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2/2534

  钟健还有张珏等人都是有些惊讶。
  他们没想到赵洞庭这么着急,本以为这些战功在年后批复下去也不迟的。
  “也给这些有战功的将士们放放假嘛,让他们开开心心回去过个年。再就是那些阵亡却有功的将士,有嘉奖令送回家,多少也对他们家人是个安慰。”赵洞庭又说。
  这让钟健等人动容,“皇上圣明。”
  随即张珏表态道:“皇上,虽然我年迈了,但也愿意留在宫中出些薄力。”
  赵洞庭笑眯眯,“您就是想回去,我也没打算放您回去呢!有些嘉奖还得您拿主意才行。”
  张珏是张茹的爷爷,又是前副军机令,劳苦功高,赵洞庭对他向来是极为尊敬的。
  “另外……”
  接着,赵洞庭又说:“朕今年还想做另外一件事情。”
  眼神落在从大祭酒、岳麓书院院长等位置退休,现挂着大学士之名为天下读书人表率的鬼谷宫主、罗文院长等人身上,“这件事得劳烦各殿大学士还有你们的那些门生们啊……”
  “请皇上示下……”
  罗文院长、鬼谷宫主等在座的大学士都忙起身,对着赵洞庭拱手。
  赵洞庭点点头,“咱们从硇洲岛走到现在,覆灭的敌军不计其数,但却也有无数的将士为咱们大宋献身了。所幸这些勇士的名字都还没有被遗忘,都还在兵部存着。大宋还有朕,不能就这么忘了他们。他们失去的性命,对于他们的家人而言不是那抚恤金就能够补偿的。今年朕不仅仅要给有功的将士下嘉奖令,还要给在这场战役中阵亡的以及在以前战役中阵亡的将士们的家人送去抚恤信。朕要他们明白,朕始终都还记得他们为大宋做出的牺牲。信的内容,可以用印刷机批量印刷,但那些名字,却得由人写上去,还有,得盖上军机省的章子。如此,才可显我们朝廷的重视啊……”
第2025章
败报传高丽
  这事,看似无意义,但于大宋,却最是有意义。
  归根究底,国之强盛的根本不在于兵,也不在于经济,而在于人心。因人心齐,必兵强,必业兴,必百花齐放。
  赵洞庭此举是安抚人心,同时当然也是“收买”人心。
  即便在场众人无不是国之大才,除去罗文院长、王文富等士林领袖,鬼谷宫主这般的胸含韬略之流,哪怕不那么显眼的,也是朱河琮这种一部之主。
  说他们个个都是学富五车之辈绝不为过。
  但此时能领悟到赵洞庭此举深意的仅仅只有那么少数几人,一个巴掌便数得过来。他们眼中都有些微光芒略过。
  文臣顶梁陆秀夫、深知百姓心的王文富,再就是深不可测教出段麒麟、秦寒那等人物的鬼谷宫主,最后一个,出乎赵洞庭意料的是在各部几乎打了个圈的钟健。
  再没了。
  连学究天人的罗院长都并未领悟其深意。
  看来让钟健去各部磨砺是个极为不错的主意。
  赵洞庭有些沾沾自喜。
  他让钟健往各部磨砺的时候无疑是存着以后让钟健接任国务令之职的想法的,其一让他熟悉各部职司,其二则是让他认识各部官员。现在看来,钟健还有着出乎他意料的长进。
  能够从这抚恤信“小事”上意识到大根本,说明钟健的心胸、眼界都已经是顶尖之流。
  “还有就是各部、各地官员,在此役中有功的,也要封赏。”
  赵洞庭摆摆手又让众人坐下,对陆秀夫说:“国务令,这件事情便由你们国务省做主,让吏部拟册吧!”
