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7/2534

  很快社安厅衙门外的大鼓也响了。
  其实在这刻,关注这件事的人心里都在想,事情应该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社安厅衙门可是京西南路最高级的社安衙门,总不至于还把徐福兴给轰出来。
  但其后发生的事情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徐福兴不仅仅被赶出来,而且是被里边的衙役给架出来的。直接被推搡到衙门外的街道上,抚着自己的断腿,甚是可怜。
  谁也不知道刚刚府衙里到底发生什么。
  有人上前去问徐福兴,“老丈,你这到底是要报什么案子,怎地连这社安厅衙门里的大人都将你给轰出来了?”
  徐福兴却是不答,只是哭喊。说这些当官的都当他是疯子,他非得要上长沙去告御状不可。
  有的人觉着奇怪,按理说社安厅衙门不可能做这么没有道理的事情来,便琢磨着徐福兴会不会真是个疯子。
  但光看徐福兴的模样,还有他喊出来的那些话,有条有理,又不像是疯癫的样子。
  不知不觉,越来越多的人对徐福兴这个人还有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案子上心。
  徐福兴还由此“因祸得福”。
  他可怜兮兮的样子引发城里不少善心人的同情心,不少人给他送吃的、穿的过来。甚至还有请他到家里去住的。
  这年头,到底还是善心人占着绝大多数。
  这些当然是被徐福兴给拒绝。
  直到近夜时他才离开社安厅衙门,自顾自往城内天桥下去了,也不管跟着他的那些人。
  他跑到天桥桥底下和城里其余那些乞丐同眠。
  为曹枕簟,他愿意吃这样的苦。到他这样的年纪,什么苦头,什么名声,都看得轻了。
  再者他本来也不觉得和这些乞丐住在天桥下就是种对自己的玷污。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真正沦落到行乞这个地步的,多是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至于那些以行乞为伪装,实际上是行骗的人,可不会住到这天桥下面来。
  又是翌日。
  徐福兴从天桥地下钻出来,往襄阳城南门去。
  只和昨日不同的是,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乞丐。他们的年纪都很大,但这刻走在徐福兴的旁边,眼神好似不像是以前那般茫然,而有着某种光芒。
  昨夜天桥下,他们从徐福兴这个“新人”的嘴里听说了关于他的故事。
  徐福兴说,就因为他是个乞丐,所以府衙里那些个老爷便觉得他是疯子,还说他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人愿意认他当爷爷,而且是很漂亮的那种女孩子。
  这激起几位老乞丐的愤慨。
  他们的神智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各自遭遇过挫折、磨难,或是心灰意冷,或是已经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徐福兴编造出来的半真半假的话,倒是让他们焕发出某种生机来。
  没人是值得小瞧的。
  只要他的体内才存在着某种力量。
  几个老乞丐没能够给徐福兴出什么主意,但却能跟着他一路乞讨到长沙去。他们说,他们愿意豁出这条老命去,也要让官府受理他的这件案子。
  徐福兴一是出于心里的感动,二是这的确能够让事情更为引人注目些,便选择了带着这几个老乞丐同行。
  而襄阳府内的那些报社,还不等徐福兴他们出城,就连忙派人追出来了。
  这件事的噱头,足以让这件事情落幕之前都是襄阳府内最热门的话题。虽然肯定不会如之前前沿战事那么传遍市井,但也绝对会引起无数人的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派个人跟进徐福兴,那也就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徐福兴这个队伍越来越大起来。
  除去几个摇旗助威的老乞丐,还有报社的眼线。
  徐福兴的任何举动,还有遭遇的事情,都将会经过这些眼线传到报社,继而,传到无数的民众面前。
  此时此刻,俨然都已经不需要无名再推波助澜了。
第2019章
江湖路远
  再说另一方面,赵洞庭率领着飞天军和武鼎堂的高手们终于是赶到长沙。
  到这里,赵洞庭便是真正的重重松了口气了。
  事已至此,元朝投降的事情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变化。那老太监孔元洲,短时间内应该也不会成为威胁。
  其实赵洞庭感受得出来,那老太监似乎有要将自己当作衣钵传人的想法。只这他是断然不会答应的,他可以修九天欲极造化功,但绝不会认贼为师。
  他冒险修炼九天欲极造化功,本也就是为打败孔元洲。苏家的事,还有被断绝武道希望的白玉蟾,这都是他不能忘却的仇恨,而始作俑者都是那孔元洲。
  长沙城北城门外两里远就已经有百姓夹道相迎。
  这还是全大宋百姓都不知道赵洞庭御驾亲征的情况下,只当作是前线作战的飞天军将士凯旋归来。也不知道要是知道这是赵洞庭亲征凯旋,又会是怎样的场景。
  “飞天军万岁!”
