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8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1/2534

  宋国那个濒临灭亡的国家,如今竟是能够让他们大元都有被覆灭的凶险。
  真金沉吟。
  这个时候乃颜又已经出使四大藩国去了,意在让四大藩国提供更大的后勤、物资援助。
  前面从四大藩国弄的那些铁矿等等,已经让得真金付出不小的代价。他不知道,要是让四大藩国派兵相助,那些个和他血脉同源的宗亲们,又会如何的狮子大开口。
  如今的蒙古王族们,可不像是当初刚刚出草原时候那样的团结。
  然后他看向王恽、桑哥、阿合马等人,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桑哥等人这个时候都在沉思。
  耶律铸刚刚提议撤退的时候,他们的确不解,而现在,却是觉得耶律铸说得不是不无道理。
  若是柴立人率军攻打宋军想夺回京兆府,那想必两军要不得多长时间便会展开决战。而且柴立人获胜的希望的确不大。
  这不是柴立人能够决定的。
  他假如要夺回京兆府,那是否发动决战的主动权,将完全在大宋禁军的手里。
  唯有让柴立人且战且退,才可以和大宋禁军周旋,也让他们这些坐镇后方的人有时间去化解现在的困境。
  只是他们心里也有和真金同样的担忧。那就是要让四大藩国出兵相助,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过半晌,桑哥说道:“皇上,臣以为丞相说得在理。现在,咱们的确不宜和宋军交战。”
  阿合马等人便也跟着点头。
  真金见他们都是这样的想法,也就不再迟疑,叹息道:“那派人前去知会皇叔,让他请四大藩国出兵相助吧!谈判之事全权交由皇叔做主,只要他们开出的条件不至于动摇我大元国本,那便答应他们!”
  他很不甘,但也意识到这刻没有别的选择。他只能把脖子伸出去,任由四大藩国宰他这一刀。
  哪怕很痛,也总比被宋国灭国的要好。
  就在这日,中都有八百里加急分别赶往京兆府和草原方向。
  柴立人率着十五万余大军全部镇守在京兆府外。
  在京兆府守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他这会儿也没什么胆量去和大宋禁军开战。以至于,连京兆府周围那些县镇都选择放弃。
  反正他的后勤补给是来自于后方,也无需依靠京兆府周围的这些县镇。
  但总有些事情让他糟心。
  三原城乱民为祸的事情在两日前就传到他的耳朵里了。
  那时候他率着大军尚且都还没有赶到京兆府内。
  在得知三原城被乱民占据的时候,柴立人怒不可遏,当即派遣两千轻骑折回三原城,镇压乱民。
  按照他们的粮草运输线路,要将粮草运到京兆府,需得经过耀州的主府华原,再经三原城才行。虽然三原城被乱民占据其实也不会对粮草补给造成太大的影响,那些乱民应该不至于有胆量袭击运粮的军队,但有这么个后患,终归是件让人心里不舒服的事情。
  而现在那两千轻骑也应该赶到三原城了,也不知道三原城是个什么情况。
  三原城。
  此时此刻,柴立人那两千轻骑的确已经兵临城下。
  不过是应对区区乱民,柴立人派遣足足两千轻骑精兵到此,绝对算得上是志在必得了。
  而此时距离乱民们拿下府衙尚且才过去不过短短五天的时间。
  虽三原城内不再动荡,但城内仍是满目疮痍。
  这几天的时间里,三原城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感人肺腑的,也有能让天怒人怨的。
  这世上有聪明人,有糊涂人,有大好人,自然也有大恶人。
  大是大非前许多人都能拿捏得清楚,难得的是在利益面前是否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在没有守军镇守的情况下,这几天里三原城内烧杀抢掠的事件可谓是层出不穷,都不知有多少百姓遭殃。
  最惨的还是城内的那些官吏。
  他们曾经的鱼肉乡里,或是不作为,让得城内许多百姓都对他们怀有满腔愤慨。
  每日里都有官吏被拉到大街上,任由百姓羞辱,连他们的家属也都跟着遭殃。这其中,不乏有人是被冤枉的。
  甚至有的只是府衙内的寻常小吏,也同样没有幸免于难。
  城内太多人深受其扰。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出意外又有人找到面馆的两兄弟。
  虽然他们都还在自己家的面馆里养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现在是三原城内最具威望的人,尤其是两人中的大哥。
  当初攻打府衙,他是发起人。现在,仍旧有不少百姓唯他马首是瞻。
  这些人中自是有不少醒目的,有眼界的,知道三原城这样下去迟早酿成大祸,受难的还是百姓,于是想让面馆兄弟俩主持大局。
  哪个朝代、哪个城池都有怀有学识的隐士,从不例外。
  其中最为显著的代表大概就是刘诸温了。
  如果不是柳弘屹将刘诸温提拔起来,谁又知道刘诸温会是个将帅之才呢!
  只是这些隐士间也有高有低而已。
  但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面馆兄弟俩本来不是有雄图大志的人,在鼓动百姓们将三原城内府衙力量消灭以后,便打算静静等待着大宋禁军打过来。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他们两个,希望他们两个正式竖起起义大旗,兄弟俩的心也渐渐松动了。
  大多数人都有封侯拜相甚至是称霸天下的心,特别是在这样的乱世之年。
  于是在日前,两兄弟便已是在城内竖起起义大旗。
  凭借着拿下府衙的余威,城内响应他们的青壮不在少数。仅仅在当日竖旗时,便有千余青壮汇聚投奔。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面馆两兄弟中的老大凌成志自封为大将军,创白锦军旗号。其弟凌成华为副将军。
  然后又启用原来城内守军的都统为先锋大将。
  不少幸存下来的城内守军将领,加上他们原来汇聚的那些亲信都成为他们的根基力量。
  另外再有不少城内有学识、有威望之辈成为他们的幕僚。
  或许是大势所趋,他们组建白锦军的过程颇为顺利。一个势力的雏形便就很快这么被拉起来。
  城内那些富商们也有很多都纷纷投靠,给他们提供物资帮助。
  白锦军成立以后,就延用了以前城内留下的那些甲胄、兵刃。当然,大多数将士是连身军装都没有的。
  他们终究只是刚刚现出雏形的起义军。
  但即便如此,白锦军成立的当天,三原城内的乱象也平静了不少。
第1585章
白锦之难
  这本来是让人颇为振奋的事情,如此下去,不用多长时间,白锦军便完全可以将三原城当成根据地。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元军会来得这么快就是。
  他们都以为元军就算要来,也得是先到京兆府才到这里的。甚至可能要在京兆府和宋军厮杀起来才是。
  谁都没有预料到,柴立人率军还没有赶到京兆府,刘诸温就已经将京兆府打下来了。
  柴立人完全有精力来对付他们。
  两千轻骑驻扎城外,自是让得城内又是一阵动荡。
  城内白锦军总共才不到两千人,且其中只有数百将士拥有甲胄兵刃等物。面对两千轻骑,随时都有被覆灭的危险。
  在两千元军轻骑按兵城下正在布开阵仗的时候,凌成志、凌成华兄弟两个便已带着白锦军中那些骨干们登上了城头。
  每个人的脸色都很是凝重。
  城下元军的军械很是精良。不仅仅个个都携带着神龙铳、轰天雷,甚至还有掷弹筒。
  而他们在城头上虽有数百穿着甲胄的将士,但神龙铳却只有不到两百挺,掷弹筒更是没有。轰天雷也不多。
  他们现在搬上城头的还是城头以前留下的那些投炮车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1/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