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779

  叶圣陶是苏州旁边的甪直,根据吃橘子那位的说法,“他很爱他的家,每星期六总回甪直去。”
  其实他们也是这学期刚刚认识的,不过这两位颇有一见如故之感,所以叶圣陶就邀请朱佩弦一同回家游玩,现在自然是结伴来上班了。
  这两位文坛大人物如今也就是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
  两个小年轻心情这么一激动,便拉开车窗(他们坐的是速度不快的蒸汽小火车,别说开车窗就是像三哥那样挂票也没事啊),冲着袁燕倏喊道:“鸿渐先生,你好啊!”
  我们袁大师感知也是刚刚的,听到有人喊他便转头看去。
  他老人家一眼就认出了这两位仁兄,也招了招手,大声道:“你们好啊!”
  他眼珠一转,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火车站道:“两位仁兄,我在站台等你们!”
  然后他快马加鞭地超过了小火车,冲向了吴淞火车站……
  真的没有写错啦,赛马冲刺的速度比这年头小火车的速度快多了。
  只见袁大师来到火车站前,骑着马的他左顾右盼地寻找了起来。
  康多尔忍不住问道:“龙头,您这是在找什么呢?”
  我们袁大师有点心不在焉地答道:“我在找橘子呢。”
  注释:
(1)慕容的“心”,算是私货。
(2)白薇是民国著名女作家之一,创造社成员,左联元老,天魔传人同乡,鲁迅学生,外加郭沫若战友。
第一百九十四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二十九)
  “佩弦兄,不吃个橘子吗?袁某刚吃了一个,又新鲜又好粗……”
  “嗯?”
  朱佩弦便是后世语文教材中时常出现的朱自清啦。
  他老人家最有名的便是“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的《背影》。还有就是《流浪地球》韩朵朵上课时候听讲的那篇《春》。
  所以么,我们袁大师对他的态度着实有些微妙啊。
  一方面,他真的佩服朱自清的人品和文采,人家可是不吃嗟来之食的典范;另一方面,他又知道老朱其实并不是饿死的,而是因为太过贪吃得上了胃溃疡才去世的。
  天魔传人也有一篇上了中学课本的《别了,司徒雷登》,里面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一身重病的老朱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史实,然而他“宁可饿死”的这种说法那就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
  朱自清大概可以算是民国文人圈子里的大饕餮了,尤其是在西南联大的那个时期,他老人家是四处蹭饭。
  原因他的工资很高,号称“西南联大中文系第一”,但是家里孩子太多,所以就不得不舔着脸上朋友家吃饭了。
  最“因吹斯听”的是,他去他朋友吴江冷(1911-1986,美术家)的家里面,一边享用女主人烹制的杏仁豆腐,一边和男主人商量着怎么和女主人离婚另娶新欢……
  好吧,人无完人,诚不我欺啊。
  他老人家就是因为暴饮暴食才得上胃溃疡的,又不大注意爱惜身体……还是因为孩子太多,不得不熬夜写稿来挣外快,最后才油尽灯枯。
  当然啦,袁燕倏是因为在后世语文课上吃了老朱不少苦头,才和小朱开了一个其他人都不懂的玩笑。
  《背影》是朱自清在1925年写的,所以包括他本人也GET不到橘子这个梗。
  不过他正好有点渴了,而且这还是人家的一番“美意”,所以他接过橘子还致谢道:“鸿渐先生,真是多谢了。”
  “嗨,不要叫我鸿渐先生,我们都是同事了吗,叫我鸿渐就行了……”
  我们袁大师转头向着另一位现代著名教育家道:“圣陶兄,你说是不是啊?”
