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779

  如此一来只不过短短一年之间,到了1947年炮党财政已经有了全面崩溃的迹象……真不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怎么教出这么一位经济学博士的。
  好吧,这就不能用“蠢”来解释。
  当时连“CC系”和“政学系”都坐不住了,要照宋大国舅这么胡搞八搞下去,大家吃枣药丸。最后穿林北腿不得不挥泪斩自己的大舅子……
  真的很可惜,要是“财经专家”继续当行政院院长(相当于国务院总理),说不定炮党转进宝岛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可以“打包”的了。
  所以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比起国舅爷,后世地雷阵和四万亿啥的真的可以了。
  回到抗战胜利那会,对道路和事业一向信心满满的天魔传人都不敢保证能短期内(十年)在军事上战胜穿林北腿。
  不然他老人家干嘛勇气十足地跑到重庆谈判,还对党内同志交代准备进议会,直接霸气侧漏地A过去不就好了吗?
  可见潜伏于炮党高层的“财经专家”立下了连天魔传人都办不到也想不到的丰功伟绩。
  所以,我们的袁博士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莫非这位老兄是身在蓝营心在红的“共谍”。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那他极大地消耗了炮党的力量,也极大地缩短了内战的过程,更极大地减少了人民的痛苦。
  TG真应该给这位“共谍”颁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还应该用999纯金打造才对。
  如果,如果,如果道可托宋真的不是共谍,那么道可托袁就更要和这种大……大……大蠢货搞好关系了。
  到时候,真实学历只不过硕士的袁燕倏随随便便地挖个坑,就能让真的拿到了Ph.D的宋子文开开森森地跳下去。
  听到“摩根先生”和“摩根财团”,宋子文只觉得心里发痒、腰杆发软、脚上发虚,口中也说不出推辞之言了。
  我们袁大师还很客气地转头向着宋美龄道:“三小姐,那令兄就和我一起去吃饭了。你自己多保重啊!”
  宋家大少爷也很是抱歉地看了自己妹妹一眼,就被袁燕倏给拉走了。
  “道可托宋……嗨,这么叫着太生疏了,不然小弟就称呼你保罗斯吧,你也可以叫小弟腻嗷……”
  “保罗斯,这几位都是我的朋友,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宋家三小姐看到自己兄长如此轻易地“叛变”,气得鼻子都歪了。
  “今日认识了密斯徐,密斯陀沈这两位新朋友,又见到道可托宋和小杨这两位老朋友,袁某实在太高兴了……”
  “啥宁也不要抢,阿拉今朝做东!”
  她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听到,差点气得来了个小中风。
  “就去一品香吧。”
  “走了走了……”
  鼻子和嘴巴都歪了她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跺了跺脚也跟了上去。
第六十六章
圣约翰里放厥词,小说报上刊宰执(九)
  始创于1880年的一品香西菜馆是赛里斯第一家由国人经营的西餐店。当时的地址就在大名鼎鼎的四马路之上。
  虽说一品香是一家西洋式的餐馆,但是顾客照样可以招妓侑酒。
  因此饭店里面是歌管杂陈,一片喧哗,完全不是西方人吃西餐静悄悄的样子。
  《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伯元还填了一首词:
  此间重到,有无穷曲辫,盘旋五号。鬼脸神头相掩映,可惜电光灯照。倚笛征歌,持杯斗酒,叫得王三宝,端茶送菜,忙煞翡翠二少。
  闻道有客登楼,招呼起立,添写三张票。节下开销浑不管,只顾眼前欢笑。接耳交头,摸腮嗅颊,都与倌人吵。老夫无语,坐看小子胡闹。
  实际上,清末出现的“海派小说(指用沪语写的小说)”,诸如《沪上繁华梦》(也是李伯元所著)、《海上花列传》(侯孝贤翻拍过电影)、《九尾龟》(著名艳情小说)等等,其中都有写到去一品香用餐的情节。至于时人笔记当中提到这家饭店的记录那就更加不胜枚举了(1)。
  此后,陆续有赛里斯人在四马路一带开设西餐馆。因吹斯听的是,大概是因为开在四马路的关系,这些饭店的名字里面大多有个“春”字。
  如1883年开设的一家春,1885年开设的海天春。到1899年,又出现了万年春、吉徉春、四海春、万长春、万家春……时人称之为“无边春色”,正应了四马路上的春色无边。
  因此,可以说由一品香开始,兴起了国人在四马路开设西餐馆的风潮。
  可是到了1918年,一品香西菜馆以及附设的旅社搬迁到了西藏路,格调一下子就提升了上去,成了沪上知名旅馆。它和同为赛里斯人的开办远东饭店、东亚旅馆、大东旅社并称为“三东一品”。
  1920年10月,罗素在上海的落脚地就是一品香旅社,他在103号房间住了9天。
  原本那条时间线上的明年11月,爱因斯坦来上海演讲的时候,唯一一场欢迎午宴便是在一品香举办的。
  而1921年8月4日的晚上,我们的袁大师就带着一帮小伙伴来这里用餐啦。
  “鲍鱼鸡丝汤(金必多浓汤的另一种称呼)、洋葱汁牛肉汤、元蛤汤、虾仁汤、炸板鱼、腌鳜鱼、红煨山鸡、铁排鸡、冬菇鸭、禾花雀、腓利牛排、法式猪排、火腿蛋、芥辣鸡饭、虾仁粉饺、香蕉夹饼、西米布丁……这些我全要了(2)!”
