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779

  袁燕倏一指路易斯·贝克先生道:“我们现在拿着这个剧本去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多了不敢说,贷个几十万美金总归贷得到的。路易,你说是不是?”
  NYPR的董事长摸了摸鼻子,点了点头。
  其实,袁大师现在已经是贝克家族的家族好友了,只要一有空就上他们家第五大道的豪宅里面去打麻将。
  和原本那条时间线一样,只不过短短几个月的功夫,Mahjong已然风靡了整个纽约,成为了最新的时尚。
  特别是在华尔街,因为有人声称麻将可以当作占卜工具来预测金融市场,所以特别受到这帮吸血鬼的欢迎。当然啦,这个人就是袁大忽悠本人。
  路易的叔叔,小乔治·贝克先生也挺喜欢打麻将的,甚至还把这种游戏引入了游艇俱乐部,使其身价陡增,俨然就成了一种贵族运动。
  而且贝克家族第二代掌门人眼光不比他老爹差多少,也看出我们的袁大师是一位商业奇才。不说其他事情,就说尼奥·袁花了三万美金买的NYPR股份,也不过短短几个月现在要出手的话,他都愿意翻倍收购。
  这不是商业奇才什么人是商业奇才?因此只要袁燕倏开口,借个十几二十万美金问题真心不大。
  “看到了吗,大家。我搞众筹不单单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宣传。而这次《饥荒孤女》的宣传就要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首先……”袁燕倏这次指向了大卫·格里菲斯道:“我们要对外界透露一点格里菲斯先生的近况。他被好莱坞犹太制片商肆无忌惮地打压,新片又遭遇滑铁卢,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咳咳咳……”正拿起杯子喝咖啡的电影大师差点没被呛死,一时半会都说不出话来。
  旁边坐着的丽莲·吉许小姐立马为自己的恩师辩解道:“腻嗷,这是不是太过了一点?大卫还没这么惨……”
  “你也WRONG!TOTALLY
WRONG!格里菲斯先生就是要这么惨。对了,他为拍这部片子还把自己的房产都卖了……”
  对了,我穿过来的时候看娱乐新闻,好像有个武打明星为了拍摄新片真的把房子卖了,也不知道他那部什么《战狼2》的票房怎么样了,想来肯定没有同期上映的大热IP翻拍、流量明星出演的“古装”还“仙侠”片火吧。
  算了,这件事情我也顾不到,还是专注眼前吧。
  “还有你丽莲,你作为本片的制片人是冒着极大的经济风险,而你作为女主角更是宁愿自降片酬出演,这都是因为你不但要报恩,也是被我的剧本感动到不行。到时候你就这么对外边的记者们说。”
  大明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总之,这部《饥荒孤女》还没开拍就遭遇到了重重困难,甚至就连英国人都嘲笑这种电影在票房上绝对会遭遇惨败……”
  “不好意思,尼奥。打断一下。”艾玛·普利策小姐举手道:“英国人怎么会知道我们拍这部片子的呢?”
  “嗯……”袁燕倏用看傻子的眼光瞄了她一下,最后决定不把这位新闻工作者打击得太惨,于是淡淡地说道:“《世界报》和NYPR说英国人知道,英国人就知道了。”
  “哦!”这位“女祭司”跟着袁大师混,还真的长进了不少,这下子算是明白了。
  “我说到哪了……对了,为什么好莱坞和英国人都不看好这部片子呢,原因就是《饥荒孤女》讲的是爱尔兰大饥荒。全世界包括美利坚人民早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谁还会关心这种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悲剧呢?”
