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779

  当然,那是在原本时间线上。
  顺便说一句,林觉民就义之后,家人把祖宅卖了避难,买主叫谢銮恩,他有个孙女就是谢婉莹,冰心长大了后曾经写文章追忆过自己的这个故居。
  这其中冰心最加以讽刺的便是“我们太太”,文中的“我们太太”是一个受男人环绕,爱出风头,工于心计的女人。可以说,身边的男人她几乎都能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
  不用问了,“我们太太”的原型便是林徽音。
  实际上呢,小林子确实有那么一点虚荣,那么一点自恋,那么一点“红颜祸水”。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位美貌,聪明,有见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分子女性有这些“毛病”也算是正常。
  享受被异性仰慕的感觉绝对是人之常情。
  知道自己美貌的女子又怎么可能不爱自己呢。
  最关键的是,这位红颜祸水在婚姻这桩女人最大的事情上做出了冷静且理智的选择。
  说句真格的,在民国才女之中也就林徽音可以说是生活完满,家庭幸福。既没有遇人不淑,也没有红杏出墙,几乎可以说是“PERFECT”的一生。
  然而,一向很受欢迎也知道自己很受欢迎的林徽音被我们袁大师这一番做作给弄得芳心缭乱。
  自她及笄之年,也就是十五、六岁之后,第一次见到视自己如无物的男子。而且这个男子明显不喜欢男子。
  在人家眼里,自己居然、居然、居然还比不上自己死掉的两位堂叔。
  而且这位男子又这么英俊,不但小说和诗歌写得这么好,就连舞都跳得那么帅气……
  林徽音心头是五味杂陈,十七岁的少女还不懂得很好地遮掩自己的情绪,这脸色自然好看不起来了。
  “菲丽丝,你别生鸿渐的气啊。”徐志摩也有点看出不对了,忙劝道:“你不知道鸿渐这个人吧,就是、就是、就是……”
  不知道该怎么说的他一拍巴掌道:“鸿渐曾经写过两句诗,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我知道,这是他写给自己未婚妻魏明珠小姐的。”林徽音语气有些酸溜溜地说道:“那也是一位大美人。”
  实际上,袁魏结亲在英美华侨界那也一桩轰动一时的花边新闻。
  魏明珠小姐这样的豪门千金也是有蛮多爱慕者的,如果只是单单被我们的袁大师给拱了也就罢了。
  然而,魏小姐那是自己送上门哭着喊着要嫁给袁燕倏,还当场破门出教。更夸张的是,她居然答应自己老公可以养外室。
  当这个消息传回英国的时候,多少人的眼珠子掉在地上啊。
  不过后来袁大师的名气越来越响,也就越来越多人的认为魏小姐实乃一位识英雄且重英雄的奇女子也!
  林徽音本来还觉得魏明珠白长了一张漂亮的FACE,原来只不过是个花痴。现在她终于认识到了人家花痴也花痴得非常有道理呢。
  “我们也跳舞吧。”徐志摩提议道。
  林徽音也不好扫了自己男伴的性子,点头同意之后,两人也开始“蓬嚓嚓”了起来。
  一曲奏罢,舞池中人礼貌性地鼓了鼓掌,便三三两两地聊起天来了。
  其实今晚是一场社交型的舞会,而不是为了跳舞而开的舞会,所以两支曲子之间的间隙也特别长,有足够的时间让大家交流沟通。
  而此时袁燕倏的“我的朋友徐志摩”恰好遇到了一位熟人:“开痕司先生,你怎么也来了?”
  “你好,汉密尔顿。还有林小姐,晚上好。”开痕司先生开口解释道:“纽约第一国民银行伦敦分行送了一张请帖给我。我正好没什么事,而且听说你的朋友那位NY的NY也在,所以我就来了。”
  这位仁兄可是英国财经界的名人,尤其是他在今年出任了“全国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之后,他有关对股东的年度报告一直为金融界人士必读的新闻。
  “这可太巧了!”徐志摩惊喜地说道:“那么我就来担任你们的介绍人吧。”
  说着他就把领着这位客人来到了我们袁大师的面前。
  “鸿渐,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
  正在和曼殊菲儿嘻嘻哈哈地调情的袁燕倏闻声转过头来,他正好瞧见了这位新客人的正脸。
  他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脱口而出地道:“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先生?!”
  “袁博士,你认识我?”“宏观经济学开山怪”目露奇光,有点惊讶地道。
  这话说的,老子怎么可能不认识您老人家呐。
  没你就没有宏观经济学啊……嗯,这话说得不准确。
  应该说,宏观经济学迟早还是会被其他人提出的。不过就像爱因斯坦之于相对论,弗洛伊德之于精神分析法,宏观经济学不会那么及时地出现。
  而这三种理论成就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反正您老就是赏我们饭吃的祖师爷啊!
