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779

  现在已是凌晨时分,NYU的同学们都走了,就连小钱德勒先生也回去拿行李了。四个原本的牌搭子留下来一起吃从唐人街叫来的夜宵。我们的袁大师喝完一碗皮蛋瘦肉粥之后,就拿出了几份文件递给了其他三位中国留学生。
  三人接过来一读不由得面面相觑,因为这居然是一份股权认购意向书。这家公司名为赛里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股本预计有十万美金。按照意向书上的条款,他们三人最低和最高的认购额度是一样的,都是五千美金!
  这三个牌搭子都是豪富出身,自然不是没有看到过钱的主,不过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对还没有继承家业还在读(xia)书(hun)的他们来说,五千美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老袁,你这家公司是要做什么的?”
  “做什么?你们不是看到了吗?Mahjong啊!”
  听他这么一说,骆驼祥子把文件往桌上一扔,满脸不快地大声道:“老袁,你缺钱花了奏跟我们说吗,整这个幺蛾子干嘛呢?”
  六指琴魔擦了擦嘴也附和道:“系啊,祥子说得对!不过昨天饭桌上你还不是说从爱迪生这个扑街身上敲了一大笔竹杠吗?你还会缺钱花了?”
  小杨生煎费力地把嘴里的虾饺(1)咽了下去,接口道:“就是个能讲!老袁,侬各就不上路了,寻开心寻到阿拉头高头了。个就over了啊!”(翻译:就是这么说!老袁,你这就不上道了,开玩笑开到我们头上了。这就过分了啊!)
  袁燕倏闻言也不动气,反倒是哈哈一笑道:“三位老兄,我们认识的日子也不算短了,袁某人就是这种会骗你们钱的人吗?”
  他看到三人要开口说话,举起手道:“哥几个别忙,先听兄弟我把话说完。”
  “兄弟我在花旗国呆得最久至今三年多了。而你们之中最短的小杨也快满两年了。我们也是该考虑一下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啊……”
  “当然了,以哥几个的家世……就说兄弟我吧大不了回国吃老米饭,那也绝对不会饿死。不过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古人云,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还有人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咳咳咳。总之,我们总得想法干一番大事业吧……”
  祥子实在忍不住插口问道:“老袁,你说的大事业就是麻将牌?”
  “为什么不是呢?”袁燕倏接口反问道:“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用麻将在这花旗国闯出一片天地来呢?”
  三位牌搭子听了这个问题先是一愣,接着马上笑了出来:
  “哈哈哈……老袁,你喝多了吧?”
  “哈哈哈……大佬,你讲笑咋吓话?”
  “哈哈哈……喔唷,侬格则玩笑太好白相……嗯,funny了。”(翻译:你这个玩笑太好玩了。)
  我们的袁大师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等他们三个笑得差不多的时候说道:“我说哥几个,你们呆在花旗国除了打麻将喝小酒睡姑娘之外,难道就没去领略一下美利坚的风情。比如去看场棒球赛和赛马什么的?”
  骆驼祥子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水,随口问道:“老袁,麻将也能跟棒球比?”
  袁燕倏理所当然地回道:“为什么不能比呢?兄弟我跟你们说……”
  他刚起了一个头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所以转而无所谓地道:“算了,这事兄弟我不强求。哥几个愿意呢就入一股,不愿意呢就当这是个屁,放了也就放了吧。”
  我们的袁大师开这家投资管理公司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送钱。更确切地说,就是挑看得顺眼的小伙伴们一起发财。
  他的摊子越铺越大,那么需要的小伙伴自然也是越来越多了。不过这位穿越者自认为跟着他走下去的小伙伴们高了不敢说,最小的目标也是一位百万富翁。而这年头的百万富翁按照一百年后的汇率那就是身家过亿。
  既然如此,他还有这个必要殚精竭虑地想出一套说辞来劝服这几位牌搭子吗?
  愿意跟上来的小伙伴他自然欢迎,可是跟不上来的小伙伴他也不会硬拉着人家上路。那么这五千美金就当是一种测试吧,看他们是不是真的相信自己了。
  “成立于1920年11月24日的144号俱乐部是全美国第一家麻将俱乐部,也是日后美国最大的麻将爱好者组织——全美麻将协会(AMA:American
Mahjong
Association)的起点。AMA旗下有美国级别最高的麻将比赛——全美职业麻将联赛或称之为美麻大联盟(AOML:American
Occupation
Mahjong
League)……”
  “而AMOL每年一度举办的总决赛被称为“超级桌(Super
Table)”,为了纪念“144号俱乐部”成立的日子,还考虑收视率的关系,所以“超级桌”在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开赛。”
  ——节选自《从俱乐部到大联盟:美国麻将发展简史》
  当然,到了这条时间线上的二十世纪末不管是AMA和AMOL都不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最大的麻将爱好者组织和最夯的职业麻将联赛当然是在东方某大国咯……
  “好了,这事你们回去慢慢想吧,反正也不着急。”袁燕倏喝了口茶道:“对了,哥几个明天还得过来啊。”
  骆驼祥子当了两次麻将老师倒是当出瘾头了。所以他兴致勃勃地问道:“我们明天还要教那些洋鬼子打麻将吗?”
  我们的袁大师点头道:“对啊,不但要教还要输!”
