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8/2534

  很快,到两军交战的前沿。
  有子弹在空中嗖嗖呼啸而过。
  年纪几近老迈的张良东扯着脖子大喊:“老夫唐州知州张良东,敢问宋军主将何在!”
  他不习武,这般大喊,让得他的脸色都是通红起来。
  只他这声喊,再有他这身官袍,还真是让得这前沿的枪声忽的停止下来了。
  襄阳府守备军的将士们看到他,眼中多有狐疑之色。
  有将领意识到什么,下令停止开枪。
  不多时,收到消息的谭嗣原也出现在这两军交火的前沿。
  他看着张良东,道;“本将襄阳府守备军副军长谭嗣原,不知张知州有何指教?”
  张良东抬手,眼神扫过自己后面的将士,又直视谭嗣原,“若是我军投降,不知谭副军长可敢保证善待我们的将士?”
  他后面将士中有不少人露出动容之色。
  知州大人竟然这个时候还在为他们着想。
  只不知,若是他们知道张良东苦心孤诣,就是想为自己营造大义凛然的光辉形象,心中会是个什么想法。
  不过即便是谭嗣原,也是被张良东给骗过去了。他虽知道张良东的名字,但终究不知张良东的秉性。
  张良东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来,当真让他心里有些佩服。
  他眼神也变得温和下去,道:“本将必说到做到!只要你们投降,本将必不为难你们!想回家的可以回家,想投军的,也可以报名成为我大宋将士!”
  “好!”张良东大声道。
  然后回头看向元军将士们,道:“弟兄们,谭副军长已经承诺不为难你们,事已至此,诸位都弃械投降吧……”
  说罢,自己却是从腰间拔出佩剑来,横在了颈上。
  他仰着头大喊:“张良东愧对圣上!唯有一死,已报皇恩!”
  “大人!”
  他话音还未完全落下,他旁侧就有亲卫反应过来,连忙将张良东的剑给夺走,跪倒在地,“大人!”
  周遭亲卫也都是跪倒在地上。
  张良东刚刚的举动,让得他们也都是动容。
  跪下去呐喊的元军将士越来越多。
  也有许多人都茫然,眼前这个知州大人,和他们平时所闻所见的知州大人实是有些不同。
  一时间,张良东倒是成为在场最受瞩目的人。
  谭嗣原也是动容,道:“张大人有此风骨,让人佩服啊!只张大人又何须如此顽固呢?那元帝,又有什么值得你效忠的?”
  张良东老泪纵横,“老夫既为元臣,就理应以身报国,死而后已。”
  谭嗣原轻轻叹息,对着后面挥挥手,“张大人,请!”
  有襄阳府守备军将士跑上前,将张良东给带了下去。
  元军瞧着,并未抵抗。
  待张良东在众目睽睽中被带走,元军也相继放下了神龙铳,选择了投降。
  唐州之战终告落幕。
  除去阵亡的将士外,唐州城内剩余一千五百余元军,悉数选择投降。
  谭嗣原率襄阳府守备军占据城内各处,接手城防。
  张良东被请到府衙封为座上宾。
  有信鸽、斥候出城,向着襄阳府方向而去。
第1350章
作诗一首
  长沙。
  近来有两件大事在长沙城内民坊间成为热题。
  其一,自是一年一度的科举又要来了。
  如今科举已经是成为大宋朝廷选择人才的最大途径,不仅仅只是被读书人关注,可谓受到全天下百姓瞩目。
  每年到这个季节,都会有各地无数的学子进京。这些个举生都是省试中的佼佼者,也是才名在外,自是为长沙城增添不少色彩。
  长沙城内以及周遭的狂蜂浪蝶们也是因此蜂拥而至,且不仅仅只限于女的,男的也有不少。
  当今圣上推崇男女平等,如今,朝中已是有不少女官。而且,其中也不乏政绩不菲之人。
  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句话早被彻底推翻。
  现在稍有些眼界的家庭,都对那些有才情的女子尤为青睐。若能娶个进士回家,那也是光宗耀祖的美事。
  女子有逐渐成为半边天的趋势。
  而且据传,这届皇城长沙的解元就是位才女。
  皇城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在这里得中解元,含金量可谓是最高的。
  这位女解元也是能拔科举头筹的热门人物。
  这自是更让得许多人想瞧瞧这位女解元的风采。
  长沙街头,人潮拥挤。春风拂面,才子佳人各显风骚。
  再有件事,动静倒是没有科举这般大。但也算在城内广为流传。
  那便是天师道要在城内岳麓山立新观。
  天师道诸位天师为大宋可是出了大力气的,让无数人敬佩。长沙城内信奉天师道的人不在少数,对于天师道要在城内立观,那自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更为值得道哉的,便是据传要做这新道观观主的乃是天师道中最为出尘的青荟子仙子。
  这就不仅仅只是那些信徒们感兴趣了。
  天师道的道士们是可以结道侣的。
  若是谁能赢得这位仙子芳心,娶得美人归,岂不是美事?
  这日,便是天师道新道观奠基的日子。
  城内不知多少听闻青荟子美名的“闲散人士”顾不得在城内猎艳,纷纷向着岳麓山去。
  要在城内见到美人,不是难事,但真要见到传言中出尘如仙的青荟子那般的美人,也是难得。
  街道上诸多自命风骚的才子们纸扇轻摇,明明是去观美的,却还是挂着游春的名头,吟诗作对,那自是少不得。
  人群中,有三辆并不起眼的马车。
  先头那两辆马车内,是赵洞庭、乐婵、乐舞、颖儿等诸女,还有赵安、赵如几个小家伙。
  后面那辆,是李狗蛋、阿诗玛,还有乐无偿、洪无天等几个供奉。
  他们也都是在宫中闲得没事干。
  长沙城内也难得这般热闹,赵洞庭受天师道相邀参加奠基,本是不想来的,但经不住众女的劝,也只能来了。
  一行人都是微服。
  马车内,乐舞俏脸微红,“他们这都是做的什么诗……”
  韵景等几女也是轻笑。
  虽不否认这人流中的确是有真才实学者,但也有些滥竽充数的,做出来的诗真是……不堪入耳。
  赵洞庭也是哭笑不得。
  如今新科举制度早就取代旧科举,朝廷根本不在乎什么吟诗作对的才情,民间学子们在这方面的造诣不及以前,也是理所当然。
  他好笑念道:“花儿白又白,好似美人腮。轻轻摘一朵,暖了心窝窝。这诗不是做得挺好的么?”
  乐舞轻轻瞪他,“这也算好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