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2534

  刀主的死,也并不仅仅局限于是朝廷的损失。
  西夏中兴府。
  蜀中禁军仍是按兵不动,城内的大夏军也没有敢杀出城来。
  虽然他们有着两倍于蜀中禁军的兵力,但也摄于大宋禁军百战百胜的战绩。
  在元朝援军、军火未到之前,他们大概是不会有底气和蜀中禁军厮杀的。即便知道赵洞庭正领军赶来,也没有办法。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洛陀在和晨一刀厮杀时也负了内伤,还正在养伤。
  海外流求。
  冉安国、空竹以及黄之杰率着海军如今终是赶到这里。
  他们并没有在流求南岸登陆,而是直接到了流求的中部。
  三军将士战船铺天盖地,阵仗可谓颇为吓人。
  而在流求海外,此时却也同样停靠着许多战船。
  在冉安国等人到后,有艘挂着帅旗的战船向着他们驶来。
  最受阿星皇重用的莫里亲自站在船头。
  到大宋海军前,莫里和冉安国对视,然后对着冉安国拱手道:“冉元帅。”
  冉安国也拱拱手,“还未请教。”
  莫里道:“在下流求元帅莫里,奉我国国主之命,特在此等候大宋海军。”
  冉安国露出笑容来,“有劳了。”
  这日,大宋海军在这流求的港口休整了一夜。
  日日在船上粗茶淡饭的将士们终于得以到城内吃了个饱。
  而让他们感到万分荣耀的是,当城内的大宋商贩们得知他们到后,竟是主动献上了许多粮食等等之物。
  仅仅翌日,大宋海军便和流求海军汇流向着日本的方向而去。
  海岸上,有不少大宋商贾送行。
  虽然他们和这些大宋海军将士未必认识,但人在异国,总会觉得故乡人最是亲切。
  长沙城。
  沅英豪的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宫。
  在送信的信差将这封信传到皇宫后,苏刘义、陆秀夫、钟健等人匆匆到了宫中军机省衙门汇聚。
  在看过称臣文书和信后,众人脸上都是有笑容浮现。
  苏刘义道:“还真是让皇上给说准了,这吐蕃果真是有观望称臣之心啊……”
  陆秀夫轻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皇上圣明聪慧,又有什么事没有算准?”
  钟健看着这两位前辈似有要带偏的意思,连连轻轻咳嗽了两声,问道:“几位大人,那咱们该如何回复沅将军?”
  现在赵洞庭已经率军前往西夏,这事,自是不可能再请示他了。
第1407章
终到开江
  苏刘义稍微沉吟,道:“既然吐蕃元帅丹巴愿意称臣,吐蕃境内又有元朝势力,为稳,我觉得应该兵援吐蕃。”
  陆秀夫微微皱眉看向他,“打是应该打,但现在皇上已经率军前往西夏了,西夏必然会大战。此时我们帮助这丹巴平定吐蕃,后勤压力会不会太大?而且吐蕃地势极为高峻,我也担心我们的将士怕是会有些不适应啊……”
  苏刘义道:“大理的地势也高,咱们大理军区的将士们,应该能适应吐蕃的环境吧?”
  “你的意思,是让大理军区去打吐蕃?”陆秀夫又道。
  苏刘义点点头,“吐蕃军队虽实力有限,但我以为,出动禁军能够更快地平定蜀中,较之出动成都府守军,要更好些。”
  陆秀夫看向钟健,“钟大人你以为如何?”
