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0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5/2534

  自收到开封府传来的密报、战报以后,真金没有跟任何人说,便直接来这里跪下了。到此时,已经过去两日的时间。
  他甚至都没去理会那些朝廷百官会如何的心焦如焚。很显然,在真金心里,能够救大元的只有这老祖宗了。
  “吱呀……”
  大概是看真金跪的时间太长,院门终于在吱呀声中被打开。孔元洲从里面走出去。
  他对着真金轻轻抬手,道:“我已经说过,我并无法扭转大局。你此时,应该和百官商议如何应敌才是该做的事情。”
  真金只觉得有股柔和且暖洋洋的劲道包裹住自己的膝盖,将自己慢慢地给托了起来。这种感觉,便像是……像是被后宫里最丰腴的那个嫔妃给紧紧抱住的感觉。而且,不仅仅膝盖的麻木消失,甚至连腹中的饥饿感都消散许多。
  只这时他当然顾不得这么多,连对孔元洲道:“还请老祖宗教导真金该如何做。”
  他已经在孔元洲这里尝到许多甜头,觉得孔元洲比桑哥、耶律铸那些辅国大臣实在是要可靠得多。能救大元的,或许唯有老祖宗。之前他数次因孔元洲的话而茅塞顿开,可谓是收获不少。这是桑哥等人没能做到的。
  战略上联弱抗强,政治上取消民族分歧、地位差距,虽然暂且还没有见到什么成效,但暗地里,元朝已经有潜移默化的变化。
  孔元洲说得没有错,现在正是取消国内民族分歧的最佳时机。以前,要想蒙古出来的勇士们、贵族们甘愿和那些汉族平起平坐,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宋国步步紧逼,他们不得不依仗汉人以及女真等族人的帮助,所以也就不得不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真金改革遇到的阻力出乎他意料的小。
  这回,他当然孔元洲又能够说出能让他茅塞顿开的话来。
  只可惜,出现在门口的孔元洲却是摇头,道:“我已说过,我只能为你拖延时间,其他的事,还得你自己去做。”
  “可是……”
  真金低下脑袋,道:“可如今那些宋军已经攻破了开封府,他们怕是要……”
  他就差没直说,老祖宗您说能够拖延时间,但现在看来,却是连这点都没有做到。
  孔元洲不知道是活了多少年的老妖怪,当然知道真金这话里的意思,轻轻瞥了眼真金,道:“他们不会杀来中都的。”
  “还请老祖宗明示。”
  真金连忙抬头,眼中有亮光划过。
  孔元洲慢悠悠道:“他们取开封府的事情我于数日前就已经得知,而这数日来又接连有密信传到,宋军虽是取了开封府之地,但并没有再向北扩张半步。这点,我想你作为皇上应该能看得清楚,如若这点你都看不透,那你便不如将这江山拱手相送给那宋帝,因为迟早会坏在你的手上。”
  “老祖宗,真金……”
  真金欲要说话,却只见孔元洲抬起手,“你不用解释,你的心思,我又岂能不明白?”
  他眼中有些微轻视之色划过,“宋军如何拿下开封府的详细密报早就有人呈送到你的面前吧,先是他们建康军区那区区数万人强攻,差点儿就被覆灭在开封府内。几近全军覆没的时候那祥龙军区和飞龙、飞天两军才出现,这不正常。而合理的解释就是宋军对于取不取开封府亦有分歧。他们可以调动建康军区全军的仅有苏泉荡、文天祥两人,而能同时调动飞龙、飞天两军再有祥龙军区的绝对仅仅只有文天祥……而且我收到密报,苏泉荡已经被文天祥撤了元帅之职。”
  真金脸色没什么变化,只是稍微躬身听着。
  显然,孔元洲知道的这些,他也知道。
  孔元洲见他这样,接着道:“可想而知,定然是苏泉荡在神仙岭折损太多,气不过自作主张进攻开封府。文天祥怕他整个建康军区有什么闪失才无奈派人相助。他们是不会再向北扩张的,苏泉荡纵是想,也没这个本钱和能耐了。而你来见我,装出这般惶惶的样子,其实也不过是想我再出宫去刺杀那宋军中文天祥,或是其他人吧?”
