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779


第六十一章
决斗啦(上)
  本章副标题:不决斗参加舞会干毛?
  哈罗德·亚历山大于1891年12月10日降生在爱尔兰的贵族家庭。读的也是哈罗公学,在少年时期时期就喜欢竞技运动和绘画艺术,期望成为皇家艺术学会主席。
  1911年,他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入爱尔兰近卫军任少尉。大战期间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临时旅长,两次负伤,由中尉逐步晋升为中校。
  1918年至1919年在英国驻波兰军事代表团任职。
  1919年奉命指挥兰德斯威旅参加对苏俄的武装干涉,1920年来到美国担任外交武官。
  当然啦,在原来那条时间线上这位中校将来会成为二战名将和陆军元帅。
  有一说一,第三帝国摧枯拉朽干掉英法联军的法国战役期间,他不过是第一步兵师的少将师长。在敦刻尔克那场“伟大的撤退”之中,他也不过升任第一军军长。这口锅还轮不到他背。实际上发电机行动的指挥官是任多弗尔港司令伯特伦·拉姆齐。
  不过他全面指挥的缅甸战役可真的很不地道了,防御曼德勒防线的英国军队一声不吭撤退了不说,临走还把那么多的物资付之一炬。等到远征军撤退的时候,穿林北腿又来搅和了一下,下令不许去印度而是一定要回国,于是就有了野人山之大悲剧。
  就这样,这位还是英国陆军里面的第二号战将,号称指挥能力仅次于蒙哥马利。
  真是英军无英雄,竖子可成名。
  “哈哈哈……”说不得,我们的袁大师又要仰天大笑了。这次他笑得特别大声,引得附近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这个中国人身上。这其中便有着那么几位重要或者不那么重要的历史人物。
  “因吹斯听!VERY因吹斯听!”只听袁燕倏朗声说道:“一个爱尔兰人问出这种问题真是因吹斯听。难道这就是你们英国绅士的幽默吗?”
  没错啦,重点就是这位亚历山大中校其实是爱尔兰人。
  他摊开双手道:“那我必须承认,你们这帮英国绅士是全世界最因吹斯听的人了……”
  “袁先生……”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旁边的野村吉三郎有点了解他老人家的为人,立马上前一步,拉了拉他的袖子轻声阻止道。
  袁大师回头瞥了一下这位日本海军大佐,心中暗道,要阻止老子装逼,凭你这种咖位的还不够资格!
  他两眼之中精光一闪,让对方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地把手缩了回去。
  袁燕倏回过头振袖负手道:“是的,以你们西方人的标准,我们中国人是还不够文明。我们曾经让你们攻破首都,我们曾经杀害西方外交官,我们曾经愚蠢地向万国宣战,我们至今还在抽阿芙容,我们至今连一艘战列舰都造不出来,我们甚至至今连自己的国土都不能完全地保护起来……”
  他沉默了一会,坦然地说道:“作为一位诚实的绅士,对此我无法否认!”
  “但是……”他拉长了声调,环顾四周道:“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中国人再野蛮也不会把自己四分之一的同胞活生生地饿死!”
  我们的袁大师用手一指亚历山大中校,厉声道:“而中校先生,你的祖先不就这么干了吗?”
  “哈哈哈……”对方怒极反笑道:“尼奥·袁先生,你这是凭空污蔑。什么我的祖先饿死我的同胞,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凭空污蔑?无稽之谈?”袁燕倏摇着头,啧啧有声地道:“啧啧……中校先生,别的英国人倒也罢了,你这样爱尔兰贵族出身的人说出这种话那么不是蠢就是坏了!”
  “你不明白,那我就好好地跟你说道说道……”
  实际上,爱尔兰大饥荒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为毛这么耳熟?
  “皮卡皮卡!”
