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789

  圣旨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大唐除建,国内妖邪横行,文竹、普仙、望海三位大菩萨身为太宗亲封的守护菩萨,当担负起责任,协助朝廷诛妖灭邪,教化民智。
  而诏书的最后,更是隐晦地提及,如果西天佛门无法完成此重任,则是辜负了大唐的期望,更是辜负了大唐亿万百姓的期望,到时国家礼乐崩坏,则是西天佛门的责任。
  不过,太宗曾刻意问起的这句威胁之言,却并没有引来佛祖的不满,反倒是让他大喜过望。所谓责任越大,权利也就越大,唐王如此看重西天,岂不是西天崛起的最好机会吗?
  于是,他一面传下法旨,令三位大菩萨即刻赶往长安,全力配合朝廷诛灭妖邪,另一面则命智慧胜佛持此圣旨,与前部护法金吒一道前往天庭,面见玉帝。
  这些日子以来,西天与玉帝多有消息往来,玉帝已经明确表示,西天作为三界中最强大的势力之一,不应满足于偏安一隅,而是应该在三界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他也愿意为此提供一些支持,只是欠缺一个合适的契机罢了。
  毫无疑问,此时中土唐王所下的这一道圣旨,正是最合适的一个契机,于是乎,他也是顺水推舟,当即让太白金星发下了一道圣旨,令本去佛祖加派人手前往中土辅助三位大菩萨,务必为大唐清剿妖邪。
  而这一道圣旨,无疑便是为西天打开了一道最重要的大门,要知道,在此之前,西天除了三位大菩萨,任何神佛都不得随意进入中土。
  当然,事实上,这当然是不可能完全控制住的。别的不说,就说当年那河西村之事,就有不少神佛在中土住了下来,比如伏虎罗汉,甚至住了数十年之久,不过,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就好像是后世的非法移民,就算在外国安了家,也必须事事小心,更不可能做出什么逾越之事,一面落下话柄。
  而这一道圣旨的颁布,显然就是放开了此方面的限制,以后诸神佛完全可以假借协助大唐诛邪的名义,在中土找个寺院住下来,行事也不必太过畏首畏尾了。
  不过,玉帝虽然是三界之主,但道门在天庭的势力不可小觑,所以这道圣旨中还强调了一点,就是这些人进入中土是协助三位大菩萨的。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作为辅助者,身份当然不能比三人高,否则未免有喧宾夺主之嫌,普通的罗汉、菩萨自然可以随意进入,而那些地位更高的佛陀,怕是就不太方便了。
  事实上,玉帝留下了这个含糊的界限,意图也比较直接,是希望控制住西天的介入力度,同时观察效果,如果真的发挥了制约东天与道门的功效,他也不介意释放更多的权利,如果效果不佳,也便于加以控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本去佛祖手握两道圣旨,简直是意气风发,当即传令灵山普通菩萨三十人,罗汉二百人,揭谛、珈蓝近千人,立刻收拾行装前往中土,进驻各大佛门寺院之中,讲经传道,诛妖灭邪,全力增加西天的影响力。
  自此开始,中土神佛势力间的一番混战,也终于完全拉开了序幕。
  当赶往长安城的望海菩萨得知了此事,心中不免哀叹一声,如此一来,中土人多眼杂,她的行事终究会受到不少的制约,只是不管心中多么不愿,却也终究无力阻止。
  太宗见到三位大菩萨果然如期而来,也是大喜过望,当即任命新科进士三十人为钦差大臣,前往全国各地巡查,彻查一切不法之事。
  同时下旨,还为三位大菩萨划分了职责,以文竹菩萨为京畿护国大菩萨,诛灭全国北方妖邪,以普仙菩萨为荆楚护国大菩萨,震慑全国西南妖邪,以望海菩萨为吴越护国大菩萨,镇压全国东南妖邪。
  各位钦差大臣前往各地巡查,若遇诡异难解之事,可通过各地寺院求助于相应的大菩萨,三位大菩萨也需协助钦差以靖地方。
  这样的旨意一下,太宗简直是将三位大菩萨当做了自己的臣子,使唤起来不见半点客气,自然引起了三位大菩萨的不满。不过,他们却也只敢心中腹诽,表面上仍是需要客客气气地领命,原因无他,佛祖法旨就是这样,他们没有反抗的勇气。
  这个划分,基本是按照三位菩萨的驻地来的,乍一看起来,似乎是文竹菩萨的权利最大,实则却不然。
  要知道,北方是大唐李家的起家之地,地方上与朝廷多少都有些藕断丝连的关系,一般不会到求助于佛门的地步,至于那些真正的妖邪,反倒有许多都是双叉寨的妖族,本来就与文竹菩萨有些人情来往,想必这种时候也不会给大家平添麻烦。
  算起来,反倒是普仙、望海二位菩萨,恐怕就要多一些辛苦了。
  大唐东南,无疑包括了巴蜀之地,那里可是灌江口的地盘,妖物简直数不胜数,以前普仙菩萨孤立无援,也只能虚以为蛇,如今有了西天全力支援,能够争回多少脸面,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至于大唐东南,则是包括了大片临近东海的城市,那些都是东天势力最强的地方,无疑也是西天发展阻力最大的地方,如今将那里交给了望海菩萨,其实也正是云翔精心安排的。
