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2534

  这时,秦寒忽然抬头,“皇上,若是我们先取端溪呢?”
  赵洞庭整个人都猛地僵住。
  先取端溪……
  秦寒这句话,顿时让他脑子里泛出无限的灵感。
  是啊,元军大军驻扎的封川他们不敢打什么主意,可端溪,现在就剩下三万兵马而已。以军中的热武器,未必就攻不下。
  虽然说端溪并非是元军的后路,取下来,也不能断元军的后勤补给线。可那里终究有三万元军,宋军先攻的话,伯颜驻扎在封川的十五万大军能够置之不理吗?
  到时候,他们还会继续坚持先取梧州?
  赵洞庭忽然笑出声来,“釜底抽薪,妙计,妙计。你心中可有良策?”
  秦寒却道:“此时军中还有那么多掷弹筒,何须什么良策?”
  赵洞庭道:“那军师的意思,是我们全军去攻端溪?”
  秦寒又是沉吟,而后道:“怕是只能以小股军队去攻,我军全军出动,伯颜可能会率军折返。”
  封川距离端溪很近,不过是两天路程而已。
  赵洞庭轻轻点头,“那拿下端溪又如何?”
  秦寒道:“敌弱我攻,敌强我退。先拿下端溪,我们可以再看元军动向。”
  在此时这种局面下,即便是他,也没法料定元军到时候会作何取舍。
  端溪终究无法影响整个大局,伯颜会不会舍弃端溪这座城不要,都很难说。
  失去端溪,他们最多是和广南东路无法遥相呼应而已。可现在广南东路境内,还有多少元军?
  大多数的元军,都已经被伯颜带来这边了。广东境内的那些城池,有很多都不过区区千余元军驻守而已。
  赵洞庭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的端溪城位置,“好,那咱们就先取端溪试试。”
  如果他们能够拿下端溪,多少能够改变现在被动的局面,稍稍占些主动。
  东河里当即拱手,“皇上,老臣请缨!”
  他现在快六十岁了,从到广西以后,就是作为预备役,心中可始终憋着股气。
  然而,赵洞庭却是摇头,道:“朕亲往。”
  东河里急了,“皇上,战场凶险,您……”
  赵洞庭道:“小股作战、火器作战,我比你更娴熟。”
  他没说什么客气话,因为这是实情。东河里是老将,兵法娴熟不假,可这个年代的兵法终究还是有局限性。
  赵洞庭可以想象,要是东河里率兵去攻端溪,无非就是在城外摆开阵势,炮轰端溪,然后强取。
  但他自己去,可就不会用那些老法子了。
  东河里面露苦涩,“那让老臣同往,总是可以?”
  赵洞庭知道东河里求战心切,没有再拒绝,道:“好,东河大人你率三千五百火铳军随朕亲往。”
  东河里笑得咧开大嘴,快六十岁的人了,这时候高兴得好似像个小孩。
  秦寒道:“皇上是打算带飞龙士卒还有火铳军攻取端溪?”
  “不。”
  赵洞庭道:“还有武鼎堂的供奉们,朕也要带去。”
  秦寒道:“如果皇上能以不到五千人取下端溪,元朝势必对火器要更为刮目相看了。”
  飞龙士卒和火铳兵这种组合,完全已经可以说是现代化军队。
  赵洞庭咧咧嘴,“只可惜现在元军也有轰天雷。只不知道,伯颜有没有留下轰天雷在端溪城内。”
  他心里还真有些没底。
  以不到五千人攻三万元军驻扎的端溪,本来就是极为困难的事。要是元军还有轰天雷,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他现在希望的就是元军轰天雷不足,伯颜全部带去封川最好。
  就在这夜,赵洞庭带着四百飞龙士卒、武鼎堂,还有三千五百火铳军从黄围荡悄然出发了。
  而伯颜那边,这个时候都还没有赶到封川府,才在半路上。
  赵洞庭率兵专走小路,但全部骑马,军中只是带着干粮,行军速度也是飞快。
  原本按大军行进的脚程,从黄围荡赶到端溪,大概需要五天的时间。可赵洞庭,却是硬生生在两天内率军赶到。
  伯颜当然已经到封川了。
  也速儿大军十五万也开到梧州城北面二十里处。
  其余军马却是没有什么消息,也不知是否留守在营寨之内。
  文天祥六万大军全部调拨到镡津,蠢蠢欲动,只等赵洞庭的指示。
  梧州城内,北、南两面城墙上矗立着无数宋军士卒,个个神情严肃。旗帜插满城头。
  投石车等器械也都已经被推上城头。
  城外五里方圆,都是雷区。
  虽然眼下还看不到元军的踪影,但谁都知道,要不得多长时间,元军就会大举攻城了。
  区区二十里的距离,真的是两方斥候放个屁,对面的斥候都能闻到。
  梧州城内,到处都是拒马、槽沟。
  张珏已是使出浑身解数,连元军破城,该如何和元军巷战的情况都考虑到了。
  他也已经知道元军有轰天雷,在那种火器之下,守城要比以往艰难得多。
  时代变了。
  自从赵洞庭发明轰天雷以后,原本这个年代的战争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跟着改变。
  冷兵器作战方式,硬生生因为轰天雷的产生,而变成热、冷武器结合。
第251章
夜袭端溪
  端溪城南,是郁水的西江河段。
  西江河宽数百米,中间浪涛汹涌。即便是在最为宽敞的地方,河水也并不平静。
  此时,有数十道身影在夜色中以极快的速度接近西河。
  而西河北岸,则是有着几堆篝火。不用想,这些篝火都是端溪城内的元军斥候。
  虽然端溪城看似无恙,宋军没多少可能进攻端溪,但派遣斥候在城外分点驻守,是每个将军占据城池后都必做的事情。如果元军镇守端溪的将军没有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太过自大的草包。
  显然,现在镇守端溪的元军主将并非草包。
  数十人到西河南岸,俯身在地上,缓缓聚拢。
  为首之人赫然是武鼎堂暗影殿的殿主岳玥,她手持着宵练,在深沉夜色中根本看不到行迹。
  她的身子紧紧贴着西河河畔,前面便是当初孔元渡江时留下的渡桥。
  抬眼看着对面零星的篝火,她对身后的数十武鼎堂高手打出几个手势,然后便这般顺着渡桥往对面匆匆而去。
  在夜色中,元军根本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一路以来,他们负责清洗元军斥候,到现在已经斩杀十余个元军斥候了。
  而赵洞庭率的大军,此时还在后头,没有太敢靠近西江。
  呼啸的夜风中,仍可以听得到西江中震耳欲聋的浪涛声。端溪城上,火把连绵。
  但是元军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宋军竟然会敢进攻端溪城,城头上的元军士卒们没有察觉到丝毫异样。
  在这个年代,没有电灯,更遑论什么报警系统之列,在夜色中,说是伸手不见五指都毫不为过,城头上自然根本看不到城外情况。
  而那些点着篝火的元军斥候,此时还在寒冷的夜风中轻声低骂着,同样不知道危机正在靠近。
  斥候绝对是军中最为辛苦的职业,别的士卒在军营中酣睡,而他们,却的在野外吹着冷风。而且,他们在军中也同样没有什么地位,通常是那些不受长官待见的,才会被调拨到斥候营里。
  可是,谁又有什么办法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