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建造师(校对)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8

  这些资料无比繁杂,何星舟直接让量子光脑读取,丰富了信息库。
  “机床是工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从上游的钢铁、铸造行业,到下游的汽车、铁路、能源、航空、海运、军事国防等等方面,机床必不可少。”何星舟沉声道。
  “玄武计划的顺利执行,超精度机床是一切科技造物诞生的前提!”
  卢建业感慨道:“1958年,我国在苏联的援助下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那时我们就开始研究,但到了六十年代,相关技术被限制,机床发展遭受重创。”
  “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密机床,1990年已经制造出来,而这种机床对于加工航空发动机叶面、航母零部件绰绰有余,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追寻这种加工精度!”
  “当年年少热血,国家说,我们也需要超精度机床,我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如今已经两鬓斑白,垂垂老矣,还没能制造出真正军工级的超精度机床,惭愧,惭愧!”
  “卢老您严重了。”何星舟说道,“神州的机床如今能跟世界竞争,是你们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巨大贡献。”
  “至于最顶级的超精度机床,我们这不是在制造吗?”
  “我把方案看一下,过几天跟您商议。”何星舟手里拿着一份机密文件,是卢建业团队设计的超精度机床结构图。
  它并不完善,无法直接制造出来,需要进行修改。
  看着何星舟跟其他专家在讨论方案,卢建业心里微微一叹,“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制造出世界最顶级的超精度机床,我只怕我等不到那一刻。”
  ……
  何星舟跟专家们聊过,大致明白了他们的困境。
  其中所需金属的问题,已经被何星舟解决。而机械设计相关,他们这些年的研究,也非常有成果,只需要稍作修改。
  最大的问题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控制器!
  它相当于人类的大脑,计算机的芯片!
  而控制器,正是国外垄断的关键性技术。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控制器市场都掌控在德国西门子与樱花国发那科数控系统公司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樱花国发那科公司此前跟京城机床研究所也有合作,还成立了合资公司。
  但自从他们得知何星舟的团队要开始主攻机床制造技术后,他们的专家团队也撤走了。
  “不就是控制器吗?”
  “以后我可是要建造控制整个太阳系的恒星系管理智能系统的,一个机床的控制系统还能把我难住?”
  灯光下,何星舟挑灯夜战。
  他不久前才在量子光脑上学习了基础智能控制系统,现在正在结合机床研究团队的数控系统经验和数控机床设计,进行改进。
  数天后,凌晨三点,何星舟看着计算机前的一段程序,长叹一声:“终于搞定了!太累了!”
  一直高强度工作,饶是他是年轻人,也有点吃不消了。
  量子光脑提醒道:“您的身体已经消耗过度,需要休养。”
  “我一直在用能量修补您的身体,比如大脑吸收信息流,记忆细胞进行记忆。但鉴于您还只是0.7级文明生物,这样的工作强度您的身体无法持续承受,需要合理的休息与锻炼。”
  “锻炼我也知道,但工作起来,哪有心情?”何星舟吐槽道,他空闲的时候,也跟着丁岳、许芷兰进行一些身体锻炼,还有枪械练习之类的。
  但何星舟属于那种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的性格,不把一件事做好,他睡觉都不安心。
  “光脑,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何星舟询问道。
  量子光脑说道:“目前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A:解锁人工智能技术,创造高级人工智能帮助您进行工作。”
  “方案B:解锁神经学、芯片技术,制造量子芯片植入大脑,成为改造人。”
  “方案C:解锁生物学生物芯片技术,制作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机,让自己拥有第二大脑。”
  “还有其他方案,比如解锁基因改造技术,对自己的基因进行定向突变,让肢体和大脑更加发达等等。”
  何星舟:“……”
  他上科技树查看了一下,这些科技,至少也得几百万单位能源才能解锁,而且还有各种前置科技技术。
  “怎么看,都是人工智能辅助靠谱一点。”何星舟心想,“等我这超精度机床制造成功了,就去解锁一下人工智能技术,总归能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何星舟睡了整整十二个小时,第二天一睡醒,他立刻前往机床研究所,宣讲自己的新设计。
  会议室里,卢建业等关键机床技术研究员都被聚集在这里,何星舟要宣讲他的改进方案。
  “如上,便是我对机床机械结构设计的改进。我对电机进行改进,让它的转速提升了十倍!这样它的加工速度,将达到世界最顶级水平。”
  “这里加装的精度补偿系统,可以让加工精度更稳定。按照公式推算,应该能达到微米级的加工精度。”
  “还有这里的高速铣削中心,高速加工中心设计,应用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让加工方式更加多样化,可满足航天、汽车、军工等多个场景和模具的加工需求。”
  何星舟一边讲,台下专家们一边听着,他们表情严肃,态度极其认真,就连卢建业这样八十岁的老专家的,都像是学生一样,正襟危坐,不时还露出思考或者惊讶的表情。
第五十五章
第二期视频
  “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个数控系统,它比我们人类更加熟悉这台机床的一切,可以完美的掌控机床的一切功能!”程序没法在会议上展示,何星舟只能简单描述它的功能。
  “我参考了我们已有的,以及国外的数控系统,简单的说,是高级数控系统的升级版。它被安装在智能控制器中,连接机床的每个结构部位。”
  何星舟简要介绍完自己的改进,众人开始进行讨论。
  “这个电机性能太强了,比我们的机床电机性能高出一大截,难怪何总工之前能制造出磁悬浮电机!这样加工效率绝对没问题。”
  “我怎么没想到铣削这么设计?妙啊,我大概一算,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确实比之前好的多!”
