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79

  直到1912年,丽莲·吉许遇上格里菲斯,蒙他赏识,成为他旗下最重要的演员,这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她确实也知恩图报,在格里菲斯电影事业失败之后,她一直在生活上照顾这位潦倒的恩师,直到其病故。
  所以当她看到这个题赠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在眼中起了一层水雾,抬起头深情款款地凝视着我们的袁大师……
  “丽莲、丽莲、丽莲!”
  “啊,什么事情?”
  “剧本。”
  “对了,剧本,给你David。”
  路易斯·贝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中国同学,有些惊讶地说道:“尼奥,我真没看出来你会小说,而且还会写电影剧本。”
  和斯蒂芬周在《喜剧之王》中的经典表演一样,袁燕倏十分严肃也十分正经地回道:“路易,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芳心荡漾的吉许小姐吃惊地道:“啊!腻嗷,你也是一位演员啊?”
  我们的袁大师点了点头道:“我……确切地说,我家世代都是Chinese
opera的爱好者。”
  他指着自己身上龙袍白大套道:“而这就是Chinese
opera戏服。”
注释:
(1)中文译名为“浓情巧克力”。
第六十四章
唱京剧
  本章副标题:抄袭真的就那么容易吗?
  “Chinese
opera?”路易斯·贝克先生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们中国也有歌剧?”
  作为左派人士,福尔摩斯天然地具有对所有“落后民族”的同情心和好奇心,在后世他这种欧美小清新很有可能抛下学业去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发蚊帐了。听到远东的“落后民族”还有歌剧,这自然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我们赛里斯人当然有自己戏曲艺术。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你们应该不知道,其实我们赛里斯在五千年前就有傩(音挪)戏……”
  老外吗,不管一百年钱还是一百年后都喜欢那种充满异域风情的东东。“中国歌剧”自然引起了那些老外的极大兴趣。一开始他身边只有一男一女两位听众,格里菲斯先生自然全情投入到了《浓情巧克力》的剧本之中,后来这间偏厅中的那些客人看到我们的袁大师说的热闹,也渐渐地凑了过来。
  “资浅票友”本来就准备好当一回中国文化大使,于是他就开始口吐莲花了,从五千年前说起一路讲到了徽班进京……这个时候,他倒是把自己洪门弟子的身份给忘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袁燕倏也越说越激动,看到那么多人围着自己,他人来疯的属性又发作了,还现场唱了一段。
  可惜他会的京剧唱段实在太少,而且大部分是什么“我家表叔数不清(1)”,“甘洒热血写春秋(2)”,“这个女人不寻常(3)”,“北风那个吹(4)”……这类不在系统权限内的八大样板戏。
  所以堂堂五虎上将赵子龙居然不唱《长坂坡》,而是来了一段诸葛孔明的《空城计》,就是“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虽说实际上走调都走到了南天门,不过糊弄这些老外那是足够了。
  看到这么奇(gu)妙(guai)的表演之后,在场众人顿时兴趣盎然,围着袁燕倏问个不停。而我们的袁大师酒意上头,人来疯的性子发作得更厉害了。
  他临时发挥又来了一通胡吹,什么《玉堂春》就是中国版的《茶花女》(都是说妓女的嘛),什么《甘露寺》就是中国版的《费加罗婚礼》(都是说婚礼的嘛),什么《霸王别姬》就是中国版的《奥赛罗》(都是说一对狗男女怎么死的嘛),什么《大闹天宫》就是中国版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是说天宫崩坏的嘛)……
  我们的袁大师又是说又是唱,足足忙活半个小时,他也真是有点累了,只好停下了这次表演。
  于是他就为中国京剧界的一桩盛事埋下了伏笔……
  等到人群散去,埃及艳后凑了上来道:“腻嗷,你真腻害。快坐下,瞧你这一头汗,我来帮你擦一下。”
  “丽莲,真是太谢谢你了。”享受着半倚在自己怀中美人的服务,袁燕倏使劲咽了一口唾沫道:“哎呀,这里实在太闷了,我们不如换个地方透透气吧。”
  吉许小姐略带一点娇羞地点头道:“腻嗷,你这个suggestion实在……”
  “实在太棒了!”格里菲斯大导演激动得跳了起来,挥舞着手中剧本高声喊道:“这个剧本实在太棒了!”
  废话,能不棒吗?
  《浓情巧克力》的原著小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琼妮·哈里斯(Joanne
Harris)所著,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立即登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电影剧本也是由女作者本人亲自操刀。请来两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瑞典大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执导此片,这位导演还有两部著名作品《不一样的天空》和《苹果酒屋法则》。而男、女主角则分别由好莱坞最具票房号召力男演员的“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和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朱丽叶·比诺什担任。
  这部2000年上映的影片为琼妮·哈里斯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剧本奖提名与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奖最佳电影剧本奖。
  当然啦,我们的袁大师真的没把这本小说和电影看得太重,拜托,连当年奥斯卡最佳剧本都没有拿到电影剧本有什么好说的。
  为了顺应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袁燕倏修改了一下时间,把故事发生的时间提前到了一战之后,所以女主角就成了战争遗孀,这样一来她单身母亲的身份也更被1920年代的人们所接受。他还把男主角给改了,不再是原著中的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当男主角他非给美国和欧洲人民喷成狗不可,于是就改成了一位饱受战争创伤,因此没有归国反而在法国流浪的美国军官。
  而且他这么一改,居然就让作品又带上了几分人文关怀和反战色彩。
  穿越者不怎么在乎,还随手乱改的作品在大卫·格里菲斯眼中,已经是惊为天人!
