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779

  小胡子不坐牢怎么能成德国元首呢?甘地不坐牢怎么能成印度圣雄呢?曼德拉不坐牢怎么能成南非国父呢?那谁不住牛(别)棚(墅)怎么能成那啥呢……
  总之,尼奥·袁不坐牢怎么能成美国大师呢?
  就在袁大师虔诚地感谢上天圆满了他的人生的时候,有位警官哗啦啦地打开了门道:“尼奥·袁,你的律师要见你!”
  “GOOD
EVENING,罗斯福先生,还有约翰。对了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来见我了?”
  一进这间会客室,袁燕倏向自己两位律师打了一个招呼,就有点诧异地问道。
  “袁先生,因为我们是来带你走的啊。”FDR满脸笑容地道:“我们刚才和地方检察官联系一下,你只要支付一百美金的罚款就行了。”
  麦考尔先生也点头道:“尼奥,大家准备了一个派对,现在就等你了。”
  其实一心想要坐牢的袁大师高兴得太早了,现在不过是拘留而已,还算不上真正的囚禁。
  而且这是应有之义,当地警方和检方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他们还能真的把这个炙手可热的中国人关上半年吗?
  “现在就走?!还有派对?!”我们的袁大师马上大摇其头道:“我不去,我哪也不去,我就要呆在这里!”
  “啊?”
  两位律师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他们的当事人很是坚定地道:“LISTEN
TO
ME,你们也不许帮我代付罚款啊!”
  两位律师听完这两句话当然是吃了一惊,不过他们可都是聪明人,稍微想了想就有点明白袁大师的意思了。
  “袁先生(尼奥),你的意思是……”
  “哈哈哈……”袁燕倏负手笑道:“我的意思你们还不明白吗?我坚持自己是无罪的,那么接下来就是上庭啊。”
  “纵然我们目前推翻不了禁酒令,不过我们现在也许能搞出一个判例来的吗。”
  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英美法系当中的判例实在太重要了。要是有这么一个判例存在,那么禁酒令岂非就是形同虚设了。
  罗斯福先生闻听此言,神情就是一动,接着就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在禁酒令这个问题上,FDR从进入参议院开始就有点暧昧不清。他在参议院的投票中仍投了赞成禁酒令的那一票,还曾经为反售酒联盟提交了一个地方选择法案。
  但是禁酒令在他的老家纽约市那就是一个被诅咒的对象,于是他在面对新乡当地选民的时候又表现的像是反对禁酒令,而且他本人从来不反对开怀畅饮。
  其实他在很多政治问题上表现得都很滑头,所以作为穿越者,袁鸿渐同学一向认为FDR是一位具有坚定意志的政客,而非一位具有坚定信念的政治家。
  我们的袁大师注意到了他的神色,沉吟了一下对麦考尔先生道:“约翰,你先出去一下,我有些话想和罗斯福先生单独聊一聊。”
  约翰·麦考尔自然是露出了一丝不快的神情,不过他对“愚者大人”还是有点敬畏之心,所以这个聪明人虽然满心的不情愿,最后还是站起身走了出去。
  看到袁燕倏把自己的私人律师打发走,FDR也知道接下来他们大概要进行一番私密谈话了。
  他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地问道:“袁先生,请问你有什么指教。”
  “呵呵……”袁大师轻笑一声道:“罗斯福先生,指教可不敢当。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呢……”
  袁燕倏盯着对方的眼睛,沉声说道:“作为一位民主党党员,请你诚实地告诉我,你认为你们民主党还有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个么……”FDR涩声道:“我想袁先生也应该明白,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们民主党近期在总统大选上面恐怕是很难翻身了。”
  是啊,没有大萧条,你们民主党根本翻不了身。
  袁大师点了点头,再次开口问道:“罗斯福先生,那我冒昧地问一下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呢?参议员?众议员?纽约州州长?”
  假设FDR今年没有染上脊髓灰质炎的话,那么他的下一步自然就是继续在政坛上更进一步咯。以他父母两个家族在新乡根深蒂固的势力,参众议员简直就是唾手可得,而纽约州州长这个位置也真心不难。
  罗斯福吁了一口气,含含糊糊地道:“这就要看情况了……”
  “啪!”
  袁燕倏一巴掌就拍在了两人当中的桌子上,语气坚定地道:“那么罗斯福先生,我给你一个建议,请你坚定地站到反禁酒令的这一边!”
  FDR脱口问道:“WHY?”
  袁大师耸了耸肩,语气轻松地道:“罗斯福先生,既然你都认为你们民主党在接下来一两届的总统大选上没有什么指望,那就不用去讨好禁酒人士了,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呢?”
