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7/2534

  走在路上的库里吉思、劼思麦等人,心里既是愤怒又是无奈,大概,和当初西姆克、赤帝、阿剌罕的感觉是差不多的。
  他们是蛇,但铁穆耳抓住了他们的七寸。他们就算是再凶毒,也没有反抗的余地了。只有乖乖听话,才能减轻痛苦。
  祖地门口。
  铁穆耳带着安哥、西姆克等人目送劼思麦这些人马离开。各部可汗中,只有乞颜部的合不台还留在这里。
  跟在铁穆耳身边的总共就只有寥寥十余人,其中就包括他。由此可见,铁穆耳已然是将他当做是可以信赖的亲信了。
  此时,铁穆耳的嘴角挂着些许微笑。
  “皇上,这些人当真会言听计从?”
  在新元朝廷已经被正式任命为中书令,用一步青云都不足以形容,而是一飞冲天的原兵部左侍郎胡车问道。
  从兵部左侍郎到中书令,这中间的差距绝对如同天堑。若非是元朝覆灭,他又是铁穆耳身边的扶龙之臣,这辈子都别想仰望中书令这个职位。
  “朕不觉得他们能够抗拒没有那种药物时的痛苦。”
  铁穆耳满脸自信地回道:“所以他们永远都没法摆脱朕的控制。不论朕要他们做什么,他们都得乖乖从命。呵呵,等着看吧,要不了多长时候,朕将会让这草原再次真正一统。”
  现在的草原,只能说是貌合神离。元国大败,已经失去让这草原诸部再忠心拥护的本钱。
  说白了就是树倒猢狲散。
  “那老臣……预先恭喜皇上了。”胡车缓缓拱手道。
  铁穆耳轻轻点头,偏头看向那神秘中年人,道:“先生,如果不出意外,半月之内朕答应你的五千精兵就会到齐。现在,你可以告诉朕你的名字了吧?总不能到朕要封你为大统领的那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腾伯达。”
  从始至终都显得神秘兮兮的神秘中年人终于说出自己的名字,语速缓慢,字字铿锵。
  “好名字。”
  铁穆耳轻笑道:“飞黄腾达,先生已占其二。而其中之伯乐,朕希望,朕能够胜任。”
  这样的话若是对安哥等那些臣子说的,安哥等人想必会深感皇恩浩荡,以至于感激涕零。然而,腾伯达却并没有什么反应。
  他的冷傲是写在脸上的,这似乎是个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吹嘘拍马,甚至连普通人情世故都不懂的人。又或者说,他并不觉得铁穆耳有什么值得让他卑躬屈膝的地方。
  也许,连赵洞庭都不具备这样的本钱。还记得腾伯达刚刚找到铁穆耳时,谈及大宋,他言语中,对赵洞庭可没有什么褒扬之意,反而大有其不过如此,自己能够做得更好的意思。
  好在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铁穆耳也知道腾伯达性格,并不恼怒,只又呵呵笑了声,道:“朕能否打造出能够宋国匹敌的大帝国,就看先生你了。”
  他的目光,向着西方远眺而去,深邃而坚定。
第2104章
新科主考
  长沙。
  在让人瞩目的一年一度的科举开始之前,是如今更为让人瞩目的明镜台会。
  这个会议可以说是大宋规格最高、参与人数也最多的会议,也必然决定的大宋新一年中的发展方针。
  来自于各地的明镜都在这数日时间内聚集到长沙来,其中大多数是在李国丈受审前就已经到了。
  可以想象,等这些明镜们再回到各地的时候,李国丈这件事情会要在各地回光返照般发酵一波。毕竟,李国丈是当今外戚中最为尊贵的了,哪怕他不如其余几位国丈那般有本事。
  他的下场,也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对其余那些外戚的敲打。皇上对皇室宗亲都颇为“不近人情”,就更莫说这些外戚了。
  估计宫中娘娘们的那些兄弟姐妹,以及关系更远的叔伯兄妹等等,在听到李国丈的事情后都要老老实实许多。
  长沙街头又是热闹非凡的景象,便是连街边的府邸宅院或是双层乃至几层的高楼,都好似沾满了热闹氛围。
  当然,街上的巡逻士卒和捕快也要较之寻常多上不少。人群中隐藏有武鼎堂的高手也是必然的。
  如今的明镜台会已经不仅仅只是大宋的事情,还有那些主动或是被动臣服于大宋的那些属国,也对此有着十足的关注。因为大宋的明镜台会也关乎着他们今年乃至未来两年的发展。
  若是在这种情况下,长沙城内的治安发生什么状况,那真是对大宋的威严都会造成打击。
  赵洞庭这些天自然也不轻松。
  明镜台会议事所需的各份发言稿他都必须先要过目,近半个月几乎是天天都在御书房内和三省六部的那些大员们议论国家大事,连岳玥的那根鱼竿都没有再摸过。
  到如今,大宋的科技虽然不说是日新月异,但也发展到已经极大改变民生的地步。
  赵洞庭从始至终都没有耗费大精力让人去研究武器,但在利民方面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从人力车,再到自行车、脚踏车,再有简易的印刷机、洗衣机等等等等,如今出现在许多平民百姓家。
