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779

  “我么,今天胃口不大好。要不就……”
  “龙虾一对。”
  “牛排双份。”
  “海鲜拼盘……四盘。”
  “尼奥,你的胃口还真是好呢。”
  “西奥多,这就是WU
JIA
PI的功效啊。喝了这酒胃口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尼奥,我父亲的病能痊愈吗?”
  “西奥多,我们中医是科学不是巫术。你父亲的糖尿病和慢性肾炎都是极为麻烦的慢性病,而且他的年纪也大了,就算是我们中医治疗起来也极为麻烦,不过(1)……”
  西奥多·爱迪生和我们的袁大师也是同龄人,而且他的脾气性格比他老子好多了。两人混熟了之后,自然就开始称呼对方的first
name了。
  袁燕倏拍胸脯道:“不过请两位放心,只要遵从医嘱,以爱迪生先生的状况再活个十年那绝对不成问题。”
  反正你这个老家伙没有我们中医出手治疗,也能活1931年呢。
  嘴里大嚼着龙虾、牛排和海鲜的袁大师瞅着只能吃茄汁黄豆的大发明家,心里那个开森啊。
  老子连电灯泡之神都忽悠住了,看来以后再也不会当电灯泡了。
  今天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啊……对了,今天是几号来着?
  “大师球,搜索一下……”
  “宿主,1920年11月21日星期天,历史上……”
  此时此刻,在英伦三岛上正在进行一场被称为“第一次城市游击战”和“恐怖主义鼻祖”的英爱战争。这场从1919年1月开始到1921年7月结束的战争也叫做爱尔兰独立战争(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
  1919年1月21日,新芬党人士召开了第一次爱尔兰议会,宣布爱尔兰共和国独立,并且与英国进入交战状态。就在这一天,独立分子在索洛海德贝格采石场袭击巡警,抢夺炸药。这一天揭开了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长时间流血冲突。
  美联社报道声称,索洛海德贝格的枪声宣告了“恐怖主义新时代的降临!”
  这一次英国政府无法像历史上那样轻易地镇压爱尔兰人的反抗,因为爱尔兰人采取了迥异于传统战争形式的游击战和恐怖主义手段……
  在都柏林当地时间的今天上午,爱尔兰共和军组织了一次还算成功的暗杀行动,干掉了十几个英国情报人员、军官和警官。
  英国政府不甘示弱,他们的反应即迅速又猛烈。当天下午在都柏林克罗克公园球场本来有一场爱尔兰式足球赛。一批“爱尔兰警队预备队”和“黑棕部队”成员包围了球场开始进行搜查。这两支以残忍无情而声名狼藉的部队向平民观众开枪,打死12人打伤60人。
  今天过后,爱尔兰的局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流血冲突持续了整整八个月之久。
  此时侍者上前问道:“袁先生,你的甜品是要布丁还是冰淇淋?”
  不过袁燕倏此时的注意力全在自己的搜索结果之上,所以他自言自语地道:“哦,今天是‘Bloody
Sunday’啊。”
  侍者闻言一愣道:“对不起,袁先生。我们没有Bloody
Sunday,只有Bloody
Mary和覆盆子圣代。”
  实际上,圣代的英文就是Sunday,巧合的是这玩意确实起源于十九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利坚的宗教气氛还是很浓厚的,所以某些州认为星期日为安息日,不允许出售冰淇淋。于是冰淇淋商便将果浆、水果等覆盖在冰淇淋上,以英文星期日的字音取名为圣代。
  “哦,我说错了。那就给我来一份……嗯,双份覆盆子圣代吧。”
  “好的,袁先生。”
  对了,既然今天是血腥星期天,那我应该为被大不列颠这个邪恶的殖民帝国血腥镇压的爱尔兰人民哀悼一下啊。
  “慢着,Waiter。我的餐后酒就来一杯‘血腥玛丽’吧。”
  “好的,袁先生。”
  晚餐吃完,这五位就移步到了装饰极为奢华的吸烟室之中。要知道饭后一支烟并不单单只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啊。
  路易斯·贝克拿出一支自带的雪茄道:“尼奥,古巴雪茄要不要?”
  哎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在少女大腿上卷制而成的极品古巴雪茄啊!
  我们的袁大师欣然答道:“当然!”
  对啊,camel实在太掉价了,我这样的大师老是抽卷烟怎么成?老子有钱了就得抽这个……
  等等,老子不是有钱了吗?
