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79

  “竟然如此之大……恩,吊?!”袁燕倏心潮澎湃(他当然不是为了什么登山包),忍不住开口问道:“那要怎么获得逆天装备?”
  “宿主接受并完成本系统为宿主量身打造的逆天任务即可。比如说要得到‘狮王争霸令’,宿主你只需在三年之你打遍中国无敌手;而‘哔哔小子’也不难,宿主在十年之内独立制造一枚十万吨当量的原子弹即可;像什么‘女装山脉登山包’更是简单得不可思议,宿主你应该懂的。”
  “当然,逆天任务失败必定遭受天谴,就是被抹杀。宿主如果有意愿申请,本系统可以马上发布……”
  “等等!算我没问!”
  袁燕倏看着系统资料库中的四本书和一首“现代诗”,心中亦忧亦喜。百无聊赖的他还是在在脑海中翻开了没有看过的《耶路撒冷领地》:
  1850年10月2日
  亲爱的伯恩斯,
  走进查普维特这个房子冰冷、透风的门厅时的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那个可恶的马车把我颠得浑身骨头疼,我快要撑破的膀胱也需要马上解脱一下,在门边那张讨厌的樱桃木小桌上放着一封信,上面是你自己的、无法让人模仿的潦草笔迹。我保证,我关照完身体的需求后(在楼下的一间很奢华的卫生间里,我在那儿能看见我呼出的热气在我眼前升起来),马上就开始看信……
第四十四章
读家书
  本章副标题: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看完了《耶路撒冷领地》,袁燕倏不禁长出了一口气,这本小说还真是……不可名状呢。自己到底能往哪家杂志社投稿呢?
  想到了投稿,他这才想起来桌上还有几封信没有看呢。袁大师拿起这些信件翻了翻,其他倒也罢了,唯有一封来自上海而不是无锡的家书,发信人正是袁燕倏的父亲大人。
  他一拍自己的额头,这几天真是晕了头连向家里讨学费的信都忘了写,反倒是先收到家里寄给自己的书信。
  袁燕倏打开家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吾儿燕倏青览……
  要是没有他大曾伯祖父的小时候打下的古文功底,这封信他还真读不下来。可是还没有看完,袁燕倏已经是脸色大变,指尖一颤连信笺都拿不住掉在了地上!
  他可真没有想到当然也不记得在这个时间点上,自己的高祖父,嗯,现在是自己父亲居然居然居然……发达了!
  在他的双份记忆之中,得到过我大清举人功名的袁老爷子只有一脑子的八股时文和满肚皮的不合时宜。
  他平生最大的怨念是什么?两个字,洋人!在他老人家想来,没洋人的话,圣圣相替的我大清还好着呢,所以他才会厌恶一切与洋人相关的事物,包括西医。
  他平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两个字,进士!正因为洋人和假洋鬼子捣乱,我大清才会取消科举,让自己这个举人不能成为进士走上真正的仕途,失去了重振家业的机会。
  他平生最大的念想是什么?两个字,出书……嗯,立言!袁老爷子这种儒家子弟到老就想着“立德立功立言”这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这两项要求太高,那么只求最后这个立言。可惜现在也没人看时文选了不是,那么只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些年一直在无锡老家鼓捣一本医书呢。
  就这种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典型封建地主、落后遗老竟然一夜之间赶上趟成为了时代弄潮儿,开始……炒股了!
