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779

  1924年,不到六十岁的黄仲涵因病去世。他有八个妻妾,儿子女儿各十三位,黄家这二十多位子女为了遗产还打了一场轰动东南亚的大官司。这场旷日持久官司要到1939年才结束。
  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对于黄氏财团那是大大的一击。
  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那更是雪上加霜。
  黄氏财团最终覆灭在苏加诺为首的印尼猴子的手中。1961年印尼政府突然下令没收了黄家在印尼所有的财产,有着98年历史的黄仲涵财团就此烟消云散。
  究其根本之原因,那就是从黄仲涵开始的三代黄家掌门人始终不脱买办气息。
  在二战之后,他们曾经试图寻求印尼某些政界人士和党派的合作与支持,其中也包括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和苏加诺。
  但是作为亲荷的华商,他们不喜欢更有猴子民族主义色彩,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苏加诺,选择了更加温和的印度尼西亚社会党和马斯友美党,结果就站错了队。
  同时他们也低估了军队在印度尼西亚的作用,不但公开反对苏加诺,反而还和各个地方的分裂势力勾勾搭搭,大作走私贸易。
  简而言之,黄家这帮老财根本没有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道理(1)。
  不过……我们的袁大师现在不是来了吗?
  黄仲涵的老泰山自然也是袁燕倏的老泰山,魏老爷子笑着说道:“泰源,老夫只不过是偶然小恙,如今已然无事。正好出来散散心,再给你带来了一封电报……来自纽约的电报。”
  虽说黄仲涵和魏明娘已经离婚了,不过他们是和平分手,因此两家关系还是不错的。
  “来自纽约的电报……”贵人事忙的南洋糖王还是想了起来道:“莫非是我那位连襟发来的?”
  LOOK,这就是娶了魏明珠小姐的好处啊。袁燕倏现在就成了当前全世界华人第一富豪的妹夫,在反动学阀的道路又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贤婿说的没错,正是鸿渐。”魏老爷子很是欣慰地点头道。
  LISTEN,自从知道自己小女婿是乔治·贝克先生的座上客之后,魏老爷子立马就认定袁燕倏乃是他们魏家的乘龙快婿兼东床娇客,连称呼都变得那么亲切。
  黄仲涵接过电报看了看,不由得点头赞道:“嗯,明珠妹妹不愧是我们南洋明珠,慧眼独具啊。想不到那位鸿渐连花旗国的司法部长都能说动,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他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自己女儿黄蕙兰嫁的顾维钧说是驻英公使,结果这位好女婿也只给自己出了一个改籍加入英国的主意。
  而自己这位比自己小了三十岁的妹夫倒是真的出手不凡,不但组织了一个联合果品公司考察团,还一下子就抬出了多尔蒂这尊大神。
  看这电报的意思,只要自己肯出钱,就连沃伦·哈丁总统也不是不能收买的啊。
  没错,沃伦·哈丁不一定能收买得了,不过这位老好人总统耳根子软得很,眼珠子瞎得很。他身边还有那个非常因吹斯听的扑克内阁,这里面的人可是只认钱的主儿。
  所以只要南洋糖王舍得砸钱,那么纽约炮王就能约个大炮……嗯,搞出一个大新闻!
  注释:
  (1)想要了解详情的书友可以去知网搜索《论黄仲涵财团的兴衰》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到家了
  本章副标题:本章没有副标题。
  那么到底要不要搞一个大新闻呢?
  黄仲涵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一旁的魏老爷子也不打扰。虽说他们是翁婿,不过魏家可以说是黄家的附庸,不可能替他的女婿做主。
  过了半晌,南洋糖王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我们没有必要现在就和荷兰人撕破脸。所以……”
  软弱性啊软弱性!