  叶圣陶闻听此言展颜一笑道:“既然鸿渐兄这么说,那叶某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哈哈哈……”
  “哈哈哈……”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极为融洽。
  袁燕倏心头也是很欢喜的,自己随便跑跑马,就认识了“我的朋友朱自清”,“我的朋友叶圣陶”,可见他选择中国公学还是正确滴吗。
  他把“赤兔”交给了小康,陪着这两位新朋友安步当车地来到了自己上班的地方。他们走了约莫几百米,就听朱自清问道:
  “鸿渐兄,这是你第一次来本校吧?”
  “佩弦兄,你说对了。”
  “鸿渐兄,前头就是中国公学了。”
  “圣陶兄,多谢多谢。”
  我们袁大师打眼这么一瞧,只见……
  庄严伟大的红色建筑物即映入眼帘,令人起崇敬之感。
  及下车向对面田野间之麻石路行半里入校,像见广大的操场,苍郁的树木,在那里静静地护卫着校舍。
  校舍之正面为一字式大楼,楼下为办事室、会客室及教室之一部分,楼上全为教室。
  进一层与正校舍成丁字形者有平屋三排,两边为理化室、图书馆、膳堂、教员宿舍等;正中隔天井为大礼堂,可容千数人。
  礼堂及厢房后为与正屋宽度相等的学生寄宿舍两排,再后为厨房、水塔及发电室一一自来水及电灯均由校自行设置―再右面数十亩之大坪之边缘有教员住宅两座,分为四宅。
  这种雄伟的建筑、宽敞的校基,幽静而便利―每小时有淞沪小火车开行―的环境,除去岳麓书院的高师而服务过的学校都不能及,足见创校者之抱负远大、计划周密。
  这一段黑体字是舒新城的所见所闻。他就是被中国公学的校园环境所慑服,心甘情愿地留在了这里担任中学部主任。
  由此可见,梁启超和张东荪他们也确实有心要办好这间大学的。
  “哎呀,任公你怎么在这里?!”
  所以袁燕倏居然在校门口见到了梁启超、张东荪和舒新城等一干人。而且这些人居然是在等他的!
  只听梁启超操着广东味的国语,十分严肃地大声道:“袁燕倏先生,你能来本校教学,我中国公学幸甚,我中国公学学子幸甚,我中国公学教职幸甚……”
  他肃然做了一个揖道:“老夫与公学同仁决意在此迎候先生!”
  张东荪、舒新城还有叶圣陶、朱自清等人听了这话,也是一起很严肃给袁大师行了一礼。
  “啪啪啪……”
  没想到梁启超还安排了一些记者,就把这个场面定格在历史之中。
  我们袁大师秒懂啊,任公——不对,老梁这是有样学样要拿自己当个活广告啊。
  前文说过,中国公学虽然有着“中国”的前缀,不过实际上是一家私立学校。而且经营得还不太好,梁启超需要用自己的稿费来补贴学校的经营。
  私立学校最重要的自然就是招生了,那么学校里面的“名师”自然是越多越好。
  梁启超这么一来,一方面是给自己学校打广告,一方面是“千金买骨”的故技,想要吸引更多的名师来此教学。
  “这是要折杀我袁燕倏吗?任公,使不得。”
  鹤立鸡群站在众人之间的袁燕倏仰天一笑,立马上前扶起梁启超,再转身向着周围众人虚扶了一下道:“诸君请起,快请起吧!”
  好吧,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做戏,大家配合一下来着。
  这样就可以显得一边是礼贤下士,一边是谦虚有礼。
  “任公,您还真是……哎!”
  等大家站起身来,就见我们袁大师握着梁启超的手,跺足道:“太实诚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三十)
  年少轻狂……
  一看我们袁大师穿的奇装异服,再一听他“夸奖”梁启超是“实诚人”,在场众人心头或多或少地浮现出了这四个字。
  梁任公是什么人?
  他是当时和后世公认的赛里斯文坛第一人!
  其他也不说了,单说这几年随着《三体》和《流浪地球》而爆红的科幻小说吧。
  梁启超可是将科幻文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他在二十世纪初就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Deux
Ans
de
vacances)》。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