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7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5/789

  二人连忙告退,佛祖又带着玄奘一路出了大雷音寺,接着一挥袍袖,便有莲花卷起二人,一路朝着西边飞去。
  灵山城继续西行,不久便已到了西海地界,佛祖却并无停留之意,直接越过了西海,便是漫漫黄沙之敌,已然不属三界之中。佛祖遥指远处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道:“玄奘,你可见到那座山峰?”
  玄奘极目远眺,叹道:“此山高耸如云,直如擎天之柱,弟子自然见到了,却不知此山何名?”
  佛祖道:“不错,此山正是名为天柱峰,那山顶上有一棵菩提树,为师当年落魄之时,正是在那树下领悟了佛门大道,才会被你师祖看重,收为了弟子,成就了如今的地位。”
  玄奘叹道:“原来还有这段渊源,弟子能到得佛祖悟道之处,实乃三生有幸。”
  佛祖听得这话,脸上的笑容已然变得有些怪异,淡淡地道:“不错,能有今日,本就是你我的幸事,随我来吧。”
  说话间,二人便已飞落到了天柱峰顶,果然见得山顶至高之处生长着一棵巨大无比菩提树,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要知道,菩提性喜温热,历来也只会生长在曲女国南方,可这山顶上寒风萧萧,白雪皑皑,眼前这棵大树却能生长至如此规模,更显出几分神秘。
  佛祖看着那巨大的菩提树,面露怅然之色,淡淡地道:“如何?”
  玄奘本想说话,可刚一张口,便被一股寒风夹杂着冰雪灌入了口中,顿时觉得浑身冰寒无比,打着寒战道:“弟子……弟子……”接下来的话却说不下去了。
  佛祖这才想起,玄奘并无法术修行,此地太过冰寒,恐怕未必能够承受,便道:“若要习得人人羡慕的秘法,便需承受旁人无法承受的苦楚,这点冰寒,也只是第一步罢了。”
  说完,他迈步来到菩提树下,袍袖一挥,树上便落下了两颗菩提果,接着,他伸指一点,那两颗菩提果便化作了两台莲座,自己坐上了其中一个,手指另一个道:“过来坐吧。”
  玄奘不敢拒绝,哆哆嗦嗦地走上前来,坐在了那莲座之上,却发觉那莲台如同是冰雪做成的一般,更是冻彻心扉。
  他正要忍不住起身,却见佛祖伸手轻轻一压,便有一股无可抵御的力量将他死死地按在了莲座之上,耳中却传来了佛祖的声音道:“身无外物,心如止水,方可成就大道。”
  玄奘无奈,只得默念静心咒文,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觉得身体渐渐没了知觉,与此同时,他的心思竟是清明无比,就好像整个神魂都收束到了一处。
  恍惚间,却听得对面的佛祖也开口颂念起了经文,那经文传入他的耳中,竟让他莫名生出了一股暖意,游走四肢百骸,渐渐不觉得寒冷了,反倒是舒爽无比。
  然而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佛祖那经文也是越念越快,体内那暖意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有些滚烫,让他的感觉也由极寒变成了极热,尤其是此时心思清明,那感觉也更加强烈百倍,让人根本无法忍受。
  “佛祖……太热了,弟子受不住了!”他忍不住开口呻吟道。
  经文稍歇,佛祖的声音传入了耳中,道:“乖徒儿,这才刚刚开始,便受不住了吗?只可惜,今日不管有多少苦楚,你也只能生受了。”不知为何,这话音之中,竟然有些许的兴奋之意,也让玄奘更加心生不安。
  他勉强睁开双眼,目中所见,却是让他大吃一惊,原来,那灼热并非仅仅是自己的感觉,而是那整个莲台之上,都燃起了白色的火焰,灼烧着自己的每一寸肌肤。
  再看对面的佛祖,也与他一般无二,只是在那白色的火焰之中,他却仍是安然自若,并没有任何痛苦之情。
  “佛祖,这火……”玄奘惊讶地道。
  佛祖的脸上已是现出了诡异的笑容,缓缓地道:“乖徒儿,你本是十转酥人,若不经过这菩提心火的灼烧,又如何能将十世修行而来的功法尽数孝敬给为师呢?今日之后,为师便会晋身最高之境,将我佛门发扬光大,你的功劳,为师不会忘记的。”
  说完这话,那白色火焰猛然腾起,玄奘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与神魂都被一点一点地融化,而那融化所得的一种莫名的气息,最终却流入了佛祖身处的白色火焰之中。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冒牌货
  正常情况下,酥人都会被化作酥合香油,在诸位神佛修炼之时享用,然而,这种极为低级的办法,也只适用于寻常酥人罢了,对于真正最顶级的酥人来说,他的神魂便是世间最好的补魂良药,容不得丝毫的浪费,只有如佛祖这般,在天地间至寒的环境下以菩提心火炼化入自己的神魂之中,方才是最好的办法。
  不错,说来也是凑巧,在那神、魂、体三道中,佛祖所差的也是魂之一道的修为尚未臻至完美,与之前的云翔一般无二,所以他才会辛辛苦苦炼成了十转酥人,为的正是助自己突破瓶颈。
  今日,正是收获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果实之时。
  在那菩提心火之中,玄奘的神魂一点一滴地被融化,每一丝每一毫都被炼制得恰到火候,最终汇聚于佛祖的体内,成为他神魂的养料。
  然而,当第一股融化的神魂注入了他的神魂之时,佛祖原本激动的脸上却忽然现出了一丝愕然之色,直至确定了那神魂的效力比自己差了太多,方才惊道:“不对,这不是十转酥人,只是个最低等的二转酥人!这……这怎么可能?”
