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6/2534

  他无意再插手西夏的内政,因为他相信李秀淑的能力,更不想因此而惹得李秀淑心中生出什么芥蒂。
  至于大使馆,显然是不需要西夏总管那样的能臣坐镇的。西夏总管府大部分人都可以撤回来。
  虽然大宋科举改革已有多年,但在人才方面还是有些欠缺的。赵洞庭不得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只不知,前年新的科举改革,让各路自行举行科举,这能否为大宋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来。
  时间转眼又过去月余。
  在这个时候,大宋朝廷又逐渐开始忙碌起来。因为年关快要到了。
  各地的税收、民生统计等等都送到长沙,这全得需要中枢内阁的大臣们过目。赵洞庭这个皇帝也逃不过。
  虽然这些年大宋的经济飞速发展,但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这些年各路各州之间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沿海各路因为有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的是最快的。
  而相较起来,诸如成都府路、大理路,特别是吐蕃这样比较偏远,又山高路远的地方,发展则是要慢得多了。
  受这个年代的科技限制,发展经济的途径到底还是太少了。
  赵洞庭知道,在大宋的许多地方,还是有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满足。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就算是在他的前世,也同样还有不少贫困山区存在。
  他再怎么发展大宋的经济,也不可能让大宋人人都能温饱。甚至,大宋估计还有不少百姓都不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经大统了。
  这年代的信息太闭塞了。
  赵洞庭再看过各地的汇报以后,心里已是在考虑着要不要将发展的重心渐渐向内地偏移。
  在如今大宋雄绝全世界的情况下,他也不是非得把沿海各路打造成全世界的明珠不可。与其如此,不如稳打稳扎,让大宋全面发展。
  但即便是他,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发展某些地方的经济才好。
  话说依山吃山,依水吃水。这年代,大多数人活着的保障就是地里种的那些作物。
  而有些地方实在是不适合耕种,或是土地贫瘠,或是多灾害。
  土地是原生产力,在原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又该怎样去和那些土地肥沃的地方相比呢?
  旅游?
  经商?
  发展某种支柱产业?
  这并非是不可行,只是,以车马之力,注定这个年代的货物流通较之后世要差很多很多。
  要想通过某个支柱产业支撑起一个州甚至是一个路的民生经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洞庭到这会儿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想要让大宋人人温饱,根本就不是单靠政策就可以做到的。
  他需要发展科技,需要科技有质的腾飞。只有如此,才能让大宋更多的人过上温饱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不管放在哪个年代都是绝对没错的。
  而现在的大宋,缺的不仅仅是路,还有新型的运输工具。
  问题的关键,似乎又回到蒸汽机运用的上面。
  御书房内。
  赵洞庭坐在窗下,眼睛盯着奏折,实际上是在出神,眼神并没有聚焦。
  他之前只是将蒸汽机的运用交给李狗蛋的科技部研究,而现在,他心里却又有另外的决定。
  蒸汽机的运用刻不容缓。
  大宋已经站起来、强起来,无需再在火器方面下太大的功夫,现在要做的是富起来。要富起来,就要将蒸汽机物尽其用。
  “拟旨!”
  赵洞庭突然出声说。
  还在御书房内伺候的张破虏连忙答应,将圣旨和笔墨摊在桌上。
  赵洞庭想了想,道:“着各路官府、学府乙等以上的研究院,物理系研究院人员全部进京,到科技部候命。此次进京可能需要耽误他们很长的时间,让他们交代好妻小,做好准备。待事成以后,朕保他们名流千史。”
  其实现在大宋大概还没有什么很厉害的对物理有研究的人,毕竟赵洞庭自己在物理方面就不是很擅长。
  但他这也是没有办法。
  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兴许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会产生些火花出来。
第2249章
年前惊喜
  离着年关仅仅剩下五天时间了。
  长沙城内的年关依旧热闹如昔,到处披红挂彩。挑着担的小贩们在街上叫嚷着,许多地方人流都是摩肩擦踵。
  有许多长沙前往外地的人都选择在年关时候回来省亲。
  虽然这年头车马并不是那么方便,耗时耗力,但离家不远的人很少会选择在春节时都呆在外面。
  以前的大宋,绝大多数人都是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如今不同了,各种行业发展起来,也让许多人选择离开家门出去挣钱。
  只是这个年关的长沙很少看到外地学子的明镜们的身影了。
  赵洞庭取消殿试,对于那些读书人来说真是好事。虽然,这样也意味着大宋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状元出现。
  但各省各路的考题都是由教育部统一编撰的,得分最高的那个人可不就是状元郎么?
  寒窗苦读这条路,仍然是无数学子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捷径。
  朝廷各大衙门的事务也基本处理得差不多了,年内不能处理的,也都封存起来放到年后再处理。
  赵洞庭给中枢内阁以及各部大臣都放了假。
  自己也终于是落了个清闲。
  不过他也并没有呆在宫里,而是给诸女和孩子们都易容,然后带着她们出宫去了。
  他想让孩子们都感受感受过年的氛围。
  他从始至终都是尽量让孩子们体验平凡生活的。因为他不想孩子们就这样在宫中长大,皇宫虽大,但终究也是个特殊的地方。
  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们以后闹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
  他甚至想着每年抽出点时间带女人和孩子们都去民间生活,但可惜,直到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找上来。这也是他急于改革的原因。
  接连在长沙城内逛了三天,距离年关仅仅剩下两天了,赵洞庭才消停下来。
  不过乐婵等女和孩子们仍然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今年,孩子们决定自己装饰后宫大院。他们都是自己从宫外采买的东西,剪纸、糖果等等。
  看着孩子们蹑手蹑脚地剪着窗花,女人们在旁边细心指导着,赵洞庭心中升起暖洋洋的感觉。
  他前世只是个普通人。这辈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坐得太久,便总有些向往这些寻常的生活。
  虽然简单,却有着皇宫中缺少的温馨。
  大年二十九。
  赵洞庭让人去请朱宗耀、乐无偿、君天放等乐婵等女的家人们进宫用膳。
  同时还让人去武鼎堂邀请空千古、铁离断等人。
  空千古他们这些人都没有家室,赵洞庭想告诉他们,皇宫就是他们的家。
  只让赵洞庭没有想到的是,前去传话的太监很快又喜滋滋地跑回来,对赵洞庭说道:“皇上,大喜!大喜呀!”
  赵洞庭微愣,随即问道:“什么大喜?”
  他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皇宫之内能发生什么喜事。
  太监禀道:“奴才刚刚到武鼎堂,就见着天起异象啊!整个武鼎堂的供奉们全都惊动了,原来是国丈突破到极境了。”
  国丈?
  赵洞庭脸上泛出喜色来,“你说君前辈突破到极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