  “当然,凯恩斯先生。你的那本《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可是去年美国非小说类的畅销书头名。我读了之后真是受益匪浅,受益匪浅啊!”
  这本书的书名翻成中文是《凡尔赛合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由凯恩斯自费出版。
  当时发生一个小插曲,著作在爱丁堡印刷,用船把它运到伦敦,途中船不幸失事,2000本著作被海水冲到丹麦海滩。按丹麦法律,书在当地公开拍卖。拍卖所获的钱自然属于检获者。
  而此时倒了一个小霉的凯恩斯正好又倒了一个大霉,他在外汇交易当中损失了两万多英镑,几近破产……
  没错没错,著名经济学家当中最善于做短线交易的正是我们的马叔。有可能是他认识到了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其实没有那么理性的关系吧。
  照理说他就没钱出版这本书了,但是凯恩斯到底是凯恩斯,他预见到这本书肯定会大卖,于是咬着牙借了一笔钱继续出版。
  而后正如他所料,《凡尔赛合约的经济后果》果然成为了畅销书,尤其是在大西洋对岸。
  一本专业的经济学著作总计发行了十四万册,而光光在美利坚销量居然高达十万册,这不是因为美国读者水平太高,而是这本书是以亲历者和专业人士的身份批评《凡尔赛合约》,要知道凯恩斯可是参加巴黎和会的英国财政部代表。
  他认为凡尔赛合约就是“迦太基式和平”。
  罗马人在第三次布匿战争当中战胜迦太基人之后,施与了最为残酷的惩罚。他们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且挨房搜索,将所有居民找出杀死。甚至在迦太基城周围的土地上撒上了盐,保证之后再也无人可以定居,迦太基文明就此毁灭。
  这个结论让美国人更加不满巴黎和会的成果,民意不但反对加入国联,也让他们开始同情起德国人了。
  可以说威尔逊大统领执政后期的灾难,1920年民主党的大败,美利坚孤立主义的再起,日后的美国人援助德国的“道威斯计划”,这本书也是起了那么一点作用的。
  再往后说一点,凯恩斯参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也吸取了这本书中所总结的经验。
  再再往后那么一点,二战之后,西德和日本的快速崛起也就因为这个原因。
  凯恩斯闻言笑道:“哈哈哈,说起我的这本书,我也要谢谢你寄给我的《Socialism》……”
  我们的袁大师四处散发他的那本博士论文,会放过眼前这位吗?
  只听他继续说道:“这本书对于社会主义的总结非常全面,对于经济计算的看法也相当有见地,真的让我很难相信出自一位像你这样年轻的经济学家之手啊。”
  对了,此时的约翰·凯恩斯还不是“凯恩斯主义”者,目前和我们的袁博士一样是自由主义经济学者。
  要到1923年的《货币改革理论》中,他才对单纯的市场调节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调节的过程可能会过于缓慢,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
  这本书里面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来,我们都会死。”
  “凯恩斯先生,说起这个,我正想向你请教关于计划经济体系当中的货币功能……”
  不管怎么说,袁燕倏两辈子都是经济学学者啊。
  “吧唧”一声,“宏观经济学开山怪”从天上掉下来了,那还不得抓住机会好好聊聊。
  这就像一位量子物理学家穿越过来遇见了“量子物理开山怪”的爱因斯坦。
  或者一位土木工程师穿越过来遇见了“中国古建筑研究开山怪”的林徽音……
  可怜的林小姐别说现在还没有成为“中国古建筑研究开山怪”,就算她真的成了也听不懂这两位……嗯,一位真·大经济学家和一位伪·大经济学家的专业性交谈啊。
  她听得气闷,正想要拉徐志摩继续去跳舞,可是扯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男伴恍如不觉。
  林徽音这才想起来,徐志摩原来也是政治经济学的硕士。他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根本没有察觉他的小女友很是有点不耐烦呢。
  她叹了一口气,放开了自己的小手,向着舞厅外走去……
第二百九十三章
六月天(四)
  本章副标题:大腐国的仲夏夜
  雨已经停了。
  此时天上有残月如钩,地上是雾锁重楼(1)。
  雨后的空气总要清新一些,这园中的空气至少比被酒气、烟气、香气和人气充塞的舞厅要好闻的多。
  林徽音站在长廊之中,贪婪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心中却怎么都振奋不起来,反而莫名地有了几分愁绪。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