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4/2534

  赵洞庭的笑容有些僵硬起来,“我大宋国库怎的到了如此拮据的地步?”
  之前陈江涵当尚书的时候,赵洞庭偶尔也会询问财务部的情况。陈江涵次次都是说国库充盈,连朱河琮自己,也是如此说的。
  毕竟现今大宋各地民生远远非是以前可以相提并论,再者又是占据着最为富饶的江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号称鱼米之乡之地,又兼之琼州、东沙群岛两个贸易中枢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商人前来和大宋经商。光是每年的赋税,便是个天文数字。
  哪怕赵洞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又用这些钱财去为百姓谋福利,但自前年时起,大宋国库便开始有富余了。
  赵洞庭还真没有想过,国库竟然突然间就拮据起来了。
  朱河琮有些讪讪,道:“回禀皇上,今年初始以来,军工部不断赶制军火,又兼之寒灾时国库拨银各地极多……再有天杀等军远行他国、麻逸、渤泥……虽我朝赋税充足,但国库仍是入不敷出。还有我军租给西夏的军火,西夏到现在还未付足银两……所以……”
  赵洞庭苦笑,有些头疼地摆手,“朕知道了,这不是你的过错,也不是财务部的过错。”
  朱河琮还有件事忘说了,潘阳湖填海,那也是个极为耗费银钱的地方。
  现在大宋还真是挣钱的路数多,花钱的地方也多。
  微做沉吟以后,赵洞庭才又道:“真等到国库存银不足时,看看能不能从银行抽调些银两出来吧!你去让国务令打个招呼。”
  朱河琮有些迟疑,“皇上,银行乃是我朝维持经济稳定之基础。若是从银行抽调银两,臣担心会造成社会动荡……”
  赵洞庭微微皱眉,道:“到时候你们在仔细商议吧!”
  他觉得自己有些眼高手低了。
  以他的眼界,可以在这个世界弄出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来。但可惜的是,任何哪种都很难做到精通。
  毕竟,他前世也只是个私企老板,而并非是经济专家、银行专家、军火专家等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赵洞庭能够在这里年代创立银行、建设集团,乃至海关等等,但到底,还是远远没有后世的银行那般成熟完善。
  其余朝廷机构也同样如如此。
  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赵洞庭又看向钟健,道:“兵部情况如何?”
  他原本没觉得财务部会有什么压力,起码不会比兵部的压力大。现在,连朱河琮都说国库吃紧,那想必兵部也不会好到哪去。
  毕竟真正说起来,自从他在硇洲复兴大宋开始,大宋还真没有怎么消停过。
  要不是将美洲作物引进国内,又兼之改进农作物种植方法,施行多种农业改革,军中又是施行精兵政策,整个大宋兵员都才接近百万人,国内的粮草怕是早就支撑不住了。
  虽说现在各军还没有断粮的凶险,但赵洞庭对国内粮食的储备情况,还真是有点儿担忧起来。
  之前,可没有想过在西夏那边会要打耐久力战。
第1364章
无力开战
  而钟健的回答,也果然没出赵洞庭的意料。
  他稍作沉吟后,拱手答道:“回皇上,现在兵部已传令蜀中军区、祥龙军区以及建康军区境内各储备库将粮食运往前线重城,大概应该能支撑大军作战半年。大理军区粮草短时间内也应无虞,但……若是前线战事耐久力的话,以兴国军区和镇国军区境内的粮食储备,怕是至多只能支撑前线大军半年光景。”
  “半年……”
  赵洞庭轻轻沉吟,“也差不多了。”
  如今各地前线粮草已能支持半年,再有中原内地的粮食储备。只要战事不极具扩大,完成可以支撑到下次秋收的时候。
  只让赵洞庭有些担忧的是,空竹等人率军往日本、大理军区进吐蕃,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需要大量的粮草。
  国内总不能将储备粮全部拨出去的。
  只希望空竹、顾俊英那些人能够战事顺利,以战养战便好。
  他摇了摇头,又问钟健道:“朕不是已经授意在各地向百姓购买粮草,如何了?”
  钟健些微苦笑地看向朱河琮,道:“现在百姓们手中倒是有些余粮……只是……财务部已经拨不出多少款项了。”
  难题似乎又重新绕回到金钱方面。
  赵洞庭看向脸上同样带着苦涩的朱河琮,摆摆手道:“那便先省着点用吧,或者,今年便提前让各地将税款交上来。”
  朱河琮眼中立刻有亮光冒出来,“提前多长时间?”
