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8/2534

  但心里却又总觉得克里斯蒂娜这信有点儿怪怪的。
  特别是最后那句,虽然很可能是事实,但怎么看都好似有点儿幽怨的样子。
  难不成这位圣女殿下是在责备自己冷落她了?
  赵洞庭有点儿哭笑不得。
  虽然两人在西方就多有交往,算是朋友,但克里斯蒂娜怎么说也是教廷大使,他实在不便于亲近。
  没见过哪国的皇帝陛下有事没事就去找别国的大使寒暄谈心的。
  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好和克里斯蒂娜谈的。
  后宫中有诸女,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噗嗤。”
  这时,就坐在赵洞庭身边的乐婵却是忽然笑出声来。
  赵洞庭有些讪讪的,道:“怎么了?”
  乐婵道:“你还不快些邀请圣女殿下来参加晚宴,人家都说了,这回回去,你可是再也见不到她了。”
  赵洞庭有些哭笑不得,道:“人生难有不散的宴席,不过分分合合的事,难道朕还把她留在身边?”
  乐婵有些幽怨道:“那就看你自己了,我看呀,只要你开口,人家圣女殿下很乐意继续留在大宋呢!”
  女人更懂女人。
  她显然看出来克里斯蒂娜是对赵洞庭有意思了。
  其实赵洞庭自己也能够察觉得到,若说是没有半点察觉,那绝对是自欺欺人。
  他早已经不是情场上的雏儿,就算以前迟钝,现在也变得敏锐许多。
  他只是因为克里斯蒂娜的身份,拿不准克里斯蒂娜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而已。
  而且,赵洞庭在心里从来没有把教廷当作是真正的盟友。他要做的,是让大宋成为这整个世界的霸主。
  而这个过程里,日后必然会和教廷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未必会是军事上的,但肯定会有。
  他终究还是不打算留下克里斯蒂娜,对那使者点点头道:“朕祝福圣女殿下一路顺风。”
  他在感情方面已经相当的充实了,有些缘分,应该舍弃的还是得要舍弃。
  使者答应了声,揖礼离开了。
  乐婵笑眯眯看着赵洞庭,道:“你不会后悔吗?”
  赵洞庭摇头说:“当然不会。朕有你们,足够了。”
  乐婵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如水起来。
  其实她们虽然一直在说不允许赵洞庭在找新的女人,但如果赵洞庭执意要找,她们是没法拒绝的。
  她们从来都是迁就赵洞庭。
  而赵洞庭自愿和克里斯蒂娜划清界限,这让她看到赵洞庭对自己和姐妹们的在乎。
  女人,图的可不就是这个么?
  她们不在乎什么地位名利,要的,只是赵洞庭的在乎而已。因为赵洞庭是她们心爱的男人。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打扰到晚宴里的热闹氛围。
  赵洞庭这几年时间都在外面,皇宫后院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大家都开怀畅饮着。
  在这个院子里,都是赵洞庭的亲朋,在这里,大家都比平时放得开许多,在这里,没有君臣。
  晚宴直到接近夜深时才落幕。
  其后的数天时间,赵洞庭就呆在后宫里享受着清闲。
  克里斯蒂娜离开的时候,他并没有前去送行。或许正如克里斯蒂娜所说,两人日后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等年关刚过,赵洞庭便又不得不投入到工作中。
  宣召各地研究员的圣旨在年前就已经发下去,想来这个时候那些研究员们也应该在过来的途中。
  赵洞庭作为皇帝,显然是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去的。他总不能再时时刻刻呆在科技部里。
  关于蒸汽机的发展运用的大方向他已经告诉李狗蛋,接下来的,就交给李狗蛋去折腾。
  陈文龙从中都回来了。
  求见赵洞庭,对赵洞庭说中都迁都的准备已经妥当。朝廷随时可以迁都。
  但赵洞庭在这个时候却是犹豫了。
  一来是大宋经过连年征战,虽然近几年复苏不少,但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经济,国库并不是很富裕。
  二则还是蒸汽机的事情。
  蒸汽机的科研室设立在科技部,这个时候若是迁都到中都去,难免又要耽误不少时间。
  而蒸汽机,是他急切地想要将其面世的东西。
第2252章
延缓迁都
  即便他心里很清楚,蒸汽机大概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面世。
  前世,从1690年法国人巴比发明了第一台活塞式蒸汽机,一直到1785年机械师瓦特经过改良蒸汽机,得以使蒸汽机被运用于棉纺织业,人类开始迈入“蒸汽时代”,这中间经过了足足近百年的时间。
  这个过程里,不知道多少科学家对蒸汽机进行过研究和改造。
  李狗蛋按照他的设想研制出来的蒸汽机具备了冷凝器、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也就相当于是1782年英国人瓦特制造的双动作蒸汽机而已。这种蒸汽机虽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蒸汽机的生产系统是由动力机和传动机和工作机组成的。
  传动机还好说,工作机却是李狗蛋等人还完全没有涉及的领域。
  要将蒸汽机广泛运用到生产中,还需得攻克这个大难关。
  赵洞庭在这些方面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这本应该是在漫长的生产发展中,由无数人研究并且积累经验才能够发明出来的。
  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将各地对物理、机械、动能有研究的人聚集起来,看看能否加快这个进程。
  这需要运气。
  前世,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织业,并且很快推广到其他工业行业中。
  但是,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却是在1807年才制造出来。
  第一艘火车机车,更是到1825年才发明出来。
  铁路的出现就更晚了,直到1830年才出现第一条铁路。
  赵洞庭在修为、治国方面都已经有突出成就,但科技这种事,真的只能听天由命。
  他毕竟不是全能的,作为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能够发明出掷弹筒等等,且大概记得蒸汽机的构造,已经是颇为难得。
  经过和陈文龙商议,赵洞庭还是决定将迁都的事情延缓五年。
  若是五年内李狗蛋等人没有让蒸汽机成功运用到工业生产当中,到时候再行迁都。
  反正这会儿北方大草原已经全部归降,在北方,大宋并没有什么威胁。
  沙皇俄国这个时候还远远没有足够和大宋掰手腕的实力。
  陈文龙对于赵洞庭的决定并没有什么异议,相反是支持的。
  他说:“其实老臣本一直以为,迁都之事宜缓不宜急的。大宋连年征伐,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根基依然薄弱。这个时候迁都劳民伤财,很可能延缓大宋的发展脚步。”
  赵洞庭听他这么说不禁是愣了愣,随即道:“那你以前为何不向朕提及?”
  陈文龙苦笑,“皇上您何时又打过没有准备的仗呢?”
  赵洞庭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了。
  原来是陈文龙等人对他太过信任了。总以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