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534

  他此时语气中已经很明显有着怒气,但是,眼中却是有着笑意和期盼。
  任伟派粮,自然是很合赵洞庭心意的。只是,他也想考较考较这个任伟,看他为何派粮。
  作为上位者,没有谁会随随便便提拔手下。赵洞庭现在贵为皇帝,更是如此。
  任伟的脑袋伏得更低,顿了顿,答道:“末将、末将有罪。”
  赵洞庭眼中笑意更浓,语气却更淡,“朕不是问你有罪没罪,而是问你为何要派粮。”
  任伟不辩驳,直接请罪,这也让他心中更是认可。
  任伟道:“末将……末将只是觉得那些难民可怜。末将未从军前,随着弟兄们乞讨,知道挨饿的滋味。”
  赵洞庭闻言,又道:“朕再问你,你派发的粮食从何而来?”
  任伟咬咬牙,好似豁出去了,道:“末将命令军中士卒全部省下了半数的口粮!”
  赵洞庭这回是真的诧异,“那你军中的士卒能吃得饱?”
  任伟答道:“弟兄们都是苦过来的,每日节约点吃,还可以撑得住。”
  “哈哈!”
  赵洞庭脸上迸发出笑容来,猛地亲自将任伟扶起,道:“神丐军大义,将军大义,让朕佩服啊!”
  任伟国字脸上满是不解,顺着赵洞庭的手站起来,怔怔地看着赵洞庭。
  这是暴风雨后的彩虹么?
  赵洞庭却也不管他心中如何想,只是又道:“日后若要再想有此义举,跟朕说,朕给你派粮。”
  任伟愣愣看着赵洞庭,“皇上这是?”
  他实在不解赵洞庭前后态度为何会有这般大的变化。
  赵洞庭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直言道:“你无需担心,朕刚刚只是试探试探你为何要派粮而已。给难民派粮是好事,很好的好事,朕始终认为,百姓才是国家之本。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之前朕离开梧州,却也忽略这点,你做得很好,弥补了朕的疏忽。”
  任伟神色复杂,不再说话,深深躬僅下去。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却让赵洞庭深度渗透他心。尤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
  他是丐帮的,却是最为清楚民间疾苦。皇上虽然年幼,但能有这样的认知,是苍生之福。
  原本他和弟兄们从军,只是为心中热血大义,为黎民而战,现在,却是油然生出为赵洞庭之战的心思。
  赵洞庭自己怕也想不到,几句由心的话,就能赢得任伟的尊敬。
  他又扶起任伟,道:“我观任将军面色儒雅,颇有书生气,应该是读过书吧?”
  任伟答道:“末将在乞讨之前,却是曾寒窗苦读。”
  “那你怎的没有入朝为官?”
  “末将本欲考取功名,奈何时局动荡,家中遭难,投报无门,食不果腹……便入了丐帮。”
  说到这,任伟脸色也不禁是有些臊红起来。
  他当年的确有大志向,但可惜,乞讨之前一介书生,连缚鸡之力都没有。家中遭难之后,别说饱饭了,他连口饱饭都没得吃,又没得什么求生技能,慢慢的,就成了乞丐。
  “哦。”
  赵洞庭闻言只是轻轻点头。
  任伟抬头瞧瞧赵洞庭脸色,很是识趣,道:“末将告退。”
  赵洞庭并未留他。
  等到任伟离开屋子,他才忽然提笔在书案上疾书起来。到现在,赵洞庭的毛笔字也已练得颇为飘逸。
  不过,字虽龙飞凤舞,但他写的那些字,却真看不到任何的雅致之处。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怕是谁也难以想象,这竟然会是出自皇帝之手。
  但赵洞庭却对自己这幅字左瞧右瞧,仿佛很是得意。
  话虽糙,但理是实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皇帝选拔贤能,也不过如此。
  过半晌,赵洞庭才出声,对旁边背对着他的赵大吩咐道:“安排人着重注意任伟。”
  不让他面对赵洞庭,却是赵洞庭自己下令的,因为赵洞庭实在不想看到他那张脸。
  赵大头也不回地问:“皇上,盯着他作甚?莫非他有异心?”
  赵洞庭捂头,不禁想着是不是要换两个随从了。赵大、赵虎两个粗人,丑便丑了,还不懂揣摩圣意。
  他没好气道:“朕是想提拔他,观察观察他,懂不懂?”
