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534

  张红伟也不着急,只是在城头看着那守军将领演戏。
  若是这将领真有心顽抗到底,压根就不会有这么多废话。在他两度近城的时候早让人放箭了。
  如此过数分钟。
  那城头将领终于是回首看向张红伟,以极为痛惜的声音道:“我军……投降。”
  然后他便将自己的佩剑愤愤抛到了城下去。
  周围将士都看向他,却无人驳斥。
  他们心中其实也都是不想打的。因为根本没有丝毫的胜算。
  而即便是有心眼多的人看出来这将领是在做戏,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拆穿。那是给自己找麻烦。
  抛剑的将领对着周围拱拱手,“诸位袍泽,本将有心拒敌,纵是身死也无怨无悔。但宋军势大,以城内父老乡亲作为要挟,本将宁愿将所有罪名背负在自己身上。以后,怯懦者是我、投敌者亦是我。只问诸位可有愿随本将下城之人?”
  军中有人隱藏地翻起白眼。
  能说出这种话来,可需要颇厚的脸皮才行。
  不过众人都有心投降,自是也不会有谁在这种时候笑话这位守军。
  谁都没那个资格。
  待得这将领向着城下走去时,有许多士卒都跟在他的后面。
  褒州城东城门缓缓洞开。
  吊桥被放下。
  这原来不过是褒州守军中不得势的副都统将领带着数百将士走出城门。
  褒州城内能上得台面的将领大多数都已经跟着段麒麟前往新宋,也就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
  他们有不能离开褒州城的理由。也或许,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生出降宋的想法。
  在这个年代,在君王逃亡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率着大军负隅顽抗的人其实是不多的。
  之前整个泱泱大宋,在小朝廷逃亡的时候,奋起抗元的有名将领都并不多。
  而现在,大理的情况较之当初的大宋都还要差许多。
  起码大宋小朝廷刚刚逃亡的时候,大宋各地守军都还保全着建制。整个朝廷的军队多数得以保存。
  大理现在却是各城都兵力空虚。
  再者,大宋在大理的风评亦是不差。
  这更让得大理境内愿意抗宋的将领只会更少。如石城郡总管那样的,只会是凤毛麟角。
  张红伟心满意足,拍马回到军中。
  然后在大宋军前,他和刘诸温等人正式接纳褒州城将士的投降。
  大军进城。
  城内军营、府衙等重地很快被大宋禁军占领。
  只这个时候,府衙已是人去楼空。
  刘诸温、张红伟、苗成、洪无天等人到得府衙里后,见着里面空空如也的景象,俱是摇头轻笑。
  连这褒州城的府衙都是如此模样,那想来大理皇宫之内只会更为空荡。
  或许这回拿下大理皇城的行动,会要比他们之前预料的更为容易许多。
  大理全境内奋起抵抗的人实在太少。
  而这,应该有赵洞庭的功劳在内。
  他当时让张珏镇南军区进攻大理,却不准荼毒大理百姓。为大宋争取到不错风评,这才让得大理境内反抗者甚少。
  刘诸温等人在府衙中说起这事时,眼中无不有着惊叹敬佩之色。
  皇上对于民心的把握堪称前无古人。
  又两日。
  元朝的使臣终于是携带着议和文书到得长沙城内。
  元驻宋大使祁宏达亲自在城门迎接到他们,然后便带着他们直往大宋皇宫,求见赵洞庭。
  赵洞庭将朝中陆秀夫、王文富、苏刘义等文武肱骨宣到大殿,正式接见这些元朝使臣。
  在大殿内,个个大宋官员都是显得神清气爽。
  连太监的声音都显得颇为高昂,“宣元朝使臣进殿。”
  等祁宏达和那些元朝使臣进殿,大宋官员们神色便更是显得昂扬。
  又是王恽。
  他之前跟着洛陀出使大宋,已经不是生面孔。
  只这回,王恽脸上却是要苦涩许多。
  刚刚进殿,他便和身后众人对着赵洞庭拱手道:“见过宋帝。”
  赵洞庭端坐在皇位上,面带轻笑,轻轻摆手道:“诸位免礼。”
  然后眼神落在王恽身上,道:“王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王恽却是连多话都不愿意说,直接从身后人手中接过议和文书,道:“宋帝,这是议和文书,请您过目。”
第1083章
真金回都
  在大殿内伺候的内侍府总管太监乾公公对着赵洞庭微微欠身,然后走下殿去。
  他自王恽手中接过议和文书,然后轻轻放到赵洞庭身前案桌上。
  赵洞庭快眼扫过,轻轻点头。
  议和文书的内容他早就知道,并没有什么差错。
  然后他便在议和文书上盖上象征着大宋皇权的玉玺。
  如此,淮南东路、江南东路等地算是真正重属于大宋。
  赵洞庭前后用七年多的时间,总算是接近完全收复大宋的疆域。到现在,仅剩新宋的成都府路、潼川府路以及归属于西夏的利州东路、利州西路。
  而只要再拿下这几路,赵洞庭便真正成为南宋的中兴之帝。
  盖上大印以后,赵洞庭将议和文书折叠起来,对王恽道:“朕接受你们的议和。那你们何时退军?”
  祁宏达上前两步,对着赵洞庭拱手道:“我朝大军已经准备撤军,宋帝稍待。”
  “嗯。”
  赵洞庭轻轻点头,“那便可以让你们元朝的图兰朵公主过来了。另外,各路的官吏,你们也快些撤回去。”
  王恽眼中满是苦涩,这刹那只觉得憋屈至极。
  势不如人啊!
  他现在真的只能是赵洞庭说什么便是什么,根本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殿内众大宋文武肱骨跪倒在地,向着赵洞庭叩首,齐声高呼:“皇上英明!”
  其中陆秀夫、苏刘义、张世杰等人甚至是潸然泪下。
  虽然他们也早都知道元朝会让出江南东路等地,但现在议和真正达成,却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
  想起以前跟着朝廷到处流亡,大宋岌岌可危的那些日子。这眼泪水啊,便好似止也止不住似的,哗哗直流。
  赵洞庭哭笑不得,也无奈得很。
  他已经没想法再去改变陆秀夫这些人了。
  同时,也颇为能领会陆秀夫等人的这种情怀。
  大宋能够有如今的局面的确不容易。
  他发明出轰天雷、热气球、掷弹筒等利器,都还用这么长的时间才总算是将临安府给收复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2/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