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2534

  岳鹏轻轻颔首,“这倒也正常。那些西夏军知道我们大宋禁军厉害的,我们祥龙军区和蜀中军区合力抵挡他们,他们若是还敢分兵,那和自取灭亡没什么两样。”
  “呵呵!”
  说着却是忽笑,“很可能,女帝也就是想打下成都府,然后取得和我们大宋和谈的机会。”
  他始终不认为西夏有和大宋鱼死网破的决心。
  西夏应该没那样的底气,因为他们不具备那样的实力。
  堂内众将闻言俱是点头轻笑。
  打西夏,他们并不怎么紧张。毕竟西夏军队向来都不算怎么骁勇。
  然后,岳鹏便道:“既西夏军齐聚成都府外,那咱们便也准备整军往成都府吧!”
  他当然不可能留在这房州袖手旁观。
  在这里也不太可能等得到西夏军。
  因为京西南路接壤的是西夏利州东路,而此时利州东路内并无多少军队,这是每个国家都知道的事情。
  众将都是拱手领命。
  只听见肖玉林问道:“元帅,那常德府守备军和江陵府守备军?”
  岳鹏道:“派出信差传信,让他们直接转到往成都府便是。”
  或许是因为跟在赵洞庭身边的日子极长的原因,他身上难免也有着赵洞庭的些许影子。
  这行事作风也是雷厉风行。
  而军中诸将对此自没有什么异议。
  蜀中军区的实力在六大军区中尚且只是垫底,面对二十余万西夏军,形势可能会颇为迫切。
  他们自也得赶紧赶到成都府去。
  岳鹏的决策并没有丝毫的错误。
  仅在两日过后,岳鹏便就率着天魁、天雄、天捷、天勇,再有夔州府一万守备军向着成都府方向而去。
  大军共计五万。
  这相较于西夏大军来说当真只能说是兵少将寡,但大宋禁军却是气势如虹。
  哪怕这场仗还没有开始打,他们就已经是雄心勃勃了。
  谁也不觉得大宋禁军会不是西夏军的对手。
  便是连皇上,也只是吩咐尽力俘虏西夏将士不是?
  利州西路龙州城。
  李秀淑的圣旨以八百里加急传到这里。
  佘拓拔、拓跋午等人都是聚兵于城外,军帐蔓延极远,让得整个龙州城外都是白色帳篷遍布。
  传旨的钦差直到拓跋午的军营之内。
  到帅帐以后,便让拓跋午去请佘拓拔、武葛等人也到帐内相会。
  等众人到齐,钦差便是将李秀淑的圣旨给拿了出来。
  拓跋午等人皆是单膝跪倒。
  钦差喊道:“皇上有旨,责令四大军司将士即刻启程赶往成都府,以黑山威福军司将士为先锋军,拓跋午将军为先锋大将,以最快的速度攻破成都,扬我西夏国威。”
  最后这个“威”字,钦差拉得极长。
  拓跋午等人些微动容。
  拓跋午眼中更是有着冷笑之色划过。
  这女帝还真是让他们黑山威福军司做先锋军。
  然后几人便异口同声喊道:“末将领旨!”
  钦差将圣旨递到了拓跋午的手中,轻轻笑道:“拓跋将军,皇上对你们寄予厚望,你们可莫要让皇上失望啊……”
  这被派来的钦差,实为仲孙家的人。他这话中,难免带着几分调侃之意。
  拓跋午却是装作没有听出来的模样,脸色肃穆道:“末将等必不让皇上失望!”
  然后好生款待这位钦差不在话下。
  但推杯换盏间,相互心中骂娘,这怕也说不准。
  总之等到钦差离去以后,拓跋午的脸色不是怎么好看便是。
  要不是还得先和宋朝达成共识,然后才适宜和女帝撕破脸皮,他才没这么好的耐性去和这个仲孙家的钦差虚与委蛇。
  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仲孙家、赫连家那样的家族,全然就是女帝的狗腿子。
  他们说是倒女帝,实际上,自然也将仲孙、赫连这些家族也都算在内了。
  这并非是他们和女帝之间的角力,而是和整个女帝集团的角力。
  仅到翌日。
  拓跋午、佘拓拔和武葛、司空社便再度率军离开龙州城,向着成都府赶去。
  只需短短数日,他们便能够赶到大宋境内。
  而在大军之前,却是已经有使者装作江湖人模样,率先往成都府去。
  只进大宋国境,那他们便是入侵者,意义完全不同了。
  拓跋午等人无疑想在此之前就和宋朝达成共识。
第1235章
城门被阻
  大宋长沙城。
  皇宫内再度有喜讯传出。
  刚刚被皇上迎娶进宫不过月余时间的宁妃岳玥也为皇上诞下公主。
  大宋三公主赵玥雅。
  皇宫内的灯笼红纸等才刚刚被撤下去不多时,便又再度浮现张灯结彩的景象。
  自皇上从临安回来以后,皇宫中可谓是喜事不断。
  先是香妃韵景为皇上生下公主,再是皇上同时迎娶香妃、宁妃以及端妃进宫。现在又是宁妃为皇上生下公主。
  而知道乐舞已经怀孕的人算算时间,大概再过那么几个月,端妃娘娘也该生育。
  好在皇上也并没有铺张的意思,不然光是操办这些喜事,便是不小的开销。
  大宋朝廷虽赋税丰足,但开支也同样极大,并没有多少余钱,还真经不住皇上大手大脚挥霍。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
  拓跋、佘拓、司空以及武家的使者便是到得成都府外。
  他们都出自军中,是佘拓立、拓跋午等人最为信任的亲信嫡系。同时也是口才不俗,心思活泛之辈。
  佘拓立等人显然对这次投诚颇为看重。因为这条路才是四家最佳的选择。
  只是此时大战将至,成都府城门已是禁严。
  四家使者到得成都府北门外,只见到已经有百姓在外面排起长队。进城的速度极为缓慢。
  为防止有敌军间隙进城,蜀中军区的将士们在城门口仔细盘查。
  个个进城的人不仅仅需得有大宋百姓的造册证书,还需得仔仔细细交代家居于何处,为何要到成都府来。
  再有那些江湖人士们,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也都需得在进城以前由大军暂且保管。
  要不然,便别想进城。
  这都是需要进行登记的,无疑颇为繁复。
  四大家族的使者面面相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