  众所周知,这场饥荒是因为爱尔兰种植的土豆感染了枯萎病。不过这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土地,永远是土地。
  爱尔兰地主们,也就是爱尔兰贵族也有不列颠农场主,把当地大量的土地用于种植“高档谷物”或者用来放牧。
  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欧盟理事会主席顾问,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曾经写到——英国统治爱尔兰后,为了满足其国内市场对牛肉的巨大需求,便将爱尔兰作为其“牧场”。爱尔兰农民为了生存,只能用小片土地种植马铃薯糊口。
  在爱尔兰,每英亩土地可以出产6吨土豆,而小麦和燕麦只有不到一吨,而这些“高档”的谷物是专门出口到不列颠。尤其是在圈地运动使农民丧失了公有地之后,这一差别是无法忽视的。
  所以爱尔兰人的俗语说:“穷人的餐点——除了小马铃薯就是大马铃薯。”还有一句则是:“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开不得玩笑,一是婚姻,二是土豆。”
  所以归根结底爱尔兰大饥荒是土地垄断者犯下的罪行。而亚历山大上校的先祖自然也是凶手之一。
  “亚历山大上校,所以你的先祖也是屠杀你的同胞的刽子手!”
  我们的袁大师掷地有声地撂下了这么一句话的时候,正好一支舞曲终了,而他的声音又特别响亮,至少半个舞场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而对方自然也是气炸了,要不是他身为外交武官,头脑还有一丝清明就冲过来了。
  “尼奥·袁,我要求你道歉!”
  袁燕倏正要开口说话,又有人过来递话了。曹霖生急匆匆地赶到他的身边附耳道:“鸿渐兄,两位公使都让你赶快道个歉算啦。”
  袁大师瞅了瞅不远处两位焦急万分的大外交官,莞尔一笑。他心中暗道,要阻止老子装逼,你们咖位是够了,不过交情还不够。
  何况老子不仅仅是装逼,而是为那条时间线上牺牲的远征军将士们预先收点利息!
  他也低声回道:“这件事情兄弟我自有主张。”
  袁大师回过头朗声向亚历山大中校问道:“哈罗德·亚历山大中校,那么如果我不向你道歉呢?”
  “哼!”对方冷哼一声,斩钉截铁地道:“尼奥·袁先生,如果你不道歉的话,那我要求和你……”
  “决斗!”
第六十二章
决斗吧(中)
  本章副标题:决斗啦后面就是决斗吧!
  “荣誉决斗开始于16世纪的意大利,长达几个世纪里,决斗以某种法律容忍甚至鼓励的形式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时达到登峰造极和超乎人们想象的疯狂程度。”
  “决斗很快传播进欧洲其他国家,在法国,16世纪最后10年和17世纪最初10年,大约10000名贵族死于决斗。”
  “英国人也不差,在乔治三世执政期间的1760—1820年,一共有172次决斗被记录在案,死亡人数高达62人。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据统计没有备案过的私人决斗是这两个数字的一百倍!”
  “随着欧洲殖民扩张,决斗也被引入美洲。于是决斗就成了这块新大陆上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从1798年到南北战争爆发,死掉的现役海军军官里面三分之二死于决斗。”
  “十美金上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应该是死于决斗最有名的美国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与自己长年的政坛对手、托马斯·杰弗逊总统时期的副总统亚伦·伯尔一向不和。终于在1804年,汉密尔顿在报纸上指责伯尔不能胜任副总统一职,伯尔一怒之下要求与汉密尔顿用决斗的方式做个了断。”
  “亚伦·伯尔虽然不是国父之一,但是他被称为‘美国政治之父’,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国民主制度就是他老人家设计的。伯尔没有成为国父的原因是因为他太好学,在独立之前他是美国受高等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在当年还没有几个大学生的时候,他从普林斯顿毕业后又去学法律,这种出来后就达到博导水平的人哪里有功夫开一年的探讨独立的会?”