  “大宋万岁!”
  “任总都统!”
  “……”
  大军才刚刚从拐弯处冒出头来,前边便是呼喊声如潮。
  百姓们都用力挥舞着自己的双手,站在后面的踮起脚尖往前张望。而大多数人的眼神,都落在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的任伟的身上。
  他无疑是此刻最受瞩目的人。
  他不是唯一去北方攻打元朝的,也不是指挥攻元战役的人,但他却是最先回长沙的。
  其余军队,可不能从长沙的旁边过去。这里毕竟是都城。
  任伟本就是颇为儒雅有气质的儒将,虽说如今年纪大些,但男人如酒,越是积年越有味道。路边有些闺女看着军装飒爽的任伟,莫名有些脸红。
  任伟带着微笑,对着百姓们招手。
  后边,飞天军的弟兄们个个昂首挺胸,满脸自豪模样。
  他们全都是大宋的勇士,值得这样的对待。大宋能够国泰民安,正是因为有着他们这些勇士外抗强敌,内震奸乱。
  赵洞庭此时也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军装在队伍里,周围是君天放、徐鹤、青衫等武鼎堂的高手们。
  至于在北方投诚的以栖霞宫为最典型代表的那些大派,赵洞庭并没有要求他们现在就派遣高手加入武鼎堂。这事,等元朝归附,北方安定以后再办也不迟。
  瞧着路旁百姓们的兴奋劲,赵洞庭心中又有种久违的感觉浮现。
  这些年来的努力,还是有意义的。
  现在大宋百姓们的精神面貌和以前真是截然不同了。
  他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行尸走肉,已经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骨气的大宋人。因为,他们有了信仰。信仰这个国度,信仰体内流淌的血脉。
  一路往长沙城北城门,官道两旁都是密密麻麻的百姓。呼喊声就没有断绝过,简直震耳欲聋。
  其实并没有长沙城内的守军在两边维护治安,但直到飞天军到北城门下,都没有人出来作乱。哪怕是有真武境的修为,想来也不敢触飞天军的霉头。
  北城门下,收到消息的钟健等军机省的大员已经在等候着。看似是迎飞天军,实际上当然是迎接躲在军中的赵洞庭。
  任伟才刚到城门下,钟健便对他眨了眨眼睛。然后走到任伟面前,低声问道:“路上皇上无碍吧?”
  任伟笑着答道:“以皇上的修为,钟大人你不会还担心皇上他龙体欠安吧?”
  钟健愣了愣,失笑道:“也是。”
  他还并不知道赵洞庭已经晋升到伪极境,但哪怕只是以前的真武境后期修为,也是百病不缠身了。
  很快,在无数人的瞩目和欢呼声中,钟健当众宣读赵洞庭的旨意。
  这旨意当然是由中枢内阁拟的。
  赵洞庭不在的这些时日,都是由他们代发的圣旨。也正是如此,朝中才鲜少有人知道赵洞庭已经往前线去了。
  旨意上的内容很是简单,表彰飞天军将士们在前线作战骁勇有功,着总都统任伟等将直接进宫受赏。
  这是要以飞天军作为代表。其后,各军大将被召到长沙受封受赏想来是必然的事情。
  任伟跪倒在地接旨。
  钟健等人回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