  这次没人打断,袁大师就滔滔不绝地讲了下去:“因此,格里菲斯先生和制片方就此向善良的美利坚人民寻求帮助,一美金不少,一百美金不多。不过不管多少钱都会收到格里菲斯先生和主创人员的亲笔签名感谢信一封和一张当地电影院的预售票……”
  “关键还有一点,持着这封感谢信的女孩纸可以参加《饥荒孤女》的演员海选!只要被剧组看重,她们就能主演片中的角色,当然大部分是群众演员。”
  这次轮到格里菲斯先生本人当好奇宝宝了,好不容易止住咳嗽的他问道:“尼奥,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群众演员随便找点人就好了啊。”
  “WRONG!TOTALLY
WRONG!”袁燕倏很是激动地说道:“大卫,你错了。我搞这次海选是为了你这个导演,也是为了《饥荒孤女》这部电影,而最重要的是为了电影这门艺术!”
  “嗯?”
  我们的袁大师向着一脸茫然的众人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在社会上看不起电影,根本不视之为高雅的艺术,更看不起电影演员,将其看做卖笑的贱役。”
  “WRONG!TOTALLY
WRONG!”
  “我认为这是极端错误的。我就是要用这次海选告诉大众,电影就是艺术……”他深深地看了一眼丽莲·吉许小姐道:“而且当电影演员是一件极为光彩的事情!”
  “腻嗷!”吉许小姐闻听此言,猛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一双妙目里面波光盈盈都要滴出水来了,就这么在大庭广众之下含情脉脉地盯着袁燕倏。
  她意识到这番话其实就是对她说的,而这件事情……嗯,至少一部分也是为她做的,自然是非常感动感动非常。
  袁燕倏脸上淡定心头大乐,今天晚上肯定又能解锁几个新的姿势了。
第二十二章
曹庆芝
  本章副标题:西点八校尉,都木得卵用(1)。
  “尼奥,你说的实在太好了!”
  大卫·格里菲斯先生也跟着站了起来,作为一位电影工作者听到如此暖心窝的话语,他难耐激动地大力鼓掌。
  “啪啪啪……”
  不管认不认同袁燕倏的说法,会议室里面的另外几人还是很给面子地一起站起来鼓掌。而我们的袁大师风度翩翩地躬身回礼。
  其实这次会议袁燕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寻求赫斯特·普利策先生的支持。他这番话效果还算不错,《世界报》主编不但答应配合《饥荒孤女》的宣传工作,而且还兴致勃勃地投资了一千美金。
  “尼奥,听说你也要去华盛顿?”
  “是的,普利策先生。”袁大师现在的咖位还是不太够,面对纽约四大报之一的主编大人,他说话还是非常客气的。
  普利策先生也挺欣赏这个中国人的,因此开口邀请道:“那正好。我和艾玛也要去华盛顿参加哈丁先生的就职典礼,不如我们一起走吧。”
  “普利策先生,感谢你的邀请,不过……”袁燕倏抱歉地一笑道:“我应该随同我国的新任公使出发……”
  这话一出口,他就想到了一件事情,马上抬手看了下老贝克先生送给他的那块豪伦诗腕表……现在都快十二点了。
  穿越者的蝴蝶效应真的存在,原本施肇基在二月中旬就抵达华盛顿了。可是因为这位穿越者引发的一些扰动,就让新任的驻美公使到了三月一日才踏上美利坚的土地。
  其实就是可怜的唐宝坤得知自己的心上人居然订婚了,立马就要出家当洋姑子。施公使的夫人,也是唐女士的堂姐不得不陪在她的身边,这下就耽误了十几天的功夫。
  “哎呀,对不起,普利策先生。我要去接船,今天先告辞了。详细的宣传计划,我们改日再谈。”
  说着他和会议室内的其他人打了一个招呼,就拿起大衣和礼帽匆匆离去。
  “老袁,你来的正好。施公使刚进海关,马上就要出来了。”
  骆普祥今天打扮十分正式,精神也显得健旺许多,不像平日里带着两只大眼袋一副缺觉的模样。
  所以袁燕倏有些疑惑地问道:“祥子,瞧你这样子,昨天晚上没去打麻将喝花酒?”