  “这两位伟人的过节也不简单。伯尔被选为联邦参议员,他夺的是汉密尔顿岳父的位子,四年后汉密尔顿通过运作把他选下去,让自己的岳父卷土重来,这是过节一。当年发现汉密尔顿婚外情,民主共和党上门对质的两员大将,一是后来当总统的门罗,另外一位就是伯尔,后来情书走漏造成汉密尔顿在政治上彻底栽倒。汉密尔顿为此找门罗决斗,伯尔力证不是门罗干的,这是过节之二。1800年大选伯尔和杰佛逊得票一样,要由国会决胜负,关键时刻汉密尔顿支持杰佛逊,伯尔还是副总统,这是过节之三。四年后伯尔竞选纽约州长,又让汉密尔顿搅黄了,这是过节之四。”
  “在决斗中,汉密尔顿被伯尔一枪射伤,次日便去世了。伯尔被指控犯有谋杀罪,不过他从来没有受到审判。1805年,伯尔结束了副总统任期,此后一蹶不振,他的名声也从来没有被恢复过。这位高材生从政坛退休后,向西班牙王国有关部门租了德克萨斯一片土地,老老实实当起农民来了……”
  “这怎么可能?!此君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卖国贼,想勾结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吞下路易斯安娜、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三个地方来建立一个独立王国。可惜被杰弗逊识破,送他去欧洲当了大使。”
  “我们再拿出一张二十美金的纸币,上面的美国第七任总统,首任佛罗里达州州长、新奥尔良之役战争英雄、民主党创建者之一,安德鲁·杰克逊更是一位手枪决斗的‘爱好者’。他一生参与过十三次决斗。不过他在这么多场决斗中只杀了一个人。”
  “那个人名叫查尔斯·迪克森,当时26岁的他已经是全美最著名的决斗家,决斗多少场已经数不清了,一共杀死了26名对手。”
  “决斗的原因是迪克森在公众场合攻击杰克森偷情,因为杰克森夫妇在结婚时,不知道女方的离婚手续没有办妥,后来又重新结了一次,这成为别人攻击杰克森的口实,每次有人以此攻击,杰克森就要求决斗,迪克森是因为岳父和杰克森赌马发生口角而挺身而出的。”
  “决斗地点选在田纳西的纳什维尔,根据本地的规矩,接受挑战的一方有权要求先开枪,杰克森同意了。面对全美最出色的枪手,还让对方先开枪?旁观者觉得杰克森死定了。”
  “迪克森一枪击中杰克森胸部,杰克森中弹后开枪,可是是个臭子,这种情况下大度一点的话决斗可以结束了,但杰克森不肯,这枪一定要开,装弹后再开一枪,当场击毙了迪克森。不过这颗子弹伴随了杰克森的余生,也是他早早病逝的元凶。”
  “除了这两位之外,一美金上的华盛顿,五美金上的林肯这两位美利坚最伟大的总统都曾经被卷入到决斗之中,幸好他们都全身而退了,不然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美国人,尤其是南方人是如此钟爱决斗,以至于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帮法官还制定了整整有八个章节的决斗规则。”
  “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世界上最后一块崇尚决斗的土地也消失了,或许随之而去的还有传统的骑士精神。如果我们这些后辈有机会问他们这些前辈为什么如此钟爱决斗,他们也许会说,我从来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决斗。但是你知道,在那个时代,所有绅士都在战斗。”
  “不过在此之后,仍然有些绅士没有放弃战斗,甚至进入二十世纪仍然如此。而在那个时代最有名的一次决斗,就发生在时任英国驻美武官的哈罗德·亚历山大和未来名满天下的袁燕倏之间……”
  ——节选自《美国决斗史》
  “尼奥·袁,我要求和你决斗!”
  凶什么凶,决斗又不是困觉,你说要和伦家决斗,伦家就要和你决斗了吗?!
  我们的袁大师一向信奉的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接下来还有辣么多的事情要做,辣么多的书要抄,辣么多的妞要泡,辣么多的名人要忽悠……随随便便死掉那像话吗?
  当然啦,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袁燕倏这辈子都不会道歉的,他动刀动枪又不会做。他就是靠嘴炮这种东西,才可以维持自己大师的地位这样子……
  “皮卡皮卡。”
  “大师球,连这段话也涉嫌抄袭了吗?你的标准还真严格呢!”
  “宿主,你也不想被人调色盘了吧,还是谨慎一点好。”
  “大师球,什么是调色盘?”
  “宿主,调色盘就是……”
  就在袁燕倏走神的时候,总算有好心人士替他解围了。
  “先生们,我很赞赏你们的爱国热忱,不过我要提醒你们在华盛顿特区决斗是违法的。”
  众人闻声一看,就见说话那人是一位长相庄严,高鼻深目,须发皆白,还留着很有派的山羊胡的老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