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789

  上一次上书,因为李太宗顾及与少林僧人的交情,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可万万没有料到,这反倒让那些高僧误以为唐王已然有了反悔之意,居然进行了第二次上书。
  而且,更加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一次的联名上书中,不但有三十多位佛门高僧,还多了两千名善信。
  这一次,太宗彻底出离愤怒了,皇位已经到手,朕好歹是皇帝了,你们是真打算抓着朕的黑历史不放了,是吗?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就去解决那些制造问题的人,这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考虑到那三十多名高僧赫赫有名,桃李遍天下,太宗终于决定对佛门下手了。自己杀兄逼父之事,根本就没什么辩驳的余地,还是用鲜血来让天下人闭嘴吧。
  不过,虽然心中已下了决定,但考虑到天下久乱,民心不稳,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让胡宁卜算一卦,再决定如何行事。
  胡宁早就看出太宗心意已决,却也不知该如何相劝,便借口今日受封消耗了太多精力,无力占卜,想要歇息一晚,回来与云翔商议应对之法。
  云翔听得此事,也是大感头疼,自己这边还在考虑如何撮合太宗与西天的关系呢,那边太宗的屠刀已然举起了一半,若是真让他大肆灭佛毁寺,大唐可就与西天彻底撕破脸了,以后的事情操作起来可就难上加难。
  前思后想了半天,他只得又问胡宁道:“宁儿,如今这形势,莫非连你也劝不住唐王了?”
  胡宁苦笑道:“云叔叔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与皇上相识多年,他的性格我最清楚不过了,一旦心意已定,根本无人能够阻止,之所以问我,也不过是查漏补缺罢了,无法扭转根本。”
  云翔点了点头,理当如此吧,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兴之皇,若是能被人轻易劝住才是真的奇怪,胡宁眼下能做的,着实不多啊。
  唉,等到唐王灭佛之事传到了西天,只怕辛辛苦苦在本去佛祖那里取得的信任,就要付之东流了吧,对了,还有东天,若是东来佛祖知道了……
  咦,等等,东天!
  对啊,天下佛门,可不止是西天,还有东天啊,既然唐王是杀意已决,那能不能让胡宁略微引导一番,将这番杀意引向东天呢?
  次日一早,胡宁再次来到了宫中,待得早朝结束之后,太宗留他与一众亲信忠臣良将聚集在两仪殿,当众说起了欲向佛门出手一事,显然,他的杀心已是无法抑制了。
  魏征与房玄龄乃老成持重之辈,生怕此事会惹来更多的麻烦,连忙上谏劝阻,不过,长孙无忌与秦琼几人却一致认为此事可行,当足以震慑天下之口,两方争执不下,迟迟拿不出个主意。
  最终,太宗还是转向兀自袖手旁观的胡宁道:“国师,还要劳烦你再占卜一卦,朕才好拿定了主意。”
  这话一出,众人全都停了嘴,一脸期盼地看向了一旁的胡宁。却见胡宁走到大殿中央,应了声是,便取出了天乩钱占卜了起来。
  胡宁占卜的过程,众人已是见过了太多次,都是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直到占卜结束,他收回了法宝,太宗才连忙问道:“国师,结果如何?”
  胡宁的脸上阴晴不定,低头不语,似是在斟酌措辞,半天才叹道:“陛下,据臣所知,这联名上书之事,只怕并不简单啊。”
  众人一惊,魏征忙问道:“国师,此话怎讲?”
  胡宁道:“宰相大人可还记得,武德四年之时,太上皇便有意废除佛门,还是息王李建成上谏劝阻的。”
  魏征点头道:“自然记得,难道说,佛门上书之事,竟然与息王有关?”
  胡宁点头道:“正是,那些佛门之人感念息王的恩德,便谋划了上书毁坏陛下声誉,为息王正名。”
  “哼!”唐王重重一拍龙椅,怒道:“多亏国师提醒,方才让朕想起了此事,如此看来,更不能留那些秃驴的性命了。”
  胡宁摇头叹道:“若是如此处置,只怕陛下便中了他们的奸计啊。”
  太宗奇道:“这又是为何?”
