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0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4/2534

  岳鹏却是皱起了眉头。
  按着赵洞庭火速覆灭白马军的旨意,他现在理应出兵往黔州和赵大、赵虎汇合才是,但乐源却又不能不管。
  乐源、绥阳都属珍州,而珍州就在南平军东侧。若是对这股大理军置之不理,他们便有可能直長驅動杀到南川,威逼重庆。
  超过十万的大军,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此时重庆府内虽有苗右里天伤军和郑益杭的天猛军以及重庆守军镇守,但要面对过十万的大理军,也只能说是胜负难料。
  沉吟过后,岳鹏问王大钢,“据本帅所知,张元帅率军紧追着这支大理军。此时张元帅兵在何处?”
  王大钢摇头道:“末将不知。”
  然后有些迟疑道:“末将担心的是张帅未必能够赶在大理军兵犯乐源以前赶到。如此,乐源将血流成河。”
  岳鹏轻轻点头,又沉吟起来。
  向黔州还是守乐源,这于他而言的确是个难题。
  大宋禁军数量远远不如新宋、大理两国汇聚在夔州的多,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
  王大钢看着岳鹏如此,不禁焦急,“岳帅,若是您不出兵守乐源,那乐源的百姓……真是没有半点希望了啊!”
  “好!”
  这句话似是触动岳鹏,他右手重重拍在案几上,道:“本帅这就出兵乐源!”
  说罢便对着外面喊道:“集结大军,兵发乐源!”
  王大钢满脸喜色,“末将多谢岳帅!”
  然后告辞,率着亲卫又匆匆离开南川而去。
  岳鹏在他走后,却是传信长沙,将这边的形势告知了赵洞庭。他担心因为自己没有率军赶往黔州而影响赵洞庭的整个布局。
  就在这日,天魁军出南川,向东往乐源而去。
  到翌日,在长沙皇宫的赵洞庭便收到岳鹏的信。
  大理军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赶到绥阳,这也同样出乎赵洞庭的意料。
  这无疑让得夔州境内形势又变得危急起来。
  而最让赵洞庭心中不安的,是这支逾十万的大理军到底有何战略意图。
  他们从自杞进潼川府罗氏境内,绕这么个大圈才到夔州境内。此时又兵锋直杀向北,为的是什么呢?
  御书房内书案上,摆在赵洞庭面前的是夔州地图。
  他手指点在绥阳城那个点上,细细看着。
  绥阳往西北,可攻重庆。往东,可攻荆湖北路,然后直入荆湖南路,威逼大宋皇城长沙。
  当赵洞庭的眼睛最终聚焦于夔州路最东面的思州之时,他的眼中有着精芒划过。
  思州辖地寥落,但其境内仅仅只北侧有务川、南面有安夷、邛水两县。在思州的中部,只有些许散落村镇。
  大理军若是从绥阳直接向东,将不会遭遇到任何抵抗,可以长驱直入到荆湖北路。
  而此时荆湖北路境内,常德府守军和苏泉荡的镇北军区都被元军牵制,张珏镇南军区也不在境内,可谓空虚得很。
  赵洞庭喃喃自语,“莫非……这才是你段麒麟的杀招?”
  他设身处地的想,若是自己段麒麟,定然会让这支大军直捣紫龙,杀向长沙。
  至于粮草问题,完全可以在沿途攻城拔寨,让大军强抢便是。
  段麒麟让这支大理军带着张珏兜圈子,怕是等待的就是夔州境内战事陷入胶着的这个时机吧?
  “磨墨!”
  赵洞庭头也不抬地说道。
  刘公公很是熟稔地拿起旁边配有麝香的珍贵墨锭,在砚台上磨着。
  墨浆深黑,带着点红。
  这是难得的宝墨。说是滴字成金都不为过。
  赵洞庭提笔沾墨,摆开宣纸在纸上奋笔疾书,“命岳鹏仍往黔州,乐源郡竖天魁军旗,佯做有天魁军守城之势。”
  然后盖上大印,便将这张宣纸撕裂叠起。
  又铺开张纸,写道:“传令张珏大军,火速前进,绕往大理军队之东侧,提防大理军兵发荆湖北路!”
  这张纸,自是同样也盖上大印。
  做完这些,他对刘公公道:“将这两封信都传往珍州乐源。”
  刘公公小心翼翼接过信,跑出御书房去。
  御书房内仅剩赵洞庭,忽然觉得有些空荡荡。
  他扭了扭脖子,走到外面,问守候在门口的太监,“怎的今日不见吴供奉过来?”
  吴阿淼也被他安排在武鼎堂内,只是并未任职,也并未细分到哪个殿去。
  小太监答道:“回禀皇上,奴才不知。”
  赵洞庭皱了皱眉,“去武鼎堂叫他过来。”
  没有吴阿淼这没大没小的家伙陪在身边,他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似的。
  说起这个,乐婵、张茹等女倒是应该感谢吴阿淼。因为自吴阿淼进宫,她们也可以专心带孩子的带孩子,养胎的养胎。
  “是!”
  小太监匆匆向武鼎堂跑去。
  等得刘公公从信鸽豢养司回来,这小太监便也跑了回来,气喘吁吁。
  他跟着刘公公走进御书房,跪倒在赵洞庭面前,却是道:“皇上,吴供奉他出宫去了。”
  赵洞庭诧异,“出宫?去了哪里?”
  小太监摇头道:“奴才不知。已问过武鼎堂内诸位供奉,他们也同样不知。”
  赵洞庭揉了揉眉心,眼睛猛地瞪得滚圆,“这家伙不会真去中兴府了吧!”
  但随即,却是忽的又笑了,笑得很是有些玩味。
第881章
见玉玲珑
  拉开窗帘看向窗外,阳光明媚。
  明日便是夏至了。
  赵洞庭的眼神又落在身前书案上的一叠密信上。
  这些密信分别来自天网和军情处和各地府衙。
  到现在,距离他让天网和军情处调查乱民已经过去十天的时间。
  在各州各府各县都加强戒备以后,储粮库等重地倒是鲜少有再发生被焚的事情,但乱民却仍旧在日益壮大着。
  这些乱民背后无疑有着极强的势力在扶持,因为他们看起来并不缺乏财力。
  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就形成气候,而且能够和各县守军周旋,赵洞庭已是认定此事是大理在幕后策划。
  甚至,元朝也可能参与在内。
  他们的棋子都将要浮出水面了。
  而此时堆在赵洞庭面前的这些密信上,便涉及到江湖诸多宗门以及民间诸多富商,甚至还有官吏。
  他们虽然未必就是那些乱民的幕后主使者,但和那些乱民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赵洞庭又抽出张密信重看,嘴角勾起冷笑:“个个都智计百出,呵,鬼谷学宫……这些年你们到底培养了多少人?”
  但直到他将这些密信全部看完,却仍没有要下令清剿这些宗门、富商的意思。
  刘公公作为总是陪在赵洞庭身旁的老奴,对这些事自是也有些知情,见赵洞庭久不开口,不禁问道:“皇上,眼下军情处、天网已经查探出这么多和乱民有关系的宗门、富商,咱们是不是……”
  赵洞庭轻笑着偏头看他,却是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