  他猛然抬头看向玄奘,却见对方已是被那菩提心火灼烧得浑浑噩噩,恐怕已经快要魂飞魄散了。他心念一动,连忙翻转法印,将那火焰压灭,皱眉道:“你不是金蝉子?说,真正的金蝉子在哪里?”
  此时已然撕破了脸面,玄奘倒也不用再装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嘲弄的笑容,道:“你也不是真正大慈大悲的佛祖,想找到金蝉子,却是白日做梦。”
  “放肆!”佛祖冷喝一声,一掌击出,便要取了玄奘的性命,然而,还不等他的掌印落下,玄奘便已经身形一晃,晕倒在地,毕竟,经过这至寒与至热的环境连番考验,他这肉体凡胎早已疲惫到了极点,再也无法维持清醒了。
  佛祖的手印落到他头顶三尺之处,却又猛然停了下来,却是忽然改变了主意。
  毕竟,这玄奘身为悟空等妖王的师傅,终究还是有些身份的,若当真就此杀了他,万一双叉寨前来要人,岂不是平白授人以口实?
  如果他是真正的金蝉子,能够让自己晋级至高之境的话,西天当然不用怕那些妖族,可问题是,这金蝉子是假的,如果杀了他,除了泄愤以外简直毫无益处。
  更何况,若是留他一条性命,说不定还能从他口中探问出真正金蝉子的下落,总好过毫无线索。
  不过,经过了今日之后,显然不适合将这玄奘再带回大雷音寺,以免他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好在,这天柱山顶本就是佛祖的一处秘密据点,要想隐藏个把人,其实还是再稳妥不过的。
  想及此处,他一把提起那昏迷不醒的玄奘,大步来到那菩提树下,伸掌按在那树身之上,原本看上去毫无异常的大树顿时裂开了一道缝隙,里面赫然是一处面积不小的空间。
  原来,这棵菩提树原本就是一棵极为罕见的空心菩提,当年本去偶然落入其中,受这棵上古神木中积累的精气滋养,方才能够感悟大道。不过,在他将这树木中心处的精气吸收一空之后,里面已然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这树干极为坚硬,若不识要领,很难一举破开,倒是个最合适不过的关押犯人之处。
  光线无法照射到的黑暗深处,隐隐有着粗重的呼吸之声传来,看来,被关押在此的犯人并不止玄奘一人,只不过,此时的玄奘却无心搭理里面那人,只是将玄奘随手扔下,便径直化作遁光远去了。
  之所以离开得如此匆忙,却是因为他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东西,也许,根本不用等玄奘醒来,那件东西便能告诉自己最想知道的答案。
  回到了大雷音寺,佛祖再次来到了玄奘之前居住的院落之中,双目环视四周,瞬间便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所在,不是别的,正是玄奘平日间一直拿在手中的九环锡杖。
  他连忙取过那杆宝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接着盘膝而坐,默运玄功,将心神渐渐沉入了那宝物之中。
  原来,这杆九环锡杖曾经过他亲手炼化,除了关键之时可以用来防身之外,其实还有一桩妙用,就是玄奘接触过的任何人,都会留下一道气息,被玄奘无意识地送入宝杖之中,储存于最核心之处。
  佛祖自有秘法,可以根据这些气息一一探明对方的身份,还可以根据气息的消散情况,大致判断出此人接触玄奘的时间。换句话说,当年让望海将此杖送给玄奘,本身就是为了监视这金蝉子的下落,以防万一,而此时此刻,这备用的手段却正好派上了用场。
  按照他原本所想,真正的玄奘本应就是金蝉子无疑,只是这西行之路上有不少居心叵测之人,偷偷用一个冒牌货调换走了真正的金蝉子,只需找出二者调换的时间,多少也算是有个寻找的方向。
  然而,他刚一探到其中的气息,心中顿时便是一沉,毫无疑问,宝杖中残余气息最重的,便是那玄奘无疑,只是这玄奘,却并非真正的金蝉子。
  难道说,从一开始,自己便已找错了方向,长安城中的玄奘,从一开始也就只是个普通的二转酥人,并非被人刻意调换不成?