  我们的袁大师如果在现场肯定也是叹了一口气,摇头不语。
  资本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穷凶极恶,但是资产阶级却有着天生的软骨病。
  这两者并不矛盾。在资本主义的驱动之下,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固然无所不为,不过他们也要考虑到成本这个关键因素。
  在欧洲诞生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帝制,就是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觉得推翻皇帝和军功贵族集团的成本太高,还不如与其媾和。
  后来资本主义催生出了民族主义,资产阶级发现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要比维持一个帝国的成本低多了,于是一票共和国出现了。
  再后来正式地进入了资本主义全球化阶段,资产阶级觉得民族国家都有点碍眼,多元主义和普世价值登上了历史舞台。
  没有利益的驱动,不要指望民族资本家为了什么民族解放,什么炎黄血脉,什么救亡图存……等等口号倾尽全力。陈嘉庚这种毁家纾难的人毕竟是少数。
  相反,由于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包括黄仲涵这种南洋华商很大一部分都带着买办性质,因此他们的反动性要远远大于进步性。
  黄仲涵还有他父亲黄氏财团的开创人黄志信,说穿了是荷印当局的大买办。更确切地说,他们是1848年的“欧洲列国之春(Spring
of
Nations)”的受益者。
  没错,太阳底下无新事。阿拉阿伯之春并非首例。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各国也大大地发了一次春。
  史称为“1848年革命”的大革命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国家之大,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第一场革命于1848年1月在意大利西西里爆发。随后的法国二月革命更是将革命浪潮波及到几乎全欧洲。而《共产党宣言》正是在1848年2月诞生的。
  虽说这一系列革命大多都迅速以失败告终。尽管如此,1848年革命还是造成了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并间接导致了德意志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
  欧罗阿爸之春可要比阿拉阿伯之春影响深远多了。
  而欧洲的政治局势和舆论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给列国改变了他们的殖民地政策。
  因此荷兰人也不得不逐步放弃严苛的“强迫种植制度”。从1870年开始,荷印当局实行“自由政策”,制定《土地法》和《糖业法》,准许私人资本经营种植园和制糖产业(1)。
  黄家父子抓住了这次机会,以承包阿芙容专卖权起家,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说句真格的,这真的没有什么好批判的。
  就算是穿越者,如果没有穿到大陆地区,那么想要快速致富的话,十七世纪要去当海盗,十八世纪要去运黑奴,十九世纪要去贩鸦片,二十世纪要去搞金融,二十一世纪……倒腾比特币?
  应该批判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软弱性!
  就算不是袁燕倏这样的经济学硕士,而是其他经过后世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穿越者,肯定记得“国家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暴力机器”这一句真言。
  这位穿越者还懂得一点屠龙术,混到黄仲涵这个地步早就建立一支私人武装了。
  万一此君还有点“宁为鸡先不为牛后”的野望,不等荷兰人下手,就已经主动对荷兰人下手了。
  如果他们遇到荷兰人的勒索,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谁要老子的钱,老子就要谁的命。
  而这位南洋糖王最终还是让忍气吞声地让荷兰人扒了一层皮,自己入了英国国籍移居新加坡了事。
  所以即使我们的袁大师帮他和美国人搭上了线,黄仲涵依然下不了这个决心。
  “所以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那么……”魏老爷子不由得问道:“泰源,鸿渐说的事情……”
  “呵呵……”黄仲涵轻笑一声道:“难得我这位妹夫如此一位急公好义,那小婿自然是要投桃报李的。何况他在那花旗国又有如此人脉,也不失为我黄家的一条后路……”
  “放心吧,岳父大人。”南洋糖王胸有成竹地道:“恰好宗诒最近正在英吉利,我前几天就让他去纽约和你的好女婿我的好妹夫接洽了!”
  “袁先生,你回来了啊?”
  “那个谁……”我们的袁大师贵人事忙,哪里还记得自己楼下几位门房的名字,只好随口应付道:“是啊,我回来了。”
  那位大叔门房很是恭敬地问道:“袁先生,请问你能给我签个名吗?”
  袁燕倏想起来了,这家伙以前因为自己是中国人态度还有点不冷不热的,现在却是这个样子……
  他明白了,这应该就是爱因斯坦当众承认是自己粉丝的后果。
  他不明白的是,这件事情的后果要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得多得多。
  “当然……以后再说吧。”我们的袁大师什么都大……你们懂的,就是心眼不大,所以随口应付了一句,便走向了电梯。
  这位门房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是殷勤地替他拉开了电梯门。而开电梯的那位也是一脸敬仰地看着这位中国人,热情地道:“欢迎回来,袁先生!”
  “HOME,SWEET
HOME。”
  我们的袁大师一进那套河景房还真的有点亲切感,虽说他一路上住的都是高级酒店,毕竟那不是自己的家,总觉得像是在出差一样。
  “腻嗷,你这里还真是……”厚着脸皮跟着他回来的布鲁克斯女士打量了一下这套足有一百八十平方的豪华公寓,轻蹙眉头道:“那个‘精致’啊。”
  袁燕倏一下子就听出她的话外之意了。这位亿万富姐是在嫌小啊。
  真是的,这套公寓的价格在后世起码要上千万美元,上亿人民币,这娘们居然还觉得不够敞亮?!
  注释:
  (1)笔者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百度。
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