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779

  而因吹斯听的是,爱因斯坦和哈丁的这次会面居然是他老人家“促成”的。
  这就是穿越者最大的优势了。
  袁燕倏知道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次会面,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老好人总统却不大愿意见大魔导师,不过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又同意见面了。
  想来也是,除了犹太人这个因素之外,连个税率都要算错的沃伦·哈丁见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该说些什么好呢?
  因此白宫今天上午传来的消息是取消了这次会面,爱因斯坦和魏茨曼自然是大失所望。和他们一起用餐的袁大师“恰好”听到了这条消息,立马自感奋勇地给哈丁总统挂了一个电话,就把这次会面搞定了。
  而大魔导师自然非常感激,主动提出为《灰骑士科幻故事1》写一个序。
  这对好人有好报的袁大师来说那就是瞌睡送来了枕头,二话不说欣然笑纳,还陪着这两位犹太人一起来到了白宫。
  而等见到了哈丁总统,袁燕倏有点明白为什么后来他又改主意见爱因斯坦了。因为陪同哈丁进行这次私下会见的是他内阁中的一位成员。
  这位仁兄乃是采矿工程师出身,作为一位理科生应该是期盼和大魔导师会面的。说不定在原本那条历史线上,就是他劝哈丁改变主意的。
  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开平煤矿的工程师,一战时的美国救济委员会主席和美国粮食总署署长,现任联邦政府的商务部部长,未来的第三十一任总统,二战后还跟着麦克阿瑟在日本那里发了一笔横财的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
  说起来,袁大师已经认识了三任的共和党大统领,那就是哈丁,柯立芝和胡佛。
  而他最早结识的是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去年11月他还是以华尔街爆炸案嫌疑犯的身份住在纽约长老会医院的时候,柯立芝就过来探过病,还在医院门前发表了一篇质疑纽约司法部门和BOI的演讲。
  袁燕倏能洗清嫌疑还有这位副总统一份功劳来着……好吧,华尔街BOOOOOOM确实不是他干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受害者呢。
  再加上柯立芝是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义者而闻名美国,他特别推崇小政府和自由市场,照理说应该和袁大师这位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很有共同语言。
  其实袁燕倏自然早就想和下一任美国总统搞好关系,奈何约翰·柯立芝和沃伦·哈丁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位副总统和哈丁总统待人处事那是两个极端,他非常不好打交道,有点生人勿进的意思。
  此君有个绰号叫做“沉默的卡尔”。其实作为一位政治人物,柯立芝还是蛮擅长演讲的,不过他平时话非常少。
  一个可能是杜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次,女诗人桃乐茜·帕克(Dorothy
Parker)在一次晚宴中坐在柯立芝身边,对他说:“柯立芝先生,我刚和一个朋友打了个赌,他说我不可能让你说出两个以上的词。”
  柯立芝看了她一眼,回答说:“你输(You
lose)。”
  后来,闻听柯立芝病逝时,帕克还说:“他们怎么判断出他死了的?就凭他不说话了?”
  柯立芝经常看似对华盛顿的时尚社会水土不服。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参加如此众多的宴会时,柯立芝答:“总得找个吃饭的地方吧。”
  所以我们的袁大师一直找不到机会接近以“柯立芝繁荣”而著称的柯立芝总统。
  不过眼下他倒有个机会接近一下以“胡佛大萧条”而著称的胡佛总统。
  而胡佛大概是历史上最“了解”赛里斯的一位美利坚大统领了。
  毕竟他起家的地方就是天津的开平煤矿。更确切地说,要不是1899年他到中国来当这个煤矿工程师,那么他应该是当不了1929年的美国总统的。
注释:
(1)笔者语:这个形容词倒是不需要加双引号。
第一百五十一章
读后感
  本章副标题:提示一下,这章只有干货和私货,没有剧情推进。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在1924年出了一本自传,叫做《冒险年代(Years
of
Adventure),1874—1920》。
  看这个书名就知道了,这本回忆录主要记述的是他从出生到参加凡尔赛和会期间的人生经历。而这个书名也正是他前半生的真实写照。
  出生于1874年的胡佛抵达中国天津的时候年仅25岁,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胡华。那个时候他是英国著名采矿公司比维克·莫林公司的工程师。
  他的年薪超过两万美金,这在当时绝对算是高薪。别忘了,罗斯福担任海军副部长一年也只不过拿到五千美金而已。
  因吹斯听的是,短短三年之后的1902年,胡华离开中国的时候已经坐拥400万美金的巨额财富。
  当然啦,他的回忆录里面对我大清这起国有资产流失案那是轻描淡写。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家那也是凭本事讹……嗯,挣的钱,谁叫我大清就是那么废柴呢(1)?
