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先生的黑月光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579

  乔东阳跟了进来,蹲在她的身边,看她生火,眼睛里全是笑,“喂,你是不是给我加分了?”
  池月:“……”
  瞄她一眼,她把点着的茅草塞入灶膛,慢慢加柴,“怎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错觉?乔东阳的脸拉下来了,“不是加分,为什么突然对我这么好?”
  拎桶装水下来给她做饭,主动热情又细心,这不都是心疼他的表现吗?
  乔东阳坚信自己没有猜错。
  然而,池月听完却笑了,“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向来对事不对人。”
  “?”乔东阳怀疑地看着她。
  池月淡淡说:“这是我的工作。我做事一向如此,不做就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所以,乔先生,你请我做助理,一定是物超所值的。你不会亏!”
  乔东阳斜她一眼,慢吞吞站起来,抱臂看着她。
  “池助理这么强的悟性,我相信能把工作能力干好的。”
  “放心吧。”
  池月微笑,抬头看他傲娇的样子,“乔先生去外面休息吧,有事叫我。”
  助理工作池月没有做过,但上手很快,尤其是心理的转变能力,简直是神速,似乎比他还先进入状态。抛去过往恩怨,此刻的她就是个专业助理。
  乔东阳又意外,又无奈。
  “唉!”他叹一口气,盯住她烧柴的样子,“这个挺有意思的,让我试试?”
  池月看他一眼,干脆利落地让了座,“你来吧。”
  这是乔东阳平生第一次接触柴灶,烧火更是想都没想过。
  他学着池月的样子,把干柴往灶膛里塞,一根接一根,看那熊熊火焰烧起,一张脸被烤得绯红,汗流浃背,但很开心。
  池月默默看着他,淘米下锅,准备做饭。
  入冬了,漠地村民的家里都没有什么新鲜蔬菜。
  大白菜、土豆、萝卜,这种利于保存的菜,一般会多备一些。
  还有就是罐头菜,是当地的一种特色。
  当地人会在蔬菜当季的时候,把蔬菜和辣椒,葱蒜等作料一起炒好,然后封装在罐头瓶子里,要吃的时候,把瓶子里的菜拿出来蒸一蒸就可以吃了。简单、省心。
  来了贵客,老夫妻俩把家里能拿出来的菜,都端到了厨房。
  池月连声说感谢,然后利索地削土豆皮,切土豆丝。
  她做事的时候,乔东阳一边烧火一边看她忙碌,多巴胺分泌很迅速,这种家庭般的温馨,很得他的心意。
  只不过,一直被他盯着,池月就有点尴尬了。
  “乔先生,你这样看着我,我会切到手的。”
  “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会看你?”乔东阳英俊的脸,在火光里红艳艳的,连同耳朵一起,看上去有那么几分俊美纯情的意思,“再说了,我不看你,又怎么知道你会不会下毒?”
  “……”
  又开启毒舌模式了。
  “我不会下毒。”池月看着菜板,慢声说:“我会吐口水。”
  “何必那么麻烦?”乔东阳漫不经心地哼笑,“你要给我吃口水,可以直接一点——”
  “乔先生。”池月突然变脸,把乔东阳吓了一跳,
  正准备马上悔过,就看她冲了过来,飞快从他手中抢过钳子,把掉在地上的柴火捡起来塞入灶膛,然后在灶膛里拨了拨,让几乎快要熄灭的灶火,又一次旺盛的燃烧。
  她松口气,“你这样很容易发生火灾的,知道吗?”
  “……有那么严重?”
  “对。”池月看他一眼,“烧火的时候,不要分心。不能让火掉出来,掉出来要马上塞回去,火膛里要通气,如果火不旺,煮出来的饭,也就不好吃了。”
  “这……好大的学问。”
  乔东阳不再随便走神了。
  他把火看得很好,时不时撩一眼,看看忙碌的池月,目光越发温暖。
  很快饭菜就上桌了。
  没有肉,只有素菜,两三个盆放在一起,看上去有些简陋。王婆婆夫妻俩连连表示歉意,说是招呼不周,池月也怕乔东阳嫌弃,毕竟他是锦衣玉食养大的少爷。
  可是乔东阳没有说什么,每个菜尝一下,赞不绝口。
  “好吃。这个好吃。”
  池月尝了一下,有点不信,“真的?”
  “我们机器人是不说假话的。”
  “……”
  看他学天狗说话,一板一眼的样子,还真是有些像,池月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说天狗像谁呢!怪不得。”她瞄他一眼。
  在别人家里,两个人没有太多交谈私事,更不好冷落了人家。池月同王婆婆老两口聊着,望了望那个沉默的小女孩儿,顺嘴问道:“小妹妹几岁了?”
  小女孩子看她一眼,没说话。
  王婆婆笑道:“8岁了。”
  池月哦了一声,想想又问:“今天怎么没上学啊?”
  今天是周三,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是在学校里的。
  “太远了,姑娘家家的,我们不放心。”王婆婆回答。
  现在有九年制义务教育了,上小学几乎不用给钱,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基础教育资源,但是本地人口流逝得多,村里的小学早已经停办,这里的孩子要上学,需要去十几里地的镇上。
  有办法的人家,早已搬到了城里居住,好多家庭拼命在外打工,千辛万苦赚来钱,就是为了在城里或者镇上买个房子,脱离这个贫困的地方。
  但是,老年人大多数会选择留下。
  一是城里的房子,一般住不下那么多人。
  二是根在这里,熟人在这里,城里生活不习惯。
  池月看了小女孩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小女孩子却突然开口,“我也想去爸爸妈妈那里上学。”
  王婆婆看她一眼,语气尖利起来,“你爸你妈供你弟弟都艰难,你去了,吃什么,谁养你啊?”
  小女孩撇了撇嘴,像是想哭,又忍了下去,垂着脑袋在碗里数着米吃饭。
  “读书不是不要钱吗?”乔东阳突然插了一句。
  王婆婆看着他,马上变得和颜悦色了,“读书是不花钱,但他爸他妈都要上班的呀,哪有人照顾她呢。”
  小女孩儿:“我不要人照顾,我会做饭。”
  王婆婆瞪她一眼,不耐烦地吼孩子,“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你以为那城里像咱们乡下啊,买菜穿衣哪样不花钱?”
  小女孩儿瘪嘴,“为什么弟弟就可以?”
  “弟弟是男娃,你是女娃,能一样吗?赶紧吃饭,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
  王婆婆训完孩子,又叹口气,对池月和乔东阳说:“现在这日子过得艰难啦,女娃娃长大了早晚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学做点家务,长大了找个好男人,把男人伺候好了,不就出福分了吗?”
  池月:“……”
  她心里有些沉重,不知道该怎么劝说。
  乔东阳却是当即就沉下了脸,“太婆,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女孩儿怎么就不能读书了?你这思想,典型的重男轻女啊!”
  王婆婆两口子脸色一变,显然不喜欢这种批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们城里头的人,哪儿懂得我们的日子苦!”
  池月捅了捅乔东阳的胳膊,笑着道:“王婆婆,他的意思是,女孩子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在是新社会了,好多女孩子比男孩子都有出息呢。我看你家小孙女就是个机灵的孩子,面相好,一看就有福气,要是再读读书,长大了肯定出息。”
  同样一句话,换种说话方式就不一样了。
  听她夸自己孙女,王婆婆的脸色马上缓转,但口风不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5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