  “你肯定要问了,反对禁酒令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禁酒令到底能不能进行下去。”
  “更确切地说,美利坚人民还能忍受禁酒令多久。”
第七十四章
早下注(下)
  本章副标题:袁大师亮了
  其实美利坚人民现在就忍不大住了,不然哪里会有什么黑帮和BOI的壮大呢?
  禁酒令一大影响就是各式各样有活力的社会团体,很有活力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美国各地。
  而为了打击这些跨州贩运私酒的黑帮,各个州政府不得不寻求联邦政府的帮助,于是联邦执法权在二十年代大大地扩张和增强了。其中最为得益的就是BOI这个联邦执法部门。
  所以说,禁酒令造就了“隐者阁下”,让胡佛先生成为美利坚历史上最有POWER的男人……嗯,基佬。
  我们的袁大师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罗斯福先生,你真的认为这种和人性作对的法律能进行下去吗?”
  人性啊人性,别说你们美利坚大统领们不行,就是我们赛里斯……
  “皮卡皮卡。”
  FDR皱着眉头想了那么一想,开口说道:“袁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
  他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地道:“我想你也应该知道,支持禁酒现在可是主流民意啊。”
  实际上,美利坚支持禁酒令的力量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就是宗教人士,当然所谓的宗教人士就是WASP中的新教激进派啦。前面提到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也是其中一股力量。
  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就发起了一场名为“社会福音(Social
Gospel)”的社会运动。除了禁酒之外,他们还禁绝不良书籍,比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瑞历险记》,同时这帮人特别反对避孕打胎。没错,当时过上了好日子的WASP们也遇到了生育率迅速下降这个难题。
  不过也不能说这帮人就是彻底反动,一点进步性都没有。比如说在他们的努力之下,1910年,美国国会制定法律把女性合法性之行为的年龄从10岁提高到了18岁(后来又降到了16岁)。
  也不知道铁拳无敌知道不知道这项法律。
  第二类是女权主义者。当时美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就叫做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简称WCTU),也是这些女性将禁酒推向了高潮。这些女同志认为男人酗酒会带来家暴,并且会造成家庭生活水平降低。
  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女士是堪萨斯州的凯丽·奈逊(Carrie
Nation),绰号“斧头凯丽”。她经常一手拿着一把斧子,一手拿着一本圣经跑到酒吧里面,站在吧台前面唱圣歌。如果酒吧老板不肯“自愿”打烊,那么“斧头凯丽”就会用上她带的那把斧头了。
  和我们的袁大师一样,她每次砸店都会带上记者和律师。对了,她还会在使用过的斧头上面签名卖给自己的粉丝们。
  第三类人士的出发点那就是经济因素了,当时的中小企业主几乎全都强烈地支持禁酒。
  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酗酒的工人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造成工伤事故。
  虽说当时的政府和法律都站在企业主这边,他们认为工人的雇佣合同实际上就是生死合同,所以企业主不承担工伤事故的责任,这有一个著名的判例——Loncher
VS
New
York。但是这也让企业主担负了沉重的社会道义责任,也就是经常被骂。
  另一方面,一战之后物价飞涨,企业主自然也感受到了涨薪的压力。
  于是他们有了一种说法,现在工人工资并不低,只不过他们把工资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特别是酒水。只要禁了酒,他们也就不用涨工资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美国禁酒令的支持者是宗教人士,社会活动家和经济选民。他们乃是最能影响选票走向那一批人。
  所以罗斯福说的没错,他们真的就是主流民意。
  “主流民意……哈哈哈……”
  袁燕倏笑声一收,突然摆出一副很有专家范儿的面孔道:“也罢,就让我以一个经济学家兼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来为你说一下我这几年在美利坚的研究心得吧。”
  要当人家的幕僚和智囊,总要显几分真本事不是。
  “罗斯福先生,你要知道如今的美利坚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第一阶段。”
  “根据我的研究和计算,以五大湖为中心的制造业带,也就是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城市人口已经从1860年的20%上升到1920年的50%。”
  “同时,交通革命促使城市化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在美利坚东西南北用铁路网和公路网贯通之后,西海岸的发展速度那是日新月异,而南方传统农业区也随之进入了城市化阶段。”
  “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口会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产业活动会在城市之中进行。”
  袁大师开口问道:“罗斯福先生,你知道这对你们政治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FDR听到这里,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脱口而出道道:“我明白,这意味着选民结构的改变。”
  “哒!”
  袁燕倏打了一个响指道:“BINGO!就是选民结构的改变。”
  “罗斯福先生,在可预见的未来,那些在牧师面前俯首帖耳的乡巴佬会越来越少,反而沉醉在都市生活当中的工薪族会越来越多。”
  “你觉得再过十年,从小生活在都市里面那一批新选民还会固守美利坚清教徒的观念吗?”
  “就像你说的,如果民主党无法在接下来的一两届总统大选中获胜,那就索性放弃好了。你何不早点把赌注下在十二年之后,下在下一代选民身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