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建造师(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58

  何星舟没有否认,说道:“灾厄之岛位于太平洋中心,光是派遣舰船就需要面临风险,登陆同样危险巨大。靠一两支小型的任务执行小队是无法完成捕捉任务的。”
  “所以我提议,我们联合在一起,共同对灾厄之岛发起攻势,用舰船掩护,派遣登陆小队执行任务。这样每一方面对的压力都会小很多,成功几率也会提升。”
  “当任务结束时,让停泊在附近的舰船发射氢弹,将虫巢摧毁!”
  众人思考起来,他们单一行动,的确很难成功。如果联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任务,让虫族的无法集中应对某一支队伍,的确有那么几分可能。
  “何博士说的很有道理!”高卢的指挥官弗洛朗赞同道,“我同意这个提议!”
  他们也想得到研究样本,现在又有几方大佬领头,何乐而不为。
  “何博士的想法,确实可行。我们也打算在炸毁灾厄之岛虫巢前派出队伍探索,既然这样,那就一起行动。”白鹰的另一名指挥官乔纳发言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也没有理由拒绝。”伊戈尔约克也投出了赞同票。
  汉斯指挥官赫伯特说道:“我们也没有意见。”
  既然这些一级指挥官都没有什么意见,其他指挥官更不会有意见。
  于是秦鹏宣布道:“那么联合探索灾厄之岛的事情,便算是确定了。现在我们需要商定一个时间,共同准备。”
  商议时间又花费了不少功夫,有人希望越早越好,也有人表示还没准备好。
  最终,他们决定半年后进行。
  半年时间,足够他们做足准备,这段时间,他们也要研究虫族,制造对应的武器装备。
  ……
  事情已经定下,何星舟便能安心准备。
  他再次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扑到实验室里。
  何星舟这次工作的地点在原子能研究所,他的搭档是正是京城科技大学的物理系院长董晨,以及原子能专家蔡浩等人。
  何星舟的老师张伯言也是研究核物理的,但这时候,他正带队建造核电站,没有精力来做这件事。
  “我们现有的核电池技术,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董晨正在跟何星舟介绍团队的研究进程。
  “利用放射性元素在蜕变过程中会不断以具有热能的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这种能量的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另外,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周期长,可以长期使用。”
  “目前我们研发的核电池已经在嫦娥卫星上进行使用。”
  何星舟仔细阅读了现有的研究资料,现在的核电池是一种温差型低压核电池,它的电压不高,电能也不是很高。
  在医学仪器、航天器内使用比较常见。
  但这种程度距离何星舟理想的,可以推动机械外骨骼、机甲与机器人长期运动,甚至能释放激光、高压电弧、电磁脉冲等武器的核电池,相差太多。
  “我们要做高压核电池!”何星舟说道,“用氚作为放射源,无论是电压还是电流强度,都要远高于现在的温差低压核电池。”
  “这样做的难题在于,氚的放射性很强,如何在小体积的电池控制它的衰变?”蔡浩说道,“另外,它的辐射很强,放射性污染怎么才能隔绝?”
  “我有一个办法!”何星舟自然做好了准备,他呼唤鹿米,说道:“打开设计图。”
  鹿米作为他带队研发的第一个语音智能,如今成长迅速,已经成为了何星舟的生活助手。
  而其他各种智能设备,都有自己的AI系统,所以现在基本上鹿米成了何星舟的个人AI。
  鹿米清脆的声音响起:“已打开三维设计图!”
  他们面前,出现了一种辐射隔绝层的设计方案,何星舟介绍道:“我采用多层结合的隔绝层设计,利用一层碳纳米材料和镍组成的复合防辐射层为基础,多重层叠结构。它们能有效吸收和隔绝辐射,而厚度只有几纳米,这样叠上一万层,也不到一毫米的厚度!”
