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9/2534

  朝中有,军中也有。
  他们两人都是在军中、朝中呆过的,见到这样的例子不少。有之前同朝为臣的人现在还在大牢里蹲着。
  甚至其中还有关系不错的。
  这些人曾经也都是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之士,只后来却没能经得住金钱的诱惑,越陷越深,直到东窗事发。
  这当然让人觉得惋惜,也会愤怒。但按理说皇上不应该为这种事情而盛怒才是。
  皇上见过的贪官污吏还少了?
  “皇上。”
  文起带着小心之色说道:“自古以来,不管哪朝哪代,蛀虫皆是无法避免之事。依臣看,您实在不必为了他们而生气,龙体为重。”
  “朕又何尝不知。”
  但赵洞庭眼中杀意却是不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蛀虫肯定是没法彻底消灭的。再健全的律法、再严苛的监察,也总会有这样的臣子冒出来,但有些钱……他们竟然也敢染指,真是杀一万遍都不足惜。”
  文起眼中疑惑之色更浓,“皇上您说的是?”
  他还只以为赵洞庭说的是军饷。
  这事关百万将士,当然重要。尤其是那些死伤将士的体恤银,那更是重逾千斤。
  如果谁敢动这些银子,那真是杀一万遍都不多。
  然而,赵洞庭却是摇头道:“不是。”
  他忽地拿起书案上的笔,奋笔疾书起来。
  文起没有再问,但见赵洞庭并没有让他们回避,是以眼神也落在赵洞庭面前的纸上。
  转眼便是数十龙飞凤舞的字跃然纸上。
  文起越看越是心惊。
  为信上的内容惊心,为皇上的杀意而惊心。
  赵洞庭这封亲笔书是写给军情处、监察省还有律法省的,着三部联合督办此案。而且从严处置,不管何人,该杀当杀,该办当办。哪怕是皇亲国戚,也绝不容情。众犯之审判,酌情重判一到三个等级。
  大宋现在的刑罚里面有死刑、死缓、无期、有期等等。
  重判一到三个等级,可是相当吓人了。
  原本是死缓的,提一个等级,那就得直接执行死刑。而无期,也会变成死缓。
  “皇上……这到底是?”
  因赵洞庭并未在这封亲笔书上写到底是何事,让得文起不禁更是疑惑,忍不住闻起来。
  旁边任伟也是伸长了脖子。
  赵洞庭的杀意总算是减了许多,大部分,都浸到刚刚的亲笔书上去了。
  对书法稍有研究,亦或是武道等修为颇有造诣的人,应该都能察觉得到他那些字上所带的杀意。
  “蜀中五县受了震灾。”
  赵洞庭皱着眉头缓缓说道:“当地许多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因受灾人数众多,范围又广,仅仅当地府衙一时之间难免手忙脚乱。有许多民众自发助人……哼……朕当初洪灾之后设有善济会,你们可记得?”
  “记得。”
  任伟出声道:“当初皇上您还说善济会以救灾扶贫为任,应当为全国百姓竖立良好榜眼。以善心为济。”
  “是啊……”
  赵洞庭叹道:“朕当时甚至还将洪灾中许多救灾先锋安排到了善济会中去为官,让他们成为朝廷命官。此次受灾的嘉定府善济会会长便就是当初救灾先锋之一。洪灾时,他为济百姓将家中粮食全部都拿了出来,自己一家人却去啃草根吃。可你们知,这回面对震灾,他主持的善济会却是如何做的吗?”
  文起和任伟都是看着赵洞庭。
  赵洞庭杀意又从眼中流淌而过,“善济会从民间筹得不少善款、物资!可他们,面对这种灾难,没将善款发到那些灾民中手中不说,连物资,也仍旧堆在仓库中发霉!据军情处调查,他们一个个都住在嘉定府内,醉生梦死,过着快乐无边的生活!你们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杀?”
  “杀!”
  文起和任伟脸色都是变得极为难看起来,齐齐说道。
  紧接着文起跪倒在地上,道:“臣为灾民们请命,请皇上将这些人全部斩头!”
  他实在是气得不轻。
  善济会的钱、物资,本来就是民众们自愿捐献的。可以说,一根草一根毛,都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现在,那些人却是拿着这些钱在花天酒地,任由那些物资在发霉、腐烂。
  这可都是能救灾民们性命的东西啊!
  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那些灾民们的血啊!
  他们,也辜负了那些捐款的民众们的一片善心!
  这样的善济会,只会为大宋朝廷抹黑。
  不重处,不足以平民愤!不重处,必然寒了那些灾民们的心。
  善济会这样的衙门,无作为本就已经是过错,现在还从中贪墨,那更是错上加错。
第1966章
准备撤退
  任伟也跟着跪下去,“请皇上斩其正法。”
  虽说赵洞庭已经在信中明言要严肃处理,但他和文起都觉得应该将那些人直接斩立决才能泄心头之愤。
  赵洞庭真有些意动。
  若是可以,他当然也想杀这些人。但是,他却不能这么做。
  他不能不管情节轻重就全部以斩头了事,毕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律法,最重要的是公正。
  嘉定府善济会行径当然让人万分憎恨,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该斩头。
  冤有头,债有主。赵洞庭想要的,是律法省对善济会那些有枉国法的人加以处罚。
  其实,他着各省对善济会严加惩处,已经是以权力在侵犯法律的公正性了。
  要想大宋成为一个健全的法制国家,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起来吧!”
  赵洞庭叹息道:“善济会有不少人该杀,但朕相信也有不该杀的。朕已废了诛九族之罪,便不能再作出这种事情来。”
  冤有头,债有主。他只是想让那些良心被狗吃了的家伙遭受惩罚。
  错误的根源并不在善济会,善济会只是个机构而已。其根源,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善济会公差。
  “你们都下去吧……”
  说完,赵洞庭便摆摆手,让文起和任伟都下去了。
  这件事情让他有些索然无味,也再度意识到许多问题。之前他对贪腐已经足够重视,特别实在爆发出温哲彦等广西诸大员的事情以后,更是着监察、律法等部门对贪腐之事严防死打,但对于懒政,他之前却并未太过重视。
  善济会会在震灾时是如此的表情,除去有人贪腐以后,必然也有尸位素餐之徒。
  非是如此,不可能一整个善济会沦落到这般田地。
  那些捐助的物资竟然都被堆放在仓库中发烂,而灾民却是无衣可穿,无食可用。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文起和任伟离去后,赵洞庭独自在帐篷内呆坐了许长许长的时间。
  又是两日时间过去。
  在上蔡、遂平还有磐石寨等地的投降元军被遣散回去的越来越多。
  这都是各军区负责安排降卒的将士们没日没夜奋斗出来的成果。
  这不计其数的元军被遣散回去,虽然花费不少遣散费,但相应的也节约下来许多粮食。
  而且这个不安定因素总算是消去了。
  没有了这些元军,元朝投降便彻底成为定局。哪怕是真金想反悔都不行了,因为他手里已经没多少兵马了。
  当刘诸温等人将这个消息告诉赵洞庭的时候,赵洞庭也算是松口气。
  元军已经遣散,四大汗国的军队也已经撤离西平县。接下来这前沿不会再有仗打,只需等待元朝投降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