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2534

  刘黻的位置谁来接替?
  现在的大宋朝廷极为缺乏栋梁之才,刘黻病死,让赵洞庭忽然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只是招募江湖好手就行。武方面要发展,文方面同样也要壮大。武将开疆,文臣守业,需得两者配合,大宋才能强大起来。
  而就在他发呆的时候,杨淑妃又带着张茹等女出来了。
  杨淑妃刚落座便说道:“昰儿,眼下年关将近,咱们便赶在年关之前,宣布纳妃之事如何?”
  赵洞庭愕然。
  纳妃?娶谁啊?
  他瞧瞧韵锦、颖儿四女,发现她们都是俏脸晕红,心里想着,只怕杨淑妃刚刚跟她们说过什么。
  虽然四女他也都中意,尤其颖儿,以后定是要成为嫔妃的,但是,他还是不想现在就纳妃。
  乐婵还在百草谷等着他。
  五年之约,赵洞庭是誓要娶到乐婵的。
  他叹息着道:“母后,昰儿刚刚得知刘大人病逝之事,心情不好,此事还是以后再说罢!”
  杨淑妃有些气闷,“你!”
  她站起身,语气有些重道:“本宫真不知你想娶什么样的女子。”
  说着她回头牵起赵昺,“昺儿,咱们走。”
  然后,杨淑妃便这般气冲冲走了。虽然有几分作秀,但心里肯定也是着实生气。
  赵洞庭苦笑。
  杨淑妃这般焦急,他有些担心自己还能够拖延多久。他是皇上,但这也就注定他的婚姻同样很难自己做主。
  百姓成婚尚且只要看父母的意思,可他,却还得听杨淑妃和群臣的意见。
  皇上难做。
  不过,这还是不改赵洞庭要娶乐婵为皇后的决心。
  见杨淑妃离开,颖儿轻声安慰道:“皇上,太后娘娘也只是为您婚事焦虑而已,并未真的生气。”
  “朕知道。”
  赵洞庭道:“只是朕现在真的没有纳妃的心思啊……”
  几女闻言,眼神各异。
  赵洞庭本来心情好好的,因为刘黻病死和催婚的事情,也有些沉闷了。
  然而,还有件让他更为郁闷的事情在后头。
  到夜里,他到浴池洗澡的时候,发现原本那些伺候他洗澡的漂亮侍女不见了,换成了清一色的小太监。
  这是杨淑妃生气之下,特意安排的?
  本来赵洞庭对这也不是十分排斥,但看到这些小太监,却不禁让他又想起在百草谷时赵大给自己擦身子时的场景,这让得他浑身寒毛直竖。
  有小太监上前,尖着嗓子道:“皇上,奴婢为您宽衣。”
  赵洞庭吓得连忙抱住自己的胸,“别,原本伺候朕的那些宫女呢?”
  小太监有些委屈道:“太后说,您既然不想纳妃,不喜欢女子,那也没必要让宫女伺候。”
  赵洞庭愕然,卧槽,谁说我不喜欢女人了?
  不纳妃就是不喜欢女人?
  他很是有些无奈地挥挥手,“得得得,你们都出去,朕自个儿洗就行了。”
  小太监们却是不动。
  赵洞庭故意皱起眉头,沉声道:“朕让你们下去!”
  小太监们色变,这才连忙退出屋去。
  赵洞庭三下五除二脱掉自己衣服,跳到浴池里,面色发苦,“这可怎么对付?”