  “根据核电池放射强度的不同,增加厚度,就能完成辐射隔绝。理论上,只要隔绝层没有破损,就算是核电池放在设备或者人的旁边,也不会对人造成影响。”
  “这又是一种新型材料!”看到何星舟的设计,两人惊叹道。
  材料是发展一切实用性科技的基础,往往一种材料的突破,就能带动许多方面科技的发展!
  “接下来是换能器。”何星舟又打开第二份设计图,“换能器是核电池的核心,它将放射性同位素原子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
  “我们通常使用的核电池换能器,都是静态热电换能器,它利用热电偶的原理在不同的金属中产生电位差,从而发电,但这样的转化效率太低,还不到百分之三十。”
  “所以我设计了一种微型热机转化器,它能将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何星舟仔细介绍着自己的设计。
  整个团队都在听课,进行研究。
  何星舟也只是初步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根据制造工艺,应用场景设计不同式样的核电池。
  航天器核电池、医学仪器微型核电池,智能设备核电池,还有机械设备的核电动力转化器等等。
  ……
  在核电池的研究走上正轨后,何星舟立刻又开始了对装甲技术的研究。
  第一代通用型机械外骨骼,如今已经进行了多种改进,应用在了军事、工程、民用等方面,还有公司用这种技术开发了人体机械义肢。
  这些事情,何星舟已经不操心了。升级换代,都交给了对应科研团队。
  他要研究性能更强大的机械动力装甲,也就是所谓的机甲!
  和机械外骨骼不同,机甲会将人体全覆盖包裹,动力更足,同时拥有各种高科技武器和手段。
  按照何星舟的设想,一名士兵穿上机甲,至少要能单独猎杀虫族!包括那些坚韧的甲虫,甚至是那种巨型的“超级帝王蟹”。
  “核电池肯定不成问题。”何星舟心想,核电池的设计和模拟他已经在计算机上验证了许多次了。
  只需要等制造出来,便可以使用。
  “所以,现在我可以直接解锁对应的科技,研发机甲!”
  他打量量子光脑,寻找机甲对应科技。
  机甲所需要的科技体系,更加复杂,包括机甲核心、动力引擎、控制系统、防御装甲(内外部)、武器系统(防御/攻击)、通讯系统、能源装置、负载系统等等。
第一百四十四章
第204、205章
造机甲
  何星舟开始规划:“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在AI辅助作战系统上进行改进。”
  “通讯系统,连接天网系统,并且加入激光雷达、超声波、次声波声呐等装置。”
  “能源装置,由核电池和热电动力系统提供。”
  “防御装甲、负载系统,在机械外骨骼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这样一来,还剩三个核心问题。动力引擎、机甲的主体骨架和武器系统。”
  何星舟整理一番,找到了对应的科技分支。
  “花费30万单位能源,升级钛合金材料技术。”
  “花费30万单位能源,解锁机械动力系统。”
  “花费50万单位能源,升级装甲材料技术。”
  “花费50万单位能源,解锁小型喷气式粒子发动机技术。”
  “花费80万单位能源,解锁机械动力装甲基础知识。”
  还有一些相关的技术,何星舟也解锁了,又花费了近百万的单位能源。
  他储存的单位能源,再次告罄,武器系统,只能之后再进行研发。
  他将这些知识逐一理解吸收,然后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代机甲。
  为了方便,何星舟直接将数据全部纳入AI系统,让AI系统的物理引擎进行模拟,检测机甲的性能。
  ……
  除了何星舟在忙碌,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大事发生。
  纽约,某国际会议中心,正在举办一场全球著名的新闻发布会。
  “诸位,热烈欢迎本世界最伟大的生理学家,巴里先生!”舞台上,主持人用高昂的语调喊着。
  一身名贵西装,精神抖擞的巴里走上台,全场都响起尖叫声。
  前来参与发布会的,不少都是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甚至还来了好几名华尔街大佬,这些人,动一动就能影响全世界的经济。
  但今天,他们都出席这次发布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前的巴里,是可以拯救他们性命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