  “这个多轴结构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之前去德国学习,看到西门子的多联联动机床也没达到这个水平!”
  “妙啊!太妙了!”卢建业拍手陈庆,说道:“这结构一优化,跟我们之前的设计感觉直接就上了一个大层次!”
  “我真想立刻把它制造出来,试试看它的性能!”
  “是啊,赶紧制造吧!等不及了!”其他专家纷纷发言。
  “数控系统也得制造出机床才知道好不好用!我们要立刻加急制造出这台数控机床!”
  不用何星舟多说,众人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优化设计结构后的机床产品了。
  他们开始分工,安排人手,调动各个生产单位,进行机床相关部件的生产。
  而何星舟则是在网上发布了第二期视频,关于自己的进度。
  “大家好,我是何星舟。这是制作空天母舰模型的第二期,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完善制造空天母舰模具所需的超精度机床。目前已经有了一定成果,现在不方便展示,所以机床展示放到下次内容里。”
  看到的这里,已经有网友不满了。
  “搞了半天,第二期看了个寂寞?”
  “说好的机床也没有!”
  “别问,问就是机密!(狗头保命)”
  “其实你给我看,我也看不懂QAQ。”
  何星舟继续说道:“所以这一期内容,我们谈一谈空天母舰。”
  “理想中的空天母舰,首先第一条,必须能在空天飞行。鉴于它的体型和吨位,至少需要核聚变作为能源,以及拥有反作用力系统抵抗重力才行。”
  “这一点我们还做不到,鉴于我们要做的是个模型,所以我先调整为磁悬浮系统,用磁悬浮电机代替核聚变动力装置。”
  “另外,它并不是普通的模型。”何星舟要展示机床的功能,自然不会做个玩具模型混视频,“它的整体结构,我询问了我们国家的航空母舰设计团队,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个概念视频,大家看看,下一期我将直播用机床将这艘空天母舰给制造出来!”
  视频后面,是何星舟制造的一段概念视频。
  在巨大的深水海港内,一艘庞然大物停泊在其中。它威武霸气,蔚蓝色的涂装,跟海洋和天空是一个颜色。
  它和航空母舰有所不同,因为要在空中飞行,所以它拥有一个气流保护罩,保护罩内,拥有无人战机停机坪,巨大的导弹发射口,激光炮、电磁炮的炮台。
  概念视频里,还有各种舱室。
  除了常规的指挥舱、武器舱、动力舱等等,还有银行、超市、餐厅、泳池、体育馆、车库、游戏厅等等。
  这里舱室数量超过五千个,可以说是一座移动的空中城市!
  何星舟在视频里介绍道:“我预计真正的空天航母,完整制造出来,零部件数量至少需要二十亿以上!”
  “这个模型很多功能区都删除了,比如核武器发射器、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等。”
  看到这段解锁,粉丝们松了口气,有人发弹幕道:“你不说,我还真以为你要放核武器上面,毕竟你是有前科的!”
  “即便如此,这个模型所需的零件也超过一百万个!”何星舟说道,“它的体型大小预计会有一台重型卡车那么大。第三期视频也会以直播的形式跟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