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6/2534

  数日后,赵洞庭一行两万多人便出现在哥南公国沿海的港口上。
  大宋足足派来了数十艘海战船,停在港湾里,随着海浪轻轻摇摆,形成一道扎眼的风景线。
  那些渔船、商船,和大宋的新式海战船比起来,实在是太寒碜了。
  哥南公国国公史蒂芬亲自前来送行,见到大宋的这些海战船也是骇然不已。
  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队。
  虽然西方也有战船,但和这些大宋的海战船比起来,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实他哥南公国也有一支船队,但他连提都不好意思提。只想着,若什么时候哥南公国也能拥有如此庞大的海战船便好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还仅仅只是大宋海军中的地魁军。
  除此外,大宋还有地雄军等数支海军。不管哪支,都和地魁军相差无几。
  兼着琼州安抚使的冉安国亲自前来接驾。
  知道赵洞庭到,他已经率先率领着将士们下船。此时数千将士便在港口上笔直的矗立着。
  那些港口上的人都不敢接近他们,只敢远远看着。
  这些天来,地魁军将士们分批次下船采购、放风,他们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这支船队里有这么多将士。
  东方真的是太强大了。
  “恭迎皇上!”
  赵洞庭才从马车上下来,刚刚露面,冉安国便率先跪倒在地上去。一个个将士轰然间全部跪倒,“恭迎皇上!”
  冉安国愈发沉稳的脸庞上隐隐然有激动之色。
  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赵洞庭了。
  这些年来他在琼州偏居一隅,掌管着地魁军,但曾经跟着赵洞庭东征西战的那段日子,才是让他最难以忘怀的。
  他是从琼州时起就跟着赵洞庭的。那时候,他还是赵与珞的下属。
  若非是赵洞庭,他觉得他看不到现在的大宋。
  赵洞庭在他的心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诸位将士请起。”
  赵洞庭带着众女和空千古等人缓缓走到前面,微微一拂手。
  声音传遍四方。
  众女都是面带微笑,在将士们面前,个个都显得母仪天下。唯有还未恢复记忆的李秀淑,有些怕怕的站在赵洞庭的后面。
  一片黑压压的地魁军将士相继站起身来。
  在后面站着的原本跟着铁穆尔的那些将士,看到这幕,心中都是轻叹。
  若是他们早知道大宋有如此的雄军,大概根本不会怀抱着复国的希望跟着铁穆尔跋山涉水到这西方来。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他们也是经受过艰苦操练的,但不觉得能比得上眼前的地魁军。哪怕他们军中还有被滕伯达训练出来的精英,那些人,也难以扭转大局。
  赵洞庭走到冉安国的面前,笑道:“冉将军,久违了。”
  冉安国有些激动道:“臣日日都在思念着陛下。”
  赵洞庭轻轻点头,“安排他们登船吧……”
  然后回头对着远处些的史蒂芬一拱手,道:“国公,有缘再会了。”
  史蒂芬竟是有些激动地点头。
  赵洞庭便率先带着众女和空千古等人往冉安国的帅船上去了。
  圣女殿下和她带着的几个教廷的使臣自然也是跟在后面。
  此时,圣女殿下的俏脸上也满是震撼。
  她这还是初次见识到大宋军队的军威。她实在难以想象,那个远在天边的国度,到底拥有着怎样的军事实力。
  但她知道,单就海军这方面,教廷是绝对没办法和大宋相比的。
  大概两个时辰后,地魁军的海战船便从哥南公国的港口出发了。
  数十艘海战船向着海平线渐行渐远。
  落日的余晖折射在海战船的船帆上,好似散发着黄色的光泽。
  赵洞庭和冉安国在船舱内坐着,赵洞庭问道:“冉将军,最近朝内可有发生什么事情?”
  他从大宋到北美,又从北美到西欧,不能说这个过程里对大宋的情况毫无了解,但路途遥远,消息总是不及时而且不详尽的。
  好在冉安国答道:“回皇上,朝中并无大事发生。诸位内阁大臣们治国有方,各地民生仍然在飞速发展。”
  “那就好。”
  赵洞庭点头笑道。
  冉安国却是皱起了眉头,稍微犹豫后,还是说道:“但臣心中有一顾虑。”
  赵洞庭问道:“什么顾虑?”
  “皇上恕臣直言!”
  冉安国猛地站起身,又跪倒在地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皇上您离朝多时,国内却仍然平和安定,臣以为,这对皇上而言并非是好事。若内阁诸大臣大权在握,能将大宋管理妥当,如此长久下去,皇上您又该如何自处?”
第2219章
再临琼州
  赵洞庭稍微沉默,然后道:“你的意思,是长久下去,朕这个皇帝,便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是吧?”
  冉安国只道:“皇上,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臣恳求皇上日后能够长镇朝中。”
  “起来吧!”
  赵洞庭笑着拍拍冉安国的肩膀,又将冉安国掺起来,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朕心中已有打算,不必担忧。”
  他知道冉安国的顾虑,也认同,甚至可以说他是最清楚皇权旁落的后果的。但他并非是在家天下的背景环境中长大的,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他刻意造成的,也希望看到的。
  一个健全的国度社会,应该是缺了谁都可以的。
  若这大宋必须有他赵洞庭,那又怎能长盛不衰?
  谁的寿元都是有限的,即便是极境高手也无法逃脱生死轮回,若是赵洞庭的后世之君是个昏君、暴君呢?
  上一辈子看过太多朝代更迭史籍的赵洞庭不愿意再看到大宋生灵涂炭,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因为皇权更迭而死。
  皇权是滔天的富贵,却也是枷锁。
  从赵洞庭开始有意的培养钟健和李照恩的治国能力时,就已经是在开始铺路了。让钟健做辅国大臣之首更是如此。
  而这显然是冉安国没法理解的,他只是疑惑、担忧地看着赵洞庭。但赵洞庭这么说,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皇权始终是个敏感的东西,作为臣子他不能多说。
  其后返回大宋的航程中,赵洞庭和空千古等人多数时间都在研究西方的法术之道,连众女都颇有兴致。
  众人一致对西方的冥想之术赞不绝口,因为这是中原武道不曾具备的。大宋并没有成体系的修习灵魂之力的法门。
  西方的冥想之术填补了这块空白。
  修行中日子总是显得过得格外快些,不知不觉,便到大宋的琼州了。
  作为琼州安抚使的冉安国当然想让赵洞庭看看琼州的民生和发展,战船还没到琼州时,便已邀请赵洞庭到琼州小住几日。
  赵洞庭并没有拒绝。
  琼州紧邻雷州,也可以说是他的发家之地。
  他也的确始终心系着雷州、琼州这些沿海地区的发展。这些地方,应该是要最先富起来的,比那些内地城市更为繁荣。
  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他也想知道这些年朝廷对沿海各地的政策扶持,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到海战船在琼州的港口靠岸这日,琼州一众大小官员都在知州何文彦的带领下在港口等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