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779

  “第二个共同点,你对人类的生命也毫无尊重之意。也许你在525大事件里面还有一些顾忌,不敢伤害两位皇太子还有在场那些大人物。但是这起案件里面,因为爆炸和突袭还是死掉了二十多个人。”
  “第三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了达成这三起案件的目的根本没有必要那么大张旗鼓,可是组织者偏偏还是这么大费周章地做了。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为了炫耀……也许是为了好玩。”
  “道可托袁。对你来说,这三起案件只不过是你开始想干了,你发现能干了,你所以去干了。是不是这样?”
  我们的袁大师听到对方坚定无比的口气,又看到对方无比坚定的眼神,心中暗道一声,I
got
it。
  原来这家伙是先入为主地认定自己是这三起案件的组织者,才倒推出来这三个听起来还算有点道理的理由。
  问题是,华尔街大爆炸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木有。
  他耸了耸肩膀,用无奈的口气道:“好吧,福尔摩斯先生。看来我再怎么解释也是徒劳的了,那么你到底想对我说什么呢?”
  “不,我不是福尔摩斯这种专门打击犯罪的大侦探,我只是一个想保住退休金的老警察……”
  脸孔突然苍老了不少的布鲁斯上校苦涩地道:“所以我想和你做一笔交易……”
  注释:
  (1)此事见约翰·鲍威尔的《我在中国的二十五年》
第九十四章
死流氓人人喊打,活大师个个喊冤(三)
  “吱呀呀……”
  只过了大概一刻钟,审讯室的门便打开了,一老一少、一西一中、一白一黄两位绅士并肩走了出来。
  “道可托袁,为了你的安全起见,请你务必在这里多呆几天。非常抱歉对你造成的不便。”
  “上校先生,谢谢你的关怀。没关系的,我正好想找个清净一点的地方,构思一下未来的几部作品。”
  他们两位绅士很有绅士风度地在门口聊了几句,然后总督察先生吩咐部下为我们的袁大师准备了一间尽可能comfortable的房间,这才告辞离去。
  这场审讯自然是无疾而终,那些洋人巡捕真的为袁燕倏安排了一间还算过得去的客房,这也算是“双规”了吧。
  等一进房间,“神皇陛下”便有些着急地问道:“尼奥,那个老家伙要你做什么?”
  “愚者大人”倒是老神在在地道:“约翰,不用担心。这个老家伙是个聪明人……”
  其实吧,能坐到这种位置上的老官僚IQ和EQ肯定不低。不是说官僚里面就没有蠢货,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官僚显得很蠢是一个体制问题或者是一个政治问题。
  好比如说他老人家搞出来的“525大事件”,大英帝国从内阁高官到基层人员就不知道是袁大师是始作俑者吗?
  他们当然知道。
  既然他们知道了那为什么还一定要搞一个口供出来呢,直接安个罪名不是直截了当来着。
  还不是因为该死的政治问题。
  为了不让尼奥·袁成为英美两国彻底翻脸的导火索,他们也只好“愚蠢”地让“愚者大人”逍遥法外。
  具体到“85大凶案”,正因为布鲁斯上校是一个聪明的官僚,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要找到真凶,而是尽快把这件事情给了结,这样他才能有一线生机。
  既然要尽快了结,那最好的方式不就是和我们袁大师这位“邪恶化身”来一次交易吗?
  不过在这次交易完成之前,“莫里亚蒂教授”还暂时得不到自由。
  “约翰,你先回礼查饭店安抚一下我的家里人。对了,再帮我把小康找来,接下来的事情很容易就搞定了……”
  袁燕倏打发完了他的律师,就觉得自己肚子有点饿了,于是他给看门的巡捕塞了一点钱,让人家帮他叫了一大份外卖,顺便买了一大摞报纸。
  那些巡捕也得到了上头的指示,便乖乖地照办了。
  就像后世美剧里面演的,很多犯罪者都喜欢事后去围观案发现场,他也差不多。不过他去不了现场,只能看看报纸上是怎么说他干的那些案子。
  他一边美滋滋地吃着外卖,一边喜滋滋地看着报纸……
  可惜的是,他老人家越看越是生气。
  册那,难道新闻报导的重点不应该是终结者横扫拆白党吗吗吗,现在怎么都在讨论J八零零了呢呢呢???
  而且那个姓孙的孙子(zei)还因为第一手报导而一跃成了著名记者,这实在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了啊啊啊!!!
  别废话了,等老子下一次决不能心慈手软了,一旦能腾出手就“拿伊做忒”!
  看来看去,他终于看到一份不涉及那玩意儿的报纸了,然后就……
  “噗!”
