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5/2534

  周兴言显然对他们的这种礼貌颇为满意,露出微笑来,走到主位上坐下,又道:“诸位族长客气了,快快请坐吧!”
  众女真族长这才坐下。然后都眼巴巴地看着周兴言,等他的下文。
第2117章
自治路
  周兴言放眼扫过在座的数十位女真族长,微笑着从袖袍中掏出一封圣旨来。
  一众女真族长很是自觉地起身跪倒在地上。
  周兴言没有直接宣读圣旨,而是笑道:“诸位族长都肯赴约来这兴凯湖畔,又对我朝皇上如此大礼,看来,是都答应臣服于我大宋了?”
  之前,大宋可并没有派遣使臣到女真各部族去,问他们归顺不归顺。
  从情理上来说,这些女真族长还不算是大宋的人。他们不跪拜,也无可厚非。这都是他们自发做的。
  听着周兴言的话,一众族长都是连连点头。
  在元朝的治理下生存这么多年,他们的雄心已经不复当年,这些年也并未得到真正修养变得多么强大。现在想要的,仍然是一个平静繁衍、发展的空间,而想要实现这点,臣服于大宋是他们必然要做的选择。
  这些族长心里都很清楚,纵然是他们这些人齐心协力,也远远不会是大宋的对手。
  而大宋既然已经挫败元朝,也显然不会让他们在这里自立为王,甚至再建立一个金国。
  周兴言点点头,这才打开圣旨,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日女真大将完颜章弃暗投明,降于我朝,其后在我朝对外征战中屡建功勋,于梧州之战时死战元军,以身殉国。朕感其忠勇,感女真将士之风骨,那时便立誓,在一统天下后给予女真族人一休养生息之所。若诸位族长归顺于宋,承认大宋之统治,朕愿与女真足够的自主权。女真族人由女真族人管理、统治,将上京路改设为女真自治路。只要女真族人坚持以大宋为本,大宋存在一日,自治路便都由女真族人自行统治。”
  一个个女真族长眼中都放出光来。
  这是他们梦寐以求多久的事情啊?
  以前元朝虽然让他们在上京路等地繁衍,但却是在方方面面都有剥削、压制。他们是完全没有自主权的,可以说连附庸都算不上。
  女真族人在元朝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而现在,赵洞庭允诺他们的这些只要能够兑现。那便意味着,他们以后将会是上京路这片地方的土皇帝,只要不谋反就行。
  这当然会要比以前好得多。
  自治路,这是个新鲜的名词。但只自治两个字,足以让这些族长们心如鹿撞。
  完颜章……
  这是个在女真族人们心中并不算陌生的名字,只是有人褒有人贬。褒扬他的,觉得他“屈身侍贼”是为女真之未来,贬低他的,则是认为他贪图名利,不计民族之骨气。
  而现在,这些族长都是打心眼里感激完颜章。
  只要这事能成,那完颜章绝对是女真族人的大英雄,是值得传颂的。
  好半晌,都没有人说话。
  周兴言收起圣旨,道:“诸位族长怎不接旨?莫非是不想成为我大宋治下的自治路?”
  接着又说:“本官临行前,皇上还有口谕。我朝会予以自治路诸多特权的同时,还会有诸多扶持政策。让女真族人和汉人同样过上幸福的日子。”
  “我等愿意!我等愿意!”
  “叩谢皇上!”
  “我等日后必定效忠于皇上!”
  一众喜出望外的女真族长们回过神来,连忙叩谢。
  为首的那在族内影响力最大的族长抬起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圣旨。脸上的笑容怎么收都收不住。
  “诸位起来吧!”