  这是阳谋,逼着望海菩萨带头去对付东天,而本去佛祖最关注的无疑也正是这个战场,到底这位精于算计的女探子会如何行事,实在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情里,也有一件让云翔极为意外的事,那就是三清道门的反应。
  按理说来,西天大举进入中土,明显会伤及道门的不少利益,他们也应该强烈反对才是,云翔还为此特意留下了不少后手。
  只可惜,道门除了劝说玉帝将此事的规模加以限制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意图,着实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也更加多出了几分防备。
  
第九百二十九章
弃车保帅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随着那些钦差大臣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当初神仙出没之地调查,一份份邸报也纷纷送回了朝中。
  胡宁曾所说,那些地方上的灾祸是经不起细查的,可事实上,事情却发展得格外顺利,那些案件的真相也一件件地暴露了出来。
  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任何事情都难免露出蛛丝马迹,就算那些仙人做事谨慎,足以瞒过寻常百姓,却不可能瞒过各地的山神、土地。
  玉帝本就有意引西天制衡东天,所以也命太白金星传令各地山神土地,全力配合朝廷钦差查案,于是乎,那些原本看起来就像是天灾的事件,幕后黑手也一个个地被揪了出来,无外乎各地一些久居不出的散仙罢了。
  而接下来,迎接这些散仙的,就是西天神佛的致命打击,在三位大菩萨的率领下,普通散仙根本毫无抵抗之力,就被连锅端了个干净。
  消息传到长安城,太宗与胡宁都觉得有些诧异,按照他们的预想,这些事应当与东天脱不开干系才对,可事实上,这些散仙大多都不是佛门弟子,看上去与东天实在是毫无关系。
  不过,云翔却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东天可不仅仅是东来佛祖,还包括了东华帝君的门下,而看这些散仙的功法,恐怕与东海三星岛脱不开干系,所以,东天还是那个东天,只是办事的换了一批人罢了,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而真正能引起他兴趣的,却还是东南那一片。
  本以为会左右为难、拖拖沓沓的望海菩萨,动起手来却是格外的狠辣,短短三个月间便将十九位参与制造灾祸的散仙连根拔起,一时间,救苦救难望海菩萨之名已是传遍了天下,太宗数次下旨夸赞,连西天的本去佛祖也觉得面上有光。
  怎么?是这位东天的间谍彻底转换了心思,铁了心跟着西天干了?还是她看破了自己的伎俩,决定弃车保帅了?
  答案当然只可能是后者,云翔离了便下了定论。虽然他并不知道,因为这次的事件,望海菩萨已经与东来佛祖通过了数次消息。
  望海此时心中的不甘,远超过了云翔的想象。毕竟,当年为了帮助东天在中土发展,她着实花费了不少心力,而此时亲手将这些成绩一个个毁灭,心中的失落感远非常人能够承受。
  然而,不管是她,还是东来佛祖,此时都已经心知肚明,西天已经动手了,眼前这些不过是开胃小菜,本去佛祖一定还有更加长远的计划,如果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损失而暴露了望海的身份,那才是最不可饶恕的错误。
  所以,此次“诛妖灭邪”,望海不但要全力去做,而且还要做出成绩,从而取得本去佛祖的更多信任,以期在将来的某个重要时刻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尽快除掉云翔,只是眼下这情况,他们实在是腾不出手来谋划此事罢了。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十多位钦差大臣陆续返回了长安城,获得了太宗皇帝的一番褒奖。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全国吏治被整肃一清,地方上的那些心怀异端者也都被揪了出来,大唐的形势一片大好,也为以后的贞观之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太宗下令,以这些官员为根基,设下了一个新的衙门,唤作御史台,专行监察百官之事。在中国以后上千年的岁月里,这个御史台衙门作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样受到嘉奖的,其实还有那三位更加辛苦的大菩萨,以及下面的一众西天神佛,而太宗给他们的嘉奖其实也更加简单一些,那就是被推迟了三年的法华大会。