  但是如果读过《冒险年代》这本回忆录,那么像袁鸿渐同学这样一百年后的读者就会发现胡佛确实是一个眼光敏锐的政治观察家(2)。
  首先,他对于赛里斯这片土地和上面人民有着某种敬畏之心。
  他在书中说到——“无论这个人的经历有多丰富,无论他对这个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理解有多深刻,他都无法对一个历史上下三千年,拥有四亿人口的庞大民族妄加评论。在我的印象之中,我对中国人民怀有恒久不变的敬佩之情。”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口大约占总人口10%,他们的智力水平很高,他们有思想,也有道德感。他们的文化是全世界最古老且最悠久完整的文化。在艺术、文学和哲学领域,中华文明都孕育出了丰硕成果。”
  一个二十世纪初的西方白种人能说出这种话,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其次,他对赛里斯社会的认识甚至要比某些赛里斯人还来得正确。
  他意识到,“中国的第一资源和第一技术就是农业。……三千年来,几亿农民都在勤勤恳恳地耕种,这是多么令人惊奇的现象!一亩地产出的粮食重量可能都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
  好吧,胡佛在这点上完全可以说是和天魔传人英雄所见略同了。要知道天魔传人的同志们还孜孜以求想着模仿十月革命占领大城市的时候,他老人家早就对此嗤之以鼻,并且苦口婆心地劝说同志们应该扎根农村。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穿林北腿依然不明白这一点。他拥有绝对军备优势400万的大军为什么总是被120万小米加步枪的匪军吊打。最根本的原因,占领大城市的国民政府没有掌握这个国家的最大生产力,那就是农业。
  所以打到后来炮党的财政垮台不稀奇,不垮台才稀奇呢。
  胡佛还总结,“中国人思维中的一些奇怪想法导致他们无法很好地适应西方管理机构的方法……中国本地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分包制。即使是在政府里,一千年来,总督都必须每年支付给君主一定数量的资金,并以司法制度维持秩序。总督将责任转包给下一级的地方道台,他们依次转包给更小的地方政府。每一级官员在上缴税款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税款余额。通常情况下,这些多余的税款就会为私人所敛,也就是侵吞公款……甚至中国军队都是在分包的基础上接受管理的。”
  同样以国共为例,炮党在“歼敌一亿,虎踞宝岛。”之前,收粮还是靠地主,打仗还是靠军头。而另外一方在抗战期间已经让自己的经济上深入农村基层,而在军事上早在三湾改编时期就“支部建在连上”。
  最后,虽说他也很难摆脱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对于赛里斯人的有着基于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比如他说“中国人的头脑相比起源于欧洲的民族缺乏机械理学的思维。”
  不过他有些观察是对的,“直到几年前,中国人都谈不上有任何的民族精神。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我们称之为爱国主义的这种强烈情感。”
  并非是要贬低一百年前的赛里斯人,但是现代民族主义本来就不是天生的。不经历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民族日后不一定会有那么坚定的意志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强大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袁大师不去阻挡抗日战争的爆发。他只求中国少死点人,最好外国多死点人,随便哪个外国都好。
  而且胡佛对于中国的民主化也有自己的见解,“在90%的文盲面前,在人民群众极低的生活水准之下,这一想法(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中国知识分子会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幻想,认为在中国能够建立某种民主的寡头政治。”
  “民主是西方人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我们应用于生产和分配的管理机制。我的担忧在于,在中国任何真正的民主政治都会败在它的管理方面。”
  先管理再民主,这么简单的道理一百年后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不明白。
  幸运的是,胡佛的担忧的情形没有在赛里斯发生,倒是在我们几个隔壁邻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回忆录的第六章《在中国的工程师生涯》的末尾他提出了警告——“但是我所说的一切并不是要诋毁这个伟大的民族,只是给西方人提供一个警示,中国并不会被西方化。”
  嗯,这么一个具备敏锐眼光,具有冒险精神的人物在后世的名声却也不咋地。原因自然就是因为大萧条中他的表现实在是太差的关系。
  不过么,这件事情确实也怨不了他,如果他和柯立芝调换一下,那绝对就是“胡佛大繁荣”了。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是要考虑历史进程的……
  “皮卡皮卡。”
  注释:
  (1)开平煤矿和胡佛的关系有兴趣的书友百度就好,笔者在书中就不多赘述了。
  (2)以下内容是慕容从书中手打摘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办学校
  本章副标题:本章没有副标题。
  “爱因斯坦先生,魏茨曼先生,对于你们要建立希伯来大学这件事情我个人是相当支持的。不过么……”
  实际上,两位犹太人的这次美国之行明面上主要目的就是为希伯来大学筹款的。
  这所大学始创于1918年,不过要到1925年才真正落成,后世号称是“中东的哈佛”。校董事会成员除了爱因斯坦之外,还有一位大科学家,那就是心理学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当然啦,此次来美,大魔导师想顺便改善一下自己的财务状况。
  “这个不过么……”
  不过么,沃伦·哈丁总统对此可提不起什么兴趣。而且就算他对此有兴趣,也不过就是办几场慈善舞会或者发表几场号召大家捐款演讲罢了。
  现在美国别说教育部了就连教育局都没有,只是在内政部下面设了一个教育办公室。它的职能无非就是收集各州的教育信息罢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援助外国大学应该是国务卿管的事情。
  我们的袁大师突然有点不礼貌地插口道:“总统先生,不如我们让记者来合影留念吧?”
  “好主意!”老好人大统领很是欣赏地瞧了他一眼,一拍大腿道:“快把他们给请到南草坪这里来。”
  接着他第一个扶着椅子把手站起来道:“先生们,请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