  赵大立刻答道:“好咧。”
  然后忙不迭往外面跑去。
  但赵洞庭估摸着,他还是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想法。
  想要这两兄弟变成闻弦音而知雅意的人,这辈子怕都是不可能了。他突然觉得好无奈。
  如此又过几天,派往各处的使者终于有人回来。
  广西南路各处的百姓也有人陆续往平南、镡津及附近的城池迁徙而来。
  只是这些使者中有的人带回来的是好消息,但也有的人,带回来的是坏消息。
  义军中有首领回复得很爽快,不日便率军来勤王,但是,也有执意要留在原地抗元的。他们到底是想为国效力,还是趁着乱世自立为王,谁也摸不准。连各地厢军中,都有拒绝勤王的。他们嘴里说得好听,大义凛然,但实际上怕是抱着异心。毕竟赵洞庭的诏令于义军而言是招揽,于厢军而言,可就是命令了。
  他们连皇命都能拒绝,还谈何忠心?
  至于那些匪寇,愿意接受招安的自是更少。心甘情愿为寇的,多是已被大宋朝廷抱着怨气。
  不过赵洞庭也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急也没用,是以也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下诏令之前就有预料,不可能自己诏令出,就天下从。南宋危亡之际,他还没那么高的威望。
  让他开心的是,江湖中有豪杰知道诏令后,真有不少人到平南县城来投靠。多是游侠儿,但也有不少门派潜来弟子,说随时愿意为朝廷出力。
  赵洞庭特设武鼎堂,将其中高手全部纳入武鼎堂中,奉为朝廷供奉,身手差些的,则是编入飞龙军。
  能入武鼎堂的,最起码也得有赵大、赵虎相近的实力。毕竟他们两在江湖中不算高手。
  武鼎堂,可以说是大宋朝廷的最高武力机构了。
  堂主乐无偿,其下供奉分为六品,择功而评,初入的武林高手全部都是六品供奉,便是乐无偿,也只是因曾斩杀元将乌木拖、护送赵洞庭前往百草谷有功,特封为四品供奉。想要晋升,还得再立功劳。
  当然,赵洞庭事先特意跟乐无偿解释过,这实是为做到公平,避免武鼎堂中有非议。
  而乐无偿对此,压根没有放在心上。
  他是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几品供奉的,因为这只和俸禄有关。以他的性情,若不是和赵洞庭有缘,便是求着让他入武鼎堂为一品供奉,他也未必会理睬。真正的顶尖高手,骨子里都是有着傲气的,连行事不羁的洪无天都不例外。
  这是因他们在江湖中的地位而造成的。就像赵洞庭,作为皇上,身上自然而然逐渐会有贵气。
第177章
匪寇夜袭
  而在平南热火朝天时,毗邻广西南路北面的荆湖南路、夔州路,和东面的广南东路元军都没有什么动静。广南西路之战,阿里海牙全军覆没,广西、湖南两地被掏空家底,广东孔元出征伤亡惨重,伯颜也是伤到元气。夔州路元军刚刚拿下重庆府,怕也是忙于休整。
  这个年代打仗不是说打便能打的,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做准备。
  是以,广西短时间内倒是无忧。
  相较起来,倒是雷州和琼州的危险性比较大。
  现在距离张弘范、李恒败退碙州岛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元军很可能重整旗鼓,从海路进军。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比较低。按着局势,元军最大的可能便是等到各路大军都准备好,然后同时攻宋。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得不防。兵者诡道,谁也摸不准元皇帝忽必烈到底会怎么打算。
  眼下距离年关又只剩下半月时间,赵洞庭终于是打算回到雷州去。
  这些天来,雷州行宫中杨淑妃已经连遣数波使者催促他回去,毕竟他是大宋皇帝,年关之时,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处理。
  以前情况特殊,朝廷有很多事情都是能省则省,可现在不同,朝廷在雷州立足,那些事情就被大臣们再度提上议程。朝廷内,几乎个个大臣都讲究那些繁文缛节,因为他们就是受那种教育长大的。
  这让赵洞庭颇为苦恼,有些古法,在他看来真是没有必要,譬如祭天什么的。但是,要想改变臣民们数百年来已适应的古法旧俗,这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甚至比抗元更难,更需要水磨工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