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79

  文神医既然来了,那么陈大公子这病不就有了指望了吗?
  袁燕倏在信中写道,自己知道陈大师兄有宿疾,因此特意请来了“再世华佗文神医”给陈衡恪看病……
  读到这里,陈三立有多大的气那都烟消云散了啊。
  从这一笔好字和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这位弟子还是很孝顺的吗。
  所以他就带着陈衡恪坐火车来到了大魔都,而我们袁大师亲自到火车站迎接。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来到了装修的已经差不多的新袁公馆。
  这辆杜森伯格壕车开进壕气逼人的大门,开过壕气满园的前花园,开到壕气冲天的主建筑物之前。
  此时早有一群人等候在了门口。为首的是此地真正的主人翁,袁遯翁。
  他身旁则站着梁启超、张元济、高梦旦这些大佬,稍后一步则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和“金谷园之友”。
  袁老爷子亲自为陈三立打开了车门,口中却愤愤地道:“原翁,您亲自来了……本应该我那逆子上门负荆请罪才是!”
  老陈哈哈一笑道:“遯公(比起六十多岁的陈三立,才五十不到的袁遯翁还称不上翁),鸿渐何罪之有?他和我虽是师徒,但是他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学者吗。我们这是学术之争,没有什么罪不罪。”
  袁遯翁立马给他点了一个赞道:“原翁真是雅量非常啊。对了,这里有几位老友……”
  这几位“老朋友”也迎了上来。接着就是什么“原翁”、“任公”、“菊公”、“梦翁”的一阵寒暄。
  “这里还有几位小友……”
  再接着就是什么“适之”、“鼎堂”、“雁冰”、“仿吾”、“西谛”、“彦及(陈布雷的字)”的又一阵寒暄。
  再再接着,大家伙就簇拥着陈三立走进了装修完毕的一楼客厅。
  “原翁,师曾兄。你们且休息一下,我去请文神医。”我们袁大师告了一声罪,就急匆匆地走入了回廊之中。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
  对了,为什么要花十五分钟呢?不是因为这间房子大,而是因为人家面子大。
  众人就看到平时一向桀骜的袁燕倏恭恭敬敬地就领出了一位道装“老者”。
  比起去年在华尔街的时候,文采华这位“妇科圣手”那更加像“圣手”了。
  只见他身上穿着一件平淡无奇的灰色道袍,脚下蹬着一双平淡无奇的黑色芒鞋,头顶簪着一根平淡无奇的木制簪子。
  除此之外,他老人家身上就没有其他任何事物,走的是“极简主义”的路线。
  但是这样“极简主义”的打扮,配上他的鹤发童颜和仙风道骨,怎么看都有着高人范儿,那是瞬间镇住了在场众人。
  “咳咳咳……”
  如今已经历练出来的文神医看到这么多人也不发憷,清咳一声道……
  “HOW
DO
YOU
DO,Gentlemen。”
  听到他用英文打招呼,在座众人……除了我们袁大师之外,非但没有小瞧与他,反而对他是肃然起敬。
  原来这位中式神医还会说洋文啊!
  “啊,我来翻译一下。”
  我们袁大师很配合地道:“文神医这是在问候大家伙呢。他老人家最近一直在国外,有点改不了口啊。”
  接着他转过头道:“神医啊,这里有几位老先生。在下觉得您还是说中文比较好。”
  “Well……咁好啦!”于是文神医就把难懂的英文改成了更加难懂的粤语。
  还记得吗,他是唐人街出身,那么是广东人的概率很高的啊。
  文采华往前走了几步,很是无礼地扫视了一下人群,便抬手指着陈衡恪道:“呢位小弟命冇几耐矣。”
  这次轮到同为广东人的梁启超来翻译了,他皱着眉头道:“这位道长说师曾兄命不久矣啥……”
  “小辈唔识唔好乱讲!”
  文神医很是不满地打断了这位大佬的翻译,傲然负手道:“我系修道人唔系南无佬,我只系着唔惯西装都着唔惯旗装!”
  袁燕倏赶忙圆场道:“是的是的。文神医是修士不是受戒道士……”
  他要是受了戒还怎么……你们懂的。
  “他老人家只是喜欢穿道袍罢了。那么……”他向文采华“请教”道:“神医啊,您是不是看错了……”
  “我点会睇错呢?佢最多再活两年!”
  文神医怎么会“看错”呢,如果没有他,陈衡恪那真的只能再活两年。
  “噗嗤,这位神医不会是在招摇撞骗的吧?”
  前头这些“老人”还沉得住气,后面那些“新人”就口出讥讽之言了。
  “慎言啊慎言。”
  还没等文神医翻脸,我们的袁大师就抢先道:“文神医要不是在渡劫关口,需要大量的天才地宝,他老人家才不屑管我们这些凡俗中人的性命呢!”
  “哼!”
  文采华也冷哼一声道:“老夫和你小袁那是有缘,其他人仲真系冇眼睇呢?还需要不需要治了……”
  “需要需要。”袁燕倏一叠声地答应,接着便问道:“文神医,这个价钱……”
  文神医看了看陈衡恪,又想了那么一想,这才伸出了一只手指。
  “哦……”
  我们袁大师貌似松了一口气地脱口道:“才一万银元……”
  “一万银元?!这还真是狮子大开……”
  “别说了别说了。”袁燕倏赶忙向众人解释道:“这还是文神医看在袁某的面子上开的友情价。他给洋人治疗这种重病都是十万美金起!”
  “嘶!”
  一万银元和十万美金在1921年是什么概念那也不用多说了,反正在场众人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陈三立不由得开口道:“鸿渐啊……”
  “原师,您也别说了。”袁燕倏轻松地一挥手道:“这笔钱弟子替师曾兄出了。”
  “啊……”
  别说陈三立父子了,就连在场其他人都露出了感动的表情,此子真是义薄云天啊!
  “Let‘s
GO!”
  一派高人风范的文采华也不废话,一挥袖子,转身就向着后面走去。
  我们的袁大师在一旁赶忙催促道:“师曾兄,快点跟上去啊!”
  注释:
  (1)史实如此。
  (2)见第二卷第三零九章《七二三一》。
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旧论战震南北袁郑镜破各西东(三十七)
  陈衡恪跟着文采华走进了后面的静室,之后发生事情也不用细表了。
  不过又是一盏茶的时间,满面红光的陈大师兄便精神焕发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当然啦,我们袁大师因为稍稍地改变历史所以S值又小小地提升了一下下。这就是为什么他不随便动用“祛除疾病”的原因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吃晚饭了啊……
  “《诸子之黄昏:中国知识分子的去儒家化》是袁燕倏先生在1921年9月发表的一篇社会学论文。
  这篇字数不过五千左右的论文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再怎么着重也不为过。以至于当时就有人说,五千年道统,五千言废之。
  有趣的是,这篇论文并不是袁先生刻意为之的学术论文,而是他在一场宴会上和文化界的名宿新锐们闲聊争辩的兴之所作……”
  今日正逢中秋佳节,他们吃的自然是应时应景之物。
  那么什么食物最适合在中秋时节的大包邮帝国享用呢,或者说,大包邮帝国的人在中秋时节最爱吃什么食物呢?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大闸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