  听他点了那么多菜,旁人都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唯有小杨锅贴已经见怪不怪,还出言替自己好朋友解释道:“你们不晓得,老袁的胃口就是噶好!”
  “真是一只大饭桶!”宋家三小姐在自己嘴里咕哝了一声。
  “哈哈哈……”袁燕倏有着13点的感知,耳力那是好的不得了,就把这句话听得真真的。
  不过他不以为忤,反而开口笑道:“三小姐说的是,袁某天生就是一只大饭桶!”
  接着他转向众人热情地说道:“各位不用客气,也不用替我省钱,想吃什么尽管点……”
  杨经邦又来凑趣了:“是啊是啊,老袁那部《饥荒孤女》在美国的票房交关交关(沪语非常的意思)好,我们再哪能吃都吃不穷他的。”
  一听这话,她的未婚妻就从包包里面掏出了钢笔和小本本道:“道可托袁……”
  “弟妹真是客气了,你就和小杨一样喊我老袁……或者鸿渐就好了吗。”
  “好的,鸿渐。”作为一位“现代女性”席韵芬倒也不客气,兴致勃勃地问道:“据我所知,《饥荒孤女》票房已经破800万美金了吧……”
  袁大师得意洋洋地打断道:“弟妹,刚刚得到的消息:截止七月底是1200万美金(3)。”
  宋家大少爷抬了抬眼镜道:“尼奥,我记得此前电影票房纪录应该也是大卫·格里菲斯先生创造的,就是他的那部《一个国家的诞生》吧?”
  “保罗斯,你记性真不错。”袁燕倏一翘大拇指道:“没错,那部电影的票房是一千一百万美金,所以目前的票房纪录就是我……嗯,们的《饥荒孤女》了。”
  在没有袁大师的时间线上,这个票房纪录要到1925年,才被米高梅的《战地之花》所打破,这部一战背景的电影票房是2200万美金;接着就是1939年的《乱世佳人》,这是首部票房过亿的电影。
  “现今全世界票房纪录的电影是我们华人写出来的!这可真是、真是、真是……”
  在座最为激动竟然是《小说月报》的沈大主编。
  其实不光他如此激动,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赛里斯文学界乃至全社会都为之一振。
  纵然一百年后的赛里斯在国家综合实力上是能和美帝平起平坐的世界老二,可是在“软实力”上总归有些底气不足。
  甚至到了那个时候,还有西方人认为我们是全无创造力的“山寨民族”,更甚者有的国人竟然会接受这种荒唐无稽的说法。
  那么完全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赛里斯人对这方面那是更加信心不足了。
  如今我们袁大师异军突起,他的英文小说畅销欧美,他的电影剧本横扫西洋,真的是为国人大……大……大地争了光添了彩。
  所谓文人相轻,那也要一个段位的文人才能相轻的啊。
  如今……好吧,从现在开始有哪个赛里斯文人能说自己的成就超过鸿渐先生?
  而他自然就成了赛里斯文学界冉冉升起……“嗖”地一下升到天顶的那颗红太阳。
  这也是为什么这段时间里面,他的两部中文小说褒扬远远多过批评的原因了。
  就连非常不满那部《妻妾成群》的袁老爷子,也因为自己长子已然文名盖世,只好把这口气给咽了下去,自行消化掉了。
  沈雁冰激动地站了起来道:“鸿渐先生,我敬你一杯!”
  “沈先生……那个雁冰兄这么客气干嘛?”袁燕倏也随之起身拿起酒杯道:“为了我们大家今日有缘相聚于此,且共饮一杯。”
  听他这么说,在座还有四位……包括不情不愿的宋家三小姐也全都起身干了一杯。
  等大家坐下来之后,小杨锅贴便开始邀功了:“说到这个电影……老袁,你吩咐我的事情大体都办的差不多了……”
  “公司执照批下来了。”
  “办公场所也找好了。”
  “人员也差不多了,黎家三兄弟先回广东,算算时间他们马上就要来上海了。他们还要把那边的人全都带过来。”
  “至于你说的影视城……车墩那边正好我家有几块地,只要把当中那些田买下来就能连成一片了。”
  杨经邦这种本地大富之家在上海近郊有几块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晓得一点历史就会知道,江南不比北方,土地产权比较零碎,使用权和产权也很复杂,有什么“田骨”、“田皮”的说法。
  幸好这年头地价那真心是“便宜”,对袁大总统和小杨锅贴来说那就更加不算什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