  周兴言回到座位上,又道:“过些时日便会有我们大宋国务省的政令传到上京路来,届时将正式改上京路为大宋女真族自治路。此政令会在主府上京颁布,在颁布此政令前,还得诸位选出女真之领袖才行,也即是我朝女真族自治路之转运使。因届时须得同时宣布转运使等职的人选。”
  一众女真族长又是连连点头,你瞧瞧我,我瞧瞧你。最后大多数目光都放在那在族内影响力最大的族长身上。
  如果不出意外,他最大的可能性被推举为女真族自治路的转运使。
  虽然说女真族内也并非是铁板一块,但只要是女真族人任转运使,管理着这片地方,那总是最好的。
  周兴言瞧了瞧外面,笑道:“本官已命人准备酒宴,诸位族长不妨留下休息一日,再各自回族。”
  这是客气。
  女真族长们当然得接着这个脸,连连答应。
  一众人在正堂又坐了会后,便簇拥着周兴言离去了。一个个对周兴言都是毕恭毕敬。
  这事突兀,但因为对女真族而言是大喜事,是以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看起来似乎是大宋吃亏了,但其实,由女真族人管理女真族人,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赵洞庭也算是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第2118章
五月初一
  转眼已接近五月。
  授勋的时间就定在五月初一。
  光是为给谁授什么勋,军机省和赵洞庭很是耗费了番心血,各种权衡。
  最终决定设立八个大元帅,十六员上统领,三十六位大统领,中统领一百二十六,少统领八百九十九。
  至今,授勋名单已经正式颁发下去。
  其实还是授勋名单没有颁布之前,军中将领们对自己会授什么勋就已经大概有数了。当然有人对自己所得的勋位不满,但大体还是没有人闹事。
  他们都是跟着赵洞庭打拼出来的,从大宋那个最艰难的年代,而且赵洞庭这些年来始终在军中实现政治觉悟提升、考验,大宋的将领整体觉悟可以说是相当的高。那些将个人荣辱看得很重的只是极少数,哪怕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出身平凡。
  说起来,主动提起要降勋的人竟还不比那些想要提勋的人少。
  这着实让赵洞庭心中很是有些感触。
  从这件事情里面,就能分明看得出来哪些将领未来仍能堪当大用。而有的,则需要敲打敲打了。
  不管如何,既然在军中为将,那就当以国为先,而将个人荣辱放在后面。
  光宗耀祖谁都想,但也要有个限度才好。
  到现在,各路要到长沙参与授勋的将领们也已经都在前来的路上了。朝中的文臣们并不参与此次授勋。
  这种将勋是专门为武将设立的,从创立之初就是如此。至于文臣们,有功的当然还是会受到提拔、赏赐,只是授予的勋位还是公侯伯子男这几等。
  这种爵位,可以说比武勋还要难得许多。赵洞庭在这方面始终都保持着相当严格的标准。
  常德府那边健王府和紫荆山庄那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值赵洞庭要授勋的原因,意识到此时不宜惹事,倒是较之以前要平静许多。
  军情处的探子传来的情报说,健王府近来并没有再找紫荆山庄的麻烦。那新药坊的建设,也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至于草原那边,现在有几个部落还在交锋。明面上看起来像是各部落之间恩怨,但其实,就是分成了两系,一系是以暗中臣服于铁穆尔的,另一系,则是始终没有到祖地,打定主意要脱离祖地的。
  五月到了。
  各地要参与授勋仪式的将领都已经按期到了长沙,有数百之众。
  只有部分因为还要在军中操持日常事务,或是有别的任务,才不在邀请之内。
  而这些将领,也会在各地参与授勋仪式。
  五月初一注定是个要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天,赵洞庭早早起床,穿着了盛装。然后便带着刘公公等人去了宫中最大的那明镜堂。
  明镜堂即是明镜台大会举行的地方。
  他到时,朝中的两品以上大员,还有参与授勋的军机省、兵部、各军区的将领们都已经就坐了。
  “臣等叩见皇上,吾皇……”
  赵洞庭才出现,近千人齐刷刷施礼。
  一张张面孔都洋溢着激动。
  他们这些人都是很有地位的,在大多数人眼中应是不苟言笑的,但在这里,却和寻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赵洞庭笑眯眯走到台上正中间,压了压手,“诸位爱卿都请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