  他虽是皇上,但杨淑妃是他娘,为他主张婚事,他也无可奈何。
第182章
做皇帝苦
  翌日大早,赵洞庭起床梳洗之后,依着惯例用过早膳,去给杨淑妃请早安,却吃了闭门羹。
  杨淑妃毕竟年纪也不大,偶尔耍耍小女人性子,也是让人咋舌。
  守门的太监对赵洞庭说:“皇上,太后娘娘说,反正皇上也不关心她是否寂寞,以后不必来请安了。”
  这显然是杨淑妃故意挤兑赵洞庭的话。
  赵洞庭闻言哭笑不得,甚至有再“逃回”平南去的打算。刚回来就遭逼婚,这着实让他始料未及。
  在门外站了半晌,见杨淑妃仍没有开门的打算,他只得前往议政殿而去。
  纳妃之事,他实在不愿意妥协。
  议政殿外院中,群臣汇聚,正窃窃私语。
  赵洞庭不在海康县的这些时日,都是由陆秀夫主持小朝会,如今赵洞庭回来,他们势必要做汇报,这是不用想都能知道的事情。
  各部长官神情都有些激动,因为近来雷州的发展颇为喜人。
  见赵洞庭到,众臣才不再私语,向赵洞庭行礼,然后跟在赵洞庭的后头往议政殿内鱼贯而入。
  待赵洞庭坐好,众臣参拜。
  赵洞庭高坐在龙榻上,摆摆手道:“诸位爱卿请起。”
  旁边的小太监尖着嗓子喊道:“有事启奏。”
  但众臣中却是并没有人站出身来。
  雷州、琼州两地地盘并不大,赵洞庭的新政施行已多日,度过最初的艰难期后,并没有发生什么棘手的大事。陆秀夫、陈文龙等人都是有才学之辈,原本是朝廷重臣,如今处理雷、琼两州小小地盘,自是得心应手。
  赵洞庭见状,让小太监颁布赐刘黻谥号“文献”之事。而后问道:“诸位爱卿,近来雷、琼如何?”
  位列左侧最上首的陆秀夫列众而出,作揖道:“皇上,现在我朝在雷、琼两州都均已建起各部衙门,无论是农、商、教育、海关、水利等等,都是日新月异,远非之前的雷、琼两州可比。”
  他的脸上也是微有得意。
  短短时间内,雷、琼两州除去琼州还有乱民为祸外,已初现太平盛世之景。
  赵洞庭闻言点点头,又问:“财务部如何?”
  发展建设最需要的就是钱,他对别的倒是不担心,就是担心财务部能不能经受得住这么大的压力。分田制、建立各府各衙、兴办学府、医署、修路、建桥等等,无不需要财务部拨款。别看朝廷从临安带出来的财宝不少,但要支撑起雷、琼两州的发展,也是艰难。
  财务部尚书陈江涵走出列来,微苦着脸,眼睛不断地眨动着,回道:“禀皇上,财务部已经在两州各县建立税务司、钱庄,只是……只是眼下国库已然空虚了。我们从临安带出来的财宝消耗殆尽,如果不是百姓们配合纳税,怕是已经支撑不住。”
  赵洞庭有些苦恼地揉揉额头,“唉,这事容朕想想办法。”
  他上辈子到底只是做过总裁,并没有从政经验。虽然现在很多东西可以照搬现代的,却也感觉颇为头痛。这各中事情实在太过复杂,而陆秀夫他们又全然不懂,只能全部都追问他这个皇帝。
  其后,赵洞庭又问过其余诸部的大概情况,便匆匆宣布散朝,回到寝宫内去。
  这些事情实在让他头疼。
  回到寝宫,他睡过数十分钟,待舒服些,才起床,让颖儿磨墨,在书案上疾书起来。
  对于如何处理具体事务,他不太懂,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只能构建大的雏形,然后让陆秀夫他们去实施。
  脑子里细细回忆着,赵洞庭将现代从总务处往下到各地各级的行政机构、朝廷机关都列出来。
  这自然庞杂,光是直属于国务省的部门便有上百个之多。
  等到列好,赵洞庭已经在数十张纸上写得密密麻麻。
  然后,他又将并不适用于现在大宋的部门给逐个删去。
  做完这些,已到中午的用膳时间。
  草草用过膳,赵洞庭又将各部门的职能写上,然后才让人送往国务省,让陆秀夫全权负责督办。
  这实在是费脑的事,刚刚弄完,他便又躺到床上休息去了。
  大宋朝廷只是暂居于雷州,他不仅仅要完善中央机构,还要逐步将地方机构也完善起来。这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做到的事。赵洞庭的想法,就是先将这些部门全部建立起来,再逐步去落实他们的职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