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534

  老太监闻言轻轻叹息,“当初谁也没料到宋国会死灰复燃,蛛网的棋子撤回来得太早了。是老奴的罪过,老奴也没料到,宋国匆匆成立的军情处和天网竟会有如此的能耐,看来他们这些年没有对蛛网的棋子动手,并非是没有察觉到咱们的那些棋子,而是不想打草惊蛇,让我们派遣更多的棋子过去啊……”
  “天网和军情处么……”
  真金失神喃喃,“那以后我们岂不是难以再从宋国得到任何的消息了?”
  老太监道:“那倒也不会,老奴数十年前派去的人多少还有些留在了宋国境内。如今,应该还有些人活着,可以重新启用。”
  真金眼中浮现希冀之色,“那就有劳大师父了。”
  然后眼中杀意浮现,“既然军情处和天网动手,那大师父的蛛网,也该还以颜色吧?”
  老太监没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
  然后便又蹒跚着离开御书房。
  佝偻的身影距离御书房越来越远,在昏暗的回廊上渐渐消失不见。
  真金坐在床榻上,低头看着书案上的奏折,却是怎么也再看不进去。
  宋国的军情处和天网突然动手,以雷霆之态拔除蛛网的棋子,其中的信号已经是无比强烈。
  那宋帝定然是要准备征战了。
  大战前先削其耳,灭其眼,这样的雷霆动作,的确让真金措手不及。
  翌日尚且还是大黑早的时候,真金便赶在早朝之前将乃颜、哈尔巴拉,耶律铸等人宣到了御书房内。
  他的神情极是凝重,在耶律铸等人到后,直接说道:“宋国已经在准备和咱们开战了。”
  耶律铸等人闻言都是露出浓浓惊讶之色。
  因为直到现在,他们也并未收到大宋要攻打他们的任何消息。
  虽然大宋在国内屯粮、练兵不假,但这是常态。屯粮、练兵并不意味着就要出征。
  毕竟,赵洞庭这两年还在大力地发展国内的经济、民生。看起来,并没有要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练兵上面的想法。
  真金瞧着他们神色,又道:“我朝蛛网的棋子,几乎已经被宋国军情处、天网给拔除干净了。”
  这话说出来,耶律铸等人神色便是再变。
  他们当然都能想得到这意味着什么。
  哈尔巴拉连忙道:“皇上,那咱们也要立刻做准备才行了。不然,怕是得被宋朝给打个措手不及。”
  真金重重点头,道:“即日起,全军备战!”
第1498章
聚兵南疆
  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因斩杀蛛网棋子而引起的些许风波已经渐渐消去。
  蛛网在元朝境内对军情处和天网们的探子们下手。
  只是正如无名、萱雪和赵洞庭所料那般,只是收效甚微。
  虽然老太监大概是这个年代间谍技巧最是登峰造极的人,但和赵洞庭从后世带来的那些间谍技巧比起来,那就要差得远了。
  军情处和天网有许多探子的来历清白得很,根本查不出半点蛛丝马迹。只要他们自己没露出过什么破绽,蛛网不可能揪得出来。
  真金在元国境内厉兵秣马,整兵集粮。
  这种种动静,让得民野间议论四起。宋元即将再度征战不再是什么秘密。
  然而在这个时候,赵洞庭却是突然传令,让柳弘屹集结镇国军区在广南西路境内的三军于邕州边境。
  三月末。
  广南西路境内禁军云动。
  这又让得民间流言四起。
  皇上在这个时候突然聚兵于邕州边疆,着实让人有些猜不透他的想法。
  在即将要攻元的关头还耗费力气来对付越李朝,怎么看都有些不合时宜。
  毕竟越李朝实力也就那样,即便是全部禁军都压去元朝南疆,以越李朝之力,也很难对大宋造成什么威胁。
  只是民间的这些声音,自是没法影响赵洞庭的决定。
  在柳弘屹匆匆聚兵的同时,赵洞庭在长沙将君天放、铁离断、青衫等近十个真武境供奉宣到了御书房内。
  其后不过数分钟,众供奉离开御书房。
  又数十分钟,近十匹快马离宫,向着静江府方向匆匆驰去。
  赵洞庭在御书房内又将钟健宣来,着他调度各城守军往大宋北疆各城输送粮食。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虽然大宋守军押送粮草的速度在这个年代已是无人能及,但赵洞庭还是做着万全的准备。
  只有在粮草足备的情况下,禁军将士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诸部蚕食元朝的土地。
  转眼便到五月末。
  这两个月时间里,大宋各地常常有守军押送着粮车在官道上经过。
  要还是以前那个饿殍遍野的年代,这么多粮食出现在官道上,怕是连带着守军将士都得被灾民们抢得一干二净不可。但现在大宋各地民生都算不错,且大宋禁军、守军又有着极高的声威,是以并没有人敢轻易作乱。
  攻元之事以及镇国军区汇聚邕州之事,是现今大宋各地百姓议论的热点。
  而赵洞庭这些年来为凝聚国内民心而做的那些努力,在这个关头也是看到了成效。
  全国上下多是对禁军攻元拍手叫好,鲜有反对之声。
  各地才子们吟诗作对,其中不乏有表露出想要随军征战元朝想法的诗句。
  民间不少百姓更是主动找到军区,想要进献自己家中的粮食。
  那些年大宋在元军铁蹄下风雨飘零,不知道多少人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是种是积于大宋百姓们心中的一团火。
  觉得在此时进攻越李朝不合时宜的那些声音,在大众的舆论中并不起眼。
  天气渐渐炎热了。
  但看起来,今年应该并不会出现全国大旱的情况。
  镇国军区就广南西路境内坐镇的天孤、天空以及天陨三军这时已是赶赴道邕州边疆。
  在距离越李朝边境线仅仅不过十余里处驻扎。
  军寨周围尽是原始雨林,登到高处去望,已经可以看到坐落在越李朝边疆的村落。
  这么大的动静,自是早就惊动了越李朝国君。
  面对着镇国军区的突然发难,在大宋手中吃过大亏的越李国不敢有半点怠慢。
  在十余日前就有两万大军匆匆赶赴边疆,扎下大营准备抵挡镇国军区禁军。
  而在后面,还有不少从各城集结的军队不断在向着这里汇聚。
  越李国君甚至不惜劳民伤财,连都城升龙城内的禁军都调拨两万出来。看架势,大有要集越李朝北部全部兵力相抗的意思。
  然而他大概想不到的是,在他紧张兮兮的时候,其实大宋军寨内并没有太过凝重的氛围。
  高兴、陆广、阙华荣等人只好似是率军到这里来拉练似的,练练兵,放放炮。甚至连斥候都不曾派遣出去。
  夜里。
  在这群山峻岭中,即便是这样的炎炎夏日,也显得有些潮湿。
  军营外围到处都是虫鸣。
  柳弘屹的大帐内,亮着几盏火把。光亮中,可看到有十余个身影端坐在里面。
  柳弘屹竟是没有坐在主位上。
  主位上坐的是君天放和乐无偿两位国丈。
  或许他们在朝中的地位不如柳弘屹,但再算是皇亲国戚的身份,就较之柳弘屹都要胜些了。
  在这柳弘屹也知道君天放、乐无偿这些年为大宋立下的功劳,所以始终特别尊敬。
  几杯茶过后。
  君天放和乐无偿对视,然后同时站起身来。君天放对着柳弘屹道:“柳帅,那我们就先去了!这边,就看你们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