  胡宁道:“陛下有所不知,当年亲近息王的,乃是佛门中的一些旁支,天下大多僧人还是以陛下为正统,不过被那些旁支之人裹挟罢了。他们所希望的,正是陛下大开杀戒,良莠不分,到了那时,方才更容易败坏陛下的声誉啊。”
  太宗皱眉道:“国师是说,若朕真的杀光了天下的和尚,反倒是中了他们的奸计,给那死去的息王正了名?”
  胡宁点头道:“正是如此。”
  太宗顿时沉默了下来,一旁的长孙无忌忙道:“国师,下官对佛门之事也略通一二,不知你说那佛门旁支,又是哪一支?”
  胡宁淡淡一笑,道:“虽然有佛门大能试图以法术遮掩此事,却终究还是难逃天机的窥探,谋划此事的那两支佛门旁支,一支唤作白莲教,另一支唤作净土宗。”
  长孙无忌顿时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他们,倒也难怪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损失惨重
  太宗见长孙无忌似乎对此有些了解,忙问道:“长孙相国,白莲教、净土宗到底是何来头?不妨讲来听听。”
  长孙无忌道:“启禀圣上,那佛门其实也有西传佛门与东传佛门之分,西传佛门乃是正统,东传佛门却是旁支,二者似乎并不和睦。不过,这些年来,西传佛教似乎有些衰落,东传佛教却流传颇广,微臣还听说,当年那白莲教教宗慈渊,还曾来过长安两次,都与息王、齐王会过面,还相谈甚欢。”
  说到这里,太宗已是再次重重拍了下龙椅,冷笑道:“好个白莲教,好个净土宗,好个相谈甚欢啊!好,好得很!”
  一旁的魏征忙问道:“长孙相国,不知这白莲教与净土宗有僧人几何?”
  长孙无忌沉吟道:“核心弟子大约也就七八千人,僧侣不过五六万,与天下佛门相比,实则九牛一毛。”
  魏征顿时松了口气,道:“既是如此,陛下出手惩治这两教之人,可谓小惩大诫。国师,不知若是将这白莲教与净土宗废除,是否便可戒除这联名上书之事?”
  胡宁点头道:“丞相放心,若无这两教之人裹挟,定然不会再有佛门之人说陛下的不是。陛下,臣还有个建议,还请陛下与各位大人参详一番。”
  太宗点头道:“国师但说无妨。”
  胡宁道:“据臣所知,那西传佛门与东传佛门的确颇有冲突,陛下行事之时,不妨打出个匡扶正统的旗号,到时不但可以诛灭那些奸邪,还能让大多佛门之人称颂陛下的功德,岂不是一举两得?”
  太宗这皇位来历不算太正,平日里最在乎的便是正统之名,这话可是正中他心意,顿时大喜道:“国师此计大妙,朕这便下旨诛灭白莲教、净土宗妖邪,众卿以为如何?”
  魏征与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带领众官齐声道:“陛下英明,臣等并无异议。”
  太宗点了点头,又转向尉迟恭与程知节道:“敬德,知节,你二人领兵替朕除此祸患,如何?”
  二将闻言大喜,忙道:“谢过陛下,臣等求之不得。”
  一旁的秦琼却不满地道:“陛下,臣也愿领兵出征。”
  太宗笑道:“叔宝乃朝中元帅,需戍守京城,区区妖邪,又何须你亲自出马?”