  不用问了,他终于读到了《晶报》上的那篇《贵公子辣手摧花名博士竟是真凶?》。
  他老人家气得要吐血,大魔都的广大市民可是乐得要翻天呐。
  比如说同一时间华界闸北的安徽旅沪同乡会之中,一帮安徽人全都津津有味地翻看着今天的报纸。
  “日你祖老姨,也不知道哪里杀出来的煞星,居然一口气杀了四十四口人!”
  “报纸上不是说了吗,人家是一条德意志好汉。想不到这帮洋人之中也有如此侠义之士。”
  “什么侠义之士?《晶报》上面都写了,那是留洋回来的袁家公子请来的外国杀手。”
  “话说……要请这样的狠人肯定要出一大笔钱的吧?”
  “那肯定是了。人家就算把钱给我们,我们也干不出这种轰轰烈烈的大事……”
  “九爷,你怎么看?”
  斧头帮的王帮主立马挑了一个大拇指道:“杀得好,杀得妙,杀得呱呱叫!”
  “这帮拆白党那真是死有余辜,不管是德国人还是中国人,有人杀了他们这算是为民除害。”
  “其实我王某人最见不得这样的苟且之事,要不是这帮拆白党背景很深……”
  就在王亚樵慷慨陈词的时候,有人匆匆地走了进来,在他耳边道:“会长,我把人从巡捕房里面领出来了。”
  “小郑,你去领他们出来干嘛?!”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日后,老王这位“暗杀大王”手下有四大金刚,分别是郑抱真、余立奎、余亚农和华克之。
  郑抱真负责联络、行动与武器保管;余立奎负责军事;余亚农负责政治;华克之负责行动。
  顺便介绍一下,“四大金刚”当中最有名的便是有着“百变刺客”之称的华克之。
  这位仁兄一生经历实在太过传奇了,要知道他原本在2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南京国民党青年部部长,可谓是前程似锦。
  不过四一二之后,他这么一个坚定的革命青年理所当然地认为老蒋他们背叛了革命,从而开始了反蒋活动,还被抓进去吃了牢饭。
  要不是他父亲华小东也是党国元老之一,和蔡元培、吴稚晖等人交情莫逆,这才有许多人为他向穿林北腿说情,否则他也要被干掉了。
  在1935年炮党召开四届三中全会,他乘机派人扮成记者去暗杀穿林北腿。
  只可惜,那个叫做孙凤鸣的杀手没有等到穿林北腿出来拍照,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向“不负少年头”开枪了。
  孙大杀手当场牺牲,汪大主席(行政院)倒是侥幸……也许是不幸留了一条小命,而当时社会各界普遍都认为是穿林北腿干的,搞得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王亚樵死后,华克之加入了中共,还成了潘汉年和陈赓的部下……
  当然啦,现在华小朋友才18岁,正准备去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金陵大学,并没有成为“四大金刚”之一。
  还是当然啦,因为我们袁大师的出现,所以华小朋友的人生轨迹会发生一些因吹斯听的变化。
  没想到王大会长一听手下这话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几个瘟生平时就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原本看在都是安徽兄弟的份上,我也不去管他们……”
  “可是他们如今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出这种、这种、这种……好事,这不是在丢我们同乡会、我们安徽人的脸吗?!”
  王亚樵确实被气得够呛,自己手下搞基也就算了,问题是去哪里搞基不好一定要在一条弄堂里面搞,还搞得惊天动地,这就搞得附近住户纷纷报警,把自己哥几个给搞进巡捕房里面了。
  要不是“歌日大案”太过吸引眼球,这几个家伙肯定会因为“有伤风化”而成为今天沪上小报的头条新闻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大会长还应该谢谢我们的终结者才是……差点忘了,他们搞基这码事也是终结者给搞出来的。
  郑抱真皱着眉头道:“会长,照我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啊。那几个家伙我也知道,平时也不好男风啊。怎么会在三更半夜跑到人家后门去……那个啥呢?所以我就把他们保出来一问……会长,你可知道他们当晚是去袁公馆闹事的!”
  “袁公馆……”王亚樵闻听此言,便悚然一惊地问道:“你是说袁燕倏的那个袁公馆?”
  郑抱真点头道:“正是如此。我还问明白了,他们是收了拆白党的好处,才去人家府上,想在后门放上一把小火。”
  “竟有此事?!”
  王大会长当机立断地道:“小郑,带我去见见这几个瘟生……”
  于是他就见到了那几个脸色奇差无比,还撅着屁股趴在床上的“瘟生”。
  脸色铁青的王亚樵厉声问道:“你们这些混账,这到底怎么一回事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