  ……
  到夜色颇深时,众臣才离开御书房。
  想来接下来直到年关,朝中都会颇为忙碌。
  高丽国。
  这里沿海,又在中原以北,其后自是要寒冷些。到这时节,国内的人都已经穿上厚厚的大褥子。
  路上的行人较之气候温暖时也要少些了。
  都城开京还算热闹。
  之前因为郑益航、莫里率军夺全州等地的恐慌经过这九个月有余的风平浪静,已经悄然消去。
  当初赵洞庭在给郑益航传旨的同时也写信给琉球国主阿星皇,阿星皇当即便发了旨意给远在高丽的莫里。
  莫里得到高丽国赔偿后不长时间就收到阿星皇的旨意,带着不计其数的财宝领军得意洋洋的回往琉球去了。
  他在高丽当然是赚得盆满钵满,高丽国库多年来积累的财宝虽然只分得小部分,但也能大大充实他们琉球国库。
  郑益航领着地雄军还有倭路守备军共计四万弟兄还留在高丽国,过着神仙生活。
  他们仍然驻扎在安南城,继不作乱,也不退兵。安南城的一应政务也交还给高丽朝廷,并不插手半点,但他们军中用度开支,高丽国主王昛却不得不主动承担了。
  他都不敢等郑益航提出来,因为担心等郑益航提出来又会是狮子大开口。宋军驻扎在这,肯定是还有目的的。他管不着宋元之间的胜负,想要的,只是左右逢源,两头都不得罪。
  四万大军听起来不多,但供应其开支对国库已经空荡荡而言的高丽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举朝上下无不苦不堪言。
  接连两任财务大臣都经不住压力,一个告老还乡,一个被王昛给撤了。
  这几个月对王昛而言应该算是噩梦了,连白头发都多了不少。心烦意乱间,为此还和始终相敬如宾的王后忽都鲁揭里迷失不知道争吵过多少次,后院都起了火。
  好在总算是熬过来了。
  就在数日前,元朝那边总算是有消息传过来。宋元之争结束,以元朝大败,元帝请降最后收尾。
  看这封急报时,王昛和忽都鲁揭里迷失都在场。
  “败了……”
  忽都鲁揭里迷失到底是元朝公主,还心系着元朝。又加上这半年多来实在是心力交瘁,听到这消息没能撑得住,就那么晕厥过去。
  王昛连忙让人将忽都鲁揭里迷失给扶下去,脸上满是痛惜、悲愤之色。但其后带着朝中几位重臣到御书房议事时,谁都瞧得出来国主的心情相当不错。
  或许这九个月来,这就是国主心情最好的时候。
  而即便是王昛,大概也没想过自己会在听到元朝战败的消息后会如此高兴的。他也是刚刚自己的王后昏迷时,突然才想清楚某些关键。
  元朝败了,他没必要再左右逢源,夹缝里求生存。以后的路肯定是向大宋称臣。
  这最是让他心情舒畅。
  有时候,没选择真比有选择要让人来得舒坦。
  再就是这些还留在国内的宋军肯定也不会继续留在这多长时间,等这些惹不起的祖宗全都退走了。他们便应该不必在这般苦巴巴的过日子。
  还有私心方面,就是不用再受自己婆娘的掣肘了。
  元帝投降,以后忽都鲁揭里迷失没了坚强后盾,拥护她的那些大臣势必树倒猢狲散。他王昛也是有雄心壮志的人,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真正君临高丽国。
  虽说他没有野心成为赵洞庭那样横扫八荒的帝君,但也绝不愿意在自己的国家还要看自己婆娘的脸色。他,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国主,流淌着这个国家最高贵血脉的人。
  有些东西,实在不是恩爱与否就能够退让的。
  直到回寝宫去看望自己的王后,王昛的脸上才又露出来担忧、悲愤之色。
  而从他御书房出去的那几个重臣却是个个振奋,难掩喜色。
  备受重用的金庆泽只回家喝了口水,和家人交代了声,就匆匆忙忙带着数十骑又往安南城去了。
  这九个月以来他已经成为王昛和郑益航之间的传话筒,常常往来于开京和安南城之间,两者之间能够始终没发生摩擦,他也算是劳苦功高的。
  高丽朝中甚至有人笑言,按金大人跑安南城的频率,这开京往安南城的官道上都要尽是金大人臭脚丫的味道了。
  这天,到安南城见到郑益航的金庆泽代表王昛请郑益航入开京城,商议称臣之事。
  郑益航这时候当然也已经收到消息,虽然也只是前两天的事情,但对于金庆泽的来意并不意外。
  除去称臣,高丽国主显然没有别的选择。
第2026章
主动称臣
  这不,就在今日,兼领着倭路守备军总都统、地雄军总都统两职,在国内时因冲动犯禁被不得不杀鸡儆猴的赵洞庭“实撤暗升”的郑益航郑大统领大摇大摆出现在开京城南城门外。
  他仅仅率着地雄军内的亲卫们相随,不过数百人。个个穿着军装,背着神龙铳。
  大宋军服的样式相当新潮,闪闪发亮的肩章、胸章,以至于让路上高丽国的行人们俱是忍不住要多瞧几眼。有大宋在这里的游商就更是激动,眼中露出熊熊光彩来。
  高丽国主王昛亲自在南城门口相迎,朝中八位最是位高权重的老臣无一人缺席。据说前两日抱恙卧床难起的老内府都被国主请人抬着出来。这会儿可不就站在国主的后边打着哆嗦?
  也真是难为老内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2/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