  “袁先生,你的奖品。”
  这个时候,大发明家让人送来了支票本,唰唰地写了一张三万美金的支票交给了终于有钱了的袁大师。
  看看,开工厂能挣几个钱,老子随口一忽悠那就……
  “爱迪生先生,你搞错了吧?多了三千美金。”
  “为人悭吝”的电灯泡之神满不在乎地道:“袁先生,没搞错。这多出来的几千美金就当是你的出诊费了。”
  听这话音,看这样子,这家伙分明就是狗仗钱势,瞧不起我啊。
  那老子就……
  “哈哈哈,那我就笑纳了。”
  如果有人以为现在区区几千美金就能侮辱我们的袁大师的人格,那这些人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袁燕倏真的不在乎这三千美金,还有这三万美金。小钱钱多了不过就是一个数字而已,难道少了这点钱,他就买不起极品古巴雪茄了吗?
  对于一位掌握历史大势的穿越者来说,小钱钱随手可得,机会却稍纵即逝!
  他站起身来走到乔治·贝克的身前,恭敬地把这张支票递了过去道:“贝克先生。我不知道NYPR总值多少。不过这三万美金就算是我购买控股权的定金好了。”
  华尔街奇迹十分赞赏地看了这个中国人一眼,心中暗自称道,我确实是没有看走眼,此子恐怖如斯……嗯,果然视金钱如粪土却善于把握机会的年轻人啊。
  “呵呵。”老贝克先生轻笑一声,接过支票随手放在了茶几之上,开口说道:“尼奥,你这么爱打赌,不如我来和你打个赌吧。”
  注释:
  (1)英文里面是没有“家父”和“令尊”这样的说法的。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句话
  本章副标题:一句话决定一代人
  “不如我来和你打个赌吧。”
  我们的袁大师闻言一愣,老脸一红道:“贝克先生,你这是批评我太过好赌了吧?”
  乔治·贝克却板起脸严肃地道:“不,我不是批评。我们这种人好赌有什么问题呢?我是认真的。”
  在座三人听了这话,两位年轻人倒是还好,大发明家却是吃了一惊。他明白说这句话的老贝克先生居然把这个有点讨厌的中国人视为了“我们这种人”,这分明是说他们两人都是一票里货色……嗯,也就是成功的大金融家。
  这下他也收起了那点不忿,开始认真听这一老一少的对话了。
  “尼奥,你告诉我你想要这家NYPR的缘由。如果我满意,那么我就买下这家广播公司送给……”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道:“可惜你是个中国人。”
  袁燕倏自然明白这位老先生说的是《排华法案》,他手上一用力把指甲刺进了掌心之中。而这句话也更加坚定了他获得NYPR的决心。
  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绝对简单粗暴。里面规定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居美华人没有适当证件一律驱逐出境,今后各地均不得准许华人归化为美国公民。
  而在此之后又通过了15个排华法令,这其中更规定了中国人不能拥有地产,不能经商,也不能成为公司法人和拥有者。
  到了1904年,美国国会居然通过决议:《排华法案》永远有效。
  “你不能拥有公司……”老贝克先生沉吟了一下道:“不过我可以买下来送给路易,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办我想他应该明白的。是不是,路易?”
  “祖父,我明白的。”
  幸亏我们的袁大师还有+3的表演技能加成,所以心里很不舒服的他还能笑吟吟地问道:“那么要是贝克先生你不满意呢?”
  “哦,我要是不满意的话……那你毕业之后就来我的纽约第一国民银行上班。”
  “而且最少要呆三年。”华尔街奇迹伸出三根手指道:“当然,工资什么的那都好说。尼奥,我想你也不会计较这点钱的吧。”
  好吧,在座众人包括袁大师都明白,虽然这个赌约听上去很不公平,输赢不过就是老贝克先生的一句话而已。不过不管输赢他都是在提携这个中国人。
  要知道摩根财团的另一个称呼就是第一花旗银行财团(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这个美国顶级财团的核心就是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和花旗银行这两家商业银行。在1955年,它们合并为了纽约第一花旗银行。
  这两家银行并不单单只做金融业务,还分别控制着数十家大型关键企业,这些企业又控制着成百上千家的中小型企业。每年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比当时的中华民国的GDP都高,旗下的员工那更是不计其数,根本就是一个金钱帝国。
  袁燕倏要是进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那还会呆在柜台后面当三年接待员?
  看华尔街奇迹对他的亲切态度,三年之后我们的袁大师说不定就成为这家财团的初级合伙人了。
  以这个身份回到国内,袁燕倏那就是民国天字第一号的买办了。而以这位穿越者的“眼光”和“才华”,花个几年功夫绝对能为摩根财团挣到茫茫多的小钱钱。这些小钱钱足以让这个中国人能成为掌握整个摩根财团东北亚和东南亚业务的高级合伙人,通过摩根财团在美国国内的深厚影响力,只要他使用的手段足够巧妙,提供的利益也足够丰厚,完全可以随他心意来决定今后十几年的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东亚地区政策的走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