  秦琼无奈,只得应命。
  于是,便由房玄龄执笔疾书,将白莲、净土二教彻底定为了邪教,痛斥其罪,又着重强调了一下朝廷愿匡扶正统佛门的宗旨,太宗看后大为满意,盖下了玉玺,一道圣旨就此完成,今日的集议方才结束。
  当云翔听胡宁讲完了今日集议的经过,心中已是笑开了花,事情简直是出乎预料的顺利,如此一来,对大唐是否算是一举两得还不好说,对自己来说可是真正的一箭双雕了。
  着实夸赞了胡宁一番,又叮嘱他密切关注此事,云翔也不敢多耽搁,施展开法术便离开了长安城。事情进展到了如此地步,西天可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既然受益,自然就得付出些代价,否则实在不成体统。他现在需要做的事情,看上去还有很多啊。
  贞观初年的大唐,虽然繁华程度上远不如后来,但军事方面却尤有胜之,当太宗发下了圣旨之后,仅仅十余天的工夫,长安城便已集结起了两万精锐大军,尉迟恭与程知节各领一万,朝着那些白莲教、净土宗寺院杀去。
  而在这段时间里,太宗其实也并没有闲着,各地出现了不少其他的佛门高僧,开始为他歌功颂德了起来,甚至还有之前参与联名上书的高僧送来书信,说是鬼迷了心窍,幡然醒悟的。
  后来,根据长孙无忌得到的消息,这些心向太宗的高僧无疑都是西传佛门之人,如此一来,却也更加坚定了太宗打压东传佛教的决心。
  随着尉迟恭与程知节率领大军分东、南两个方向杀向了全国,一时间,引起了无数的腥风血雨。
  天下人本以为是那灭绝人伦的唐王又要残害无辜了,可没想到的是,更加魔幻的事情发生了。反倒有许多佛门寺院站了出来,对大军拱手相迎,直夸太宗匡扶正道,除魔卫佛的,更是称大军为“破邪军”。
  往往是大军每到一处,便有一些附近寺院的僧人送来粮草劳军的,场面着实是让人摸不到头脑。
  不过,那些真正的佛门信徒却心知肚明,这位新登基的唐王,是已经摆明了车马支持西天,打压东天了。脑子灵光点的,赶紧改换门庭,反正两方的教义本就相差不大,念谁的经都是念。反应慢一些的,自然难逃池鱼之祸,被那兵强马壮的大军成批地送入了地府之中。
  而作为此次事件的两个最直接的受害者,白莲教和净土宗,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
  白莲教自创立之日起,走的就是亲民的路子,教众也大多都是世俗中人,这就决定了此教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影响力上都更加雄厚。
  在得知了朝廷大军开始对白莲教动手之后,教宗慈渊居然自恃强大,组织起了军队与朝廷对抗,屡屡给官军造成了不小的损伤。
  当然,结果是早就注定的,所谓螳臂当车,不外如是,从无数腥风血雨中拼杀出来的大唐军队,当然不可能是这些武装农夫能够抵挡的,当这样的军队被激怒之时,战斗力是极其可怕的。
  渐渐的,白莲教教众被屠戮殆尽,连教宗慈渊都被尉迟恭亲手斩=杀,只留下了极少数弟子隐姓埋名活了下来。
  与之截然相反的,就是净土宗了。
  这净土宗的组成比较特殊,他们原本都是西天佛门之人,只是后来被东来真经所感化,转为供奉东来佛祖,换句话说,这些人其实是属于东天与西天之间的骑墙派。
  面对朝廷的怒气,这些人的应对就简单了很多,寺院还是那个寺院,香烛也还是那些香烛,把东来佛祖的塑像请出去,然后再恭恭敬敬地把本去佛祖的塑像请回来,《东来真经》一烧,人手一卷《大日真经》,然后不断地忏悔自己的过错。
  当大军汹汹杀来之时,他们也坚决做到打不还手,骂不坏口,即便是掉了脑袋,也只当是佛祖的惩罚。
  面对这样一个毫无脾气的宗门,大唐那些骄兵悍将根本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最终,连太宗都生出了同情之心,下旨饶过了净土宗,使得他们存活了下来,只是传扬的教义又换回了西传教义罢了。
  两种态度,两种结果,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是何等的现实。
  当然了,不管是白莲教的覆灭,还是净土宗的存活,对东天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总结起来只有四个字——损失惨重。
  
第九百二十章
寿宴
  当白莲教和净土宗的遭遇传到了东天之时,自然引得东来佛祖勃然大怒,不过,这个愤怒尚在可控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个损失对东天很重,但是没有伤及根本,所以并没有使得整个局势失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称赞一下云翔对于此次打压的精准控制了,东天有关的宗门足足有七八个,但他却从其中选出了白莲教和净土宗,其实也是有着充分考量的。
  东天在中土的根本,在于东来教,那才是真正的嫡系,而白莲教、净土宗之类的,其实也都是分支。只要不动东来教,就不会触动东天最敏感的神经。
  而那些分支宗门之中,白莲教敛财最多,净土宗最容易拉拢,所以,云翔选择了这两个宗门作为打压的对象,就是为了确实打疼东天,又控制住了后果,精准程度可谓妙到毫巅。当年为了混上东来岛,他可是着实做过一番功课的,那些信息这一次被他利用到了极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