  “呵呵……”骆驼祥子挠了挠脑袋,不好意思地压低声音道:“不瞒你说,家叔要我务必给施公使留个好印象,今后也好在外交部找份差事。”
  袁大师想了一想,这家伙如果有个外交官的身份倒也不错,有些事情说不定能方便一点。而且姓骆的今后真的出了一位大使。当然,人家是广东人,祖上也是当佣人的,应该和你们天津豪门没啥关系。
  “嗯,这倒也是条路子。我看好你哦,骆公使。”袁燕倏熟不拘礼地随口开了一个玩笑。
  骆普祥的性子也挺诙谐,他立马笑着回道:“哈哈哈,我要能当公使,那老袁你起码能当财政部长,说不定总理的位置也能坐一坐呢。”
  “好好好,我成了总理一定让你当外交部长……”
  两个损友正互相“封官许愿”的时候,就有一位年轻的军官走了过来。
  看上去年纪和他们差不多的少校用袁燕倏很是熟悉的口音招呼道:“贞仁兄,许久不见一向可好。”
  “啊,我道是谁原来是庆芝兄啊。”骆驼祥子上前和他握了握手,接着对袁大总统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驻美使馆三等武官曹霖生少校。”
  “而这位是我的好友袁燕倏先生。”
  曹少校“啪”地来了一个军礼,十分热情地道:“这位袁先生想必就是最近名扬美利坚文坛的Neo
Yuan了吧。在下也拜读过您的《冰与火之歌》,想象雄奇笔法清峻,融历史与幻想与一炉,实在是引人入胜,难怪西人称之为‘今之荷马史诗’。”
  袁燕倏的《冰与火之歌》确实超前了那么一点,在他之前没有西方作家写过长篇奇幻小说,于是就取代《魔戒》成了奇幻鼻祖。因为没有近代参照物,西方评论家只好上远古找了,于是就有了“今之荷马史诗”的称号。
  人家如此客气,袁大师也没有怠慢,所以他……
  “大师球,搜索一下!”
  袁燕倏又不是专门治民国史的专家,这种“无名之辈”肯定是要靠百度来着。
  嗯,人家好像也并非完全的无名之辈,起码在历史上还露过个小脸。
  此君乃是中华民国史上八个西点军校中国毕业生之一,不过他没有铁拳无敌的英文秘书兼巴顿好友的温应星出名,比起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那更是差远了。
  其实这“西点八骏”在军事上的建树也就那样了,捆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弗吉尼亚学院的孙立人。
  曹少校1895年生人,也是大魔都人。其父是晚清公派留学的幼童,曹13岁时就赴美国就读小学、中学;学业结束后于1913年一度返国。1914年曹霖生再度重返美国,于1916年9月13日进入西点。由于时值一次大战,该届学生仅以两年多时间就修完全部课程,于1918年11月1日提前毕业。
  他毕业后即任中国驻美使馆武官,并于1919年担任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王正廷的秘书。和会结束后回到华盛顿。
  比较因吹斯听的是他1922年回国之后成了清华体育系的系主任,1926年离开清华大学当了张作霖的高参,次年晋级为少将……不得不说,三十二岁的少将称得上是名爵泛滥,北洋也是走到头了。
  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南军北伐之后的1928年,他弃官从商。到了1949年全家麻溜地去了香港,其后迁居澳门。
  当然,在这条时间线上就有点不好说了(2)。
  嗯,他这种低等武官跑个腿来当公使随扈最合适不过了,此时出现在纽约迎接施肇基也是理所当然。
  “曹少校过奖了,《冰与火之歌》只不过是兄弟我的游戏之作罢了。”中国人碰见中国人么,总归要客气一下的。
  “兄弟我倒真是久仰曹少校的大名,美国华界中有人说,古有陈庆之,今有曹庆芝。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哪。”
  不过这家伙能去当张大帅的幕僚,至少从眼光来说比陈庆之差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