴里挖出半个字。”咦,这句话怎么有胡老夫子的即视感。
  她愣了愣,果然看见赵樽笑了。
  “阿七,你统共说了十三个字。”
  “我……”夏初七眉头,别开脸,“生气了。”
  赵樽看她俏脸通红,似乎真的置上小气了,不由一笑,扳过她的肩膀来,托住她的下巴,低声道,“爷不是想问缘由,而是想说,幸亏我妇聪敏,提前备下后手,不仅没让那人得逞,还反戈一击,把天谴之事,扣回他的头上,干得漂亮。”
  鼻翼里“哼哼”着,夏初七翻白眼儿。
  “算你识好歹。”
  “其实……”赵樽盯住她的眼,目光微闪,似有感触,“赵绵泽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你。”
  夏初七微微一怔,看着他真诚的眼。
  “赵十九,你赢了。女人确实喜欢听好的。”
  这姑娘是个好哄的,并不会由着性子傲娇过没完。她侧头稳稳坐在赵樽的大腿之上,双臂勾住他的脖子,晶亮的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眯眸一笑。
  “看在你态度这么友好的分上,我便原谅你了。得,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儿吧。这个东西,我们叫着魔术,不要说当众变一个石圭,便是大变活人,都不成问题。你想想当时的情形,那水井边上可都是我的人?你一来,那些人都盯着你去看了,小小障眼法而已,谁也不会注意到。原先的石圭就埋在土里,我是赌了一把,赌那胡老夫子不敢去翻!”
  赵樽大抵了解“魔术”便是他们说的“变戏法”。
  略一思索,他道,“他若去翻怎么办?”
  “我宰了他。”夏初七目光微凉,像是玩笑,又不像玩笑。
  赵樽叹口气,抱紧她,“有道理,可你借用我之人,为何却不事先告诉我?”
  “告诉了你,哪里能有惊喜?”夏初七与他互视一眼,笑得更为娇俏了,“再说了,以你的本事,我说不说不都一样么?你脑洞大,猜也猜出来了。”
  在这之前,是赵樽说到兰子安为人心思缜密,若是埋毒,不会轻易让人猜出来。当时,夏初七便觉得挖井有风险,说不定是计中计。所以,她提前找了两口别的水井试了一试。
  果然,在井边挖出了菩萨,也看见了写字的石圭。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兰子安能够瞒过晋军耳目,做到这般,确实不简单。更不简单的是,他确实设计了一出计中计。
  由于晋军严苛的饮水制度,下毒药是药不死晋军的,兰子安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以药为饵,以谣言相激,目的便是要引赵樽去挖井边,从而亲自挖出菩萨,坐实他造反背逆于天,受到天责,并以天道正义的公理来指责他,阻止他南下。如此,即便他打了胜仗,也得不到民心。自古“失民心者,失天下”,兰子安非常清楚。
  于是夏初七将计就计,当众搞了一出调包计。
  先头入营时,元祐还讷闷地问她,“为何不直接把埋在土里的菩萨换了?”
  夏初七笑得不行,只道,新挖的土,怎么可能与旧土一样?再说,在群人面前玩偷龙转凤,让他们坚信是菩萨显灵,岂不是更妙?再且,如此一来,还可一石二鸟,把潜伏在晋军中间的“鲤鱼哨子”揪了一个出来,杀一儆百。
  在后来的史书上,武邑县瘟疫之事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只说赵樽南下夺位,是受天之命,天道所向。
  
  ☆、第325章
再一年:变
  
  天空黑沉沉一片,即便泉城的灯火一盏连着一盏,闪着十里光华,挂着千种喜气,也被这逼仄之感有些低压。
  狂风夹裹着点点雪花,“呼啦啦”刮在大地上,静默着还未吐牙的枯枝在冷风中猛烈地晃动着,如同在野兽的血盆大口中挣扎……
  建章三年的除夕,便是在大雪纷纷中到来的。
  从建章二年到建章三年,一年多的时间,南下的战事一直未停。虽史书上仅有短短几句,但对于亲历这次战争的人来说,却是道不尽的血腥、杀戮与生死。
  武邑县“瘟疫”之事在夏初七巧计之下,侥幸过了关。而赵樽“受天之命”,南下清君侧是乃人间正道的传闻,便广泛流于民间,也为晋军的屡战屡胜,以及晋军人马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生长的沃土。
  建章三年二月。
  赵樽令元祐、陈景各率十万大军与南军激战于雄县,胜。尔后,两军在容城,定兴等地数次交锋。
  耿三军和兰子安带领下的南军,与当初北平邬成坤领军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数次突破晋军防线,尤其定兴城一战中,耿三友射中陈景右臂,若非拉克申率泰安卫精锐骑兵冒险突入阵中,后果不敢想象。
  晋军险胜。
  然而,在定兴受挫的耿三友不仅没有仓皇败退,反倒率残兵绕到晋军的背后,与兰子安左右夹击,迫使早已排成“掎角之势”的晋军铁三角不得不转道驰援。
  此一战,持续两月有余,战况十分激烈,晋军虽然小胜,却也受到了起兵以来最大的一次冲击。
  战后,元祐笑言,“人不可貌相”。
  当初耿三友在金卫军中,可谓不声不响,老实巴交。谁也没有想到,他随了陈大牛十余年,不仅性子与他有些像,在作战方面,竟也得了陈大牛真传。有勇,且有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9/10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