  不过,他很快便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即便是二转酥人,也只会出现在旻天县,并没有什么流落在外之人,那么,眼前的这个玄奘,又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很快地,他便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旻天县除了佛门弟子之外,只有一个外人曾经两次闯入其中,不是别人,正是那云蟾大圣云翔,再结合当年云翔主动前来投靠,送来了金蝉子的信息,只怕对方一早便给自己准备好了这冒牌货吧。
  可如此一来,问题又绕了回来,要想找到金蝉子,便需要去盘问云翔,只是以两方如今的实力对比看,又如何逼迫对方老老实实地说出实情?
  佛祖一面思索着云翔此举的目的,一面无意识地梳理着九环锡杖中残存的那一道道气息,其中有凡人,有妖怪,却都没有什么值得注意之人。
  然而,忽然间,他的眼前一亮,一道微弱却极为特别的气息被他察觉到,让他的心脏狂跳了起来。
  因为,这道气息中,有着更加强烈的阿酥赖耶功法,若是所料不差,此人便是真正的金蝉子。
  这么说来的话,在取经之路上,正正的金蝉子曾经与玄奘有过接触!那么,他到底现在何处?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神秘老者
  一旦有了线索,佛祖也立刻沉下心来,细细感受着那道期盼已久的气息。
  根据气息的强弱判断,此人接触玄奘的时间,正是玄奘自长安城出发的第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里。
  再回想之前望海菩萨向他汇报的行程,这段时间里,玄奘曾经遇到了两次麻烦,一次是在五庄观惹上了元始天尊的记名弟子镇元大仙,另一次则是被白虎岭的几个妖孽所擒,如此说来,这两处地方,一定有着真正的金蝉子的线索!
  玄奘在冰冷的黑暗中幽幽醒转了过来,虽然双眼不能视物,却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旁不远处,正有一双警惕的双眼,冷冷地打量着自己。
  “什么人?”玄奘悚然一惊,连忙爬起身来,拖着酸软无力的身躯,远离着那黑暗中的双眼。
  “你又是什么人?区区肉体凡胎,却为何会被本去关押到了这里?”一个沙哑的声音传了过来,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玄奘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思绪,小心翼翼地道:“贫僧玄奘,本是大唐皇帝派来西天求取真经的僧人,只是无意间得罪了佛祖,方才被佛祖关押到了此处,却不知前辈又为何在此?”
  “我为何在此?”黑暗中的声音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回荡不休,却是让人更加毛骨悚然。半晌之后,那人方才收了笑意,厉声道:“我在这里,是因为我相信了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还将他收做了义子,结果他却窥觑我性命交修的法宝,才会将我关押到了此处。”
  玄奘听到这里,已是猜出了个大概,忙问道:“敢问前辈,你口中那背信弃义的小人,可就是……可就是那本去?”
  黑暗中人道:“不错,除了这弑师灭祖的小人,世间怕是也找不出其他这等卑鄙之徒了。”
  玄奘听得这话,顿时激动地道:“如此说来,前辈可就是那当年被本去擒下的佛母孔雀明王?”
  黑暗中人冷哼一声,淡淡地道:“不出所料,你果然早已知晓我的身份,只可惜,你今日此来,却是白费心机罢了。”
  玄奘一愣,奇道:“前辈何出此言?”
  嗤,黑暗中传来了一声轻响,一道白色光华照亮了周围,玄奘定睛打量,方才看清了对方的相貌。
  只见这孔雀明王披头散发,衣衫褴褛,须发皆白,直如老丐,哪有半点佛祖之母的样子?只不过,他的双眼中,此时却闪着两点绿色的光芒,如同地狱恶鬼,手中举着一根木棒状的物体,白色光华也正是由此而来。
  “小和尚,你若有胆,不妨看看四周。”孔雀明王阴森森地道。
  玄奘连忙左右打量,方才发现,周围的地面之上,竟然散落着许多白骨,看其形状,竟然都是些人骨,而且死状都是极为凄惨。再看对方手中那木棒,怎么看都像是一根人类的腿骨,被那孔雀明王以法术引燃,成了照明用的火把。
  即便是这些年见过了不少世面,玄奘也是大惊失色,颤声道:“前辈,这些人……这些人为何会死?”
  孔雀明王露齿一笑,缓缓地道:“因为,他们都像你一样,受那本去指使,想来骗去我的法宝,最终的结果,却都成了我口中的食物罢了。”
  玄奘连忙解释道:“前辈误会了,贫僧今日来此,其实另有苦衷,贫僧也是被那本去所害,又怎会帮他欺骗前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5/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