  一开始袁老爷子也没有这么潮,只不过今年年初在亲家周老丈人的劝说之下,投了几百大洋试试水。可是这一试之下就诞生了一位投资天才,不出一个月这几百大洋就翻了一倍。
  别惊讶,1920年上海股市的钱就是这么好赚。就像……类似例子实在太多,举不胜举。
  袁老爷子这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不但在国学和医学上颇有天分,在金融方面更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他立马和周老丈人开了一间小股票行,也是赚的盆满钵满。终于找到人生第二春的他如今是要大干一场,就在最近和几位故交同乡一起开了一间信托公司。
  也别奇怪,当时一星期能开出十家信托公司来。
  其实信写到这还算是正常,不过就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这家公司名为恒泰号……
  “恒泰号”这三个字可真的把他的儿子兼高孙子的袁燕倏给吓坏了,因为这个名字实在太响亮了,响亮的他都忘不了。
  我们的袁大师记得这间公司股东里面有“中华第一奇人(1)”、党国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装甲先驱巴顿恩师的生身父亲戴季陶、日后CC系大佬、四大家族之一的陈果夫,除了这几位响当当的人物之外,还有一位名声更响的……穿林北腿!
  色佛撒……嗯,娘希匹!原来我们老袁家也是江浙财团的一份子!!
  哎呀呀,看看人家八辈贫农出身的果粉都为党国战斗到了二十一世纪,再看看自己这样的黑五类……
  袁燕倏此刻心中只有八个字——善待果粉,从我做起!
  他镇定了一下心神,捡起信纸继续看了下去,可是这一看看得自己手都发抖了,头上冷汗一茬一茬地往外冒。
  一间和别人合股的信托公司怎能满足袁老爷子的野望,他准备和几个朋友一起当真正的庄家,搞一家交易所!
  还别说不可能,这个年头开交易所并不比开饭馆难多少,截止明年十月份,上海将会有140多家证券交易所,比当时魔都的西餐馆还要多。
  所以袁老爷子就把家里大部分地给抵押出去。而且他还真的是“在金融方面更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才华”,居然无师自通地懂得……民间集资!
  这场民间集资的对象自然是他们老袁家的亲朋好友了。
  他写这封信的目的一方面是向儿子“报喜”,炫耀一下他老人家的“成就”;另一方面是告诉袁燕倏,现在魔都里“钱多”,股市上“人傻”,你赶紧地读完博士麻溜地“速来”,他们父子携手建立一个金融帝国……
  帝你老爷,国你老母!
  不是对先人不敬啊,袁燕倏确实想要破口大骂,他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他们家在二十年代灰溜溜地从无锡乡下搬进魔都城里,而袁燕倏本人也进了他老丈人开的银行。这分明就是碰上了明年年底的那场股灾,正所谓“昨日陶朱、今日乞丐”,炒股失败把家里的祖产都输了七七八八,同时还大大地坑了一把同乡,最后连老家都呆不下去了!
  不行,这绝对不行!
  我们的袁大师心急如焚,随手拿了一张稿纸写道:父亲大人台鉴……
  “皮卡皮卡……”
  刚写了这六个字的袁燕倏把手中派克金笔往桌子上一扔,口中道:“大师球,你就别皮卡皮卡了,我明白了。”
  他摸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两口之后悠悠地问道:“大师球,我该怎么写才不会突破S值的警戒阈值?”
  这次大师球上光芒闪动似乎在计算着什么,过了一会才道:“关于股票,宿主最多只能写十个字。”
  “十个字……大师球,不会是那十个字吧?”
  “宿主真是聪慧,就是那十个字(2)。”
  果然如此,这破系统真要让自己改变历史那才见鬼了呢。
  袁燕倏皱着眉头考虑了半天,最后直到烟头烫到了自己手指才回过神来,他慢慢地开口问道:“大师球,我不能阻止家父炒股,那么我能不能建议舍弟买房呢?”