  钟健想了想,道:“下官对军事并不是特别熟悉,但下官以为,或许同时出动沅将军麾下将士和蜀中禁军将士更为稳妥。”
  他眼神在陆秀夫和苏刘义两人脸上掠过,“既是吐蕃请求我国相助,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承担部分军粮,或是用银两、马匹,甚至是铁矿等等弥补也好。出动蜀中禁军,还是两军同时出动,只需得丹巴答应,那都不会对咱们大宋后勤造成太大的压力。而且,如此可以防备丹巴是假意称臣,试想,单是出动禁军或是成都府守军,而他却是故意投臣诱我军深度滲透的话……”
  “这……”
  陆秀夫和苏刘义两人对视,皆是动容。
  随即苏刘义笑道:“那这件事便就按钟大人你说的办。你是兵部尚书,这件事,也交给你全权操办。”
  钟健有些迟疑,“副军机令,下官不过是兵部尚书,而这事关前线大局,由我做主是不是……”
  苏刘义道:“我说让你做主,你便做主了便是。”
  “下官领命。”
  钟健听苏刘义这么说,只得答应。然后向着屋外走去。
  陆秀夫笑吟吟看向苏刘义,在钟健离开后问道:“苏大人看上钟尚书了?”
  苏刘义并没有掩饰,道:“学农业出身,却能在军事上有这般见解,钟尚书的确不俗啊……呵呵,我现在都在为他当初选修农业有些替他后悔了,若是他学如何统兵作战,现在怕也是我大宋禁军当中颇有盛名的大将了。”
  陆秀夫笑,“艺多不压身,我看呀,这也未必是坏事。”
  “也许吧!”
  苏刘义叹道:“不过朝廷中能出现钟尚书他们这些既年轻又有学识的官员,咱们这些老家伙,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屋内只剩下笑声。
  时间转眼又过去数日。
  刘诸温的信差到了汉源城内。
  沅英豪在得知信差来意后,只是让其回禀刘诸温,说及现在吐蕃、汉源的情况,让刘诸温等候皇上的决定。
  而紧随其后,钟健派出来的加急也是赶到了汉源城。
  他在给沅英豪的回信中提及赵洞庭现在已经率军往西夏,也说了自己和苏刘义、陆秀夫商议后的决定。
  沅英豪在看过信后,当即派快马前往边疆,请丹巴过来。
  仅仅只在这日下午,丹巴便率着数十亲卫又到了汉源城内。
  刚刚进城见到沅英豪、孙乐语等人,丹巴便是有些按捺不住问道:“沅将军,敢问皇上他如何说?”
  他都已经开始称赵洞庭为皇上了,大有不管赵洞庭如何决定,他都会将向大宋称臣这条路走到底的意思。
  沅英豪轻轻笑着,道:“丹巴大帅,我朝愿意让我,以及蜀中禁军的刘元帅率军和你合力,平定吐蕃。只是,眼下我朝边疆战事不休,朝中压力颇大,这你也应该是知道的。所以,我朝想让你们承担我们大军的军粮,以及在战后给与我军足够的补偿,不知丹巴大帅你可否答应?”
  丹巴两道浓眉不禁微皱,沉吟后道:“不知需得多少补偿?”
  沅英豪道:“我大宋将士的俸银、再有军中将士阵亡的抚恤金、军备的损失,这些,怕都得由吐蕃承担。”
  丹巴又是沉默。
  沅英豪这话并没有个准数,让他更为忐忑。因为他也不知道大宋将士和他平定吐蕃,到底会有多少折损。
  只随后,他联想到大宋禁军以前的战绩,终于是咬了咬牙,道:“好,我答应了。纵是砸锅卖铁,也绝不让大宋吃亏。”
  沅英豪笑容更浓,“多谢丹巴大帅体谅了。”
  丹巴瞧瞧他,声音忽的低了些,“但是……在吐蕃平定以后,不知贵朝可否……”
  沅英豪幽幽道:“丹巴元帅如此深明大义,我想,我们皇上定然会支持你,你以为呢?”
  丹巴轻轻松了口气,“如此,我便放心了。”
  他说的,当然是在吐蕃平定以后,大宋能否支持他成为吐蕃国主的事。
  要不是有着这样的野心,他还真不见得会答应沅英豪开出的这些条件。因为,这对他丹巴而言,并没有多少实际利益。
  其后,丹巴和汉源城内众将又细细商议了许久如何平定吐蕃各军的事。
  沅英豪派遣信差出城,前往刘诸温军中,请刘诸温率军杀往吐蕃波窝城,两军在那里汇合。
  大宋夔州境内。
  经过数日的火速跋涉,赵洞庭率着飞龙军已然赶到达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