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779

  远的可以拿“原子弹之母”的吴健雄女士作为例子,1944年她还未入籍就成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师,同年还参加曼哈顿计划。
  他听到有人刁难,就有点看不过去了。
  于是他皱了皱眉头咳嗽一声对半秃头说道:“雅各布,我觉得……”
  “克拉克教授,请等一下。”然而我们的袁大师打断了他,叹了一口气道:“既然霍兰德博士这么关心金本位这件事情,其实我也是有一点不那么成熟的想法,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和场合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呼……呼……呼……”我们的袁大师连抽了三口烟,幽幽地道:“先生们,在我还没有接触经济学的时候有一个疑惑,黄金和白银这样的贵金属既不能吃又不能穿,那么它们‘贵’在何处呢?”
  “等到我开始阅读一些经济学著作之后便发现,马克思那句话讲的真是不错,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就是货币。其实说到底,黄金的价值也是我们人类赋予的。”
  “然而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经济学之后,我便发现黄金作为货币有三大缺陷:第一点,黄金不能生息。”
  实际上,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的1980年以后黄金就一直是短多长空。
  道理很简单,因为黄金本身是不能产生利息的。持有零利率的黄金,还不如持有各种能升息的债券。而且对各国央行来说,保管巨量黄金是有成本的,哪有账面上的债券来的简便。
  “第二点呢,黄金的供给具有很强的刚性。如果严格按照金本位制度来发行货币的话,我们人类永远会处于通货紧缩的困境。”
  黄金储量实在太少了,前工业化时代倒也罢了,但是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根本不是黄金开采量能赶得上的。
  所以金本位制度说穿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种惯性,也可以说是一种惰性。
  “而第三点呢……”袁燕倏吸了一口气道:“黄金的实用性太小了。”
  他看到有些人露出不解的神色,立马解释道:“不实用的黄金本位货币不利于资本全球化!”
  “哦!”
  袁大师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经济学家们全都明白了过来。
  要知道,黄金对人类而言并不是一种必需品。
  虽然黄金这种“天然货币”非常适合作为国际结算的工具,但是如果某个经济实体不需要进行国际结算,它也就不必然地需要不实用的贵金属,也就不必然地需要贵金属本位的货币了。
  那么有这种经济实体吗?当然有啦。
  前有我大清,后有经互会。
  为了让我大清加入先进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人家英帝国主义从万里之外派来兵舰来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然后我大清就很荣幸地全球化了,连国土都被“全球化”了,赛里斯人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各国风情。
  为了让经互会成员国加入普世的资本主义全球化体系,人家美帝国主义几十年如一日地搞冷战。然后经互会就很荣幸地全球化了。连国民都被“全球化”了,当然主要是女性国民。
  美国经济学会的成员们明白了袁博士的意思,不过他们马上就想到了一个问题……
  许多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异口同声地问道:“袁博士,那么你认为什么东西能取代黄金呢?”
  当然其中也有人冷哼一声道:“袁博士,我估计你自己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能取代黄金吧。”
  看到了吗,这就是时代局限性啊。
  一百年后连中学生都能回答的问题,但是一百年前的经济学家们居然不知道答案(1)。
  “先生们,请坐请坐。”他转过头对着半秃头莞尔一笑道:“霍兰德博士,我还真有答案。不过嘛……”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想法呢?因为我觉得我目前认定的东西成为黄金一样的等价物还早了那么一点。”
  “虽然它的可知存量很大,未知存量有可能更大,完全跟得上全世界未来越来越高速的经济发展……”
  “虽然它的实用性很高,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的这种实用性会越来越高……”
  “虽然它的实用性越来越高,于是就有了升值的可能……”
  “但是,但是,但是,它作为全球性货币本位的话,目前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啊!”
  ……
  注释:
  (1)嗨、嗨、嗨。别看其他同学,就是说你呢。
第二百四十九章
汰脚水(下)
  本章副标题:圣斗士来了,经济学完了。
  “袁博士,你说的是石油吧?”
  “BINGO!”