  本来,按照当日太宗大寿时的承诺,这个法华大会一早就应该召开了,只是因为诛妖灭邪之事方才耽搁了下来,推迟到了三年之后。
  不过,这个推迟也并不是毫无好处的,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西天佛门建起了更多的寺院,也涌现出了更多的大德高僧,有了这些人的参与,法华大会也会更加盛大和精彩。
  同时,在这三年里,百姓的生产得以恢复,大唐原本空虚的府库得到了补充,太宗也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宣扬佛法,这其实是各方都更加满意地一个结果。
  于是,在那一年的七月十五,也就是原本的盂兰盆节之日,佛门法华大会在长安城召开了。
  按照之前的约定,望海菩萨仍为此次大会的主持者,文竹、普仙两位菩萨辅之,再加上朝廷派来的国师胡宁为监察,算是将大会的决策者完全拢在了西天的手中。
  本去佛祖对此次大会极为看重,不但派出了上百位神佛参与,还偷偷派出了毗卢尸佛、无量寿佛、智慧胜佛暗中护持,保证大会的圆满成功。
  相应的,东天那边虽然失去了大会的组织权,却也不会小觑这大唐第一次佛门盛会,仍是派出了以三大菩萨为首的一众神佛参加。有了这些人,再加上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望海菩萨,以及那位一心只是想把水搅浑的国师胡宁,毫无疑问,此次大会一定会格外精彩。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大会的前一天,真正的幕后之人云翔,却已经偷偷离开了长安城,朝着南方一路行去。
  不错,安排此次大会,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虎离山,一探望海菩萨的普陀山紫竹林。
  可想而知,如今长安城聚集了各方的目光,这样的局势下,根本没人能伤得了胡宁,他这个保镖也就可以暂时脱身了。
  而更为巧妙的是,因为望海菩萨主持者的身份,在大会召开的这六七天时间里,她根本无法离开长安城半步,自己也就可以趁着这个主家不在的时间,去探索一下对方的巢穴,找寻无支祁、敖烈等人的踪迹。
  他始终坚信,如果事情没到最后的地步,望海一定不会把他们送往东来岛,对于一个间谍来说,只有将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九百三十章
一探紫竹林
  广袤的南海之上,有一座海中仙山,唤作普陀山。山腰处有一大片空地,那地上的岩石皆为紫红之色,又遍生竹林,守护住了其中的一座雅致的禅院,正是望海菩萨的居所,普陀山紫竹林。
  云翔立于南海的水面之上,远远地望着那自海中拔地而起的仙山,心中也不由得赞叹起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这座仙山在三界中名气甚大,知道其位置的人不在少数,不过,那紫竹林中到底是何等境况,却很少有人知晓,足以见得其中的隐秘当真是不少,更不知是否有什么危险。
  不过,今日既然来了,就当然要一探究竟了,他倒是很好奇,这位佛门第一大间谍,到底在禅院中都隐藏了些什么?
  一路飞到了山腰之处,他停在了那片紫气氤氲的竹林之外,并没有直接进入其中,而是放出了神识,绕着其仔细打量了起来。
  作为望海菩萨的居所,此地当然不可能没有丝毫的防护,到了这里,他就必须加倍小心,以免落入什么陷阱之中。
  略一探查之后,他便立刻发现,这些看起来普通的翠竹果然有些名堂,根根直立的竹竿之上,依稀有某种灵力来回流转着,看似柔弱的竹叶,也隐隐透着些肃杀之气。
  看来,这竹林,果然是望海院的第一道屏障无疑了。
  想及此处,他缓缓伸长了手臂,小心翼翼地向着一片竹叶摸了过去。
  果然,就在他的手指靠近了那竹叶三寸内之时,那一株翠竹忽然便好像活过来了一般,灵气飞速地转动着,无数竹叶纷纷调转了方向,根根朝着云翔直指过去。
  有趣!
  云翔顿时来了兴趣,手指并没有停下,仍是伸向了那竹叶,却见那叶片上猛然闪过了一丝寒光,狠狠地切向了他的手指。
  以他如今的修为,区区一片竹叶自然不可能伤到他分毫,只见他手腕轻轻一翻,两指便已将那叶片牢牢夹住,微微一用力,便将其扯落了下来,凑上去仔细观瞧了起来。
  一片小小的竹叶,便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上面脉络分明,上面还残存一些木系的灵力,隐隐构成了某种花纹,看起来着实奇妙无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