注释:
(1)笔者语:粤菜的一大罪状就是点心比正菜还粗,书友们同意不同意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搞公关
  本章副标题: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关系学
  “先生们,哦,还有两位女士。欢迎欢迎。各位还没吃过午餐吧,我为大家准备一些‘普通’餐点。”
  1920年11月25日星期四中午时分,袁大师的家里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这次他做的准备比昨天还要细致周到,特意请了一个承接高级宴会的团队,在客厅里面开了一场真正的自助餐会。
  “诸位,请品尝一下我们赛里斯King
hundred
mountain出品的Health
treatment
esscen。”
  他预备下的酒水和食物也更为丰富精致,牛排龙虾那都不算什么,桌上摆着法国的松茸和黑海的鱼子酱。现在又拿出了新制成的WU
JIA
PI。
  好吧,这种被袁大师命名为“百岁山下的神仙水”是真正五加皮药酒稀释之后的产品。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稀释的底酒用的不是白酒而是金酒(Gin)也就是杜松子酒。这是让杜松子的香味遮盖刺鼻的药味。
  “诸位感觉如何,味道不错吧?这位先生问哪里有卖啊?这些都是非卖品,不过各位走的时候可以拿两瓶当做……嗯,纪念品。”
  废话,这都是他花了大价钱从走私商人那里买来的荷兰原产的上等金酒,味道有错那就见了鬼了。再加上现在美利坚又执行禁酒令,常人根本喝不到这样的好酒。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这就是本人举办的Mahjong沙龙。”
  袁燕倏又是举办自助餐会又是准备高级金酒还贴心地帮他们准备了“筹码”,不是招待“新闻界的朋友”那还能招待哪路来的朋友?
  “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可不是新闻发布会,我也不会回答除了Mahjong以外的任何问题。这次邀请大家来就是为了推广我们赛里斯Mahjong的。”
  本周六就要召开的那场记者会可是他老人家真正意义上进入公众视线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处子秀,不好好地准备一下那怎么成。
  “来来来,这是各位的‘筹码’,而这几位都是我请来的Mahjong
Teachers,他们会教你们的。大家来感受一下我们赛里斯人游戏的魅力吧!”
  所以他就通过《世界报》和艾玛·普利策小姐的关系,请来了纽约当地各大和小报社的记者,和他们搞一下公共关系。
  在一百年后东方某大国的网络社会中,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这个头衔那都已经是臭大街了,甚至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
  而且如果了解二十一世纪的东方某大国的各阶段网络舆论走向,就会发现公知从香饽饽到臭狗屎的这个过程连十年都没到。真是其香也勃,其臭也忽。
  在2004年,那份有良心又有态度的报纸煞有介事且堂而皇之地评选出了“50位公共知识分子”。公知这两个字风头一时无两,学术圈中人不管主业是什么都很乐意戴上这顶高帽子。
  八年之后的2012年,东方某大国的“《纽约时报》”就发表评论称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言论价值立场就是反对……如此貌似为公共、公众呐喊,实则煽动、鼓惑,惟恐天下不乱。”
  而到了2017年谁还敢在网上自称公知,那简直就是在讨骂。
  在1920年,The
Public
Intellectual这个称呼还没有出现。当然,类似的概念还是有的。
  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和一般的认知的恰恰相反。新古典自由主义是排斥公共知识分子的。
  米塞斯就不大喜欢那些“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灌输给公众”的家伙,因为这样“我们无法通过理性讨论来驱逐数十年来主宰大众头脑的政治思想”。
  他的弟子哈耶克更甚。在他的语境里,其实“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差不多。在《知识分子与社会至上主义》一文中,他把知识分子称为“贩卖观念的二手商人”:他这样写道:“所有这些人可能都精通传播观念的技巧,但对于他们所传播的东西的实质内容,通常只有业余水平。”。
  而对“公共知识分子”批判最厉害的是法律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还担任过联邦巡回法官的理查德·A·波斯纳(1939年)。没错,法律经济学也是新古典自由主义兴起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算在“芝加哥学派”里面(1)。
  波斯纳法官写了一本《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共知识分子市场已经变成任由学术专家支配了,这些专家不时冒险翻过专业领域的墙头,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战场——一个尚未学术化的战场挥剑搏击”。而通常这种越过是失败的:“他们常常非常真诚、自信地说出一些蠢话,做出种种一再落空的预言。”。
  各个时期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们的观点几乎一致,公知就是把政治思想理论庸俗化的罪魁祸首。
  无知大众为了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无知需要“高深的学术知识”装点一下门面,而媒体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于是公知就诞生了。
  而我们的袁大师这位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就是要用“高深的学术知识”帮助无知大众装点一下门面让他们显得不是那么无知。顺便当当全世界最知名的公知!
  那么他这位公共知识分子知当然要跟公共媒体搞一下公共关系咯。
  “袁先生,今天实在是太感谢了。你的那个Mahjong也确实非常因吹斯听。我还赢了你不少钱,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呢。”
  “桑德斯先生,千万别这么说。Mahjong这种游戏除了运气之外就看一个人“HUI
GEN”。你赢了那么多,只能说明你很有‘HUI
GEN’啊。”
  袁燕倏知道这位很有“HUI
GEN”的桑德斯先生乃是《纽约时报》的著名时事记者,也是记者招待会当中的重量级人物。要不是普利策小姐的面子大,还真请不来呢。所以这一场Mahjong特意输给他整整五百美金。
  “袁先生,我祝愿你的记者招待会成功,而且我个人认为一定会很成功。”
  “桑德斯先生,那就借你吉言了。那么周六……”
  “袁先生,你放心。到时候我会像你今天这么客气的一样客气的啦!”
  注释:
  (1)笔者注:以后在和经济学家们论战的时候会写到的,等不及的书友可以先去百度。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发布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