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79

  “在二十年代,还有人认为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6)匿名所著,不过他本人却矢口否认。另外有一种观点是,根据其遣词造句的柔婉风格和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这应该是一位女性作家。可惜始终没有找到这位‘二十年代的玛格丽特·杜拉斯(7)’……”
  注释:
  (1)译者注:中文版译作《格雷的五十道阴影》或者《五十度灰。》。
  (2)译者注:《圣经——旧约》记载中的风俗败坏的城市。位于死海南方,现已沉没在水底。
  (3)笔者注:弗洛伊德确实著有《图腾与禁忌》,当然那个副标题是没有的。而荣格曾经写了一本《浮士德和佛教》。
  (4)译者注:风城是芝加哥的绰号。
  (5)译者注:斯蒂尔乃是steele(钢铁)的译音。
  (6)译者注: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年9月11日——1930年3月2日),20世纪英国作家。他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写过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1915)、《爱恋中的女人》(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
  (7)译者注: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
第十三章
有真相
  本章副标题:老子怎么就成了兰陵笑笑生了捏?
  “就在大家以为这个谜团要到新世纪才有可能被揭开的时候,或者就像是在白教堂(1)发生的那些血案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凶手。意想不到的转机在千禧年来临之际出现了,《Fifty
Shades
of
Grey》原初手稿被一位匿名人士捐赠给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那位隐姓埋名近八十年的神秘作者的身份终于要被揭开……”
  “可是这个揭开的过程实在太过简单,太过短促,也太过戏剧性,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当时沃森图书馆(3)的馆长也是一位极为资深的英美文学史研究者,他第一眼看到手稿的时候就惊呼出声,上帝,这本书是NY写的?!而NY就是那位被称为‘NY
of
NY(4)’的NY……”
  “馆长先生为什么能这么快认出作者是基于两个原因。其一,题赠中的Red
Queen正是袁先生某些时候匿名发表女性主题小说时的笔名;其二,就是因为他认出了扉页上手写题赠的笔迹……”
  “而他能这么快认出笔迹属于NY
of
NY,是因为他在不久之前刚看过Dr.NEO
YUAN的另一本小说的手稿。巧合的是,根据现代仪器的检测,NEO
YUAN手写的这两个题赠都不是用墨水而用的都是食物……”
  “沃森图书馆不仅把这两份打字手稿进行比对,还调出了纽约大学的档案。而Dr.NEO
YUAN的博士论文的底稿和前述的两份手稿一样,是同一台出产于1908年的UNDERWOOD牌打字机打出来的。至此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至于Dr.NEO
YUAN为什么能写出《Fifty
Shades
of
Grey》,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很多场合说过的那段话。当有人问他如何成为作家的时候,他一直用一段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轶事作为回答。曾经有位法国外省的贵妇人请教大仲马先生,问他怎样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位杰出的作家。而大仲马这样告诉这位女士,夫人,请把令郎送到巴黎,然后每个月给他一大笔钱……”
  “鉴于有历史证据表明Dr.NEO
YUAN和Ms.Anastasia
Steele早在1920年之前,在纽约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男女朋友’,还有这本小说中详尽描述的各种开创性手法,再加上男女主角的鲜明特征。他转述大仲马的那段话应该真的是他本人在文学事业还有其他事业上的体悟……”
  “另外还有一桩轶事。根据档案显示,当时有一位NYPD在见到报纸上袁燕倏先生的照片以后,指控Dr.NEO
YUAN和一个红发女子袭击了他。不过目击者声称那个袭警的男子是日本人,而且因为袁先生此时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作家,所以这项指控不了了之……”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Dr.NEO
YUAN其实在书中有意无意地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众所周知,Dr.NEO
YUAN是第一位把科幻小说提升到前所未有高度的小说家,而在写科幻小说的时候,他一生中只使用一个笔名,那就是Grey
Knight(5)。同时,他本人对基督教的态度一贯地非常不友善,甚至还匿名发表过相当数量专门揭露基督教丑恶面的历史著作。这个身份也是近些年才被世人发现,而当时他使用的笔名正是敌基督(The
Antichrist)……”
  “总之,把一位有恶魔崇拜嫌疑,并沉迷于不正常肉欲中的男主角命名为Christian
Grey,这既是其自身的真实写照,也是Dr.NEO
YUAN这位‘敌基督’对于基督教的一种讽刺……”
  译者按:对于袁燕倏先生是《Fifty
Shades
of
Grey》的匿名作者这个结论,很容易让我们中国读者想起明清小说的一桩公案,那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而后一个问题也许永远不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不过袁燕倏先生这一生也一直被人问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他这样一个中国人能写出那么多英文和其他语种的经典著作呢。
  他是这样回答提问者的,对于作者来说,只要有读者喜爱他的作品就够了。就像你不会去介意为你煎了一块恰到好处的牛排的厨师是白人或黑人一样,为什么要在享受阅读的时候去考虑作者本人的身份呢?