  不是为自己真正的曾祖父吹嘘,比起爱炒股的高祖父和不爱读书的大曾伯祖父,袁鸿渐的直系曾祖父,也就是袁燕倏的二弟袁燕谋那就要靠谱多了啊。
  注释:
(1)即张静江,他本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浙江乌程人。二十世纪初江浙财团四大亨之一,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孙中山亦称其为“中华第一奇人”。
(2)不知道是哪十个字的可以看看本章副标题。
第四十五章
保守派
  本章副标题:千载难逢的抄底良机
  不知道是因为天性踏实敦厚勤勉认真,还是被明年年底那场股灾给吓坏了,袁家老二燕谋当了一辈子的保守派。
  他这一生只肯投资实体经济,就是实业和房地产啦,所以才能借着留下来的那点不多的祖产支持了一大家子人在魔都的生活,甚至后来还有了东山再起的迹象。
  这种良好健康的投资理念一直被宏图公(他的字)贯彻始终。正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一辈子谨小慎微的袁燕谋终于在三十年后,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这要是不来抄个底那简直就是对不起袁家的列祖列宗!所以他花光积蓄低价买了两家厂子和好几栋房子,从有产阶级一跃成为了大资本家……
  算了,不管怎么说他二弟总比他父亲靠谱。
  大师球又闪了一阵才道:“可以。不过……只能建议。”
  有这句话就行了,袁燕倏拿起金笔字斟句酌地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自然是给他父亲的回信。首先他在信里大大恭维了一番袁老爷子的投资天赋;其次就是伸手要钱,反正这笔钱丢在股市里连个响都听不到,不如寄给自己让他在纽约过上一段好日子呢,所以他就狮子大开口就要了一千六百美金的学费。
  接着他写道,既然家里准备以后在上海发展,自己明年也要学成归国了,一套石库门实在太狭小了,不如考虑买套大房子。
  最后才写了那十个字算是提醒。
  在当时,老袁家这种江浙地区的乡绅在上海有房产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投资,而是为了兵荒马乱的时候来沪避难有个地方好落脚。
  第二封是写给自己弟弟。在这封信里袁燕倏情真意切地写道,他这个当大哥的为了学业多年不在家中,实在是没有尽到自己作为长子的责任。为了表达自己的惭愧和谢意,那么将来万一二老有了不忍言之事,他就少拿点遗产。
  老二你也结婚有孩子了,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也不能窝在乡下自然要在上海读书求学的啊,这一大家子人住在上海一套房子怎么够呢?况且家里不是生发了吗,不如你和母亲劝父亲买一套大房子,将来等他老人家仙逝,这套大的就归你好了。为了表示诚意,他主动提出这套房子可以挂在弟弟名下,自己绝无二话,以此封信为证。
  作为一位亲身经历过拆迁的大魔都居民,袁鸿渐后世看到多少兄弟姐妹甚至父母子女为了房子和补偿款反目成仇对簿公堂的,这种事情还是写清楚一点比较好。有了大师球这种坑爹至极的系统,本来有信心从亭子间里面出来当大师的袁燕倏也只好未雨绸缪。
  小市民终归就是小市民,他就想着将来回沪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当当房东那也吃喝不愁了啊。
  两封信写完,心力交瘁的袁燕倏把自己扔到了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袁燕倏这几日开始重新到NYU上学了。没办法,没有互联网的年头没人相信你能闭门造车地写出的一篇论文。其他不说,那些索引是从哪里来的呢,难不成作者还记得所有参考资料的详细出处?
  所以他有事没事就到亚当斯教授和钱德勒教授的课上露露小脸,下课之后还去他们办公室抽支烟、聊聊天、挑几个他们拿手的问题虚心请教一番,要不然就去NYU的图书馆装出勤奋的样子。不管怎么说,终于他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确认了这个黄种人真的是在写论文。
  除了这个新的习惯,他现在还养成另一个习惯,经过报摊和书店的时候都要花上一点时间好好地看一看。
  我们的袁大师现在手头有一本和无政府主义相关的著作,一本亚美尼亚语“著名”小说,一首《月亮之上》,一本美食题材女性小说,和那本和“昆虫”有关的《耶路撒冷领地》。
  那本无政府主义著作在他可预见的将来那是绝对不会发布的,甚至就是像《五十度灰》那样白送都不成。那本亚美尼亚语小说也只好再说了。《月亮之上》就更不用提了。唯有最后两本倒是可以尝试着投稿一下。
  不过袁燕倏发现了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那就是在1920年当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还真的有点不容易,对他来说最大的障碍居然是没有复印机和打印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