  “真金……”
  真金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心中想的,都被孔元洲给料中了。
  他当然也分析得出来宋军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向北扩张,但没想,孔元洲会把他的心思看得这么透彻。
  孔元洲已经为他出宫过,算是破例。这回,他还想借孔元洲的手除掉大宋军中的大帅级别将领。
  以孔元洲的修为,绝对是世上最为强悍的“刺客”。他真要想杀谁,纵是在大军之中,也有极高的概率得手。
  而让真金惊喜的是,孔元洲看出他的意图,最终仍是答应了他。
  孔元洲扭头往屋子里走去,撂下句话,“你放心,我会让宋国付出些代价,好让那宋帝知道下棋是需要讲究规则的。我和他定下的楚河汉界,现在他有棋子杀过来,哪怕非他所愿,哪怕对帅棋没有任何威胁,我也要还以颜色。”
  话音落下时,院门也关了。
  真金在外面微愣,随即眼中渐渐有欣喜之色绽放出来。
  他刚刚还在想,自己这点儿小心思会不会惹得老祖宗不快。现在看来,老祖宗压根就没打算和自己计较。
  他也能想明白孔元洲为什么会再要去宋朝,因为孔元洲是极境强者。极境强者,不管本性如何,骨子里必然是有着极盛的傲气的。而孔元洲明明自己都打算前往宋朝,却还任由他在这里跪了两天,又让真金有点儿郁闷。
  他知道,老祖宗这怕也是在告诫他,以后少耍些小聪明。
第1851章
信传到了
  时间流逝。
  赵洞庭着军机内阁下令召苏泉荡回朝的事情在大宋皇城内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
  一时间,苏家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苏副军机令退居二线的关头出现这样的事情,对苏家而言真是灭顶之灾。
  以前许多人都觉得苏副军机令退休之前,苏泉荡肯定能到达苏副军机令的高度,苏家荣宠一如往昔。现在,显然是不可能了。
  大宋文、陆、岳、苏等数大实权家族,苏家算是被剔除出去了。
  有人惋惜,有人兴奋。
  在明面之下,自有许多暗流涌动。以前依附在苏家下面的人见着苏家未来晦暗,难免会有改换门庭的想法,且真正这么去做。
  只幸得苏刘义还在朝里,且是兴国重臣,虎老余威在。别人也不敢轻易对苏家怎么样,苏家的大体局势还是保持着。
  当然,这也得看等苏泉荡回来,皇上到底会如何处置苏家。若是苏家受到牵连,那苏家就真再无半点希望了。
  在京兆府路、山东两路以及高丽国内,都保持着相对的平静。
  不管是哈尔巴拉、柴立人,还是刘诸温、黄华、柳弘屹他们,都遵着朝廷的意思,没有轻动干戈。
  郑益杭和莫里两人分别率着倭路军和流求军,在高丽国内过得可谓是相当的潇洒。
  高丽国主王昛答应的那些金银财宝等物都赶在赵洞庭下达休兵命令之前送到了他们的军营里,这当然没有再吐出去的理由。
  到了军营里面那便是他们的,那段时间,郑益杭和莫里两个人都是成天笑得合不拢嘴。
  这真是运气,若是休兵的命令早些传达下来,那高丽国主答应的这些“赔偿”肯定就不会作数了。
  尤其是郑益杭,可谓是格外的开心。
  他虽是率领着四万倭路军,但其中有三万是倭路守备军。真正属于他麾下的,只有地雄军。
  当初赵洞庭派他从兴国军区中抽调将士组建成地雄军,用以震慑整个倭路,这些将士才是真正任他调动的弟兄。
  以前因为朝廷对天罡、地煞禁军本就待遇不同,再者倭路和中原之间隔着茫茫大海,而倭路尚且又在发展当中,军械、待遇难免和天字禁军有些区别。地雄军中偶有将士会抱怨他们是后娘养的,郑益杭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他也向倭路的安抚使提及过提高地雄军将士待遇,结果,安抚使却是说地雄军的待遇已经超过寻常守备军许多,就更莫说那些守军。整个倭路现在的税银就那么些,连发展倭路都嫌不够,若是再提高他地雄军的待遇,那其余守备军便都可以遣散回家了。郑益杭也知道这是事实,被怼得完全说不出话来。
  现在这个问题,随着高丽国的“赔偿”,自是迎刃而解。
  他可不打算把地雄军的那份给乖乖交到财务厅去,现在已经是发放到天雄军将士们手里了。有数年的俸禄。
  至于其余守备军的,他郑益杭就管不着,也懒得去管了。
  他只是在出征时才是最高统帅,几支守备军都各有其总都统。他们没胆量,那就只能让麾下的将士“饿着肚子”了。
  相较郑益杭的莫里的春风得意,高丽国朝廷里可谓是愁云惨淡。
  这回赔偿,让本就不富裕的高丽国是元气大伤。
  据说在得知宋帝传旨让宋军暂止干戈的消息后,高丽国主王昛当时就气得吐血了。卧病在床好几天才缓过劲来。
  当初议和是他提出来的,他算是有气没地方撒,只能自己咽下这苦果。这般年纪,不气出什么病来才是怪事。
  那些当初支持王昛议和的官员也在其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消声了,再不敢提“议和”的事情半句。
  而更让王昛觉得憋闷的是,在得知他们议和的事情后,真金还派人传下来圣旨。
  圣旨中,大有责备王昛软弱、胆小的意思。
  他这算是白赔了大笔钱财不说,还惹得“主子”不高兴了。
  ……
  时间仅仅过去不到十天。
  开封府府衙。
  文天祥正在里面办公。有亲兵匆匆进屋到他近前,“军机令,有军情处密信送到。”
  他伸出手,手心里是个很小的卷起来的信,就像是卷烟。上面还盖有泥封,没有拆开过的痕迹。
  文天祥从亲兵手中拿过信,也没问谁送来的,只瞧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因为在这信的表面,除去泥封外,还有三个极小的章印。别人认不出来,但他自是不可能认不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