  以前在长沙街头很是罕见的自行车如今比比皆是,熙熙攘攘的已经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而据赵洞庭的了解,李狗蛋的科技部如今距离研发出蒸汽机都已经不远了。也不知,要是蒸汽机面世,到时候这个年代会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赵洞庭不去拔苗助长,但也不去刻意地阻碍这种自然发展,全凭李狗蛋他们自己去鼓捣。更多的精力,只是放在如何才能让大宋的百姓更为富足上。
  明镜台会议过去,是二月初了。各地来的明镜们各自返家。
  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能够在大宋作为明镜,是很荣耀的事情。皇上都说,他们便是这大宋的镜子,大宋有什么缺点啊,还须得他们这些人找出来、看出来,然后再大家商量着如何改进。
  他们是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这大宋的发展轨迹里边,却是有着他们的汗水和苦心的。
  这种满足感、自豪感,不足为外人道。
  紧接着是科举。
  今年的科举,也同样格外引人注目。因为明镜台会议才刚刚结束,就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明年科举便会改革。今年科举结束,朝廷便会正式下旨。
  具体如何改,当然还没有消息,但是据说已经科举会要轻松许多。也既是说,以后的进士们或许含金量就没那么高了。
  那些个只想用寒窗苦读来换取光宗耀祖的学子们知道这消息,当然是想用尽全力在今年科举中考出个好名次来。要做,就做那最好的。
  因为科举已经是熟门熟路的事情,赵洞庭不出意外地做了撒手掌柜,什么也不管。只是颇为出人意料的把主考官的职位交给了还极为年轻的李狗蛋,让他全权负责,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尚书有本事不假,可他是科技部的。在百官心中,说得不好听些,科技部那都是只会搞研发的呆子。
  李狗蛋在他们心中也同样不例外。
  毕竟也没瞧见李狗蛋在人情世故上有什么过人之处。
  那皇上这又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锻炼李尚书?
  可李尚书年纪还太小了吧,锻炼他,又是何打算?
  有的人摸不着头脑,但有的人,却隐隐知道,李尚书怕是不会永远呆在科技部。皇上这手,和当初为锻炼钟健而把他安排进六部轮番供职,可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当然,这事也没谁去私下里讨论。毕竟李狗蛋还太年轻,就算皇上要重用他,也肯定不是现在。
第2105章
中了圈套
  此时距离宋元大战结束已经过去整整三个多月的时间。
  大宋各保卫处的禁军也都回到各自的底盘有些时间了,他们是大宋的保护神,这般得胜而归,完完全全能够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们又沉寂下去。
  于是不管是大理还是蜀中,再就是和越李朝接壤的广南西路,都没有发生什么乱子。
  相对闭塞的吐蕃就更不用说,赵洞庭可没把吐蕃分保卫处的将士给调出来过。
  文天祥带着几支禁军将士离大宋也越来越近了。
  整个大宋处于平静,又隐隐洋溢着普天同庆氛围的状态。
  只在这整体的平静中,荆湖北路常德府这个局部,却又是颇为的暗流涌动。
  赵迪派死士掳走曹枕簟的事情也前前后后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赵迪被关在宗正寺都有一个多半月的时间了。
  赵序为了把自己的儿子给弄回来,也是先礼后兵的整了几出,到如今,连其他几位郡王都已经被惊动,那自然是再没有回旋的余地。健王府和紫荆山庄可以说是不死不休了。
  若是寻常的武林门派,肯定承受不住赵序的怒火,这时候说不定已经灰飞烟灭,但紫荆山庄,可同样是庞然大物。
  随着齐武烈的回归,本就不愿意为赵序而违背自己原则的袁浩庭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拿出公事公办的架势。经过复查,喻园列还有另几位成功地摆脱了行凶害人的罪名。
  当然,这事最后也没能查到健王府去。在中间就被掐断了。
  齐武烈也懒得去追究。
  他始终明白自己在这件事情里的位置,不过是个诱饵。要和健王角力的,是皇上,也活该是健王倒霉,他儿子惹谁不好,偏偏去惹曹枕簟。而且健王自己屁股也不干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