  ——节选自《五十度灰》2002年中文版序
  在“真实”的历史中,当天早上走出了安娜公寓楼的袁燕倏既没有想到自己成为了“英语文学界的开膛手杰克”也没有想到会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兰陵笑笑生”。
  不过如果他知道还有那么多的说法,他一定……也无所谓啦。情色文学大师难道就不是文学大师了?
  自打人类开始琢磨文学艺术以来,大概就没能和这件事情脱离关系。从东到西的《诗经》、《梨俱吠陀》、《金闪闪……嗯,吉尔伽美什史诗》和《荷马史诗》对此都有极为露骨的描写。
  而到了近古,从西到东的《十日谈》、《天方夜谭》、中国明清小说和《源氏物语》等等作品,即使以现代人眼光看也很黄很暴力的好伐。
  我们的袁大师对《天方夜谭》这本书怨念尤其深重。他小时候看的洁版的《一千零一夜》倒是还好,等稍微长大一点为了回味一下童年时光去看了“不洁版”的《天方夜谭》,单单一个开头就几乎摧毁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而且还是初中生的袁同学的幼小三观,从此他就对绿帽文深恶而痛绝。
  腰酸背疼,脚下还有点发软的他被带着寒意的秋风一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哆嗦。袁燕倏竖起了西装领子,心里就开始想一个很是重要的问题……
  我大新乡哪里有卖六味地黄丸呢?
  注释:
  (1)译者注:开膛手杰克犯案的地点,位于伦敦东区,也是当时伦敦的贫民窟。
  (2)译者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5号大道上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遥遥相对。
  (3)译者注:沃森图书馆是博物馆的一个专门研究世界艺术发展史的部门,于1964年建立。它是世界上收藏艺术、考古书籍最完善的图书馆之一。
  (4)译者注:NY
of
NY,NEW
YORK的NEO
YUAN,这是后来纽约市民对于此人的爱称。而NEO
YUAN就是被称为“民国大师中的大师”的袁燕倏先生。
  (5)译者注:灰之骑士,和红之皇后一样是袁燕倏先生众多笔名中的一个。现代研究者经过比对,发现他有六个专门用于发表小说的笔名,研究者称之为“六色棋子”。
第十四章
接任务
  本章副标题:杨教授,皮卡丘。与君同销万古愁。
  昨夜耕地也耕得实在太狠,累坏了的老黄牛……嗯,袁燕倏回到家里倒头就睡,不过没睡了多久,他就被大师球系统给吵醒了。
  “叮!”
  首先是清脆无比,听着像是超市收银台上钱柜开启时的声音。接着就是除了聋子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觉得动听无比的“丁铃当啷”,无数硬币互相撞击着掉入了钱柜之中的响动。
  “叮叮叮,宿主获取B币,系统计算中……”
  “当当当,宿主收获10003B币,当前余额10003B币!”