  他激动地说道:“尼奥,不,袁先生,你这个剧本能交给我来拍摄吗?我保证……”
  妈了个蛋,老子要去“透透气”啊啊啊!!!谁还管剧本呢呢呢???
  可是不管还真不行,这好歹也是花B币买来的不是,不能随便浪费了。
  “大卫,不要着急嘛。既然拿给你看了,我自然会交给你来拍的。不过……”袁燕倏举起了手打断了他,“你没有发现我这个剧本有个很大的缺陷吗?”
  “缺陷?!没有啊……这个剧本没有……好像真的有个缺陷!”大导演刚要反驳,却是一愣。他想了一想终于是明白过来了。
  我们的袁大师淡淡地道:“你也发现了吧,我这个剧本有个致命性的缺陷,那就是……”
  “废话……嗯,对话太多。”
  格里菲斯想到了什么,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道:“难道说……”
  袁燕倏点头道:“你猜对了,这个剧本是有声电影的剧本。我甚至在脑子里面构思了一个带配乐的分镜头剧本。”
  其实这个剧本的对话真的不算多,但是现在是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剧本当然显得演员台词太多了啊。后世能拍《这个男人来自洞穴(5)》这种纯对话流的片子,1920年能拍吗?导演就让观众就坐在电影院里面看对白?
  ……
  注释:
(1)出自现代京剧《红灯记》。
(2)出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3)出自现代京剧《沙家浜》。
(4)出自现代京剧《白毛女》。
  (5)The
Man
from
Earth里面的earth应该翻做洞穴,男主角就是一位史前穴居人么,也不知道谁翻成地球的。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名字就莫名其妙了,主人公不是地球人难道还是外星人?
第六十五章
电影城
  本章副标题: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有声电影技术其实早就发明出来了。1900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放映。十年之后可靠的同步声音技术逐渐成熟并可以商用。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1923年4月,第一部同步有声电影在纽约公映。
  可是一直要到三十年代,有声电影才成为主流。这是因为那些犹太佬真的很聪明,一眼看出这种新发明能威胁他们掌握的好莱坞霸权。他们的预感没有错,等到后来他们不得不拍摄有声电影的时候,旗下好多明星因为自己口音和嗓音成为了大众的笑料。
  整个二十年代一直在走下坡路的大卫·格里菲斯后来也终于等到了有声电影的出现,实际上,他宏大的叙事风格非常适合这种新的电影形式,可惜的是三十年代的“电影之父”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1930年的《林肯总统(Abraham
Lincoln)》是格里菲斯第一部有声片,也是他倒数第二部作品,此片获得一部分影评人的赞誉,但观众反应冷淡。联美因此和格里菲斯终止了合同。
  在此之后的1931年,他独立制作了影片《挣扎(The
Struggle)》。这个电影名字本身就是他电影事业最好的写照,最后的“挣扎”更是彻底的失败。同年,格里菲斯完全地退出了电影界。
  袁燕倏用艺术家们特有的挑剔口气道:“大卫,我并不希望这个剧本马上开拍,现在的技术能拍得出来吗?”
  “我这部电影也不是拍给那些普罗大众看的,他们这些小白能看得进去吗?”
  “甚至现在的放映场所都不符合我的期待,我的电影都不是放在廉价商场和贫民区放映的。”
  他挥舞着手臂,用着充沛的感情地忽悠……嗯,说道:“在我的构想之中,这些电影院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著名A级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建筑!户型……嗯,影院面积最小也得五百英尺!”
  “不对,应该叫做电影城才对!”
  “什么冷气呀,暖气呀,能给他接的全给他接上,楼上边有露天咖啡厅,楼里边有法国餐馆,楼中央还有个大喷泉!”
  “服务员都戴假发,特绅士的那种,观众一进门,甭管有事没事,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
sir?一口地道的英国剑桥腔,倍有面子!”
  “周围还得有一个大停车场,观众不是开列克星敦就是开马克斯维尔,你要是开一辆福特,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你说这样的电影院,一张票你得卖多少钱?什么?两美金(1)?!”
  “你们三位太让我失望了。两美金那是成本,四美金起!你别嫌贵,还不打折,你得研究观众的消费心理,愿意掏两美金买张电影票的观众,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两美金。”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们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这电影院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嗯,对了。每次首映都挑在纽约或者洛杉矶,电影城大门口铺上长长的红毯,你们这些电影人都坐着加长的豪华敞篷车远远地开过来,每个人都要穿着晚礼服走红毯。旁边再找一群记者,镁光灯那个闪哦,你们不戴墨镜都睁不开眼睛!”
  听完他这通忽悠,格里菲斯和吉许小姐目瞪口呆,虽然他们两人十分神往这样的景象,但是内心深处实在是不敢相信。倒是路易斯·贝克先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口中喃喃道:“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