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2534

  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雷州之地而已,这对大宋来说,无疑还是远远不够。
  但赵洞庭也明白,其余地方民生都没解决,吃饭都成问题,要想再行其他举措也是为难。
  国家的任何发展,都是建立在先吃饱饭上面的。
  而现在这个年代的农作物,产量还是太低了。
  到二月末。
  在诸多民众冒险出海以后,朝廷的官商队也终于是大船下海,准备出航。
  赵洞庭为此专门成立了海商司,甚至派遣数十武鼎堂高手随船出海。其任务,自然不仅仅只是赚钱那么简单。赵洞庭给海商司官船下达的命令是开辟往美洲的航线,将美洲的马铃薯、番薯等引进大宋。为此,他还特意画了马铃薯和番薯等作物的图纸。
  至于群臣和百姓会如何猜想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他就管不着了。
  皇上,天子嘛!
  反正现在民间已经有不少人说皇上乃是神龙降世,有许多事情,也就不需要赵洞庭去解释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对天的迷信,还真给赵洞庭带来不少便利,不至于束手束脚。
  官商船队出海这天,赵洞庭亲自率众臣在海边祈福,以示重视。
  锣鼓声中,十余艘大船向着海面遥遥而去。
  至此,赵洞庭的大致布局算是铺下。
  银行、房建、学府、府衙等,只待时间,必然会在各地正常运转起来。
  大宋兵员十余万,且还在不断的增员,广西这个根基之地,算是彻底的掌控住了。
  元朝短时间无力再战,而以大理兵力,想要犯宋,怕也为难。
  再者,只要段兴智不傻,都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宋的。
  元朝才是猛虎,这个时候两狼相争,不是给猛虎机会么?
  朝廷大概的发展局面已经布下,赵洞庭也打算前往龙虎山而去。
  光复大宋不是他最想要的,说实话,他心里最想追求的还是如空荡子那般的武力绝世,行走于江湖。
  如果不是穿越到赵昰身上,刚来就是皇帝,兴许他压根都不会管这些征战天下的事。
  多累呀!
  就在官商船队出海这日,赵洞庭回到宫中,便立刻去了杨淑妃的寝宫。
  杨淑妃是他娘亲,要出宫,总还是得和杨淑妃打声招呼的。
第387章
巨骗陈宜中
  到杨淑妃寝宫内,赵洞庭见过礼,便直言道:“娘亲,皇儿想出宫去龙虎山。”
  他也就意思意思,压根没想过杨淑妃会拒绝。这几年来,尤其这两年,杨淑妃已经不再怎么管他。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杨淑妃拒绝了。
  她不仅拒绝,而且听完赵洞庭的话就竖起了眉毛,“你又要出宫?”
  脸上就差写上“本宫极不高兴”五个字。
  赵洞庭意外道:“皇儿去龙虎山有些要事。”
  “不许去。”
  杨淑妃的回答很简单,但语气很重,不容置疑。
  赵洞庭惊讶得有些愣了,好几秒才道:“娘亲这是何意?”
  因为没有外人,是以两人说话之间也颇为直接。
  杨淑妃道:“在德妃没有怀上子嗣之前,你哪儿也别想去!”
  原来是这事,她这回算是铁着心要把赵洞庭留在宫内,硬是要抱龙孙了。
  这让得赵洞庭面色古怪起来,随即苦笑。
  上辈子还没有过这样被催生的遭遇呢,这辈子成皇帝了,竟然被逼着结婚生子。
  “娘亲,这种事也不是皇儿说能生就能生的啊……”
  其实赵洞庭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他和颖儿夜夜笙歌,怎的颖儿就始终没有怀上呢?
  练习房中术这么长的时间,在那种事情上,赵洞庭的强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能否怀孕和这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杨淑妃顺着赵洞庭的话道:“皇儿,按理说不应该至今都没有怀上才是,要不找太医给你瞧瞧?”
  这事,她问过颖儿。而颖儿也说她找太医看过,并无问题。
  颖儿没有问题,那就只有是赵洞庭的问题了。
  这事始终都萦绕在杨淑妃的心头,惴惴不安。若是皇上不能诞生子嗣,对江山都有极大影响。
  只是之前,她也没好意思把这事跟赵洞庭说而已。如今,算是借坡下驴,才将这事说出来。
  这样不显得突兀,也不会伤害到赵洞庭。
  赵洞庭微愣,瞧瞧杨淑妃,心里却是活泛开了。
  他年岁还小,并不急着要孩子。却是想着,要是看出来有病,怕是得留在宫内治病,而若是没病,就得继续跟颖儿在宫内造孩子,更加没法出宫了。
  这样还怎么去龙虎山?
  想到此处,赵洞庭道:“皇儿先去龙虎山,回来再让太医给皇儿看病。”
  “不行。”
  杨淑妃道:“不让太医给你瞧瞧,为娘放心不下。”
  母子俩讨价还价。
  赵洞庭很自然走到杨淑妃旁边帮她捏着肩膀,“娘亲,皇儿从龙虎山回来以后,让太医瞧过,肯定给您生个大胖孙儿,怎么样?”
  这几年来他也算是摸清楚杨淑妃的性子了,典型的吃软不吃硬,耳朵根子软。
  果然,被赵洞庭捏着肩膀,杨淑妃舒服地闭上眼睛,就没再说什么。
  赵洞庭治国、带军英明神武,在她面前露出这般亲近模样,还是让杨淑妃心里很受用的。
  到底是亲儿子。
  特别是赵昺刚刚离开不久,这更让杨淑妃感受到赵洞庭对自己的亲近之态。
  她这辈子没什么追求了,想要的,只是皇上能始终和她这么亲近便好。
  再睁开眼,她却道:“皇儿,为娘还有件事想和你说。”
  显然,赵洞庭要去龙虎山的事她算是默认了。
  赵洞庭呵呵笑道道:“娘亲有事尽管吩咐!”
  只是这回杨淑妃却不再那么直接,而是问道:“王文富王大人改任了提刑令,现在国子监大祭酒的位置空缺出来有段时日了,皇儿心中可有人选?”
  闻言,赵洞庭不禁微愣。
  杨淑妃都两三年不管政事了,怎的问起这个?
  他说道:“莫非是有哪位大臣和娘亲说了什么,想要任这国子监大祭酒?”
  怪不得他这么想,因为杨淑妃不管政事,不可能无缘无故突然问及这个。
  国子监大祭酒是宋朝最高学府的校长,虽然实权不高,但名望和地位都很高,这样的位置,还是有很多人乐意花心思的。不过,这种做法赵洞庭并不喜欢。
  要有能力,完全可以自荐,何必弄这种剑走偏锋的法子?
  他心里已经准备着,无论杨淑妃说是谁,自己都要婉言拒绝。
  国子监大祭酒的位置不能给那些心思太重的人,需得像是王文富那样的忠厚爱国之辈才行。
  然而,杨淑妃的回答却很是有些出乎赵洞庭的意料。
  “陈宜中陈宰相从越李朝回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