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534

  “可他不是你儿子。”赵洞庭道。
  杨淑妃闻言,脸色倏的变得狰狞起来,“但你也不是本宫儿子!”
  赵洞庭道:“你不说,我不说,谁敢说我不是你儿子?谁敢说我不是这大宋天子?我重病这些天,身旁时时刻刻都有人守护,禁卫森严,这种情况下有谁会怀疑我不是赵昰?”
  杨淑妃又是沉默,但其后道:“本宫不能让大宋的江山落在你这个不知来历的人手里。”
  赵洞庭道:“没有我,大宋得亡。”
  杨淑妃闻言冷笑,“虽然你有几分城府,但未免也太过于高看自己了。”
  赵洞庭不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要是杨淑妃还要杀自己,那只能说自己赌输了。
  杨淑妃也是沉默下去,显然心里也在思量该怎么处理赵洞庭。
  时间就这般缓缓流逝着。
  屋内香炉中飘出来的缕缕清神静气的檀香都不能平复赵洞庭内心的紧张,他自然担心杨淑妃执意杀他。
  突然,杨淑妃站起身来。
  赵洞庭眼神从香炉上移开,向她看去。
  杨淑妃道:“你以后便在这里老老实实的呆着罢,休要再想掌权的事,否则本宫定取你性命。”
  赵洞庭一颗心终于放松下去,嘴角勾起抹笑容,道:“恭送太后。”
  杨淑妃又深深看他两眼,径直走出门去。
  颖儿和李元秀两人很快走进来,见赵洞庭脸色不太好,却也不敢问太后和他说了什么。
  赵洞庭站在香炉旁,闻着檀香,怔怔出神。
  杨淑妃虽然没杀自己,但也将话说白了,不让自己再妄想掌权的事。那这样,呆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
  宋朝必亡,难道自己也跟着这艘即将倾覆的大船沉没吗?
  可现在自己又能去哪里?
  杨淑妃不杀自己,是自己这副皮囊于她还有用处,她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离开的。
  赵洞庭只觉得左右为难,好似走入绝路,怎么着都是个死。
  他绝不甘心,穿越南宋就这般草草收场,但此时,却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对策。
  殊不知,其实那头杨淑妃内心也并不平静,匆匆回去后便将张世杰、陆秀夫、苏刘义等肱骨大臣都请了过去。
  她对这些大臣都是绝对信得过的,若不是他们鼎力相助,她也无法主掌朝纲。
  在宫殿里,杨淑妃对这些大臣们说道:“诸位卿家,本宫已经去试探过皇上了。”
  几个大臣瞬间都是面色严肃起来,张世杰问道:“皇上如何说?”
  杨淑妃道:“他承认他并不是昰儿。”
  他们又瞬间色变。连皇帝都被调包,这事情可真不小。
  可紧接着却听杨淑妃又道:“可他又说他是昰儿。他有他的灵魂,可躯体却是昰儿的。”
  张世杰他们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签书枢密院士陆秀夫皱着眉毛沉吟几秒,道:“太后的意思是……另有灵魂霸占着皇上龙体?”
  杨淑妃轻轻点头。
  苏刘义重重道:“我看是妖人作祟,天下哪有这等奇事?”
  张世杰道:“他虽不是皇上,却又霸占着皇上龙体,那咱们该如何是好?”
  杨仪洞也在这,闻言立刻冷笑道:“自然是斩他,难道让那妖人为祸我大宋朝廷!”
  “慢!”
  这时旁边忽然有位大臣开口。
  杨仪洞却不敢发怒,客气问道:“陈大人有何见解?”
  这人乃是南宋朝廷的参知政事陈文龙。参知政事在南宋可不是小官,和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实际上就是副宰相,杨仪洞只是主管侍卫步军公事,若不是杨淑妃看重他,在这样的场合他是连坐下的资格都没有的,自然不敢对陈文龙不客气。
  陈文龙也不看他,只是对杨淑妃道:“太后,臣倒是曾听闻过此等奇事。”
  “哦?”
