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8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0/2534

  可见得乱糟糟的难民中,有许多穿着道袍的男女道士在人群中穿梭着。
  天师道的道士们在这里设下救济所,扶危助困,帮助受难的百姓。
  衡山地势极高,在山上的道观并没有受到洪涝的影响。
  就这数天时间,以天师道为主,衡山上各道观不知道将自己道观内的粮食、蔬菜拿下山多少。
  虽然如此也仅仅只是让难民们得以有稀粥果腹,但还是坐实“活神仙”的称谓,不知道多少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
  这样的帮助,对于百姓们来说,比天师道诸位天师给朝廷出力更来得实在。因为他们是亲历者。
  而从周围闻讯赶过来的善人、郎中等也是不少。
  灾情过后短短时间,这衡山脚下就已经成为一个颇大的难民集中地。
  这是个让人感到惊讶的场面。
  当有朝廷的官吏赶到这里后,也不自禁的觉得吃惊。
  因为在没有朝廷的帮助下,这衡山脚下的百姓们做到了互相帮助,渡过洪涝灾情。
  而此时,在这人群中,有个正是亭亭玉立年纪的穿红衣的小姑娘颇为扎眼。
  她长得很漂亮,且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微笑。在朝阳的照耀下,让得她如同仙子那么出尘。
  “谢谢姑娘!”
  “谢谢姑娘!”
  这小姑娘在这里搭了个小帳篷,帳篷里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买的粮食。她熬着稀粥,正在给难民们布施稀粥。
  而在她的旁边,还有个看起来颇为仙风道骨的老人,正在给患病的难民们看病。
  他并非是道士,没有穿道袍,仅仅是穿着麻布衣,不过倒也颇为讲究,一丝不苟。
  也不知是熬过几锅稀粥,红裙小姑娘瞧了瞧后面,对老者说道:“爷爷,又快没有粮食了呢!”
  老者从衣袖里掏出些银票,道:“再去让城里的和掌柜送来。”
  “嗯!”
  红裙小女孩点头,将锅里的粥都分完后,对着还在排队的难民们道了声歉,向着衡州城方向跑去。
第1558章
狼烟遍地
  “活神仙啊……”
  “活神仙啊……”
  人群中有着诸如此类的声音不绝于耳。
  即便是那些排着队却并没有领到稀粥的难民,也并没有任何的不悦之色。脸上只有满满的感激。
  红裙小姑娘和这位老者已经在这里布施有几天的时间了。
  他们连晚上睡觉时都是在这里,遇到患病或是肚子饿的难民找上来,挑着灯都给他们熬粥、治病。
  这足以让得受难的百姓们对他们心存感激。
  “仙女姐姐!”
  “仙女姐姐你去哪啊?”
  有小孩子看着红裙小姑娘跑开,连忙追逐上去。
  红裙小姑娘青丝垂到腰间,回头微笑,道:“我去城内买粮食呢!”
  有小孩子便道:“我们也跟着仙女姐姐你去吧,要是遇到坏人,我们就帮你打跑他!”
  红裙小姑娘眼睛笑成了月牙儿,“哪有那么多的坏人……”
  但还是没有阻止这些小孩跟着她。
  这几天,这些孩子都已经和她混熟了。而且衡州城距离这衡山也不算远,倒也不担心会发生什么。
  而这些小孩子的家长们,看着他们追逐着红裙小姑娘,也只是微笑。
  一行人渐行渐远。
  若是赵洞庭在这里,定然会认得出来,这逐渐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就是当初在观潮客栈给她唱曲的姑娘。
  当初那小姑娘在爷爷死后便不知去处,只不知,如今身边为何又有了个爷爷。
  但看她的模样,显然还是颇为开心的。
  命运终究不算太过亏待这个姑娘。
  到得衡州城内以后,可见得衡州城内还有士卒和百姓正在清扫街道上的淤泥。也有人在修葺房屋。
  虽然重城,衡州城也同样没能避免这次洪涝灾害。
  城内的布施所更多,除去朝廷组织的以外,还有城内富商们自发组织的。
  毕竟不是人人都受了灾的,有些富贵人家还有许多余粮。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拿出来救济灾民,但终归有这样的人。
  这场洪涝灾害并没有击败大宋的百姓们。
  衡州城即便满目疮痍,也有着欣欣向荣的生机。
  已经开始有小贩扛着糖葫芦等物出来贩卖。
  红裙小姑娘看着跟在后面的十余个小孩子都愣愣看着那些红果果的糖葫芦,暗暗咽口水的模样,不觉好笑。
  随即她便从兜里小心翼翼拿出了张碎银票来,到糖葫芦小贩面前,道:“麻烦你,给他们一人一串糖葫芦。”
  小贩瞧着她,却是微怔,然后惊喜道:“是姑娘你?”
  红裙小姑娘微怔道:“你认识我么?”
  小贩满是感激之色道:“两个月前你和你爷爷经过咱们村子,还免费给我那小儿子看了病呢!”
  说着瞧了瞧红裙小姑娘的身后,微微疑惑道:“姑娘,你爷爷呢?”
  紧接着又自顾自说:“上次忘记留你们在家中吃饭,这回要请你们到家中吃饭做以答谢才是。”
  红裙小姑娘微笑着道:“多谢您了,不过爷爷他还在衡山脚下给大家伙看病呢,就不到您家中叨扰了。”
  小贩有些失望,但随即又感慨道:“你们真正是好人啊……”
  红裙小姑娘不再说话。
  小贩边给小孩子们发着糖葫芦,边又问:“那小姑娘你来城里这是?”
  小姑娘道:“粮食快用完了,我来买些粮食。”
  “噢!”
  小贩瞬间了然。
  他想得到,小姑娘来采买粮食定然也是去衡山脚下救济灾民的。
  衡山上的许多修道人,还有大好人们在衡山脚下布施救灾,这事已经在衡州境内传扬开来。
  等红裙小姑娘给钱时,这小贩死活退却不受。
  他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里也遭了灾,粮食只够自家吃的。不过这几串糖葫芦还是请得起的,姑娘便不要客气了。”
  说着,他还特意挑了两串最大的糖葫芦,递给小姑娘,“这两串糖葫芦,请你还有你爷爷吃。等忙完了,还请到我家做客。”
  他就是个老实巴交的百姓,脸上几乎写上诚恳两个字。
  小姑娘推却不过,只得接受,道:“我会和爷爷说的,谢谢您了。”
  然后对着小贩挥了挥手,带着一众小孩子继续向着城内去了。
  这种四处助人为乐的生活,显然让她颇为开心。
  小贩看着她远去,又是喃喃感慨,“真是好人啊……”
  没过多长时间,红裙小姑娘便又带着那些小孩从城内出来。只后头,还跟着两辆运粮的板车。
  上面的袋子鼓鼓囊囊的,谁都看得出来里面是粮食。但街边受难的百姓们,却并没有谁上去争抢。
  这便是如今的大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0/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