  “宿主第一次获取B币,系统任务体系解锁,经济学自主兑换模式解锁。系统更新中……”
  迷迷糊糊的袁燕倏真的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因为他这几天可是仔仔细细地研究过大师球系统的说明书,明白这B币可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什么是B币?B币其实就是以人类脑电波形式而存在的游离能源。如果这个世界的人类接触到袁燕倏的作品,那么他们的脑电波变化就会被大师球探查到。根据这些人类脑袋波变化的波形和强度会让宿主得到一定数量的能源,而这些能源以B币方式来计算,能拿来解锁权限和兑换更多的姿势……嗯,知识。
  通过阅读大师球系统的说明书,袁燕倏现在知道了,所有接触过他著作的人都能为他至少贡献百分之五个B币(就是五分)。接触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正版盗版手抄版稿件,聆听他本人讲解或者其他人转述,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或者网络(1)等第三方媒介。这些受众甚至不用知道作者就是袁燕倏,他一样能接受B币。
  当然每个人能提供的B币也是不同的,同样的,也有一套极为“复杂”的计算方式。在这个函数关系式中个人对于历史进程影响度,个人对著作相关专业了解度,个人对著作喜好程度是三个最大的变量。也就是说某人历史地位越高,对其著作所涉专业了解度越高,对著作本身喜好度越高,那么这个人能提供的B币就越多(2)。
  这么一算的话,其实按照百分之五B币这个基数,10003B币这个数目大的吓人。而这个世界上目前可能接触过他作品的人只有唯一一位“皇后区的红皇后”,难道这个安娜塔西亚是那位安娜塔西亚……不、不、不,不可能,两者的年龄对不上,还有那张全家福说明她真的不是她。
  袁燕倏哪里料得到提早诞生的《五十度灰》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在后世这不过是一本脱胎于《暮光之城》这种少女小说的同人罢了,最多也就是SM版的《霸道总裁爱上我》。他真的没有发现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啊。
  虽然他想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问了大师球系统,这破系统也支支吾吾地不肯说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总归是一件好事。而且他现在也没工夫惦记这件事情了。
  “3,2,1。系统更新完成,发布第一个系统任务。”
  啥,这破系统居然还有任务来着?
  “当当当。系统任务发布:知识改变命运,学历增加逼格。30岁没结婚就觉得晚了?读个博士试试。”
  “任务内容:一年之内获得纽约大学Phd(哲学博士)。不是道可脱走出去还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吗?”
  “任务奖励:无。本系统为宿主开光……嗯,镀了一层24K金,还想怎样?”
  “失败惩罚:抹杀。连博士也当不了还想当主角?”
  袁燕倏心想,这都什么破任务。而且这样一来,自己是赶不上明年回国去红船上露个小脸了。
  “皮卡……丘!”
  “大师球,等等……”再一次听到这么可爱的声音,吃过亏的袁燕倏立马喊卡。可是他还是慢了一步。
  “滋啦滋啦……”
  又一次成为接触不良的电灯泡之后,袁燕倏好不容易支撑起身体,晃晃悠悠地抬起头,弱弱地问道:“大师球,您这里面只有皮卡丘吗?”
  “宿主你这么问是想下次换个口味吗?”
  算了,做人呢还是要看开一点。好歹自己有了这么一笔巨款,接下来就是好好地谋划一下自己的大师之路,自己倒是先兑换哪一本经济学名作好呢?
  嗯,作为博士论文,凯恩斯同志那本《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不是太高调了。不好不好。做人呢还是要低调一点,不如先马马虎虎地兑换他那本《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好了。
  其实只要看看这个书名,就知道这本书完全地贴合时代,而且在原本的历史上这本书将来会成为美国年度非文学类畅销书籍的第二名(3)。
  凭着这本著作别说区区纽约大学的Ph.D,就是到哈佛耶鲁当教授那也是妥妥的……嗯,只要自己能换一张白皮。
  打定了主意的袁燕倏终于打开了大师球系统的兑换列表……
  他伸出手虚虚一按大师球中央的按钮,就看到大师球被平均分成八份,其中有人文类的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和教育学,自然类的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和医药科学。这么看来,他可以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不过现在只有经济学这一项是亮的,其他人文类都处于灰色的状态,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未解锁。而自然类索性就是黑的,下面也有一行小字:封存中,如有使用需要请向时空管理局申请。
  他只好就点开了大师球系统界面上目前唯一可选的选项:经济学。大师球像涟漪那样一晃,这次一分为二,出现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
  所谓理论经济学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学的别呼。简单地说吧,它就是研究人类社会普遍原理之中和经济有关的部分,实际上不和经济搭边的人类活动并不多。一位立志于当政治家的人不去了解经济学,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要想靠一本书红透包括各国政经圈思想界以内的全世界,那就得来这个。前头的榜样就是马叔恩叔,后面的例子就是袁燕倏心心念念的凯恩斯。
  而应用经济学就不行了,研究项目太过于琐碎也太过于贴合特殊时代背景,总不见得兑换《互联网企业财务管理》、《非实体经济企业税制研究》这种书,在1920年袁大师想哭都找不到比尔盖茨和马总统的坟头,想烧给扎克伯格和麻花藤……他们也收不到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