  赵洞庭道:“六月吧!以往都是年关时统计税收,今年便分做两次。”
  “是。”
  朱河琮满是兴奋,连忙答应。
  有赵洞庭授意提前收税款,这无疑能解财务部的燃眉之急。再从银行借些,总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拮据。
  这时,钟健好似是想到什么,瞧了瞧赵洞庭,道:“皇上,长沙解元温庆书姑娘筹集银两共计二十三万零八百两,捐给了咱们兵部。是不是要将这些银两上交国库?”
  赵洞庭好笑地看着他,摆摆手,“得了,这些银两便就交给你兵部去自由施用吧!”
  钟健眼中同样是有亮光放出来,“那以后各地捐献的银两、粮食等物?”
  赵洞庭很是大方,道:“都归你兵部调动。”
  “臣谢皇上。”
  钟健喜不自胜。
  然后,他和朱河琮、李庆云便是离开御书房去。
  赵洞庭坐在书案前喃喃自语,“连我们大宋都这般拮据,我还不信你元朝能够好到哪里去。”
  元宋征伐这么多年,虽大宋往往是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但是元军在北疆却是从未取过胜,光是将士折损怕就得有近百万人。而元朝之前急剧扩张,完全是在以战养战,想来并没有多少余粮、金银堆积。
  再者,现在元国养的兵员也是比大宋要多许多。
  赵洞庭不觉得元朝的情形会比大宋要好到哪里去。
  这场仗他打起来吃力,真金打起来只会更为吃力。真要在边疆不断聚集大军对峙,元朝绝对比大宋先撑不住。
  元中都。
  在赵洞庭宣钟健、李庆云和朱河琮在御书房议事的时候,其实元皇真金也在议事。
  在他的御书房内,有耶律铸、桑哥还有哈尔巴拉等人。
  当初忽必烈给他留下的几个辅国大臣,基本上全都在这里。
  虽如今宋元边疆战事起,但自然不会才刚刚开始就调动哈尔巴拉这个级别的人物过去。
  真金不断地揉着自己的脑袋,很是苦恼。
  过半晌,看向桑哥,“国内真的已经筹措不到粮草和银两了?”
  桑哥叹息着摇摇头道:“皇上,这些年和宋国征伐,我朝……我朝真的已经是接近极限了。往年赋税多用来豢养前线大军,导致我国现在民生尚且远远不如宋国。若是再、再强行加税,只怕不等到宋军打进来,我们大元就已是……兵荒四起了。”
  “可……”
  真金道:“眼下宋军都已经打进南京路,咱们南京路的驻军,能在短时间内将他们驱逐出去么?”
  说着,忽的看向哈尔巴拉,“现在进入西夏进内的大军如何了?”
  哈尔巴拉答道:“回皇上,军中传信,我军已将宋军挡在韦州城外,正在对峙阶段。”
  真金轻轻点头,“他们的粮草、军饷都有西夏军司原本的那些家族负责,倒是不求急进,和宋军对峙也好。”
  然后又是苦恼地揉着额头,“最主要的还是南疆那些宋军,朕已是头痛万分了,你们可有什么好主意?”
  耶律铸在旁拱手,“皇上,您不是已经派遣使臣前去谴责宋帝了?或许……宋帝会因此退军吧?”
  “哼!”
  真金轻轻冷哼,“他们突然攻打南京路,就是想要威慑朕。朕不让庆原等路大军撤回来,那宋帝会肯轻易撤军才怪!朕派遣使者过去,你们又不是不明白朕的用意,以后这样的话莫要再说了。”
  “臣知罪……”
  耶律铸闻言便又缓缓退了下去。
  真金似有些按捺不住烦闷,摆摆手,“你们既然也没有什么好的法子,那便先全力筹措粮草吧!边疆战事当以西夏为主,至于南疆,便先将宋军挡下再说,绝不容许他们再攻破更多的城池。”
  话音落下,他的眼神也是颇带着些锋芒地看向哈尔巴拉。
  哈尔巴拉连忙拱手,“臣领旨。”
  对于边疆之事,他们也都认同真金的这个观点。
  他们有精力帮助大夏,那是因为大军后勤全由西夏负责。在南疆,却是根本无力和宋军大战。现今元朝国库也就能够支持日常开支,除去南京路那几州外,要调用其余各路的军马,定然连粮草都供应不上。也只能希望,宋军不会大张旗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