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6/2534

  石开济又轻轻点头,道:“好,既如此,那副安抚使大人你先回去,让你关内将士放下武器出城投降。本帅可以向你保证,绝不迫害你麾下将士的性命。”
  耿飞扬愣了愣,忍不住问道:“那不知道石元帅打算怎么安置我的那些将士?”
  石开济道:“这个本帅就不能做主了,还得等待皇上的旨意。”
  耿飞扬便也不再多问,在石开济挥挥手后,又被将士给押了出去。
  然后,两队士卒直接送耿飞扬到了蓝关关隘外。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元军都已经接受投降的现实了。
  耿飞扬在城下亮明身份以后,城头上的副将瞧清楚他的身影,连忙让城下的士卒打开城门。
  耿飞扬进城时,那副将已经率着几个将领跑下城来。
  他们的眼神都是凝在耿飞扬的脸上,副将连问道:“将军,如何?”
  耿飞扬道:“我已经见过宋军主帅,只要我们投降,他可以保证不迫害我们军中的将士。”
  听得这话,几个将领心中多少是松了些气。
  而这个时候,城内的炸响也陆续停了。
  因为在夜空中,有绿色的令箭升空。就在石开济的军寨之内。
  这是让大军停止厮杀的信号。
  杨康龙和空竹对这样的信号弹都很是熟悉,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但当然还是都让将士暂且停止了抛掷轰天雷。
  仅仅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城内开始有元军结队走出城门。
  他们都是从西城门出来的。
  几乎于此同时,石开济的大寨内也有许许多多将士集结,全副武装向着这蓝关的西城门而来。
  石开济亲自领军。
  等他们到西城门外时,城外已是汇聚数千元军。他们密密麻麻站立着,火光中,个个都是双手空空。
  耿飞扬等元将看着宋军军阵紧密的缓缓压进上来,脸色个个复杂。
  石开济率军在离着这些元军约莫数十米处停下。
  然后,也只是这么静悄悄地看着。
  城内还不断有元军走出来。
  直到得又过去半个时辰有余的时间,才渐渐没有元军从城内出来。
  此时汇聚到城外的元军大概已经有超过一万七千之众了。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模样。
  其实他们在城内被炸死的人并不多,只是粮草却是大多数焚烧起来。纵是这些寻常士卒也明白,这场仗他们是打不赢了。
  他们可不愿意饿着肚子去打仗。
  而且就算他们想打,宋军也大概不会和他们正面交锋。
  耿飞扬等将走到石开济面前,对着石开济单膝跪倒。
  蓝关内众元军正式请降。
  城头上的元军旗帜,都撤了下去。
  石开济摆摆手。
  后头大军云动,跑上前去,将那些投降的元军层层包围了起来。一杆杆神龙铳,让得那些元军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异动。
  其后,天巧军军长邱木科率着麾下将士向着蓝关里面而去。
  他们在关隘内收整元军的神龙铳、掷弹筒等军械。
  也有将士赶去扑火。
  这当然是颇为让人欣喜的斩获。
  蓝关内元军虽然不过两万余众,但他们的军械配比却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些军械多数都布置在城头上,并没有被炸毁。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光宝那边也是收到消息。
  他同样率军进城。
  汇聚到蓝关的大宋将士越来越多。
  但即便如此,等到关隘内的大火被扑灭,军械都被收整好以后,天色也是放亮了。
  关隘内有许多地方都被焚烧成了废墟。
  空气中还有着浓烈的烧焦味。
  在石开济的令下,蜀中军区将士押解着那些俘虏进驻蓝关。
  至此,蓝关算是也落入到大宋禁军手中。
  这意味着蜀中军区的根据地连接起来,以后在这京兆府路的南部,将可以形成铁板一块。
  石开济的确没有为难耿飞扬那些人,只是派遣信差火速传报长沙,请示这些降卒该如何处理。
  之前降卒少的时候还好说,现在降卒越来越多,总不能再将他们留在军中。那将对粮草补给造成颇大的压力。
  石开济并不知道的是,其实在他请示之前,在山东西路,文起就已是率先传信往长沙了。
  宿迁城内的元军俘虏更多。
  京兆府。
  那姓李的供奉一夜赶路,在上午时分到得府衙外。然后匆匆进府求见邴文轩。
  邴文轩在得知他回来的瞬间,就是神色大变,随即忙不迭向着府衙外跑来。
  看到这供奉,他急急忙忙拽着姓李的供奉向着府衙内走去,在没人的地方低声问道:“莫不是蓝关已经失陷了?”
  这供奉突然回来,他只能想到这种可能。
  姓李的供奉脸上也是有些疲惫之色,轻声叹息道:“宋军趁夜爬上蓝关两侧绝壁,向着城内投掷轰天雷,城内粮草多数焚毁,耿飞扬将军自知死守无望,为保全军中将士性命,已决定率军投降了。”
  邴文轩脸色难看至极。
  姓李的供奉又道:“老夫回来前,耿将军托老夫带话给御史大人你。他说他已经尽力抵挡宋军,御史大人可以将蓝关之失全部归责于他。只希望,御史大人以后能善待他的家人。这辈子,他和你都应该是没有再相见的机会了。”
  听到这话的邴文轩怒容渐渐消散,神情变得颇为复杂起来。
第1535章
东海将战
  他知道耿飞扬是看穿他的心思了。
  这事是他做得不地道。
  京兆府路能够领兵作战的元将并不在少数,他却独独选择让耿飞扬挂帅,而且又命那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将领为副将,当然不是没有私心的。
  他这么做,是想要让朝廷看到他抵挡宋军的决心。
  连自己的大舅子都派出去上阵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若是胜利,他和耿飞扬都必然会受到元朝廷的褒扬。
  即便是失败,元朝廷也会念在他将自己的大舅子派出去的份上,不会太过追究于他。
  说到底,邴文轩自己并不用担什么风险。只是,将自己的大舅子给卖了而已。
  而邴文轩既然能够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那心里也显然不会有太多的愧疚。
  那种愧疚的感觉并没有能在他的心中持续多长时间,就被他选择遗忘。
  死道友不死贫道,大概说的就是他这种人了。
  其实到他这个地位,但凡是自私自利些的,都不会将除去至亲之人的其余任何人太过放在心上。
  在姓李的供奉离开以后,邴文轩只是差人火速传报中都和正在率军过来的柴立人。
  他在败报中检讨自己的过失,但字里行间,大有此役之败非是将士不力的意思。当然,并不会表现得那么明显。
  而后,邴文轩又传令京兆府南面各镇驻扎的重兵严加提防,等待柴立人元帅率军到来。
  这日下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