  杨淑妃连道:“愿闻其详。”
  陈文龙眼神扫过众人,缓缓道:“这事我也是偶然听位行脚医者所说。他游历南北,遇到过数次这种奇事,有的人或是大病初愈,或是受到严重刺激,甚至或是一夜苏醒后,突然间性情大变,便好似换了个人似的。”
  杨淑妃瞪眼惊呼道:“这岂不正是和昰儿的情况相同?那到底是何原因?”
  陈文龙道:“臣也因为好奇而问过那行脚医生这是何故,他说有的异人生下来便具备两个甚至多个灵魂,有时这个灵魂忽然沉眠,另外的灵魂便会控制身体,由此性情、习性都会大变。而且有时这灵魂又会调换回来,他甚至见过有人性情大变数年,而后又忽然变回去,恢复以往记忆、习性的。受两种灵魂操纵时,便完全像是两个不同的人。”
  杨淑妃脸上立时露出惊喜之色,“那本宫的昰儿仍是昰儿了?并非妖人作祟?”
  陈文龙拱手作揖,“臣也只是道听途说,不敢断言。”
  陆秀夫道:“既然有行脚医生都知道这等事情,那咱们何不将太医们叫过来问问?”
  杨淑妃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对旁边伺候着的太监道:“快些去将太医尽皆宣来。”
  太监领命匆匆往外跑去。
第013章
静观其变
  等到安太医在内的诸位太医赶到,杨淑妃等人连忙询问。
  有的太医摇头不知,但也有的太医说知晓这等事情,灵魂双生或是多生却有其事。
  杨淑妃心里只连连道原来昰儿还是我的昰儿,竟是喜极而泣。
  在座大臣们尽皆欢喜,杨仪洞也是牵强扯出几抹笑容,只是这份牵强外人看不出来而已。
  杨淑妃哭过几声,忙抹去眼泪,止不住的欢喜,又问太医:“那可有法子医治?”
  众太医都是面露难色,微微摇头。
  人格分裂在现代都是极为罕见的病症,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他们能够听说过已是相当难得了。
  杨淑妃见状不禁又是有些焦急起来,喃喃道:“这可如何是好?”
  旁边的大臣们自然也没什么法子。
  过去良久,还是陆秀夫开口道:“太后,臣觉得这也并非是祸事,兴许还是福事。”
  张世杰眼中光芒闪烁,瞬间领会陆秀夫的意思,跟着点头。
  其余诸臣却是不尽明白。
  杨淑妃看向陆秀夫道:“陆大人此言何解?”
  陆秀夫道:“圣上虽然原本就天资聪颖,卓尔不凡,但终究年岁尚小,寄情玩乐,不思政事。现如今圣上远不及以往活泼可爱,浑然不似个少年,但胜在思维深沉,行事老练谨慎,又醉心政事,我大宋正需要这样的圣上,是以臣才说这是福事。若是圣上不逢此大变,即便天纵之资,要成长至现如今这种程度,也非得有个十余年光景不可。”
  陈文龙等人听到陆秀夫这么说,眼中都是放出光芒来,连连附和着说道这真乃是我们大宋之福。
  杨淑妃还是微蹙着眉头,“话虽如此,可昰儿对本宫终究不如以往那般亲切依赖。”
  她虽是太后,但其实年龄也不过二十七八光景,自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亲密自己。
  张世杰道:“太后,皇上和您可是骨肉相连,只要您花些心思,臣相信皇上还是会变得以往那般和您亲密的。”
  杨淑妃知道纵是不愿也无计可施,只得点头。
  然后她又道:“那现在昰儿只想主管政事,那我等当如何处之?”
  几个大臣都是微微沉吟。
  陈文龙最先开口,“皇上如今胸有韬略,大志宏图,臣觉得皇上亲政也不是不可。”
  杨仪洞却是在旁边说道:“可皇上如今终究年岁幼小,匆匆亲政,怕是不能服众。”
  张世杰瞪眼道:“皇上乃是真龙天子,亲政名正言顺,谁敢不服?”
  他虽然善于阿谀,平常又喜好拉帮结派,提拔嫡系,但忠心的确是无话可说。
  杨仪洞可不敢和这位枢密副使大人顶撞,眼神微微闪烁,不再出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