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1990(校对)第9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9/1523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迪莱看向那几份会让自己正式拿到A+音频公司百分之十五股份的文件,努力克制住心潮起伏,给私人律师递了个眼神,趁他开始审合同文本的时候问道:“古德曼不用在场吗?”
“不用,他早两年就把合同拟好了,一直存在我保险柜里,你看,都落灰了。”
宋亚说完嘴巴张开,又大大地打了个哈欠,“坐吧,都别站着。”
“对了,带给你的。”
迪莱把私人律师公文包里自己收集的一些报纸拿了出来,丢给宋亚,自己走到窗户大开,芝加哥的寒风笔直灌进来的窗前,借着看风景平复心情。
“什么?哦。”
宋亚拿起来扫了几眼,一些芝加哥当地早报,共同点就是都刊登了昨晚自己的Baba
Yetu相关新闻。
‘芝加哥交响乐团联手APLUS,给我们全体信徒奉献了一首辉煌的圣歌,歌词为斯瓦西里语主祷文……’
‘愿上帝与我们同在!教友APLUS谱写新的福音……’
基本都是这种内容,因为这类报纸都是各教团发行的传教类刊物,影响力很低,基本没什么新闻价值。
昨晚演出很成功,但因为PBS台古典音乐栏目的小众属性,传播速度和广度都不太行,除了A+CN随后发了篇新闻报导帮自己吹嘘了一下,就是前纽约市长丁金斯在他内城广播公司的电台谈话栏目里兴奋地提及过,老头推崇备至,因为那个台本身就有福音派背景。
说起来新教各堂口是真的多,比如自己这具身体从小去到大的教堂属于浸礼宗米国非裔流派,陶氏副总裁他们合唱团的人都来自路德宗,老巴恩那个教堂属于路德宗的另一个联合会,丁金斯也属于路德宗,但是里面非裔占主流的一个派别,有句话不是同行是冤家么?他们时而为争夺信徒而激烈竞争,时而又面临其他更异化的宗教竞争者的压力时而精诚合作,一团烂账。
幸好大家都对自己这首Baba
yetu评价极高……
因为确实太正确了,目前某教无论在非洲还是北米,都对黑人群体有不菲吸引力,于是对基教无论大大小小哪个堂口来说,米国混血大歌星创作,用历史悠久的东非斯瓦西里语演唱的福音交响圣歌都很利于他们展开防守或者进攻,在和平时代这种对‘羊群’的争夺战中,每一分文化优势都很宝贵。
这些年宋亚很清楚的体会到,在米国,如果没有族裔或者宗教背景,人们也许会出于尝鲜、秀个性或者附庸风雅的心理在身上纹日式汉字或者中文,在房间里挂点中文书法作品作为装饰,但鲜有人主动在身上纹中东字母哲言,或者挂什么中东文书法,哪怕那其实是哈菲兹歌颂美酒的波斯语诗篇。
都是异质文明,华国本子阿三离他们的心灵还是太远,宗教威胁性也相对不足,以至于历史上经常被欧美用来作寄予美好想象的寓言背景,或者用来装点异域风情的完美选题。
而另一个对手,则是宗教领域的千年死敌……
总之这次保守派绝对挑不出自己的毛病,还得念自己的好。
趁着迪莱的律师审合同的空当,宋亚心里胡思乱想。
“没问题。”许久之后律师说道。
当然没问题,打了第三个哈欠,宋亚随手签字,然后和迪莱换着签,最后交给艾丽西亚确认。
迪莱表情平静,但正在努力压抑内心的激动,很容易看出来,“上市还顺利吗?”他问。
“还行,应该还是网景的同一拨人,KPCB、摩根斯坦利、永道……”迪莱回答:“主要风险就是和全音乐网站的诉讼。”
“我的律所会全力以赴。”艾丽西亚只好再次保证。
略聊了会儿阿美利加音乐网站上市的事,“中午都在这吃吗?”雪琳芬出现在书房门口。
“我还有事。”
只有艾丽西亚拒绝,她弄完合同就匆匆告辞。
“五号你和彼得一起来参加奠基典礼吗?”宋亚对她的背影问。
“不了,我不喜欢那种场合。”她丢下句话走了。
“对了,我邀请杰瑞德莱托五号过来当嘉宾,在奠基典礼上露面可以吗?”
雪琳芬趁机提议,“阿普正传会在普利方丹的生日开画,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他需要曝光。”
“免费?那没问题,来吧,人越多越好。”
这是好事,莱托算红,到时候加上自己和其他转签新A+唱片的歌星,各家娱乐新闻肯定都会报一条的。
吃完午餐后,终于放下心头大石的迪莱也告辞离开了,他要赶回硅谷盯着公司,其他比如叶列莫夫等旗下高管在去年年末也都更新了股权奖励,但不会再出现张口就给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五的情形了,那时候宋亚还不太成熟。
“利特曼出版社总经理对我们的教育片计划怎么说?”
下午书房里只剩下了斯隆一个,但想赚二十刀已有心无力,他继续处理公务。
“他脑子不古板,很有兴趣,不过想再和你亲自谈一谈。”
斯隆含笑看着他,说:“竟然能发现那方面的潜在市场,是不是因为你脑子里整天都想着那些事?嗯,APLUS?”
