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7/2534

  赵洞庭轻笑,“你舍得?”
  岳鹏回答得毫不犹豫,“岳鹏的所有都是皇上给的。若以后元朝灭,皇上不再需要岳鹏率军征伐,岳鹏愿意解甲归田。”
  赵洞庭笑着拍拍岳鹏的肩膀,“有你这话就够了。你们都是朕的左臂右膀,这泱泱大宋,有大半是你们打下来的。你放心,朕不会杯酒释兵权寒朝中文武的心,更不会让朝中文武和朕反目成仇。”
  岳鹏连问:“皇上心中已有良策?”
  赵洞庭挑了挑眉头,“倒是有些想法。只担心,会有人等不到那个时候。那真不是朕愿意看到的。”
  说罢轻轻叹息,“且先不管这些,这蜀中军区元帅之职,先交给任伟再说吧!”
  对于任伟,赵洞庭无疑是颇为信重的。
  在各军军长中,除去赵大、赵虎外,任伟也可以说是和赵洞庭关系最亲近的人。
  时间仍是流逝。
  新宋覆灭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扬出去,除大宋、西夏外,元朝以及中原周边各国怕也都收到消息。
  大宋如今正是雄踞中原的已经苏醒过来的猛虎。
  元中都。
  真金在得知新宋被灭的消息以后,当即便宣了朝中几个辅国大臣到御书房。
  谁都是脸色凝重。
  大理、新宋接连被破,大宋禁军势不可挡。看起来,元朝怎么也像是要步大宋后尘的样子。
  而之前签订的议和文书,在国力有差距的情况下,那无疑只会是个笑话。
第1184章
大军回长
  在经过半晌的沉默以后,元皇帝真金终是开口,“时下宋国灭掉新宋,诸位爱卿心中对此可有什么想法?”
  众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后眼神都汇聚在黑虎哈尔巴拉的身上。
  阿已经自裁殉国,真金登基为帝。现在元朝大军的最高指挥官便是哈尔巴拉。
  他对元朝大军的实力最是清楚了解,接下来如何面对大宋,他的意见也是至关重要的。
  哈尔巴拉脸色凝重。
  只稍作沉吟,他便对真金道:“皇上,时下咱们面对宋国,臣以为只能以和为首。”
  这话,已然将他的心思坦露无疑。
  到得今时今日,元军已经不再具备和大宋大军相抗的实力。纵是巴尔哈拉素来自信,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也不得不自认下风。
  而他的这种回答,也并没有出乎御书房内其余几人的意料。
  元军现在是不是宋军对手,其实谁心中都有数。
  真金看众人神色,只是轻轻叹息,“求和……可现在宋国会愿意给我们求和的机会么……”
  当初元朝最盛时,对大宋步步紧逼。他扪心自问,若他是宋帝,在稍微休整以后,也必然发兵攻元。
  桑哥、耶律铸还有哈尔巴拉等人尽皆不说话。
  真金显得有些意兴阑珊,摆摆手,“你们都先行退下吧!”
  然后看向旁侧老太监,“去将军总管阿老瓦丁宣来。”
  老太监领命,和耶律铸等人皆是退出御书房去。
  真金留在御书房内苦恼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眉头深锁,始终不解。
  其实若论军卒数量,纵横亚洲许多年的元朝仍不在大宋之下。若是必要,真金仍旧可以聚集到能够抵抗宋军的军队。
  只是,在火器相差大宋太远的情况下。他纵是聚兵也并没有什么用。
  宣阿老瓦丁前来,他当然是想问问阿老瓦丁对掷弹筒、冲天炮等物的研究怎么样了。
  时至今日,他们那些能工巧匠研究这些军火也已经有许长的时间了。
  只不多时,阿老瓦丁便被带到御书房来。
  他披头散发,邋里邋遢。看起来便是那种专心致志做某件事而会遗忘其余所有事情的人。
  他才刚进屋,真金便问他道:“新型火器的研制如何了?”
  阿老瓦丁面露愧色,“回皇上,暂且……暂且还并未有什么进展!”
  真金的眉头瞬间倒竖。
  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发火。
  他的性格和他爹忽必烈有着极大的不同。
  重重的呼吸几口后,真金竭力让自己的语气不那么充满怒火,“都这么长的时间了,就连半点进展都没有吗?”
  阿老瓦丁愧色更甚,“我们并无掷弹筒等物的实物摆在面前研究,实在……实在是有些无从下手。”
  掷弹筒领先于这个年代太多,纵然他麾下都是能工巧匠,要想单凭自己研制出掷弹筒来,那自然只是天方夜谭。
  且不说掷弹筒的发力等等构造,光是那炮弹,就能让得这个年代的能工巧匠们琢磨不出头绪来。
  再者即便是侥幸琢磨出其构造,以元朝现在的冶炼技术,也根本锻造不出那些精巧的零部件。
  真金只觉得胸口积郁的闷气越来越重。
  他的手指甚至都因此而微微发白,只强忍着怒气,又问阿老瓦丁,“那到底要多久才能够将其研制出来!”
  阿老瓦丁沉默。
  对于这件事,他实在不敢断言。
  因为他很明白,要研制出掷弹筒,他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他们甚至连门都还没有入。
  真金终是露出极为不耐烦之色,“退下去吧!”
  阿老瓦丁老老实实地退出御书房去。
  真金看向旁侧老太监,“你也下去!”
  这日,性子柔和的元皇帝真金都怒得在御书房内连摔了几个瓶瓶罐罐。
  这口气,他真是不吐不快。
  阿老瓦丁对于掷弹筒的研究始终没有进展,这让得他们大元始终没有对抗大宋的底气。
  这种被乌云压顶的感觉,自是极为不好受的。
  真金作为大元皇帝,压力也是最大。
  时间转眼又过去月余。
  新宋覆灭的事情已经彻底在中原发酵。
  大宋各地都得知新宋被灭的消息,连在大理,这件事情都是广为流传。
  段麒麟身死的消息也是同样传开。
  这或许让得大理境内有些原本还想抗宋的人悄然收敛了心思。
  段麒麟死,段实又是现在的大理路节度使,他们这些人的抵抗实在再没有什么意义。
  余飞航、钟健等人正式坐镇于大理皇城,成立大理路衙门。
  大宋境内不断有官吏被输送过来。
  大理各府各城除去少数官员仍留留任以外,其余陆续被换上大宋官员。
  各地府衙在大理境内初露雏形。
  刘诸温、张红伟率着大军终是离开大理皇城,向着邕州方向折返。
  苗成率着天天威军和顾俊英的天退军、朱海望的天究军以及张宏范的天闲军仍旧坐镇大理皇城。
  同时间,他们也开始在大理境内招募士卒。
  只待大理军区元帅之职水落石出,大理军区想来很快就能够成立。
  大理境内文治、武治都逐渐成形。可以说,大理已经真正成为大宋疆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