  我们的袁大师向着刚走进来的两人当中的一位带着圆框眼镜,留着山羊胡的绅士点了点头道:“欧文·费雪博士,你说对了。就是石油!”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是个地地道道的纽约人。他是耶鲁大学第一个经济学博士,但却是在耶鲁大学数学系获得这个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价值与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用定量分析研究效用理论,一百年后仍然是经济学家们必读的著作。这篇论文奠定了他作为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的地位。
  MV=PT——费雪方程式(1)被认为是经济学的E=MC^2。
  后世经济学家称其为一个揭示了上帝的秘密的工具,一颗学术原子弹。芝加哥学派的大佬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是从这个方程式出发构建了蔚为壮观的货币主义大厦,费雪方程式也是现代货币银行学的基础。
  此君还是1918年度的AEA主席。
  然而这家伙倒霉就倒霉在了大萧条上面,钱的事情且不说。
  在1929年10月20日,他做了一个预言,称股市“达到了看似可以持续永久的高原”。
  10月2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开市即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
  在这一天,他向外界表示股市“只是在疯狂边缘调整而已”。
  10月23日,形势继续恶化,《纽约时报》指数下跌31点。
  他说华尔街银行家会议一致赞同“股市的价值完全没有被夸大”,言外之意,股市还应该涨。
  10月29日,他说……
  对了,那一天是黑色星期二,所以他老人家没说什么。
  然而在此之后他还是不肯闭嘴,又写了《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和《百分之百的货币》,这两本著作宣称政府和银行应该严格控制货币流通量,甚至实行100%的存款保证金制度。
  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名声就是被欧文·费雪这样的家伙给这样败坏的!
  袁燕倏环顾室内的这些经济学家,暗暗一咬牙,老子一定要想办法让你们到时候都闭上嘴……
  “经济学家流感,指的是1929年10月份发生在纽约的一场奇怪的流行病感染。同年九到十月份,在袁燕倏先生的号召之下,在洛杉矶召开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学家大会,当时全球主要经济学家们都参加了这次非常隆重也非常轻松的会议。
  这次会议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主题,只不过是学术交流和私下会晤而已。有人称与其说是学术会议,不如说是度假旅行。不过由于与会者的差旅费全都是由大会委员会提供,因此所有人都觉得这次大会非常成功。
  然而等到会议在十月初结束之后,与会的经济学家们回家之后纷纷病倒,症状是高烧昏迷,最严重是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他整整昏迷了一个多月。
  但是等到了十一月,几乎全部患者都不药而愈,很迅速地恢复了健康。只有两三位因为年老或者体弱而不幸去世。
  他们错过了这个10月最后的黑色10天,也错过了挽救大萧条最好的时机。
  因此有人说大萧条是袁燕倏先生的阴谋,他就是故意召集经济学家并让他们得病来促成大萧条的发生。当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的阴谋论罢了。
  在那个时间点上美国西海岸正好爆发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禽流感,估计与会者也不小心感染到了,所以被称为‘经济学家流感’。”
  ——节选自《SCP百科:经济学家流感》
  我们的袁大师向着众人道:“先生们,我知道现在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作为经济工作者必须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眼光……”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就开始的内燃机革命让我们开上了汽车。上一次欧战之前,全世界每年的汽车产量就超过五十万辆。而就在去年,单单我们美利坚就生产了超过200万辆的各类汽车!”
  “那么再过几年呢?300万、400万、甚至500万也不是不可能啊。”
  实际上,1926年全世界汽车产量就超过500万这个数字了,而美国一家就生产了500万辆汽车当中的430万辆。
  “同时可预见的是,火车和轮船上的蒸汽机早晚也会被内燃机所取代。到时候石油就是全世界经济体系当中流动的血液。没有石油,就没有国际贸易。”
  “而在化工产业,石油也是最为重要的原材料,我相信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石油中能提取到更多的人工化合物,这必将引发一场材料革命!”
  想到石油化工,袁燕倏就想到了尼龙,想到了尼龙就想到了丝袜,想到了丝袜就想到了……
  “皮卡皮卡。”
  “大师球,有什么好皮的?我又没想过去当庄丝袜!”
  “宿主,你想的内容有点少儿不宜,所以本系统皮卡一下,宿主你还是要注意一下……”
  “闭嘴!”
  我们的袁大师甩了甩脑袋,甩掉了那些大师球的絮絮叨叨和少儿不宜的画面,这才激情澎湃地说道:“想想看,先生们。比起只能放在金库里面的黄金,为人类带来便利和财富的石油不是更有资格成为货币本位吗?”
  OIL
DOLLAR——石油美金,不是穿越者哪能提出如此先进的理念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