“专业点噢斯隆女士,是谁信誓旦旦说交易之外不聊那方面话题的?”
宋亚反击。
“好吧好吧,利特曼出版社总经理觉得你对游说各州教育部门的日程压缩得太紧,他们不是大出版社,有一定渠道但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口,除非……”斯隆俏皮地眨了眨眼。
“除非有某个州出现示范效应对吗?”
两人想到一块去了,都惺惺相惜的笑了起来,突破口还能是谁,‘雷厉风行’的彼得弗洛克呗,“让利特曼出版社总经理五号也来奠基典礼吧,我介绍我们的州长大人给他认识。”
“对了,晚上你和大卫格芬他们除了聊小布朗夫曼冠名交响乐中心的事,还聊了些什么?”
斯隆问。
“没什么了,闲聊而已。”
宋亚摇头,“我一华裔干嘛要听犹太人炫耀历史……”
“什么?”后一句话他是用汉语吐槽的,斯隆没听懂。
“没有啦,我不是写了首福音歌曲嘛,大卫格芬和巴伦博伊都是犹太裔……”
宋亚说。
“Baba
Yetu一发,加上之前附和大卫格芬的发言,你现在的政治光谱已经能被外界勾勒得非常清晰了哟。”
斯隆提醒:“一位带有新教底色的进步人士,除了笃信上帝,你和米国保守派的区别就是支持禁枪,起码公开发表过支持有条件禁枪的言论,支持女权以及各种平权,这些其实对保守派来说问题不大,你还年轻,这类想法以后还有可能被所谓的‘纠正’,那么最后一个分歧点就只剩下是否支持堕胎了,你公开表态支持,那么还是会得罪他们。”
“真的要这么一关一关过吗?”宋亚继续吐槽。
“你支持吗?”斯隆问。
“当然。”宋亚反问:“这不用额外说吧?支持女权的不是都应该支持女性自由选择的权力吗?”
“起码在米国有区别。无论哪种宗教来说,完成对女性的禁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宗教天然有不断扩张信众的驱动力,所以他们不喜欢堕胎。因为大部分男性在青年时期都比较叛逆而且由于生活压力导致不会那么亲近宗教生活,所以家庭里有位被驯化好的忠诚信众母亲会是他们人到中年或者老年时,回忆起母亲的善良、忍耐、虔信等所谓美好品质后重新去宗教中寻找心灵藉慰的重大原因之一。”
斯隆说:“女性的自由解放得来不易,别看现在一些温和化的保守思想把自己伪装得非常好,但他们已经在反扑,他们不会放过女人,等到他们再次取得优势时事态变化会比想象中快很多,你以为是从百分之五十一按部就班发展到五十二?不,很可能从百分之五十一直接跳到百分之九十。”
“OK,OK。”
一通长篇大论把宋亚听得眼皮子快耷拉没了,“我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我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晚上还有演出,出去吧,出去吧……”他挥手赶人,人往沙发上躺。
“得了吧,就去站在那挥三分多钟小棒子而已,能有多累?”斯隆的演说欲还没得到满足,翻着白眼吐槽。
“你不懂艺术别乱发表议论好吗?”
“哇喔,大艺术家。”
“榨汁机!”
“……”
“我要涨价!”
第一千七十四章
只是工作
“APLUS……”
第二次终场谢幕,宋亚下台时又巴伦博伊叫住,“昨天本想跟你多聊两句的,但被筹款的事打断了,等下有空来下我房间?”
“好的。”
宋亚能猜到巴伦博伊想跟自己聊什么,之前Baba
Yetu垫场演出结束后,自己训了几位合唱团的学生,他们大概因为前一句没来得及跟上,然后就自暴自弃地对着口型划水,还笑嘻嘻地左顾右盼,虽然在上百人的合唱声中造不成大影响,但自己可不想才第二场就有人开始放羊。
也许是话有点重,把那几个孩子弄哭了。
“这仅仅是个工作,唱歌是工作、拉小提琴是工作,指挥也是工作。”
果然,去巴伦博伊的休息室里,对方上来就说:“不要给自己和大家太大压力,APLUS。”
“我只是想追求完美。”
自己以前录专辑和拍MV、拍电影时都秉持着差不多就行的态度,但也许是因为指挥工作没有天启的底气,或者勉强算自己第一个要完全靠个人努力钻研、锻炼的技艺?宋亚非常上心,心说老头你排练时骂人可比我凶残多了,现在又跟我说这个?于是耸了下肩膀,敷衍回答:“抱歉,下次我会注意说话的方式。”
“我们这行是成名最快,也是对天才对宽容的……”
巴伦博伊又说道:“莫扎特五岁尝试作曲,六岁开始在欧洲各国巡演,八岁写了首部交响曲,十六岁就当上宫廷乐师了。我七岁举办个人音乐会,十一岁被公认为钢琴天才,十四岁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同场登台,我已故的前妻杜普蕾十一岁成名,十六岁登上顶级舞台……但这行的天才陨落也最快,大多由于年少成名导致的性格心理问题,还有滥用药物,以及不停和自己较劲的艺术家的疯狂和偏执……你新公司格芬唱片旗下的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九四年自杀身亡时才二十七岁。”
“我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9/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